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那吉鎮的結果 展開

那吉鎮

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轄鎮

那吉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阿榮旗,地處阿榮旗西南部的阿倫河谷地帶,東與那吉屯農場毗鄰,南及北與新發朝鮮民族鄉接壤,西與向陽峪鎮隔河相望,行政區域總面積37.38平方千米。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設那吉努圖克。1973年,紅光公社改為那吉鎮。截至2018年末,那吉鎮戶籍人口為64886人。2019年,那吉鎮下轄11個社區、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正陽社區。

2018年,那吉鎮有工業企業45個,其中規模以上5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89個。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設那吉努圖克。
1956年,建立那吉鎮人民政府。
1958年,改為紅光公社。
1973年,紅光公社改為那吉鎮。

行政區劃


2011年,那吉鎮下轄正陽、繁榮、新興、向陽、建設、文化、金石、道西8個社區,那吉1個行政村;下設209個居民小組、4個村民小組。
2019年,那吉鎮下轄鑫海社區、繁榮社區、新興社區、向陽社區、建設社區、文化社區、金石社區、道西社區、如意社區、幸福社區、新民社區11個社區,那吉村1個行政村,人民政府駐正陽社區。

地理環境


地形地貌

那吉鎮地處阿倫河谷地帶,東西屏山較窄,南北河谷伸展狹長,地勢平坦,平均海拔218米。

自然資源


那吉鎮境內有磚瓦黏土0.51平方千米,儲量5.4萬立方米。

氣候

那吉鎮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春季乾旱多風夏季季炎熱多雨,冬季乾冷漫長;多年平均氣溫1.7℃,極端最高氣溫38.5℃,無霜期年均110—130天,年均降水量為400—500毫米。

水文

那吉鎮境內河道屬黑龍江、嫩江流域;最大的河流為嫩江支流阿倫河,從西北至東南流經松塔溝進入那吉鎮境內,經章塔爾流出那吉鎮,境內長9.3千米,流域面積6.41平方千米,年均流量21立方米/秒。

人口民族


2011年,那吉鎮總人口5.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73萬人,城鎮化率96.5%,另有流動人口630人;總人口中,男性29959人,佔51%;女性28840人,佔49.0%;14歲以下10062人,佔17.1%;15—64歲42724人,佔72.7%;65歲以上6013人,佔10.2%;以漢族為主,達5.15萬人,佔87.7%;有滿、蒙古、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朝鮮、壯、回等19個少數民族,共7249人,佔12.3%;超過千人的少數民族有滿蒙古2個少數民族,其中滿族有2106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29.1%;蒙古族2052人,佔28.3%。2011年,那吉鎮人口出生率12.1‰,人口死亡率7.2‰,人口自然增長率4.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73人。
截至2018年末,那吉鎮戶籍人口為64886人。
那吉鎮:轄正陽、繁榮、新興、向陽、建設、文化、道東、道西8個社區居委會;那吉村委會。全鎮轄8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個村民委員會。全鎮共有13312戶,總人口43158人。由漢、蒙古、朝鮮、回、鄂溫克、達斡爾、滿等少數民族組成。阿榮旗,2005年,全旗撤併6個鎮,保留那吉鎮。

經濟


那吉鎮
那吉鎮
那吉鎮糧食作物以大豆、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
那吉鎮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8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76萬元,2011年達到3600萬元,比2010年增長14.2%。2011年,那吉鎮生產糧食1000噸,人均487.8千克,其中大豆560噸,玉米440噸。2011年,那吉鎮財政總收入1590萬元,比2010年增長4.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93萬元,比2010年增長22.6%。
據統計,幾年來,阿榮旗加強城市配套功能建設,累計投入小城鎮建設資金32億元,重點實施了廣場工程、公園工程、舊城改造工程、道路改造工程、集中供熱工程、文化體育設施工程、西小河治理工程、綠美亮化工程、社區建設工程、自來水擴容工程等“民心工程”。2007年,在那吉鎮實施了70項重點建設工程,總投資超過了7.6億元,房地產開發面積已達到168萬平方米,人均住宅建築面積達到了30.11平方米。新建改造道路25條,硬化面積23.8萬平方米,那吉鎮道路硬化面積達到了96萬平方米;先後在那吉鎮建設了王傑廣場、迎賓廣場、朝陽廣場、市政廣場,兒童公園、丁香園、濱河公園、抗聯英雄園等8個大型公園廣場,總面積達到80.3萬平方米,那吉鎮人均集中活動場所面積達到12.5平方米;城區累計植樹2394畝101萬株,城區綠化面積306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達13.3平方米;在那吉鎮內修建了3個總面積為9850平方米的停車場;開發修建了2萬平方米可容納2.6萬人的封閉式體育場和可容納2000餘人的封閉式籃球場,改造了那吉鎮有線電視網,興建了王傑紀念館、新華書店、文化館、圖書館、電影院、行政中心、宣傳文化中心和體育館;新建了光明、興旺和吉順三個熱力公司,實現集中供熱面積135萬平方米;投資470萬元新建了8個標準化社區,總面積達3280平方米。2008年,阿榮旗以全區小城鎮現場會為契機,繼續加大了小城鎮建設力度。據了解,今年該旗各類小城鎮建設項目達75項,總投資約8.7億元。

社會


文化事業

那吉鎮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書畫、秧歌、廣場舞等;民間藝術作品有布貼、雕刻、根雕、剪紙、十字綉、編織書法、繪畫。
2011年末,那吉鎮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公共有圖書室9個,建築面積400平方米,藏書1.8萬冊;文化行業從業人員3人,其中事業單位從業人員3人。

社會保障

2011年,那吉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326戶,人數7504人,支出196萬元,月人均270元;城鎮醫療救助268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7504人次,共支出22.5萬元;城市生活無著人員救助170人次;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38人;發放大病救助資金116.27萬元。

交通


那吉鎮有301、111國道和那吉屯至廣西北海省際大通道貫穿全境。
那吉鎮
那吉鎮

文化


地名由來
“那吉”為鄂溫克語,意為“魚非常多的地方”。

獲得榮譽


那吉鎮[內蒙古自治區阿榮旗那吉鎮]
那吉鎮[內蒙古自治區阿榮旗那吉鎮]
那吉鎮,“雙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城在林中,人在城中,美在心中”生態環境、城鎮管理體系“六位一體”的管理格局、2003年跨星晉級為“六星級文明城鎮”、被評為“全國十佳文明旗縣城”、2002年獲得全旗紀檢監察工作先進集體(小城鎮建設先進單位,那吉鎮地區綠化先進單位)、2003年獲得城鎮綠化獎(先進基層黨組織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