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一俊
戴一俊
戴一俊 (1530—1607)生,字惟宅,號卓峰,明代福建惠安崇武鎮人。戴一俊退隱后多有詩文著述,后結集為《石室藏稿》2卷傳世。《螺陽文獻》錄其七律3首、七絕9首和五絕4首。片瓦岩尚存其詩刻3首,還有“石洞丹丘”、“呼吸帝座”等6條摩崖石刻。
11歲中秀才,22歲中舉,23歲(即1553年)聯捷進士。初授南京刑部主事,歷員外郎、郎中。32歲出知浙江溫州,34歲擢廣東按察司副使,38歲遷知雷州,不久辭官歸里,“優遊綠野四十年”,直至終老,再不出仕。戴一俊入宦海十多年,清正明察,關心民瘼,有“循績”。
他知溫州之前,倭寇屢犯浙江沿海,溫州首當其衝,倭患尤烈。嘉靖四十年(1561年),溫州連續發生大旱大澇,民多流徙,田園荒蕪,漁業凋蔽。到任后他立即採取“寬仁”措施,“撫綏安集,祈年召豐”,使生產逐漸恢復。當時有些不法奸民偷載米粟出海勾引倭寇。他得知后,嚴加禁止,奸民“毋敢航粟餌盜”。溫州守軍借口防禦倭寇侵擾,強行徵集漁船,使漁民不能下海捕魚為生。一俊氣憤地說:“兵自有戰艦,奈何虛奪民生業!”下令把漁船全部歸還漁民。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倭寇侵佔福建連江,浙江巡撫趙炳然聞訊提重兵屯溫州,軍需費用取自溫州,加重百姓的負擔。戴一俊採取“外倚辦而內安戢”政策,減輕百姓的負擔,“民不知兵及”。而當倭寇來犯時,他“亦已豫敕繕險峙糧以待”,所以,別的地方一片騷亂,而溫州“獨晏如也”。巡撫對他的治政才能大為嘆服,擬上報他“功狀第一”。他對此“既不為意,亦無所報謝”,結果被壓下。戴一俊知溫州兩年,“所為政務雖寬大不苛,然持正守法,擘斷凜凜,毋敢以私干者,遇事顛杪立洞。”溫州百姓感戴他,在他離任時,皆戚戚然“如失所怙”,為他建生祠。戴一俊任廣東按察副使時,對少數民族“開恩布信,柔徠黎獠”,使“五岑之民賴以無患”。母親逝世后,戴一俊構石室於縣城西郊片瓦岩(今一片瓦寺),自號石室主人。自此,他“家食三十餘年,杜門卻掃,不入城市”,終日匡坐讀書,過著隱居生活。萬曆年間(1573~1620年),明朝統治者為援助朝鮮抗擊日本侵略,在沿海地區“籍舟子渡遼”,出現“哭泣載道”的悲慘景象。戴一俊向當局請求,使崇民“得免捐館十載”,百姓感戴他的恩德,在城內中亭街為他建造生祠,立“思德碑”,御史陳玉輝為撰碑記。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去世,享年77歲。戴一俊退隱后多有詩文著述,后結集為《石室藏稿》2卷傳世。《螺陽文獻》錄其七律3首、七絕9首和五絕4首。片瓦岩尚存其詩刻3首,還有“石洞丹丘”、“呼吸帝座”等6條摩崖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