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5條詞條名為馮健的結果 展開
馮健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教授
馮徠健,男,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教授。
馮健(1975-),江蘇沛縣人,理學博士。現為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副教授,華中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江蘇師範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人文地理》雜誌編委。出版專著和教材《城鄉邊界識別與動態監測》、《鄉村重構:模式與創新》、《開發區產業配套研究》、《城市社會的空間視角》、《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鄉村轉型:政策與保障》、《中國經濟地理:變化中的區域格局》、《區域公共政策》等近10部。在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Urban Geography、Regional Studies、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地理學報》、《地理研究》、《城市規劃》等中英文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120餘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快速城鎮化背景下北京郊區居民社會空間重構:基於微觀主體的視角”、“中國大都市區多中心結構研究”,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空心村規劃整治及其信息化支撐技術研究”、“城鄉邊界識別與動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究”以及各種省市級規劃研究項目40餘項。獲第10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
2003年,獲北京大學理學博士學位
2000年,獲南京師範大學理學碩士學位
1997年,獲南京師範大學理學學士學位
城市地理與城市規劃
人口與社會地理
《人文地理》雜誌編委
擔任Urban Studies、Regional Studies、Urban Geography、Envitonment and Plaaning A、Habitat International、Housing Studies、Urban Affairs Review、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Plos One、Spatial Statistics、Built Environment、Cities、Geografiska Annaler Series B: Human Geography等國際英文期刊的審稿人;擔任20餘個中文雜誌及單位審稿人,包括: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城市規劃、地理學報、自然資源學報、地理研究、地理科學、地理科學進展、國際城市規劃、中國科學院大學學報、中國科學院研究生報、人文地理、乾旱區地區、熱帶地理、中國地理科學英文版、西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華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魯東大學學報、曲阜師範大學學報等。多年來堅持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山大學、中科院研究生院、中科院大學、北師大等評審項目和畢業論文。
華中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江蘇師範大學兼職教授
中國地理學會人文地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曾任)、委員(現任)
《人文地理》雜誌編委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城市社會空間研究書系》叢書主編
科學出版社《中國城市地理叢書》編委
中國經濟地理研究會理事(曾任)武漢市政府創新崗位特聘專家(2014-2016曾任)
馮健 著,《鄉村重構:模式與創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馮健等著,《城鄉邊界識別與動態監測》,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馮健等著,《開發區產業配套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2
馮健 主編,《城市社會的空間視角》,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馮健 等著,《鄉村轉型:政策與保障》,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馮健 著,《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胡兆量、韓茂莉、馮健,《圖說文化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馮健 主編,《城市社會的空間視角》,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劉玉、馮健 編著,《中國經濟地理:變化中的區域格局》,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劉玉、馮健 編著,《區域公共政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馮健 負責撰寫“城市社會學”,見:全國城市規劃執業制度管理委員會 主編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中國規劃師教材新版),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馮健 負責撰寫“城市規劃公共政策”,見:全國城市規劃執業制度管理委員會 主編 《科學發展觀與城市規劃》(中國規劃師後繼教育教材),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馮健 負責撰寫“城市的起源與發展”、“城市發展的區域因素和城市分佈”,見:周一星、陳彥光等 主編《城市與城市地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個人及教學獲獎情況
