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單於台

唐代詩人張蠙創作的五言律詩

《登單於台》是唐代詩人張蠙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詩描寫邊塞風光,表現了塞外生活的艱苦和詩人在邊關經歷的真情實感。首聯是全詩總綱,春日無春色,顯出塞外的荒涼;獨上高台凝思注目,突出詩人超然獨立的形象。頷聯將“白日””黃河’”對舉,在遼闊蒼茫之中,有壯麗多彩之感。頸聯繼續寫景,運用比擬手法,寫出風如雷響,驚心動魄;沙似浪翻,歷歷在目。尾聯寫詩人從單於台上向北眺望陰山,但見雄關似鐵,緊閉不開,戒備森嚴。語句渾樸,境界開闊,有“盛唐氣象”。

作品賞析


文學賞析

首詩,描塞,語句渾樸,境闊,雖晚唐詩,“盛唐”。
首聯詩領。“春”“獨”,似,則。春兵,靜,乃登台覽逸興;雖曰春,春,顯塞荒涼。獨台,凝思注,突詩超獨形。
“,黃河。”輪,躍,噴薄態;千黃河,飛,源流形;“”、“黃河”舉,寥廓蒼茫壯麗彩。非頂,黃河非,切落視線,皆台緣故。
頸聯繼續寫景。兩句比喻,牢牢把握住居高臨下的特點:居高,所以風急,所以風如雷響,驚心動魄;臨下,才見沙痕,才見沙似浪翻,歷歷在目。不說“如雷”而說“疑雷”,傳神地寫出詩人細辨風聲的驚喜情態。
白日、黃河、沙浪、風聲,從遠到近,自下而上,構成一幅有色彩、有動態、有音響的立體圖畫,把邊塞風光,寫得勢闊聲宏,莽莽蒼蒼之至。尤其是“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一聯,語句渾樸,境界遼闊,學盛唐而能造出新境,很為後人激賞。
尾聯寫詩人從單於台上向北眺望陰山,那是漢代防禦匈奴的天然屏障。詩人很想到陰山那邊去看看,但見那起伏連綿的陰山,雄關似鐵,雖然天已大亮,門戶卻緊閉不開,無法通行。
詩人分明看到橫斷前路的不可逾越的阻障,於是,激越慷慨的高吟大唱,一變而為徒喚奈何的頹唐之音。詩到晚唐,縱使歌詠壯闊雄奇的塞外風物,也難得有盛唐時代那蓬蓬勃勃的朝氣了。

名家評價

明·胡應麟詩藪》:“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蠙句也。唐詩之壯渾者終於此。
清·陸次雲《五朝詩善鳴集》:渾成圓厚。
清·黃周星《唐詩快》:此地幾人能到?讀此詩,彷彿如目睹矣。“白日”二句,雄而且險。

創作背景


關於這首詩的創作背景,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載:“蠙生而穎秀,幼能詩,作《登單於台》,有‘白日地中出,黃河天外來’之句,為世所稱。”辛文房《唐才子傳》載:“疑《登單於台》及《薊北書事》諸詩,皆系落第時北游燕雲邊地之作,至早亦應作於年輕時。《郡齋讀書志》所載恐誤。”則這首詩很可能是作者張蠙(pín)早年游塞外,觀黃河,望陰山有感而作。

作者簡介


張蠙(生卒年不詳),字象文,清河(今河北省邢台市清河縣)人。生卒年、生平事迹均不詳,約唐哀帝天復初前後在世。唐代著名詩人、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