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銅峽灌區

青銅峽灌區

青銅峽灌區已有2000多年歷史(見寧夏古灌區),經歷代整治,延用至今,由於稻、麥生產豐盛,素有塞上江南之稱。

目錄

正文


青銅峽水利樞紐引水,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黃河沖積平原上的大型灌區。地勢南高北低,黃河貫穿其中,水源充沛,土壤肥沃,日照充分,適於發展農業灌溉。灌區已有2000多年歷史(見寧夏古灌區),經歷代整治,延用至今,由於稻、麥生產豐盛,素有塞上江南之稱。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對古老的干、支渠進行了裁彎取直和擴建,並相應地增建了渠系建築物。60年代青銅峽水利樞紐基本建成后,結束了長期無壩引水的歷史,使全灌區形成了統一的灌溉系統。青銅峽水利樞紐攔河大壩為混凝土重力壩,高42.7m,總庫容8.5億m3。裝有8台發電機組,共27.2萬kW。灌區分河西、河東兩大系統,渠首引水能力共達600m3/s。河西總乾渠從壩下引水,下分西干、唐徠、惠農、漢延四大幹渠。河東總乾渠分高低乾渠。高幹渠從壩上引水,低乾渠由壩下引水,下接秦渠漢渠。1985年渠道控制面積近5000km2,實灌面積380萬畝。其中提水灌溉約30萬畝。灌區內還建成自流排水的干、支溝長600km,加上電力排水站173處和排灌結合的機井6000眼,有效地控制了地下水位升高與土地鹽鹼化的發展。1985年灌區糧食播種面積300萬畝,平均年產300kg/畝以上。林、牧、副、漁業也有很大的發展。
灌區人民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許多用水、管水的經驗和措施。例如:“民辦、公助、官督”的修、管、用方式;先下游後上游的灌溉配水制度;種稻結合放淤的鹽鹼地改良措施;兩年旱作、一年稻作的三段輪作制;經濟實用的草土工程(即草土圍堰)防沖截流技術等。但是,與黃河上游其他自流灌區相比,青銅峽灌區引水量較大,灌水技術不夠先進,灌溉回歸水過多。今後極須加強灌溉管理,逐步改變“大引大排”的傳統習慣,節約用水,進一步提高灌溉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