2016年,獲北京大學2016年度正大教師獎
2016年,獲北京大學優秀班主任稱號
2015年,獲北京大學第二屆產學研合作先進個人獎,北京大學
2014年,入選武漢市創新崗位特聘專家計劃
2013年,獲中國地理學會城市地理專業委員會2013年度青年優秀論文獎
2011年,作為第一執筆人完成的“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配套研究”獲2010年度北京市規劃委系統優秀調研成果一等獎
2009年10月,獲第10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
2008年,獲吳傳鈞人文地理優秀論文二等獎
2007年,作為第一指導老師所指導的本科生社會調查報告肖丹、詹韻“北京四合院地區中老年居民日常休閑與交往狀況調查-以交道口地區為例”獲全國城市規劃專業社會調查論文競賽一等獎
2005年,獲北京大學優秀博士論文
2005年,“城市化與城市體系”課程建設獲北京市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三)
2004年,獲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2006-2020)獎勵證書
2003年,獲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青年優秀論文獎
近年指導的研究生論文
張勇,鄉村性轉型:快速城鎮化與市場化交互作用下的空心村,2016
柴宏博,基於家庭生命路徑與生命歷程的郊區居民行為空間研究,2016
趙楠,空心村背景下的鄉村社會空間重構――以鄧州市桑庄鎮為例,2016
蘇黎馨,轉博
胡秀媚,空心村整治規劃體系構建與過程優化研究:以寧夏西吉縣為例,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葉寶源,空間生產視角下城中村活動空間變遷研究,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
項怡之,基於活動的郊區居民社會空間重構:以望京為例,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劉晏伶,近10年來中國人口遷移特徵與機制,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
林宇川,開發區城市社會空間發展的多維透視:以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例,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吳芳芳,基於社會網路和鄰里關係的郊區居住區社會空間:對北京回龍觀的調查,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吳靜雲,北京都市區就業空間重構及其機制,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倪毅,經濟發達地區城鄉建設用地形態演變—以浙江義烏為例,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王迎,城鄉邊界劃分標準與技術研究,北京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
近年指導的本科生論文
2016年
楊瑩,公共服務設施導向的平原農區空心村整治規劃研究――以河南鄧州市為例,2016
杜瑀,空心村規劃整治的村民意願研究——以寧夏西吉縣為例,2016
袁玉璽,空心村整治中的基礎設施規劃設計研究,2016
呂吉,地方依戀視角下北京大柵欄商業街區的社會空間研究,2016
2015年
梁慶豐,空心村土地復墾規劃與技術研究,2015
宮瑞,國內外智慧村莊建設研究及我國 智慧村莊評價體系設計,2014
劉天培,村落生產生活功能剝離技術研究,2014
李赫然,低碳經濟視角下的縣級產業結構升級調整研究,2014
2014年
劉璐,城中村流動人口的文化調適研究――以北京兩個典型城中村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4
巴偉民,基於三維生活路徑的城中村外來人口活動空間特徵及機制研究――以北京兩個典型城中村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3
郭晟曄,村莊整治的模式與經驗,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3
2013年
趙楠,同志社會空間與社交網路研究——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3
黃琳珊,基於探索性空間數據分析的城市犯罪模式研究——以北京城六區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3
林璐茜,城中村流動人口活動空間的特徵和制約——以北京市海淀區朱房村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3
曹今,都市穆斯林社區居民的活動空間研究——以北京市牛街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3
周航,城中村外來人口居住滿意度研究,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3
2012年
李婷婷,基於遷居的郊區居民流動性特徵與機制研究——以望京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2
胡韜,郊區大型居住區居民休閑購物行為空間研究——以望京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2
