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二十四景
莆田市轄區內的二十四個景點
莆田二十四景指莆田市轄區內的二十四個景點。是清代順治年間林堯英始定的。據記載,明代天順年間邑人吳希賢第一次給莆田標出了四個景區,即“壺橋晴嵐、烏山霽雪、綬溪待渡、寧海觀瀾”。林堯英認為這四個景區不能概覽莆田優美風光,就遍覽莆田大地,第一次概括出了莆田二十四景。東山曉旭、西岩晚眺、梅寺晨鐘、西湖水鏡、南山松柏、木蘭春漲、鍾潭噌響、柳橋春曉、石室藏煙、智泉珠瀑、北瀨飛泉、綬溪釣艇、壺山致雨、三紫凌雲、紫霄怪石、古囊列獻、谷城梅雪、白塘秋月、寧海初日、天馬晴嵐、夾漈草堂、錦江春色、塔江漁唱、湄嶼潮音。
2014年4月,經莆田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評委會評出最“新莆田二十四景”名單。
“新莆田二十四景”充分考慮廣大老百姓的感情及社會各界意見,保留原“莆田二十四景”,讓其成為一個完整體現莆田人文景觀的歷史標記;
莆田二十四景
景點陳跡
由於年代久遠,滄桑變異,有的景點已成陳跡,有的已經消失,如位於常太嶺頭尾的“北瀨飛泉”,已沉沒於東圳水庫庫底;位於廟前興化府城隍廟旁(東邊)的“西湖水鏡”,由於城區建設,已不成水鏡了;位於黃石七境村至谷城宮青山的“谷城梅雪”,已見不到如雪的遍地梅花了;位於城郊頂墩的“柳橋春曉”已於清初清兵燒毀了;位於城內的“西岩晚眺”,因沒了城牆有了高樓大廈,西岩寺被下面的高樓擋住了眺望風景;“梅寺晨鐘”孩童時在涵江就能聽到晨鐘聲,現在在莆田就聽不到鐘聲了。
可是,現在也有比過去更好看的景點:如鍾潭噌響景點,由於當地人(下林村)的重視,積極修整,建設了許多新景觀,“鍾潭噌響”比過去更好聽了。還建了莆田唯一的“鐵鏈橋”;“白塘秋月”也修整得很好看了,湖岸周圍都砌石了,植樹了,還造了成片的梅樹、桃樹了,初春就有很多人結隊去白塘看梅花桃花了;“夾漈草堂”也裝修一新了;寧海橋改建成涵黃公路橋,公路橋的2米以下還存著原橋,南北兩頭的橋頭都有石階上下到原橋面上,從橋頭到橋尾,只橋墩的上面砌一石牆,頂住上面的公路橋,中間放一孔,人可通過。每年端午節前後,初日在木蘭溪下游海邊村上空,直照海水,站在原橋或公路橋上,能看到萬條金龍翻滾,非常壯觀。時間是上午九點前後,但不能看到太陽從海面升起,因被海邊村遮住,只叫“寧海初日”。
梅寺晨鐘---梅峰寺
南山松柏---廣化寺
湄嶼潮音---湄洲島
塔江漁唱---東埔塔林
白塘秋月---白塘鎮
壺山致雨---壺公山
鍾潭噌響---鍾潭在福廈高速那裡
夾漈草堂---鄭樵草屋
西湖水鏡---如今是名存實亡,成為歷史的遺憾。
古囊峢獻---囊山江口鎮。
莆田二十三景現狀況
由於年代久遠,滄桑變異,有的景點已成陳跡,有的已經消失。如,位於常太鎮嶺頭尾的“北瀨飛泉”,已沉沒於東圳水庫底;位於城廂觀橋和廟前一帶的“西湖水鏡”,由於城區建設,已不復存在;位於黃石七境村的“谷城梅雪”,已見不到如雪的遍地梅樹。還有位於華亭北部山脈的“三紫凌雲”、位於城郊頂墩的“柳橋春曉”、位於黃石天馬村的“天馬晴嵐”、位於城廂的“西岩晚眺”等景點,再也見不到她們昔日的風采。然而,莆田二十四景中的大部分景觀,至今仍然保存了下來,有的景觀經過修葺,還賦予新的內容,使其更加絢麗多姿,成為人們消閒遊覽的勝地。
