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
馬偕
徠馬偕,即喬治·萊斯里·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1844年3月21日-1901年6月2日),加拿大長老教會牧師。漢名叫偕叡理,但台灣人一般稱“馬偕博士”或“偕牧師”。西方歷史學者以“寧願燒盡,不願朽壞”來讚賞馬偕的一生。馬偕還於1883年前往宜蘭、花蓮等原住民的居住地傳教,1887年蘇澳教會成立。1867年於多倫多大學神學院畢業,1870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神學部返回加拿大,同年底又前往英國愛丁堡大學研究科深造,最後於1880年獲頒皇後學院(今女王大學)榮譽神學博士(HonoraryDoctorofDivinity)。
馬偕
當徠時基督教在東方的擴展非常興盛,因此加拿大長老會即於1871年派遣馬偕,至東方傳教,馬偕先到香港,之後輾轉經過中國廣州、汕頭等地。1871年底到達打狗,1872年3月9日和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李庥牧師、德馬太醫生一起到達滬尾(今台北縣淡水鎮)開始傳教,學習閩南語。並且四處旅行傳播福音,除了在淡水、艋舺(今萬華)、錫口(今松山)、大稻埕、五股、苗栗、台北、基隆、新竹擁有二十個以上教會之外。馬偕還於1883年前往宜蘭、花蓮等原住民的居住地傳教,1887年蘇澳教會成立。之後為了使婦女也能受到照顧,馬偕決定娶一台灣女子為妻,後來馬偕在五股庄(今台北縣五股鄉)發現他的另一半——張聰明女士,並於1878年結婚,他們的子女中,女兒偕瑪連(適陳)、偕以利(適柯,夫婿即柯維思)都嫁給台灣人成為“台灣媳婦”,獨子偕叡廉創辦了淡江中學,承接衣缽繼續投入宣教台灣的教育工作,人稱“小馬偕”。在日據時期成為台灣子弟得以受教育之學教。“小馬偕”有子二人、女三人,偕威理與偕約翰,也都在淡水長大。目前他們的後代都分別在加拿大及台灣。
馬偕
1900年馬偕最後一次巡視宜蘭的教會,回到淡水后因為罹患喉癌導至聲音沙啞,連牛津學堂開學,他都無法教課,後來喉嚨潰爛,吞下去的食物都從喉嚨的洞流出來,他自知上帝召喚的時刻到了,就趁家人和輪流看護的學生不注意,突然跑到學堂大聲敲鐘,把學生召集起來,吃力的上完最後一堂課。1901年6月2日,受病痛糾纏的馬偕病逝在家中,告別了他的傳教事業。其骨灰葬於今日淡江中學內。據說為了感念這位為台灣犧牲奉獻的牧師,至今噶瑪蘭族還有姓偕的族人存在。
1895年,馬偕在台灣傳教時的日記經其好友麥唐納編為《From Far Formosa》一書出版,此書也於五○年代在台灣先後出版中譯版本《台灣遙寄》、《台灣六記》,為台灣基督教史之珍貴史料,但由於舊譯日久已絕版,2007年重新翻譯為《福爾摩沙紀事:馬偕台灣回憶錄》。
2012年,也是馬偕抵台140周年,他在台灣寫下的《馬偕日記》將首度推出完整中文版,七十多萬字的《馬偕日記》將分三冊出版,真理大學於6月更將舉辦“馬偕學術研討會”。
2002年,文建會委託台灣作曲家金希文及編劇邱瑗創作以台灣在地故事為背景的歌劇,耗時五年籌畫,兩廳院於2008年推出以台/英語演唱的三幕歌劇《福爾摩沙信簡---黑須馬偕》。
2003年公視台灣百年人物誌
2008年公視台灣人民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