孔欽欽,基於社會空間的郊區大型居住區成長機制研究——以望京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2
2011年
韓雅飛,轉型期中國大城市居民的住房不平等及影響因素研究——以北京市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1
張弛,基於建設視角的新時期中國城市體系等級結構及其變化趨勢研究,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1
洪巧民,基於分省區數據的中國城鎮化影響因素研究及其分析,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1
2010年
項怡之,開發區社區居住和日常活動空間研究——基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調查,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0
李 穎,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用地分析與集約利用研究,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10
2009年
祝昊冉,西部地區城市形態演化及動力機制研究——以南充市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9
劉瑞楠,國有大型企業影響下的貧困聚居特徵與機制分析——以北京市石景山區北辛安地區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9
劉延航,城中村居民的空間流動性和社會網路重構——以北京海淀區和朝陽區四個城中村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9
周家麗,城中村居民日常生活空間特徵:基於北京四個城中村的實證分析,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9
王宇婷,統計上城鄉劃分辦法在小城鎮層次的空間解讀——以義烏市蘇溪鎮、佛堂鎮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9
2008年
蘭宗敏,城中村流動人口日常生活活動時空間結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8
胡章,城中村流動人口支出結構分析——基於海淀區5個城中村的調查,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8
劉洋華,城中村流動人口的就業特徵及其時空軌跡——以六郎庄、東平庄、唐家嶺等村為例,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8
2007年
周海洋,北京城中村農民失地問題研究——基於八家村和后廠村的調查,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7
2006年
陳秀欣,北京市居民購物行為空間結構演變及其影響機制研究,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6
王永海,中關村地區高校周邊居住區社會空間特徵及其形成機制——基於北京大學周邊居住區的調查,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6
徐志紅,中國新城的開發模式和成長機制分析,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6
2005年
丁文靜,韓國留學生社區的社會網路結構及其演變機制——基於北京五道口韓國留學生社區的調查,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5
2003年(協助周一星教授指導)
王曉光,90年代郊區化的新現象,新問題與新趨勢,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3
陳楊,1990年代北京住宅空間發展特徵與機制研究,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3
劉洋,從公共交通線路的拓展看北京城市空間的發展——公共交通與郊區化的關係研究,北京大學本科畢業論文,2003
近年指導的本科生科研項目
林璐茜,公益組織對流動人口生活空間的影響——以朱房村為例,北京大學林肯基金項目,2012
郭博雅、劉璐,人本主義地理學視角解讀移民的文化調適,北京大學校長基金項目,2012
張添宏、鄭雨蒙,基於鄰避效應的群體性活動分析,北京大學挑戰杯二等獎作品,2012
王斌喆、婁勍勍,分裂的村莊:大城市邊緣村外來務工人口與本地人口社會空間分化研究,北京大學校長基金,2012
李斐然、劉傑、李澤林,郊區化背景下郊區大型居住區居民生活時空間重構——以回龍觀為例,北京大學校長基金,2010
黎茜茜、周佩玲,郊區化對居民生活方式的影響——以回龍觀為例,北京大學校長基金項目,2010
孫瑜、黃竹修,北京郊區居民遊憩空間特徵及其規劃意義——基於回龍觀的調查,北京大學校長基金項目,2010
黃琳珊、董穎、宋蕾蕾,北京城市犯罪時空特徵研究,北京大學校長基金項目,2010
韓雅飛,中關村流動人口的通勤行為與職住空間研究,北京大學林肯基金項目,2009
李穎、胡映潔,北京城中村居民子女教育問題及其對策研究,北京大學校長基金項目,2007
王天天、張弛、劉志紅,城中村居民對外聯繫特徵調查研究――以六郎庄村為例,北京大學校長基金項目/挑戰杯二等獎,2009
近年來完成的科研項目包括:
1.2017.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於質性方法和地理生活史視角的北京城中村個體活動空間(批准號:41671157)”
2.2017.4-,主持“湖州市人口專題研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課題
3.2015.9-,主持“常州市人口專題研究”,常州市規劃局委託課題
4.2014.9-12,主持“格爾木人口專題研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課題
5.2014.5-11,主持“武漢市人口專題研究”,武漢市國土規劃局委託課題
6.2013.10-,主持國家“十二五”科技支撐計劃課題“空心村規劃整治及其信息化支撐技術研究(批准號:2014BAL01B02)”,國家科技部委託課題
