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林義雄的結果 展開
- 台灣演員
- 台灣政客
林義雄
台灣政客
林義雄(1941年 - ),出生於台灣省宜蘭縣。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是一位堅持己見的“獨派”大佬。民進黨和林義雄所代表的“獨派”,以各種手段推動“法理台獨” 。是民進黨重要精神領袖,是該黨少數公認的政治家而非政客,亦有人以“台灣甘地”稱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1977年當選台灣省議員。
林義雄(1941年 - ),出生於台灣省宜蘭縣。是民進黨重要精神領袖,是該黨少數公認的“政治家”而非政客,亦有人以“台灣甘地”稱之。台灣大學法律系畢業,1977年當選台灣省議員。
1979年12月因參與“美麗島事件”被捕入獄。次年2月28日,發生震驚全台灣的“林宅血案”,林的母親及一對雙胞胎女兒在家中被殺害,僅有長女林奐均重傷倖存,該案至今未破。1984年林假釋出獄,與妻方素敏負笈美國哈佛大學深造。
林義雄,是一位堅持己見的“獨派”大佬。林義雄所代表的“獨派”,以各種手段推動“法理台獨” 。
林義雄
“一般人民應站在國家主人的立場,對各式各樣的政黨隨時保留‘選擇支持或拋棄’的超然地位。所以,政黨只有一時的支持者,而不必有永久的黨員。否則,一般人民分別成為各個政黨的黨員時,各政黨就形同人民相互對抗的集團,而人民也失去了主人的超然地位。”(2006年1月24日,林義雄發表公開信《永為民主“國家”主人——為退出民主進步黨告同志書》,宣布退出民進黨。在該公開信中,林義雄認為“理想的民主國家的政黨”應該具備三個特質,這是第二個特質。)
“只要不是叫‘狗屎’,用任何有尊嚴的名字加入聯合國,都不要緊。”(2007年12月19日,林義雄說,入聯公投與返聯公投名稱不同,但差別不大;又說,這兩張公投票,人民都應該領,而且都要投贊成票,讓國際社會知道“台灣想加入聯合國”。)
林義雄
1971年與方素敏結婚,同年底長女奐均出生。1973年宜蘭律師公會理事,同年與好友姚嘉文、陳繼盛等合作創辦台北平民法律服務中心,免費為平民提供法律服務。1974年次女亮均、三女亭均出生。1974年出任“中國比較法學會”秘書長。曾為郭雨新選戰案、黃麻選戰案辯護,名聲大噪,遂投入黨外政治活動。7月,接受美國國務院及亞洲基金會邀請資助,前往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參加“亞洲貧民法律扶助工作講習班”,並旅遊美洲大陸,觀察其政情民俗。
1975年改選“立委”,黨外前輩郭雨新高票落選,林義雄和姚嘉文掌握對手林榮三賄選的證據,控告對方當選無效。但終究抵不過強權政治下黑暗的司法,從此他決心參加政治反對運動。在那裡,他追求公義的熱情得以繼續,但卻也改變了他一生的命運。
1977年出版《虎落平陽?選戰!官司!郭雨新》(與姚嘉文合著)。1977年11月當選省議員,在省議會掀起質詢高潮。從就職典禮開始,就扎紮實實、認認真真地做他的政治工作,和辯才無礙的林洋港唇槍舌劍,就民主法治的觀念激辯。他一方面打破言論禁忌,爭取民主,一方面揪出特權,棒喝官僚。台灣省議會終於出現前所未有的變局,成為當時的政治重心,也激勵了許多黨外新生代加入,成為議會助理。從此奠定林義雄反對派領袖地位。
1978年出版《從蘭陽到霧峰--瞧這個省議會》。與姚嘉文合著《古坑夜談--雨傘下的選舉》。同年籌組“黨外助選團”。1979年1月組織高雄橋頭鄉示威,嗣任《美麗島》雜誌編輯,成為黨外陣營骨幹人物。9月應美國在台協會邀請前往美國考察:一、“國會”制度,二、消費者保護措施,三、公害防治情形,四、黑人民權運動,五、印第安人生活情形。12月“美麗島事件”發生,還是省議員的林義雄,因身為“美麗島”五人小組成員而被台灣省警備司令部強捕入獄。秘密偵訊期間,林義雄因並未參與實際行動,而頑強不屈,在獄中受到極大苦難。1980年2月28日,林義雄的母親林游阿妹及雙胞胎女兒亮均、亭均被發現遭人刺殺在家中地下室。9歲的大女兒奐均身中六刀,卻奇迹似的倖免於難。這個“二二八”事件以來最凄慘的政治謀殺,激勵許多海內外人士更積極的加入台灣的民主運動。同年,林義雄拒絕假釋,堅持回到獄中,和難友一齊接受軍法審判,最後確定判刑十二年。獄中的林義雄形容枯槁,不飲不食,不修邊幅。母親與女兒的遺體則一直擺在殯儀館,無法入土。他的太太方素敏帶著大女兒奐均,遠赴美國治療身心創傷。
1982年信義路住宅改建成“義光基督長老教會”,獻堂啟用。1983年12月,妻方素敏參加台灣省第一選區增額“立法委員”選舉,高票當選。