錦江春色,位於江口鎮境內。
錦江春色
共有十個景觀:
一、江橋夜月:蘆溪入海處,現有連續三橋夜間橋燈與月光同輝相映,分外迷人;
二、古寨夕陽:錦中山崗上的“迎仙寨”,夕陽照映一片通紅,秋蘆溪口,已沉浸煙波中昏昏蒙蒙;
三、雨堤煙樹:雨天站在江口橋上,東望江下海堤直奔東去,蒙蒙樹影如煙;
四、瓜圃笙歌:前面村園林成片,六月暑天瓜棚下,清風爽爽,莆仙十音八樂,風飄田野;
五、漁舟撒網;興化灣上,清明漁汛,盛產馬鮫、力魚全灣遍布綾網,爭個好收成;
六、青山倒影;天晴風靜浪平,船行興化灣,回顧僑鄉江口,青山倒影水中,格外好看;
七、春郊麥浪:春天的“九里洋”,綠油油的小麥正旺,春風一吹,麥浪滾滾;
八、遠浦歸船:黃昏,忙碌一天的船兒,滿載喜悅欲揚航回歸,點點航影,乘風追浪回歸忙;
九、隔岸吹笙:經?蘆溪水滋潤成長的兩岸江口人,喜愛音樂,由於溪水的調諧,隔岸吹得更好聽;
十、海市蜃樓:是十景中最少見的。那是一九四二年三月十日,在後郭小學體育場對面隔海處,映出三座遠山和華麗的集市,村莊、房屋、人影、田園、林木、牛馬……還有一道石拱雕欄的長橋,上復一座葫蘆金頂的亭榭;橋頭一座石塔,高聳入雲;橋外波濤中,有似炮台和戰艦的形影各一。夕陽將下,景象漸渺;黃昏之後,一切烏有。隔了一天下午,那片海上又重現這一幕奇觀,只是時間較短,僅半小時而已。
入夜的江口,燈月交輝,相映媲美,恍若天上的都市。江口的美麗不亞於姑蘇,清代林舟聿有詩曰:“遙望錦江入畫圖,闌珊春色賽姑蘇。野花濃艷遊人醉,紫陌香泥潤若酥。”
江口橋邊有“舟痕石”遺跡,相傳趙真人飛升后嘗乘鐵舸至此,舟痕尚留石上,郡人於此立“昭靈廟”祀之,其香火鼎盛。境內有規模宏偉,名聞閩中的東嶽觀以及香山寺等,為“錦江春色”錦上添花
北瀨飛泉,位於離縣城約十公里、北九華和南天馬兩山相夾、坐西向東的常太鎮松峰村的虎基底。此溪名曰北瀨,為延壽溪的上游,兩岸懸崖峭壁,溪底巨石密布,千孔百洞,形態各異,上下落差約有二丈左右,水流飛瀉而下,碰在石上,反彈而起,騰起二丈左右的水花,然後又徐飄而下,方圓約有一畝之廣,其狀如飛珠,如濺玉,如蟠龍爭鬥,如獅子吐霧……其聲或叮噹,或鏗鏘,或澎湃,或轟隆……如私語,如絲弦,如急雨,如悶雷……勝似悅耳優美的交響大樂。其景觀十分壯麗,故稱北瀨飛泉,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飛泉之上有一巨石,刻著明莆田知縣何南金的題寫:莆西北諸泉,則使華陂為之尾,訴陂而溪,以達於瀨”。其記載著北瀨飛泉的地理位置。飛泉之下有一深潭,名曰九龍潭,為九龍聚會之處,旁建有九龍廟一座,祀管束九龍之龍王。方翥詩云:“瀨寒隱魚鱉,廟古動龍蛇”。陳俊卿亦有詩云:“飛泉日夜滌成長,洗馬早知有此池;彈雀隨珠輪得失,平吏戍代上林枝。”據說,這裡每天都有魚兒溯溪而上,游至此處,都被飛泉所阻,有的被反衝而返,有的游至文水處,山民於此網魚,多則可網到百來斤,少則十幾斤不等。