7.2013.10-2014.10,主持“空間和社會生活視角下的蘇州市人口發展研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課題
8.2013.8-2013.9,主持“武漢市漢南區人口集聚與產業發展專題研究”,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委託課題
9.2013.8-2014.8,主持“山西省大同市區域定位與產業發展專題研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課題
10.2013.6-2014.2,主持“廣東省中山市港口鎮總體發展規劃產業專題研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課題
11.2012.12-2013.4,主持“武漢市江岸區功能提升與三舊改造研究”,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委託課題
12.2012.10-2013.1,主持“武漢市青山區功能提升及工業用地建設標準研究”,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委託課題
13.徠2012.4-2012.8,主持“武漢市江漢區域功能提升和人口轉移研究”,武漢市土地利用和城市空間規劃研究中心委託課題
14.2011.5-2011.9,主持“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新區配套技術研究”,北京市規劃委員會經濟技術開發區分局委託課題
15.2011.5-2012.7,主持“基於建設視角的我國城鎮化發展要素特徵分析”,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委託課題
16.2010.12-2011.6,主持“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街道定位、職能及架構研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發展局委託課題
17.2010.1-2012.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北京郊區居民社會空間重構:基於微觀主體的視角”(批准號:4097108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託課題
18.2007.1-2010.12,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城鄉邊界識別與動態監測關鍵技術研究”,國家科技部委託課題
19.2006.1-2008.12,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大都市區多中心結構特徵及其演化機理”(批准號:4050102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委託課題
20.2010.9-2010.12,主持“漢川市人口與城鎮化發展研究”,武漢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21.2009.10-2010.6,主持“晉中市域城鎮體系規劃研究”,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課題
22.2009.11-2010.11,主持“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產業配套研究”,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委託課題
23.2009.12-2010.3,主持“湖北省隨縣人口發展與城鄉一體化研究”,武漢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24.2009.2-5,主持“淄博市張店區東部城區概念規劃產業專題研究”,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25.2008.11-2009.6,主持“咸寧城市人口集聚與城市化發展機制研究”,武漢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26.2008.8-11,主持“濰坊沿海地區區域發展定位研究”,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27.2008.7-8,主持“濰坊濱海經濟開發區概念規劃產業專題研究”,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28.2008.10-12,主持“天水市西十里及暖和灣組團產業專題研究”,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29.2007.6-2007.12,主持“安徽省廬江總規產業與人口專題研究”,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30.2006.1-2007.6,負責“大珠三角城鎮群勞動力結構與流動”研究,廣東省政府和香港規劃署委託項目,為“大珠三角城鎮群協調發展規劃研究”的子課題之一
31.2005.3-2006.1,主持“城市化進程中淄博市人口發展研究”,深圳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32.2005.6-2005.9,主持“武漢市人口規模預測及人口構成分析”,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33.2004.6-2004.12,主持“武漢城市總體發展戰略規劃研究”中的“人口專題研究”,武漢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34.2003.12-2004.3,主持美國中國城市研究網(Urban China Research Network)訪問資助項目(Travel Grant Project)“Restructuring of Socio-spatial structure in Beijing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35.2004.1-2007.12,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城市變化及其自組織的空間動力學”的研究(40335051)(周一星教授主持)
