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鼂錯的結果 展開
- 鼂錯
- 西漢名士
鼂錯
鼂錯
鼂錯〔11〕,潁川人,少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12〕所,文帝時以文學為太常掌故,被遣從濟南伏生受《尚書》,還,因上便宜事,以《書》稱說,詔以為太子舍人、門大夫,遷博士,拜太子家令。
目錄
又以辯得幸太子,太子家號曰智囊。舉賢良文學,對策高第,又數上書文帝,言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帝不聽,然奇其材,遷中大夫。景帝即位,以為內史,言事輒聽,始寵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袁盎申屠嘉〔13〕皆弗善之,而錯愈貴,遷為御史大夫。又請削諸侯之地,收其枝郡。其說削吳〔14〕云: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故孽子悼惠王王齊七十二城,庶弟元王王楚四十城,兄子王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前有太子之隙,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文帝不忍,因賜几杖,德至厚也。不改過自新,乃益驕恣,公即山鑄錢,煮海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逆。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
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12〕 張恢 西漢軹縣(今河南濟源)人。《漢書·袁盎鼂錯傳》載:鼂錯“學申商刑名於軹張恢生所”。唐顏師古註:“軹縣之儒生姓張名恢,錯從之受申商法也。”
〔13〕 袁盎(?—前148)即爰盎,字絲,西漢楚人,后徙安陵(今陝西咸陽)。文帝時為郎中,後為太常。申屠嘉(?—前155),西漢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文帝時為御史大夫,官至丞相。《漢書·袁盎鼂錯傳》載:“錯又言宜削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書凡三十篇。
孝文雖不盡聽,然奇其材。當是時,太子善錯計策,袁盎諸大功臣多不好錯。景帝即位,以錯為內史。錯數請間言事,輒聽,幸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丞相申屠嘉心弗便。”
〔14〕 說削吳 《漢書·荊燕吳傳》載:“朝錯為太子家令,得幸皇太子,數從容言吳過可削。數上書說之,文帝寬,不忍罰,以此吳王日益橫。”及景帝即位,錯為御史大夫,上書請削吳。朝錯,即鼂錯;
“王天下半”,《漢書·荊燕吳傳》及《史記·吳王濞列傳》均作“分天下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