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岩
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石室岩位於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龍橋街道下磨村大象山,“石室藏煙”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史載北宋之時便有“石浮屠五級,今圮”。明代在石塔舊址上重建現存的七層方形磚塔,中留通孔,人稱“天井”。每層原有的木構回欄式塔檐雖因年久脫落無存,然其無檐磚塔古樸莊嚴的形象,卻也富有獨特的立圖案感。寺后伏虎岩遺址之上有一塊巨石,宛若巨舌從山腰向前吐出伸向岩頂,俗稱龍舌石。石上古榕盤根錯節,綠蔭蔽天,周圍還有海印洞、空觀石、卓錫泉、虎源等諸勝景。歷代文人高士留下不少描繪此一奇觀的詩詞佳句。此外,岩北1公里許的智泉寺和彌陀精舍,舊時乃為石室岩下院,景象亦佳。
石室岩
石室岩
石室岩寺
石室岩寺坐落在莆田市城廂區西郊大象山中部。始建於唐初,至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據載,從此神僧南禪宗西嶽下四世妙應禪師在此開山以石室習禪,時遭兩隻猛虎入室侵擾。后這兩隻老虎均被妙應禪師用禪杖度化,從此緊隨禪師為其護法。因而後人尊稱妙應禪師為”開山祖師”、“伏虎祖師”,石室岩稱為“伏虎岩”。至今寺前路旁尚存一塊宋代書法家方左鉞寫的‘伏虎岩”3字篆書崖刻。
石室寺塔
史載北宋時便有“石浮屠五級,今圮”,明萬曆時在石塔舊址上重建磚塔,因受佛經中“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影響,磚塔改為七級。磚塔是石室岩的標誌,從市區遠望該寺,磚塔在滿山蒼翠中鶴立雞群、一柱挺立,形似一枝金鞭直插雲天。據說建塔的初衷是為了鎮邪扶正而建,那這枝“金鞭”的含義則是名副實歸、不同凡響。人們把磚塔當作石室岩香火鼎盛的標誌物,更突顯了磚塔在該寺的位置和作用。幾百年來,磚塔歷經風刮、日晒、雨刷,霜凍,依舊巍然屹立,尤其是明朝末期(1604),莆田境內發生八級大地震,眾多古建築物盡成廢墟,而磚塔受妙應祖師庇護卻能安然無恙,甚為奇觀。
龍舌石位於石室岩寺后蹬道拾級而上約百米處,有一塊巨石懸在空中,長約二丈,形如舌頭,人稱“龍舌石”。相傳,古時岩前平原都被海平面所淹沒,海水一直延伸到仙游榜頭林碑,當地溪里有一塊巨石,漲潮時,水也漫不過此石,於是有了“林碑大石未過水”的說法。而鳳凰山亦發現了多處海蝕洞,證明海水離石室岩近在咫尺,龍舌近水樓台伸向海里汲水,久而久之,近前的海水逐漸乾涸了,海底里就凸現了南北洋直至仙游東西鄉。山上的土地神著了慌;怕這樣汲下去,早晚整個東海也會被汲幹了。於是上奏玉帝。帝即派天神來鎮住龍舌汲水,在“龍舌石”前蓋了一座北極殿(現殿為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重建)。殿里供奉著玄天上帝及四大天神,天神面色威嚴、形態逼真,若膽小之人觀之,會膽顫心驚。如今,“龍舌石”上有古榕盤石而生,枝繁葉茂,清進士陳池養有詩讚曰﹕“石室空山獸伏虎,根盤古木欲乘龍”,形象地描繪出古榕盤根錯節之奇景。樹下有座乘風亭,是遊人避暑、避雨的好去處,旁側有海印洞等諸洞穴,在此小憩,遠近風光,涉目成賞,亦成了石室岩的一大景觀。
相傳公元9世紀50年代,神僧南禪宗南嶽下四世文矩慧日(即黃妙應)禪師,在此開山肇築二石室習禪,馴服二虎,故此又名伏虎岩,而今寺前路旁尚存一塊宋代書法家方左鉞篆書“伏虎岩”崖刻。
北宋紹聖年間(1094-1097年),住持道靜募化在岩前建寺,初名“石室岩精舍”;
崇寧五年(1106年),為了紀念妙應祖師開山功德,朝廷賜額更名“妙應寺”。
元至正九年(1349年),遭受火災,翌年住持道泰重建。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又遭火患,寺宇夷為平地,厥後遺址盡被灌木林莽所覆蓋。
隆慶三年(1569年)冬,里中進士陳經邦為母卜葬於岩下,夜宿臨時搭蓋的茅舍,忽聞虎嘯於舍外,翌日命人尋至虎穴,以火焚之,草木樹林隨之焚盡,古剎基址顯露無遺。陳經邦登岩觀眺,發現此處風光秀麗,感慨不已,迨其官至禮部尚書之時,有感於妙應祖師庇佑,於明萬曆五年(1577年)倡議大興土木,重建佛殿,並在寺后建造北極玄天上帝殿,以取水制火(北方屬水),從而開了此山佛、仙同居之先河。后又陸續增建大士殿、祖師殿、八仙閣、山門和香積寮等,恢復古剎舊觀。陳經邦退休之後還在山上建造別墅,課子讀書。他為石室岩撰寫的碑記至今尚存。明清奕代,幾經重修,並增建“凌雲別殿”。
最後一次修葺則在晚清光緒丁酉年(1897年),邑人進士劉尚文為記。爾後乃為城中梅峰寺下院,幾十年間,盛衰更迭。
20世紀80年代由達山法師主持石室岩各項工作。90年代妙敬法師率眾全面重建。
開山祖師
石室岩風景
慶典活動
誕辰節日
石室岩寺內的靈霄寶殿,又稱凌雲別殿,通稱天帝殿,主祀玉皇大帝。玉皇大帝,是道教所信奉的統萬靈、主宰人間生死禍福的最高之神。農曆正月初九日為玉皇大帝的誕辰日,舉凡各地玉皇殿都舉行隆重的慶典活動。
燒香習俗
石室岩燒頭柱香
福建省莆田市城廂區龍橋街道下磨村大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