36.2004.4-2004.12,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北京城市職能、發展目標定位及總體發展戰略研究”(周一星教授主持),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委託項目
37.2002.4-2003.6,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北京市居住人口的空間變動與郊區化發展研究”(周一星教授主持),北京市規劃委員會委託項目
38.2001.10-2002.10,作為核心成員參與“河南省蘭考縣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周一星教授主持),河南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委託項目
39.2001.3-2001.9,作為核心成員參與“杭州都市區空間結構研究”(周一星教授主持),杭州市規劃局委託項目
40.2000.4-2000.9,作為核心成員參與“南京市人口與城市化發展水平研究”(周一星教授主持),南京市規劃局委託項目
41.2000.8-2001.11,作為核心成員參與“江浦縣縣域規劃(2000-2020年)”(周一星教授主持),江蘇省江浦縣建設局委託項目
42.2000.8-2001.6,主持“江浦縣橋林鎮鎮區總體規劃(2000-2020年)”,江蘇省江浦縣橋林鎮政府委託項目
出版教材及專著
1、馮健等著,《社會地理視角下的城中村》,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7(待版)
2、馮健等著,《郊區居民社會空間》,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待版)
3、馮健等著,《“規土融合”:從技術創新到制度創新》,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7(待版)
4、胡兆量、韓茂莉、馮健,《圖說文化地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5、馮健 著,《鄉村重構:模式與創新》,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
6、馮健等著,《城鄉邊界識別與動態監測》,北京:科學出版社,2012
7、馮健等著,《開發區產業配套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2
8、馮健 主編,《城市社會的空間視角》,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10
9、馮健 等著,《鄉村轉型:政策與保障》,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10、馮健 著,《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11、劉玉、馮健 編著,《中國經濟地理:變化中的區域格局》,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8
12、劉玉、馮健 編著,《區域公共政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
13、馮健 負責撰寫“城市社會學”,見:全國城市規劃執業制度管理委員會 主編 《城市規劃相關知識》(中國規劃師教材新版),中國計劃出版社,2009
14、馮健 負責撰寫“城市規劃公共政策”,見:全國城市規劃執業制度管理委員會 主編 《科學發展觀與城市規劃》(中國規劃師後繼教育教材),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7
15、馮健 負責撰寫“城市的起源與發展”、“城市發展的區域因素和城市分佈”,見:周一星、陳彥光等 主編《城市與城市地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16、馮健 參編《邁向錢塘江時代 專題研究》,杭州市規劃局主編,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2
發表論文
國際英文論文
1、 Chen Y. G., Feng J(Communication author). A Hierarchical Allometric Scaling Analysis of Chinese Cities: 1991-2014,Discrete Dynamics in Nature and Society (In Press)
2、 Chen Y. G., Feng J(Communication author). Spatial Analysis of Cities Using Renyi Entropy and Fractal Parameters,PLOS ONE (Submit)
3、 Feng J., Dong Y., Song L. L., An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n Urban Crime in Beijing: based on the data of Property Crime.Urban Studies, (Published online before print November 17, 2015)
4、 Feng J., Chen Y. G.,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Form and Land Use Structure in Hangzhou, China: Evidence from Fractals.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B, 2010, Vol. 37, pp. 838-856(SSCI)
5、 Chen Y. G., Feng J., Fractal-based exponential distribution of urban density and self-affine fractal forms of cities.Chaos, Solitons & Fractals, 2012, Vol. 45, pp. 1404-1416. (SCI)