北瀨飛泉今化龍。莆田縣人民政府於1958年6月組織全縣干群在上遊興建東圳水庫,1960年4月完工。其工程包括:1、攔河壩,長367米,高58米后加到81米,頂寬8米,底寬354米,如一座巨大的銅牆鐵壁,橫亘在九華、天馬兩山峽谷之間,截斷高山雲雨,攔住自仙游九鯉湖奔流而下並匯合常太諸溪的流水,形成一個面積10平方公里、庫容量2.8億立方的人工大平湖;2、攔河壩右側的放水塔和輸水隧洞工程以及全長180公里的乾渠一條、支渠12條,灌溉著南洋和沿海50多萬畝的農田;3、攔河壩左側的溢洪道設施;4、攔河壩下游緊靠輸水隧洞的一座三台機組發電6350千瓦的水力發電站。這是一個具有灌溉、防洪、發電、航運、養殖、供水和旅遊等綜合利用功能的工程,為莆田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東圳水庫建成后,北瀨飛泉的面貌已改觀,但其飛泉點,相傳為仙人活動后留下的灶、鼎、桌、井、足桶、足布、面桶等的奇石,九龍潭等的遺跡依然橫卧於水電站前約30米處的溪底內,彷彿展現出當年的景象。
白塘位於涵江區的白塘鎮,地跨洋尾、鎮前、上梧三村,匯聚泗華,木蘭諸水,面積達三百畝,為莆田南、北二洋最大的一個水塘。宋代叫“注月池”,今叫“白水塘”、“白溝”,俗叫“白塘”。
白塘白水茫茫,風光秀麗,自古以來是人們遊覽賞月的勝地,有“白塘秋月”之稱,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每逢中秋,沿塘各村點燈結綵,車鼓、演戲,還有十音八樂,充滿祥和歡樂的氣氛。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游白塘者從四面八方摩肩而至,接踵而來。岸上人山人海,塘中千舟百船。是岸上,還是塘中,無處不鼓樂喧天,笙歌動地呢!你看,碧空萬里,圓月流輝,燈火相映,水天一色,宛若是天上的白塘,人間的鬧市。尤其引人入勝的,則在子夜之後,更深人靜,風輕波平,天高氣爽,月明星稀,莆地四周的大小山峰倒映水中,塘中有山,山中有月,水清月沉,分外奇特,為蓬萊仙境,如廣寒清宮,遊人如夢如痴,彷彿飄飄欲仙。這便是“白塘秋月”的勝景。
塘中有一“母鴨穴”之稱的浮嶼,其上有一浮嶼宮,亦名“娘媽宮”,供奉媽祖,為洋尾村李富所建。據說,李富在家事母務農,眼見金兵南下,大舉進攻北宋,山河破碎,徽、欽二帝被擄,毅然傾盡家資,在莆招募義旅三千,旋即取道水路,北上抗金。船至興化灣外,突然烏雲滾滾,風浪滔天,船隻無法控制,隨時都有沉沒的危險,義旅也個個暈船嘔吐。情況萬分危急。李富沒法,跪在船上供奉的媽祖神像前禱告。頓時,雲開日出,風平浪靜,他們又繼續向北進發。途中,李富聞得宋將韓世忠被粘罕的金兵圍困城中,正臨斷糧,立即率義旅從水路突入。韓世忠得了糧草,堅持到援軍到來,裡外夾攻,打得金兵狼狽逃竄。班師回朝,韓世忠奏報此事,高宗封李富為殿前統制司幹辦。李富特奏返鄉,在嶼上建媽祖宮,並把船上的媽祖神像供在宮中。
