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羅門引
婆羅門引
婆羅門引,詞牌名,又名“婆羅門”“望月婆羅門”“望月婆羅門引”“菊潭秋”。以曹組《婆羅門引·望月》為正體,雙調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韻,後段七句五平韻。另有雙調七十六字,前後段各七句、四平韻;雙調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韻,後段七句五平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辛棄疾《婆羅門引·別杜叔高》等。
《梅苑》詞名《婆羅門》,段克己詞名《望月婆羅門引》。按唐《教坊記》有《婆羅門》小曲,《宋史·樂志》有婆羅門舞隊。《樂苑》曰:“《婆羅門》,商調曲也。開元中,西涼節度楊敬述進。”《理道要訣》云:“天寶十三載,改《婆羅門》為《霓裳羽衣》,屬黃鐘宮。”
玄奘《大唐西域記》卷二:“印度種姓,族類群分,而婆羅門特為清貴,從其雅稱,傳以成俗,無雲經界之別,總稱婆羅門國焉。”此為印度佛曲,經中亞傳入中國。唐人鄭嵋《津陽門詩》注云:“葉法善引明皇入月宮,聞樂歸,笛寫其事,會西涼都督楊敬述進其《婆羅門曲》,聲調吻合,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敬述所進為其腔,制《霓裳羽衣》。”敦煌曲子詞存《望月婆羅門》四首為詠月之作,平韻,單調,為五五七七五七句式,如其四:“望月在邊州。江東海北頭。自從親向月中游。隨佛逍遙登上界,端坐萬花樓。千秋似萬秋。”此為“婆羅門”之始詞。“婆羅門引”當是宋人依舊曲新制,與敦煌曲子詞迥異。宋人此調始詞為曹組作,題亦名《望月》。蔡伸詞與曹組詞格律相同,題為《再遊仙潭薛氏園亭》,乃感舊之作。此為宋人通用之正體。此調用於言情、節序、詠物均可。辛棄疾五首用以贈答友人,風格豪放,寓於言志,如其《用韻答傅先之,時傅宰龍泉歸》:“龍泉佳處,種花滿縣卻東歸。腰間玉若金累。須信功名富貴,長與少年期。悵高山流水,古調今悲。卧龍暫而。算天上、有人知。最好五十學易,三百篇詩。男兒事業,看一日、須有致君時。端的了、休更尋思。”此調前後段句式相異,全詞有四、五、六、七、八句式,且其中有上一下四之五字句、折腰之六字句、上三下四之七字句、上三下五之八字句,故句法複雜,雖用平聲韻而頓挫之處頗多,但音韻甚為諧美。
正體,雙調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韻,後段七句五平韻。以曹組《婆羅門引·望月》為代表。此曹組望月詞也,故金詞改名《望月婆羅門引》。此調以此詞為正體,宋蔡仲、嚴仁、辛棄疾、吳文英,金元好問、李晏、段成己、段克己、李俊民,元張翥諸詞俱與此同。若吳詞別首之押韻異同,李詞之少押一韻,《梅苑》詞之前段添一字、後段減一字,皆變格也。按辛詞前段起句“落花時節”,“時”字平聲。嚴詞第三句“斷鴻聲喚人愁”,“斷”字仄聲,“聲”字平聲。辛詞第四句“回首海山何處”,“回”字平聲,“海”字仄聲。第五句“後會渺難期”,“后”字仄聲。後段第二句“記花月、可憐宵”,“花”字平聲。吳詞第三句“空憶雙蟬疊翠”,“空”字平聲。嚴詞“可惜等閑孤了”,“等”字仄聲。辛詞第五、六句“見君何日,待瓊林、宴罷醉歸時”,“見”字、“宴”字俱仄聲,“林”字平聲。又“爭如不見,才相見、便有別離時”,“才”字平聲;蔡伸詞“凄涼懷抱,算此際、唯我與君同”,“此”字仄聲;吳詞“堂空露冷,倩誰喚、行雲來洞庭”,“來”字平聲。辛詞結句“人爭看、寶馬來思”,“爭”字平聲。又李詞“酒到處、莫放杯停”,“酒”字仄聲。
變體一,雙調七十六字,前後段各七句、四平韻。以李俊民《婆羅門引·浮雲霽色》為代表。此與曹詞同,惟換頭句不押韻異。
變體二,雙調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韻,後段七句五平韻。以吳文英《婆羅門引·郭清華席上為放琴客而新有所盼賦以見喜》為代表。此與曹詞同,惟換頭句不押韻,第五句又多押一韻異。
變體三,雙調七十六字,前段七句四平韻,後段七句五平韻。以無名氏《婆羅門引·江南地暖》為代表。此亦與曹詞同,惟前段第三句添一字作七字句,後段第六句減一字作七字句異。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婆羅門引·望月》
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仄平平。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
漲雲暮卷,漏聲不到小簾櫳。銀河淡掃澄空。皓月當軒高掛,秋入廣寒宮。正金波不動,桂影朦朧。
中平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平中中。中中中、中中中中平、中中仄、中仄平平、
佳人未逢。嘆此夕、與誰同。望遠傷懷對景,霜滿秋紅。南樓何處,想人在、長笛一聲中。凝淚眼、立盡西風。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婆羅門引·浮雲霽色》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浮雲霽色,江涵秋影雁初飛。相逢共繞東籬。點檢尊前見在,人似曉星稀。對滿山紅樹,葉葉堪題。
仄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大家露頂,任短髮、被風吹。只恐黃花人貌,不似年時。杯添野水,更何用、頻頻望白衣。沈醉后、攜手方歸。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婆羅門引·郭清華席上為放琴客而新有所盼賦以見喜》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風漣亂翠,酒霏飄汗洗新妝。幽情暗寄蓮房。弄雪調冰重會,臨水暮追涼。正碧雲不破,素月微行。
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雙成夜笙,斷舊曲、解明嶮。別有紅嬌粉潤,初試霓裳。分蓮調郎。又拈惹、花茸碧唾香。波暈切、一盼秋光。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婆羅門引·江南地暖》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平。
江南地暖,數枝先得嶺頭春。分付似、剪玉裁冰。素質偏憐勻澹,羞殺壽陽人。算多情留意,偏在東君。
仄平仄平。仄仄仄讀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仄平平。
暗香旋生。對淡月、與黃昏。寂寞誰家院宇,斜掩重門。牆頭半開,卻望雕鞍無故人。斷腸處、容易飄零。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 宋·曹組《婆羅門引·望月》
• 宋·吳文英《婆羅門引·為懷寧趙仇香賦》
• 宋·趙昂《婆羅門引·暮霞照水》
• 宋·蔡伸《婆羅門引·再遊仙潭薛氏園亭》
• 宋·辛棄疾《婆羅門引·別杜叔高》
• 宋·汪元量《婆羅門引·一生富貴》
• 宋·熊禾《婆羅門引·送張監察出閩》
• 金·李俊民《婆羅門引·浮雲霽色》
• 明·夏完淳《婆羅門引·春盡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