6、 Feng J., Wang F. H. and Zhou Y. X., Spatial Restructuring of Population in Beijing Metropolitan Area towards Polycentricity in the Post-Reform Era.Urban Geography, 2009, Vol. 30, pp. 779-802(SSCI)
7、 Feng J., Zhou Y. X., Wu F. L., New Trends of Suburbanization in Beijing since 1990: From Government-led to Market-oriented.Regional Studies, 2008, Vol. 42, No. 1, pp. 83-99. (SSCI)
8、 Feng J., Wu F. L., Logan J., From homogenous to heterogeneous: The transformation of Beijing’s socio-spatial structure.Built Environment, 2008, Vol. 34, No. 4, pp.482-497
9、 Feng J., Zhou Y. X., Logan J., Wu F. L., Restructuring of Beijing’s Social Space.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7, Vol. 48, No. 5, pp. 509–542. (SSCI)
10、 Feng J., Zhou Y. X., Suburbanization and the changes of urban internal spatial structure in Hangzhou, China.Urban Geography, 2005, Vol. 26, pp.107-136. (SSCI)
11、 Yang J. W., Feng J., and Gakenheimer R.,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Dimensions of Job-Housing Balance in Urban China. In: Y. Song and Ding C. R., . Lincoln Press, 2008
中文論文
《地理科學進展》系列論文
12、馮健、吳芳芳、周佩玲,郊區大型居住區鄰里關係與社會空間再生——以北京回龍觀為例,地理科學進展,2017,36(3):367-377
13、馮健、林文盛,老城衰退鄰里居住滿意度及影響因素分析——以蘇州6個典型社區為例,地理科學進展,2017,36(2):159-170
14、葉竹、馮健(通訊作者),基於個體生命歷程視角的蘇南城鎮化路徑轉變與市民化進程,2017,36(2):137-150
15、馮健、項怡之,開發區居住空間特徵及其形成機制——對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調查,地理科學進展,2017,36(1):99-111
16、鍾奕純、馮健(通訊作者),城市遷移人口居住空間分異——對深圳的實證研究,地理科學進展,2017,36(1):125-135
17、馮健、柴宏博,定性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社會空間研究中的應用,地理科學進展,2016,35(12):1447-1458
18、柴宏博、馮健(通訊作者),基於家庭生命歷程的北京郊區居民行為空間研究,地理科學進展,2016,35(12):1506-1516
《城市發展研究》專欄論文
19、馮健、葉竹,空心村整治多元有機規劃思路――河南鄧州示範區實踐探索,城市發展研究,2017,24(6)(待刊)
20、周加歡、馮健(通訊作者),新生代農民工居住特徵及影響因素分析:基於全國新生代農民工的大樣本調查,2017,24(6)(待刊)
21、張勇、馮健(通訊作者),村落的終結:快速城鎮化進行中村莊的空心化與鄉村性演變,2017,24(6)(待刊)
22、劉玉、馮健(通訊作者),城鄉結合部外來人口空間分佈與分異――以北京為例,2017,24(6)(待刊)
23、馮健、趙楠,後現代地理語境下同性戀社會空間與社交網路――以北京市為例,地理學報,2016,71(10):1815-1832
24、馮健、胡秀媚、蘇黎馨,城市人口空間重構及規劃響應-武漢案例跟蹤研究,規劃師,2016,(11):24-32
25、胡秀媚、馮健(通訊作者),欠發達生態敏感山區空心村整治規劃體系構建——以寧夏西吉縣為例,城市發展研究,2016,23(12):78-88
26、鍾奕純、馮健(通訊作者)、何曉蓉,軌道交通對不同區段土地利用影響差異研究――以武漢軌道交通2號線為例,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5):85-93
27、劉玉、馮健,城鄉結合部農業地域功能研究,中國軟科學,2016,(6):62-72
28、胡秀媚、李志剛、馮健,后郊區化? ——政府視角下廣州蘿崗的空間生產與轉型,現代城市研究,2016,(5):72-79
《人文地理》專欄論文
29、馮健、杜瑀,空心村整治意願及其影響因素——以寧夏西吉縣為例,人文地理,2016,31(6):39-48
30、馮健、趙楠,空心村背景下鄉村公共空間發展特徵與重構策略――以鄧州市桑庄鎮為例,人文地理,2016,31(6):19-28
31、趙 楠、馮 健(通訊作者),空心村村民居住生活空間特徵及其優化重構――對河南鄧州市8個村莊的調查,人文地理,2016,31(6):29-38
32、張勇、馮健(通訊作者),理性、流動與家庭:村民日常生活語境下的鄉村性轉型,人文地理,2016,31(6):49-57
《地域研究與開發》專欄論文
33、馮健、李燁,我國規劃協調理論研究進展與展望,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6):77-82,115
34、馮健、蘇黎馨,城規與土規互動關係演進機制及融合策略研究——基於行為主體博弈分析,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6):83-88
35、李燁、馮健(通訊作者),規劃管理與部門協調的國際經驗及其啟示,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6):89-95