1984年8月,減刑假釋出獄。便移居美國,入哈佛大學攻讀行政學博士學位。策劃組織民進黨“新國家聯線”,自任顧問。出版《只有香如故--林義雄家書》。4月赴美,進加州大學研修。
1986年進入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研讀。1987年林義雄獲得哈佛大學公共行政學碩士學位;之後,遊學英國劍橋及日本筑波各一年,研究政府組織及政治運作。
1989年回台後化悲憤為力量,於1991年在故鄉宜蘭創辦“慈林文教基金會”培訓台灣社會運動人才,並且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至2003年底共發動三波行走全台灣的“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林義雄於1998-2000年擔任第八屆民主進步黨主席,成功輔選陳水扁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之後林義雄表示“我要選擇一條人比較少走的路”,而淡出政壇。
1991年,在宜蘭創辦“慈林教育基金會”培訓社會運動人才;並創立“核四公投促進會”,至2003年底共發動三波徒步行走全台灣的“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
1994年7月,林義雄以禁食的方式,呼籲民眾爭取決定核四興建與否的權利。9月,林義雄與宗教、環保,以及社運團體共同組織“核四公投促進會”,由林義雄擔任召集人,並即刻展開“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行動。1995年出版《希望有一天--充滿喜樂的台灣》。參選民主進步黨黨內“總統”初選。第三屆“立法委員”改選,任民主進步黨選戰指揮中心總指揮。1996年受聘為民主進步黨首席顧問。1997年與社運團體共同發起504、518、524台灣地區領導人認錯,撤換內閣”萬人大遊行。10月,展開第二次“核四公投,千里苦行”。1998年六月,當選第八屆民主進步黨黨主席。7月,長女奐均與印主烈先生結婚。8月1日就職民主進步黨黨主席。1998-2000年,擔任第八屆民主進步黨主席,輔選陳水扁當選第十屆台灣當局領導人。2000年3月,孫女兒印惇惠出生。3月13日,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任台灣地區領導人、台灣地區副領導人,民進黨首度上台。五月,引美國詩人Robert Frost的詩“The Road not Taken”(沒有走的路)表明心志,不競選連任黨主席。2000年12月,榮獲和平扶輪社頒贈之“第二屆和平成就。
2001年停建的核四廠復工后,2月21日,於民進黨中央召開記者會,以“核四爭議中,雖然自認為問心無愧,但是認為還是需要負起連帶責任”,辭去民進黨首席顧問的職位。
2002年9月21日,率領核四公投促進會於台北市龍山寺出發,環島呼籲“誠信立國”,推動”國會”減半改革、核四公投及公民投票立法運動,介入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的政治活動。
2004年,林義雄又為推動”國會”減半改革,前往台灣地區立法機構靜坐。該年8月,台灣地區立法機構以200:1票數通過”國會”改革修憲案,隔年5月,選舉“國民大會”大表,複決憲法修正案。
2004年台灣地區領導人大選之前,林義雄靜坐推動“國會”減半改革及公民投票”立法。3月開票之後,台灣因為藍綠陣營票數過近而引發爭議,林義雄亦出面公開呼籲政治人物不要繼續激化族群衝突。而在2004年,林義雄又為推動”國會”減半改革,前往台灣地區立法機構靜坐。
2006年1月24日退出民進黨,成為第三位退出民進黨的黨主席,在退出民進黨時,他同時也發表《永為民主“國家”主人——為退出民主進步黨告同志書》的公開信。2008年,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后,重新加入民進黨。
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宣布退出民進黨,並表達對台灣政黨惡鬥局面的失望。林義雄選在蘇貞昌“內閣”和民進黨新主席游錫 就職前夕宣布退黨,在“執政黨”內部引起很大震動。
林義雄在2006年1月24日發表退出民進黨的公開信,他在信中對台灣政黨惡鬥的政治亂象表示失望,林義雄表示,他已經無意從事黨務工作,也不願意代表任何政黨競選公職,因此選擇作為一個超然的人,不再附屬於任何政黨。
