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

漢語詞語

南省,漢語詞語,拼音是nán shěng,意思是尚書省的別稱;特指隸屬尚書省的禮部;指南方。也可理解為雲南省的簡稱。

詞語解釋


①官署名

唐尚書省的習稱。唐代尚書省設在皇城正中,位居宮城之南,號為南衙。中書、門下、尚書三省中,尚書省的位置在其他兩省之南,故通稱“南省”。

②(見《紅樓夢》第三回)江南省的略稱

詳見“江南”條。小說中賈母所說“南省俗謂作辣子”一句,也可理解為“南方俗謂作辣子”。

詞語註釋


【名稱】:南省
【拼音】:nán shěng
【注音】:ㄣㄢˊ ㄕㄥˇ

詳細解釋


尚書省的別稱

唐 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均在大內之南,而尚書省更在中書、門下二省之南,故稱南省。
韓愈 《論孫戣致仕狀》:“右臣與 孔戣,同在南省為官,數得相見。”宋 陸遊 《老學庵筆記》卷六:“唐 人本以尚書省在 大明宮 之南,故謂之南省。”

特指隸屬尚書省的禮部

《警世通言·李謫仙醉草嚇蠻書》:“今春南省試官,正是 楊貴妃 兄 楊國忠 太師。”清 厲荃 《事物異名錄·宮室·官廨》:“《事文類聚》:禮部稱‘南省’,又曰‘禮闈’,又曰‘容台’,又曰‘春台’。”

指南方

歐陽詹 《將歸賦》:“南省之蘭,東山之薇,一芳一菲,何是何非?”《兒女英雄傳》第三八回:“還說他老如今不到南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