36、蘇黎馨、馮 健(通訊作者),“規土融合”的技術體系、管理模式創新及發展展望——以武漢市為例,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6):96-102,128
37、陳華飛、洪旗、馮健(通訊作者),“規土融合”的城鄉結合部土地集約利用評價——基於城市規劃目標導向的方法創新與實踐,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6):103-107,163
38、馮健、鍾奕純,鄉鎮級“規土融合”實現路徑與技術創新——基於武漢鄉鎮總體規劃實踐的探討,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6):108-115
39、胡秀媚、馮健(通訊作者),基於多主體參與的村莊整治規劃過程優化——以寧夏西吉縣洞洞村為例,地域研究與開發,2016,35(6):116-123
40、馮健、蘇黎馨,多規融合的理論與實踐探討——基於政治經濟學視角的“規土融合”,現代城市研究,2015,29(5):1-13
41、劉玉、馮健(通訊作者),城鄉結合部居民經濟行為特徵及空間效應研究,城市發展研究,2015,22(4):19-27
42、馮健,對傳統鄉村發展觀的評判,鄉村規劃建設,第5輯,商務印書館,2015:118-125
43、馮健,徐州人口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江蘇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0(1):17-18
44、馮健、葉寶源,西方社會空間視角下的郊區化研究,見:許學強(主編),中國城市轉型、發展、重構與規劃教育,科學出版社,2015:144~155
45、柴宏博、馮健(通訊作者),基於遷居的郊區大型居住區社會空間形成――以北京回龍觀居住區為例,地域研究與開發,2014,35(5):1-5
46、劉晏伶、馮健(通訊作者),中國人口遷移特徵及其影響因素――基於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分析,人文地理,2014,29(2):129-137
47、馮健、葉寶源,西方社會空間視角下的郊區化研究及其啟示,人文地理,2013,27(3):20-26
48、馮健、項怡之,開發區社區居民日常活動空間研究,人文地理,2013,27(3):42-50
49、王宇凡、馮健(通訊作者),基於生命歷程視角的郊區居民遷居行為重構,人文地理,2013,27(3):34-41,50
50、李斐然、馮健(通訊作者)、劉傑等,基於活動類型的郊區大型居住區居民生活空間重構,人文地理,2013,27(3):27-33,113
51、孫瑜、馮健(通訊作者),郊區居民遊憩行為過程與個體決策——基於北京回龍觀社區的調查,城市發展研究,2013,20(6):117-122
52、馮健、黃琳珊、董穎、宋蕾蕾,城市犯罪時空特徵與時空機制研究——以北京城八區財產類犯罪為例,地理學報,2012,67(12):1655-1666
53、馮健,基於地理學思維的人口專題研究與城市規劃,城市規劃,2012,36(5):27-37
54、馮健、吳芳芳,質性方法在城市社會空間研究中的應用,地理研究,2011,30(11):1956-1969
55、倪毅、馮健(通訊作者),基於遙感和地理信息系統的經濟發達地區城市空間形態重構——以浙江省義烏市為例,現代城市研究,2011,(3):25-32
56、馮健、吳靜雲、謝秀診、黃珏,從“人口空間”解讀城市:武漢的實例,城市發展研究,2011,18(2):25-36
57、蘭宗敏、馮健(通訊作者),城中村流動人口日常活動時空間結構——基於北京若干典型城中村的調查,地理科學,2012,32(4):409-417
58、馮健、王迎、劉洋華,人口流出區低收入與高消費並存的“廬江模式”及其理論意義,地理科學進展,2010,32(6):747-754
59、蘭宗敏、馮健(通訊作者),城中村流動人口的時間利用以及生活活動時空間結構——對北京5個城中村的調查,地理研究,2010,29(6):1092-1104
60、倪毅、馮健(通訊作者),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回歸工程”發展模式,城市發展研究,2010,17(6):129-136
61、林宇川、馮健,深圳關內關外一體化過程中的邊界效應及時空演變,熱帶地理,2011,31(6):580-585
62、劉天培、齊澄宇、馮健,北京市住宅與房價空間結構探究,中國統計,2014,(11):18-19
63、馮健,基於地理思維的人口研究及其在城市規劃中的應用,地理學評論,第2輯,商務印書館,2010:85-91
64、馮健、周一星,轉型期北京社會空間分異重構,地理學報,2008,63(8):829-844
65、馮健、陳秀欣、蘭宗敏,北京市居民購物行為空間結構演變,地理學報,2007,62(10):1083-1096
66、馮健、周一星,近20年來北京都市區人口增長與分佈,地理學報,2003,58(6):903-916
67、馮健,杭州城市形態與土地利用結構的時空演化,地理學報,2003,58(3):343-353
68、劉玉、馮健(通訊作者),跨區資源調配工程的區域利益關係探討-以西電東送南通道為例,自然資源學報,2008,23(3):545-552
69、祝昊冉,馮健(通訊作者),經濟欠發達地區中心城市空間拓展分析—以南充市為例,地理研究,2010,29(1):43-56
70、劉玉,馮健(通訊作者),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鄉結合部發展特徵與機制分析:以北京海淀區為例,地理研究,2009,28(2):491-504
71、馮健、王永海,中關村高校周邊居住區社會空間特徵及其形成機制,地理研究,2008,27,(5):1003-1019
72、馮健、劉玉、王永海,多層次城鎮化:城鄉發展的綜合視角及實證分析,地理研究,2007,26(6):1197-1208
73、馮健,經濟欠發達地區縣域發展模式與戰略研究—以河南省蘭考縣為例,地理研究,2005,24(5):811-821
74、劉玉、馮健(通訊作者),中國區域城鎮化發展態勢及戰略選擇,地理研究,2008,27(1):45-54
75、馮健、周一星,郊區化進程中北京城市內部遷居及相關空間行為研究,地理研究,2004,23(2):227-242
76、馮健、周一星,北京都市區社會空間結構及其演化(1982-2000),地理研究,2003,22(4):465-483