1941年出生的林義雄,1977年底當選台灣第6屆“省議員”,從此為反對陣營衝鋒陷陣,對抗國民黨威權體制。1979年,“美麗島事件”爆發,林義雄因之入獄4年余,隔年,1980年2月28日發生“林宅血案”,有黑衣人進入林義雄家中殺死他的母親和一對雙胞胎女兒。1984年林義雄獲假釋出獄,隨即赴美進修,5年後返台,提出“台灣共和國基本法草案”。林義雄政治生涯的高峰,是他於1998年7月任民進黨主席期間,以個人的威望協調民進黨各派系,在2000年把陳水扁送上台灣地區領導人職位,使“在野”14年的民進黨第一次成為“執政黨”。
但此時他卻對政治權力敬而遠之,全身投入“反核”的社會運動。2000年3月18日陳水扁聘林義雄為“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資政”被婉拒,同年7月,林義雄以“任期已滿,階段性任務已完成”為由,婉拒黨內慰留,宣布不再競選連任,重新戴上斗笠,穿上白衣、里褲(象徵黑白分明,是非分明),做個“反核”的苦行僧去了。以個人理念繼續在民間推動社會環保運動和政治改造工程。在民進黨內,最具權威與分量的人物,一個是具有政治權力的陳水扁,另一個就是具有道德威望的林義雄。林義雄崇高的道德理念和政治人格,在黨內贏得“聖人”的封號,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
林義雄退黨,象徵民進黨黨魂喪失,與喪失理想性格后的迷惘、絕望與悲傷。林義雄對陳水扁執政來腐敗無能、大權獨攬、喪失民進黨民主核心價值嚴重不滿。自從民進黨成為執政黨以來,林義雄一直不斷對黨內腐敗和爭權奪勢的現象提出批評。更在民進黨主席選舉、“內閣”改組以及台灣當局領導人辦公室和台灣當局行政機構的關係方面與陳水扁和新任“閣揆”蘇貞昌、新任民進黨主席游錫之間出現尖銳的意見分歧。“三合一”民進黨敗選后,林義雄有意找回民進黨創黨精神,連續發表數封公開信,甚至在病魔纏身的情況下,極力勸諫心中合適的黨內人選參選黨主席,帶領民進黨浴火重生。
林義雄在黨主席選舉方面說游錫?也要為“三合一”敗選負部分責任,不能參選黨主席,做黨主席的人也不能參選2008年“大選”,他也曾在電視政見發表會要求游表態是否參選2008年“大選”,但很遺憾游錫?未有所表示。未果,改而力推翁金珠參選黨主席。但從投票結果來看,林義雄的“神主牌”光環沒有轉嫁到翁金珠身上,林義雄的“聖戰”鎩羽而歸。林義雄選后也發表公開信,建議陳水扁不得私下召見“部長”等等。陳水扁對林義雄的建議陽奉陰違,林義雄有“哀莫大於心死”的挫折感,所以選擇退黨。
林義雄宣布退黨,不僅對民進黨,對國民黨也是一個很大的警訊。台灣民眾從此以後可能就覺得政黨只是被政客利用、攫取政權的工具而已,而喪失了一個政黨應該有的政治道德的崇高理想。林義雄驟然退黨,衝擊的不只是民進黨腐敗無能的當權者,更代表著,對於民進黨固有的政治道德與民主價值的一記當頭棒喝。
透過林義雄的退黨,也發泄出台灣民眾以及有良心、有道德、有勇氣的政治家對政黨政治深深地感到沒有辦法著力。筆者覺得這是他個人的失望,同時也是台灣知識界和良心界的一個很大的失望。
林義雄走過了從“挺扁”到“反扁”的路,這也暗示了民進黨的道德價值觀日益沒落。施明德、許信良以及林義雄等人,曾經替民進黨打出一片天,如今和民進黨卻不再站在同一陣線,紛紛選擇退出民進黨。在大佬漸行漸遠的同時,黨的價值和創黨精神能否延續傳承?不免讓外界質疑。
被泛綠人士視為“人格者”的前民進黨主席林義雄,日前發表“致民進黨全體同志公開信”,審視信函的內容,及其對媒體的態度,都令人為之惋惜。
先談公開信的內容。短短一千五百字,就有兩大缺失。第一是高姿態的指導眾人應如何檢討與反省,而自己對府院黨竟無隻字片語的批判,這與民進黨敗選之後,多少綠營人士直指病源放言諫責,表現出真切的愛黨情操相比,顯得相當鄉願。
第二是對何人不得參選黨主席,以及擔任黨主席后不得參與何種選舉提出不切實際的觀點。觀點一出,黨內人士多不以為然,謂之抵觸黨綱者有之,不符現實者有之,同姓大老更說:“大家聽我的,民主國家無此現象。”顯然,林義雄忽略了民意黨意。
次談對媒體的態度。林義雄要求媒體總編輯承諾全文刊登,否則不必派記者前來,這真是強人所難。試問,在總編輯未見文稿之前,怎知值不值得全文刊登?林義雄的作法,已經干涉了媒體處理新聞的自由。林義雄的本意在於希望媒體完整報道,但也不可因此逾分要求全文刊登。尤其當天現場對媒體逐一點名,對記者不假辭色,大失身份。
林義雄這一次的舉動,出發點雖屬正面,但因思慮不周,姿態高倨,恐將自取其辱。不知道公開信發表后,許多媒體照樣未全文刊登,林義雄是否有受辱的感覺,即使以違約而訴諸法律,林義雄又有多少勝算。這還其次。重要的是,如果受到阿扁祝福的游錫堃參選不退,且榮獲當選,林義雄將如何自處?
不過反過來說,這次事件,對林義雄也有很好的啟發。如能因此看破“光環”,放下“我執”,和光同塵,銷歸自性,未始不是修行路上一大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