塘中有建於宋景定四年(1263年)的宮后條石橋,還有塔橋,以及新建的配有詩情畫意的聯句“平分秋色,天無私意;良宵圓滿,月見多情”的“秋月亭”、“幾度飛觴,人生百歲;一塘映月,景勝三潭”的“映月亭”和“太白西江,登舟吟詠;東坡赤壁,攬月遨遊”的“攬月亭”。這三座古色古香的亭子為“白塘秋月”各樹奇勛了。
白塘的人文景觀與大自然景觀相映媲美。臨塘的洋尾、鎮前、上梧等村歷代舉進士和為朝廷命官者多,單洋尾的李角自然村,宋時有進士35名,釋褐進士1名,諸進士2名,特奏進士13名;明時有進士12名,歲進士13名,例進士1名,附進士3名,優進士2名,其中仁傑為成化壬辰探花,廷梧為湖廣監察御史,升大理寺左寺承;清有文舉1名,武舉8名,其中殿臣為海壇總兵。
在白塘的周圍還有許多名勝古迹,為“白塘秋月”錦上添花呢!這裡有明代為李元稹、李廷梧等進士而建的“白塘科第”、李僉事的“柏府歸榮”的木坊、李制干祠和將軍洞等。
延壽溪雅稱綬溪,系木蘭溪五大支流之一。它似一條碧綠的綬帶,綰系在莆田城西北郊,現屬荔城區拱辰街道管轄。其下游與木蘭溪匯聚,滾滾東去,注入興化灣。
延壽溪發端於九鯉湖。它的上游,原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的“北瀨飛泉”。“北瀨飛泉今化龍”(郭沫若詩),而今,這一景點已被煙波浩渺的東圳水庫所取代。東圳水庫的下游,是至今保存完好的宋代水利工程泗華陂。泅華陂南鄰延壽山莊,北倚果木繁蔭的泗華村。
延壽溪畔流傳吳興斬蛟龍的悲壯神話,不少村名都與這一傳說有關。相傳吳興倡起築陂,化盪為田,開闢了北洋。為了保護泗華陂,他提刀入水,斬了蛟龍,壯烈犧牲。後人為了紀念他,稱其斬蛟處為“吳公”,刀落處為“吳刀”,發現蛟龍頭的地方叫“流頭”(今漏頭)。
延壽溪下游水勢舒緩,過去文人雅士多乘遊艇垂釣,賦詩取樂。觀黑鰻赤鯉,浮沉於綠水之中,白鷺青鳥,出沒於清波之上;望樵夫單腸徑往,牧童牛背而歸,歌萱鬥草,曲唱採蓮,別有一番韻味,此情此景,藉助詞家無限精神,引發詩人不盡靈感。“綬溪釣艇”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延壽溪畔的“店仔頭”古渡口,是古代往山鄉、通閩府的必由之徑。為了方便行人,傳說宋建炎二年(1127)邑人李富,在溪南延壽村,發起並捐資興建一座長三百餘尺的延壽橋。宋建炎五年(1130),在方天貺(生卒年不詳)助建下,大橋竣工。這座青石板橋,橫卧於粼粼的碧波之上。橋下,漁舟溪艇穿梭於十三門橋孔之間。橋南溪北,各踞參天榕樹一棵,儼若兩位忠於職守的護橋將軍。宋龍圖閣學士陳宓題寫的“延壽橋”碣石,依然佇立在橋頭。令人不解的是,《莆田縣誌》記載,宋建炎二年(1127),李富率三千鄉勇奔赴江北投奔韓世忠將軍,一起抗擊南犯的金兵,這才有了後來“李制干”的官銜。同一個李富竟在同一時間不同地方幹了兩件大事。