77、馮健,杭州市人口密度空間分佈及其演化的模型研究,地理研究,2002,21(5):635-646
78、馮健,北京城市居民的空間感知與意象空間結構,地理科學,2005,25(2):142-154
79、馮健、劉玉,江蘇中小型集鎮空間規劃與鄉村景觀重構,資源科學,2008,30(5):737-743
80、馮健,蘇南大型集鎮的空間規劃與土地利用結構模式研究,資源科學,2002,24(5):39-45
81、馮健、劉玉,轉型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重構:特徵、機制與模式,地理科學進展,2007,26(4):93-106
82、馮健、周一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的進展與展望,地理科學進展,2003,22(3):304-315
83、馮健、張小林,蘇南小城鎮發展與現代鄉村社區變遷研究,地理科學進展,1999,18(3):22 2-229
84、陳秀欣、馮健(通訊作者),城市居民購物出行等級結構及其演變-以北京為例,城市規劃,2009,33(1):24-32
85、馮健、劉玉,中國城市規劃公共政策展望,城市規劃,2008,32(4):10-18
86、馮健,西方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及其啟示,城市規劃,2005,29(8):41-50
87、馮健、周一星、王曉光、陳楊,1990年代北京郊區化的最新發展趨勢及其對策,城市規劃,2004,28(3):13-29
88、馮健、周一星,1990年代北京市人口空間分佈的最新變化,城市規劃,2003,27(5):55-63
89、馮健、周一星,杭州市人口的空間變動與郊區化研究,城市規劃,2002,26(1):58-65
90、馮健,杭州市暫住人口的空間分佈格局及其演化,城市規劃,2002,26(5):57-62
91、馮健、周一星、程茂吉,南京市流動人口研究,城市規劃,2001,25(1):16-22
92、周一星、馮健,應用“主城”概念要注意的問題,城市規劃,2002,26(8):46-50
93、馮健,杭州城市工業的空間擴散與郊區化研究,城市規劃彙刊,2002,(2):42-47
94、馮健,1980年代以來我國小城鎮研究的新進展,城市規劃彙刊,2001,(3):28-34
95、馮健、劉玉,徐州市域城鎮體系的演變與遠景規劃構想,城市規劃彙刊,1999,(6):50-54
96、馮健、劉玉、張小林,轉型期間集鎮發展機制及其對集鎮規劃的啟示,城市規劃彙刊,1998,(3):46-49
97、馮健,中國的城市郊區化研究:是耶非耶?規劃師,2000,(3):123-124
98、馮健,正視北京的社會空間分異趨勢,北京規劃建設,2005,(2):176-179
99、俞晨曦、馮健(通訊作者),北京市“吧式”休閑場所空間分佈研究,城市發展研究,2009,16(6):77-82
100、劉玉、馮健,創意北京:經濟、社會和空間轉型,城市發展研究,2008,15(6):91-96
101、祝昊冉、馮健(通訊作者),北京城市公園的等級結構及其布局研究,城市發展研究,2008,15(4):80-87
102、許鋒、馮健,城市總體規劃人口結構預測分析及其規劃啟示—以淄博市為例,城市發展研究,2006,13(6):35-41
103、馮健、張小林,圩區農村集鎮規劃編製的技術與思考—以南京市高淳縣西部圩區若干集鎮為例,經濟地理,2000,20(4):60-66
104、馮健,我國城市郊區化研究的進展與展望,人文地理,2001,16(6):30-35
105、馮健,對小城鎮發展與規劃中幾個基本問題的詮釋,人文地理,2000,15(5):10-13
106、馮健、張小林、金其銘,文化景觀結構的地域整合與旅遊開發—以徐州漢文化景觀為例,人文地理,2000,15(1):23-27
107、馮健,對可持續發展與城鄉發展的理性思考,人文地理,1999,14(3):31-35
108、吳永生、馮健、張小林,中國民歌文化的地域特徵及其地理基礎,人文地理,2005,20(2):88-92
109、馮健,杭州城市郊區化發展機制分析,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2,18(2):88-92
110、馮健、劉之浩,中國第二住宅發展的研究—動力機制、特徵、效應與規劃展望,地理學與國土研究,2000,16(1):30-35
111、馮健、趙兵,知識經濟與21世紀中國人文地理髮展,地域研究與開發,1999,18(4):1-4
112、馮健、后斌,科研機構與中小企業合作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其對我國的啟示,世界地理研究,2000,9(3):4-10
113、馮健、張小林,人文區劃方法與世界書法文化區的劃分,世界地理研究,1999,8(1):69-74
114、馮健、劉玉,對農業專業化生產的思索,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4(2):105-112
115、 Xue Yanjie, Feng Jian,Theoretical and Positive Research on Writing Cultural Regions,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2000, 2(2): 117-127
116、馮健、馮康,江南水鄉圩區的集鎮規劃探討—以南京市高淳縣獅樹集鎮為例,小城鎮建設,2000,(10):31-34
117、劉玉、馮健,小城鎮旅遊規劃的區域效應分析,小城鎮建設,2000,(4): 61
118、朱東風、馮健,編製圩區小城鎮規劃的非常規劃思路,村鎮建設,1999,(8):10-12
119、馮健、胡牧,書法文化區域研究,雲南地理環境研究,1999,(2):89-95
120、馮健,地理思維特性及對當前地理教育改革的啟示,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0,(9):5-6
121、馮健,淺議知識經濟時代中國人文地理學的發展,中學地理教學參考,1999,(9):15-16
122、馮健,農業專業化生產的現狀、癥結與對策—以蘇北典型鄉鎮為例,青年地理學家,1999,(4):30-35
123、馮健,編製耕地總量動態平衡方案的理論思考—以江蘇溧陽市為例,南京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增刊),1998: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