豌豆糕

山西太原小吃

豌豆糕又叫豆沙糕,澄沙糕。是山西太原傳統特色糕類小吃,屬甜食,宜在夏季食用。用上等豌豆脫皮磨粉,加入白糖、柿餅、柿子霜製作而成。香甜可口,清涼下火,爽口綿甜,益脾胃,解熱祛毒。1957年,豌豆糕被評為太原市“十大名吃”。

製作材料


主料
白豌豆500克。
輔料
優質柿餅400克,白糖250克,青紅絲50克,鹼面、香精水、米黃食色各少許。

製作方法


做法一

用料
食材用量
豌豆500克
冰糖250克
色拉油50克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去皮豌豆挑揀一下,用水泡一夜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泡發豌豆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豌豆加冰糖煮熟爛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放料理機里打成糊,放鍋里加油,小火慢慢煮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煮至水分蒸發,成塊狀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裝入烤盤
步驟七
步驟七
步驟七
壓平,涼涼切塊
步驟八
步驟八
步驟八
完成

做法二

用料
食材用量
豌豆適量
白糖適量
適量
轉化糖漿適量
玉米澱粉適量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第一部很簡單就沒拍圖,豌豆浸泡一晚,撈出沖洗幾遍,上鍋蒸熟,也可以煮熟,煮的話水不要放多了,和平時煮乾飯的水量差不多,用破壁機打成泥,放不粘鍋炒,這個必須要不粘鍋,要不然會糊底到讓你懷疑人生,炒到水分有些干放入大概五六十克的油,再放入些白糖,轉化糖漿,根據自己喜好放糖,繼續炒到能成團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差不多乾的時候加些玉米澱粉,玉米澱粉可以先炒熟備用,不粘鍋大的,也可以像我這樣放中間現炒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玉米澱粉炒好后一起攪拌炒勻了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模具如果木質新買的,建議用油養一下,這樣做不會沾模具好脫模,取一些豌豆糕揉成圓形按壓,模具左右兩邊敲一下就脫模了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做好直接吃和冷藏口感不一樣

做法三

用料
食材用量
去皮豌豆500g
柿餅粒250g
胡蘿蔔絲適量
砂糖50g
詳細步驟
步驟圖片說明
步驟一
步驟一
步驟一
豌豆加清水放進事先預熱的蒸箱中,選擇包子模式,溫度設置為100℃蒸制40分鐘
步驟二
步驟二
步驟二
豌豆蒸制熟透后取出
步驟三
步驟三
步驟三
將去皮豌豆打成泥后拌入砂糖,用篩網過篩
步驟四
步驟四
步驟四
拌入切碎的柿餅粒
步驟五
步驟五
步驟五
撒上胡蘿蔔絲,放進冰箱將其冷凍成型
步驟六
步驟六
步驟六
凍好厚拿出,切塊即可食用

菜肴特點


香甜可口,清涼下火,爽口綿甜,益脾胃,解熱祛毒。豌豆食品具有清熱、解毒、利尿的功效,特別是對糖尿病和產後乳汁不下的患者有奇特藥效,也可製作烙炸類休閑食品,是夏季去暑的冷食,系太原市時令小吃之一。

營養價值


豌豆:豌豆中富含優質蛋白質、胡蘿蔔素,可以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和康復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防止人體致癌物質的合成,降低人體癌症的發病率。豌豆中還含有較為豐富的膳食纖維,能促進大腸蠕動,保持大便能暢,起到清潔大腸,防止便秘,抗癌防癌的作用。豌豆與一般蔬菜有所不同,所含的止杈酸、赤霉素和植物凝素等物質,還具有抗菌消炎,增強新陳代謝的功能。
柿餅:柿子的營養素十分豐富,是有益心臟健康的水果。柿子含碘,因缺碘引起的方性甲狀腺腫大患者,食用柿子很有幫助。一般人經常食用,對預防碘缺乏也大有好處。柿子有養肺胃、清燥火的功效。可以補虛、解酒、止咳、利腸、除熱、止血。柿餅具有澀腸、潤肺、止血、和胃等功效。柿子能促進血液中乙醇的氧化,幫助機體對酒精的排泄,減少酒精對機體的傷害,能夠醒酒解醉;柿子含有黃銅甙,可降低血壓、軟化血管,增加冠狀動脈流量,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腦血管功能,防治冠心病、心絞痛。

歷史淵源


豌豆古稱為山戎。《本草綱目》記“山戎,豌豆也,其苗柔弱宛宛,故得名豌豆,種出胡戎,今北土甚多”。《史記》說“戎”在“唐虞以北”。可見豌豆3000年前就開始在太原以北這片土地上春華夏實了。後來“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布之天下”(《管子·戎》),豌豆在北中國均有種植,而歷史上“出胡地者大如杏仁”,至今仍以晉北高寒山區種植的為最好。
豌徠豆從苗到豆,皆可成為民人美味。《黃河文化叢書·民食卷》載,春雨過後,花開四野,鮮嫩的豌豆苗翠色誘人,採回與嫩韭相拌,或單味炒食,清香宜人。及至結莢,俗稱“扁角”,採摘生食,汁甜津爽,煮炒成菜,堪為佳品。初夏,豌豆“百穀之中,最為先登”,吃法明代之前就有“煮、炒皆佳。磨粉,面甚白細膩”(《本草綱目》),除了熬粥煮飯、造麯釀酒、製作涼粉外,還包餡制糕,稱豌豆糕,為民間風味小吃。
《中國歷代御膳大觀》記述,清初豌豆糕傳入北京,改名叫豌豆黃,成燕京著名傳統小吃,於是有了“從來食物屬燕京,豌豆黃兒久著名,紅棗都嵌金居里,十文一塊買黃瓊”之說。在乾隆皇帝早膳中曾有“豌豆黃”一品,但當時在宮中並不吃香。到慈禧太后時,傳小販進宮製作,改良成不加餡心,漸成為清宮廷名點。
豌豆糕在山西的曲沃、侯馬、河津等地又叫做“豆沙糕”或“澄沙糕”,由豌豆、梔子、柿餅製成。當地人喜食豆沙糕,成了不少外來人的生意經,民諺有“來到曲沃縣,住在大東關。抄弄一副擔,賺點豆沙錢”。民國年間,豆沙糕擔攤比比皆是,成為獨具風味的地方小吃。

注意事項


製作豌豆糕的工具,不能用鐵器,以保證豌豆糕不變色,不變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