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村

河南省洛陽市新安縣曹村鄉

曹村鄉位於新安縣西北部約30公里處,面積142平方公里,轄23個行政村,2.06萬口人。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青要山風景區座落於此,有雙龍大峽谷、青女峰、一線天、鑒池、武羅山瀑等數十處景點,景區內峰巒疊起,峽谷深幽,林茂花繁,碧水長流,並有完善的基礎設施與自然景觀相互映襯,形成了“一峽、一峰、一塬”三條旅遊線路,是著名的省級風景名勝區和省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豫西張家界”,是人們休閑渡假的好去處。境內林業資源豐富,林業用地面積佔總面積的62%,森林植被覆蓋72%。鄉域內有鐵礦石、石灰礦、石英石白雲石硅石等礦產資源,儲量大,品位高。近年來,曹村鄉黨委、政府堅持“工業興鄉、旅遊富民”發展道路,緊緊圍繞曹村鄉特有的山、石、水、林等資源做文章,即圍繞青要山、青石、園林石、礦泉水、林產品等特色資源,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推動旅遊開發和民營經濟發展,著力培育骨幹財源企業,鄉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社會各項事業全面進步,被評為“市級文明鄉鎮”、“市級衛生鄉鎮”。

曹村鄉黨委、政府熱誠歡迎有識之士前來觀光旅遊,投資興業,共創美好明天。

自然地理


曹村鄉位於新安且西北約30公里處,地處東經111°53′---112°4′,北緯34°50′—34°58′,東與本縣北冶鄉搭界;南與本縣石寺鎮接壤;西與三門峽市澠池縣為鄰;北與本縣石井鄉相連。全鄉總人口20617人,下轄23個行政村,156個村民小組,鄉域面積142平方公里,林業用地面積佔總面積的72%,用材林以泡桐楊為主,年木材積蓄量為10萬立方米。
曹村鄉北部屬青要山區,南北屬 山丘陵地區,青要山山勢為東西走向,西高東低。該山系出露震旦、寒武、奧陶及石炭二迭系地層。山之北麓因青河斷層的影響形成一奧陶及石炭岩陡崖。跨越曹村、石寺、北冶、石井、倉頭五個鄉和西沃鄉的部分境內,全長30公里,該山最高峰為三道峰,海拔高度為1136米,山中部的玉皇圪塔,海拔高度為759.6米。中部為發源於城崖地村的畛河,該河向南注入石寺鎮,境內全長約19公里。鄉域內川嶺相間,丘壑分明,山巒起伏,溝谷縱橫。其特點是:“山高、嶺多、河谷碎;七嶺、二山、一分川”。
曹村鄉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次主導風向為西風,屬典型的暖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特點顯著,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天乾燥、夏熱雨大伏旱多、秋高氣爽寒來早,冬冷風多雨水少”。全年平均氣溫為14.1℃,一月份為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2℃;7月份為最熱月,平均氣溫在27.1℃之間。歷史記載最高氣溫為44℃ ,最低氣溫為-17℃,年平均日照時數2186.9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9%;日照最多是六月份為236.5小時,日照百分率為55%;日照最少是二月份為141.6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6%.年平均降雨量642.4MM,最多年為1097.3MM;最少年為273.8MM。降水時空分配不均,變化很大,七至九月份雨量集中,平均為331.6MM,佔全年的51.6%,十二月至翌年二月雨雪很少,降水量為31.2MM,僅佔全年的降水量的4.9%。

鄉鎮經濟


2008年全鄉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完成3億7千萬元,占目標3億7千萬元的100%;
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1億8千萬元,占目標1億2千萬元的150%;
稅收入庫完成1100萬元,占目標800萬元的137%;
財政收入完成720萬元,占目標500萬元的144%;
農民人均純收入預計完成3700元,占目標3370元的110%。
截止2009年底,全鄉國內生產總值完成46620萬元,占目標45000萬元的103.6%;
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完成7434萬元,占目標7000萬元的106.2%;
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2570萬元,占目標25000萬元的130.3%;
稅收入庫完成932萬元,占目標1500萬元的62.1%;
財政收入完成653萬元,占目標550萬元的118.7%;
農民人均純收入完成3808元,占目標3800元的100.2%。
各項經濟指標中,除稅收入庫因經濟危機等因素影響沒有完成外,其他指標均超歷史同期。

文體衛生


全鄉有各類學校22所,其中:中學1所,小學21所,共128班,在校學生2800人,教師170人。按照縣有關中小學校布局調整意見,曹村鄉正在實施布局調整,小學已有原來23所調整為21所,其它小學正在做準備工作,屆時小學將調整到5所。已按照縣統一部署,已經落實全鄉農村義務階段的學雜費,並對560名學生實施了“兩免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