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5條詞條名為張松的結果 展開

張松

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

張松,《城市規劃學刊》編委、《城鄉規劃》編委、中國建築學會工業遺產建築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城市規劃學會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建築學會歷史建築保護委員會委員、日本都市計劃學會正會員

人物經歷


1979~1983年 武漢建材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學習 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3~1989年 沙市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助工、規劃師、室主任。
1989~1992年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與設計專業學習 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2~1993年 沙市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規劃師。
1993~1996年 日本東京大學城市設計與歷史保護方向博士學位。
1996~1997年 日本朝見工務株式會社設計事務所工作。
1997~1999年 同濟大學建築學博士后流動站工作 任副研究員。
2000~2003年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副教授。
2004年至今 同濟大學城市規劃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研究方向


城市遺產保護規劃理論與方法。

主要貢獻


科研項目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點項目《既有建築綜合改造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參與分課題《重點歷史建築可持續利用與綜合改造技術研究》(2007~2011年)。
“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農村住宅規劃設計與建設標準研究》,參與子課題《歷史文化村鎮保護規劃技術研究》(2008~2011年)。
負責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城市保護的規劃設計方法研究。
負責教育部博士點基金資助項目,城市風貌特色評價體系和管理導則。
主要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資助項目,西方建築修復技術在中國近代建築保護中的適用性研究。

諮詢項目

揚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福州煙台上歷史風貌保護區規劃。
安徽池州城市總體規劃(2008~2030)。
澳門歷史性城市景觀專題研究。
上海楊樹浦地區工業遺產調查研究課題。
遼寧興城古城區保護控制性詳規。
湖北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
青浦新城城鎮總體風貌研究。
福建南靖永定土樓保護規劃。

學術發表

上海文物保護立法的若干問題探析——以不可移動文物為中心,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
工業遺產地區整體保護的規劃策略探討,建築學報,2012(1)
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制度建設再議,城市規劃,2011(1)
短缺還是過剩? ——中國城市化問題探討,城市規劃學刊,2011(1)
上海的歷史風貌保護與城市形象塑造,上海城市規劃,2011(4)
歷史性城市景觀——一條通向城市保護的新路徑,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
為誰保護城市,北京三聯書店,2010
日本的歷史風致保護立法以及對我國的啟示,城市規劃學刊,2010(6)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機制初探——基於中日比較視角的考察,《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
文化生態的區域性保護策略探討——以徽州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為例,《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
中國文化遺產保護法制建設史回眸,《中國名城》,2009(3)
歷史城市保護學導論(第二版),同濟大學出版社,上海,2008
城市規劃資料集。第八分冊 城市歷史保護與更新,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2008,(參編)
20世紀遺產與晚近建築的保護,建築學報,2008(12)
日本阪神·淡路震災復興規劃的特徵及啟示,城市規劃學刊,2008(4)
福建土樓:文化景觀的保護探索,中國文化遺產,2008(3)
我們的遺產·我們的未來,同濟大學出版社,上海,2008,張松、王駿編
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國際憲章和國內法規選編,同濟大學出版社,上海,2007,張松編
科學發展觀與城市規劃(全國註冊規劃師繼續教育用書),中國計劃出版社,北京,2007,(參編)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的保存狀況述評,台灣建築,2007/9
張松、楊箐叢,百年同濟校園建築的保護與再利用,城市建築,2007(3)
歷史城市保護規劃與設計實踐(主編),同濟大學出版社,上海,2006
建築遺產保護的若干問題探討,城市建築,2006(12)
張松、顧承兵,歷史環境保護運動中的主體意識分析,規劃師,2006(10)
上海城市遺產的保護策略,城市規劃,2006(2)
上海產業遺產的保護與適當再利用,建築學報,2006(8)
上海產業遺產保護進程的簡要回顧,上海城市規劃,2006(2)
從“建築實驗”到“建設實踐”,時代建築,2005(5)
城市風景規劃——歐美景觀控制方法與實務(翻譯),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2005,張松、蔡敦達
上海的水城——青浦的文化記憶,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上海,2005,(顧問)
留下時代的印記 守護城市的靈魂——論城市遺產保護再生的前沿問題,城市規劃彙刊,2005(3)
張松、周瑾,論近現代建築遺產保護的制度建設,建築學報,2005(7)
阮儀三、張松,產業遺產保護推動都市文化產業發展,城市規劃彙刊,2004(4)
東方的塞納河左岸——蘇州河沿岸的藝術倉庫,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2004,韓妤齊、張松
城市:生活的藝術與藝術地生活,藝術當代,2004(4)
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的得與失,中國文化遺產,2004年(秋季號)
張松、蔡敦達,城市風景保護與城市風景規劃,城市規劃,2003(10)
21世紀世界遺產保護面臨的挑戰,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3)
日本的歷史城鎮和傳統街區保護實踐,小城鎮建設,2003(4)
中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青年出版社,北京,2002,(參編)
董鑒泓、張松,中國西部名城“拆”“留”之間的積極保護,城市規劃彙刊,2002(4)
21世紀日本國土規劃的動向及啟示,城市規劃,2002(12)
城市之變——北京、上海、廣州三城閱讀雜記,時代建築,2002(3)
小橋流水人家——江南水鄉古鎮的文化景觀解讀,時代建築,2002(4)
歷史城市保護學導論,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上海,2001
中國的歷史城市——邁向景觀保護和社區再生,鹿島出版會,東京,2001,(參編)
全國註冊規劃師執業考試應試指南,同濟大學出版社,上海,2001,(參編)
日本歷史環境保護的理論與實踐——法律、政策與公眾參與,華中建築,2001(4)
張松、阮儀三、頓明明,荊州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規劃挹略,華中建築,2001(1)
城市規劃原理(全國註冊規劃師執業考試用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北京, 2000,(參編)
日本歷史環境保護的理論與實踐,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9)
世界文化遺產保護的理論問題研究,建築師No.94,2000/6
張松、吳承照、阮儀三,世界文化遺產平遙古城的保護與旅遊發展,建築師No.94,2000/6
《城市規劃法》修改的理論問題初探,城市規劃,2000(3)
歷史環境保護與都市景觀創造,城市規劃彙刊,1999(6)
國外文物登錄製度的特徵與意義,新建築,1999(1)
英美日三國文物登錄製度之比較,城市與設計(台灣)No.9/10,1999/9
歷史性城鎮保護的目的與方法初探,城市規劃,1999(7)
近代上海都市構造とその特性に関する分析,日本建築學會研究報告集,1996
上海外灘歴史地區の景観保全計畫に関する研究,日本建築學會論文集,1997,No.496
近代上海城市特徵分析,汪坦、張複合主編《第四次中國近代建築研討會論文集》,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93
我國十年改革時期的城市規劃,華中建築,1993(2)
中國城市規劃基礎理論問題之我見,城市規劃,1992(5)
理性的桎枯――城市規劃中“紅線”概念的反思,新建築,1992(2)
城市歷史保護的生態觀,城市規劃彙刊,1992(4)
城市特色維持與歷史保護,城市規劃彙刊,19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