延壽橋西有一口八角水井,井面橫截一石,左濁右清,相傳是北宋狀元徐鐸家的。徐鐸的七世祖徐夤系唐乾寧元年(890)進士,授秘書省正字。他的賦被當時文壇譽為“錦繡堆”。《蘭陔詩話》有“賦就長安振大名,斬蛇功與樂天爭”的記載。唐亡后,他回到家鄉,在延壽溪賦閑垂釣。現在溪上片石微露,稱為“釣磯”的地方,據說是他的遺跡。徐夤的不少詩篇收入《全唐詩》。他在詩中自我解嘲曰:“何人買我安貧趣,百萬黃金未可論。”
徐夤在延壽建有一座藏書樓,自題楹聯:“壺公山下千盅粟,延壽橋頭萬卷書。”徐夤釣魚處被稱為“徐潭”。徐鐸也在潭邊建“萬卷樓”,藏書相當豐富。宋熙寧九年(1076),他和胞兄徐銳同時登第。他廷試時中了狀元,后官至吏部尚書。時人稱其為“龍虎榜頭孫繼祖,鳳凰池上弟聯兄。”當時楓亭人薛奕,也中了武狀元,神宗皇帝盛讚:“一方文武魁天下,四海英雄人彀中。”一時成為佳話。南宋詩人劉克莊對延壽溪情有獨鍾,對徐夤的懷念殷切尤加。
有一個動人的傳說:每當初夏時節,明月朗照“釣磯”,隱約可見一個披蓑戴笠、蹲坐而釣的老者。村人都說那是徐夤的化身,其實可能是九華山的倒影。但劉克莊卻鄭重地記下這麼一件事:有一次自己作“門外青山皆我有,從今不必呼徐潭”詩,當晚即夢見徐夤拊其背,因而驚嘆千古才人固不與草木同腐,數百年之後精神可畏。
劉克莊逝世后,長卧延壽、暢林兩村交界的“馬坑山”。今墓道碑碣石尚存。
傳說壺公山原名胡公山,漢代有個姓胡的道人隱居山上,後來得道成仙,山因胡公而得名,後人取諧音為“壺公山”。但也有人認為山形如壺,因形得名。壺公山雖不太高,海拔僅710.5米,但它體勢雄健,在廣袤如茵的興化平原上拔地而起,其相對高度接近絕對高度,顯得格外搶眼,方圓數百里都能看到它的雄姿。
壺公山是個天然的睛雨表、氣象台。由於該山瀕臨海灣且山勢突兀,春夏季節,海洋暖濕氣流受其阻隔,晚間氣溫驟降,形成雲團霧氣籠罩山頭。如果早晨雲消霧散,壺公山輪廓清晰,則是睛天之兆;如果早晨雲穿霧繞,而且越積越多,積雨雲中的小水珠就會化為雨點下落。這就是獨具特色的氣象景觀——“壺山致雨”。古代沒有天氣預報,先民仰望壺公山預卜一日陰晴,往往十拿九穩。
東山是東岩山的簡稱,原名烏石山,因其山勢如麒麟,又名麟山。該山位於莆田舊縣城北部,勝利北路西側,海拔69米。2002年劃分荔城區管轄,是清代標定“莆田二十四景”的首景。
早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東岩山的建築群主要集中在向陽的山坡上,自南而北隨山勢上升,依次為麟山祖祠、東山媽祖宮、報恩東岩教寺。
麟山祖祠舊稱宗孔堂,俗稱“三教祠”,奉“三一教”創始人林兆恩。林兆恩,字懋勛,號龍江,明代宗教改革家,曾在這裡聚徒講學,倡“道釋歸儒,儒歸孔子”的“三教合二”學說,世稱“三教先生”。林兆恩門徒遍天下,且代代相傳。在他生前,南京、北京等地就建有“三教祠”,現在東南亞華僑聚居地也多建有三教祠。因此,這裡的三教祠就被尊奉為“麟山祖祠”。祖祠建築群包括牌坊、三門、拜亭、正殿,以及林龍江紀念館。正殿系明代創建,清代重修;梁架斗拱為清代之物。其他建築物則是近年修復或新建的。正殿後有樹齡達1600多年的晉代古樟,胸圍13.8米,高15米。古樟系分西、南、北三股,1997年偏西的一股頹然倒地,今剩南北二股,上面依然青枝綠葉顯露生機。北股地表處看不到韌皮部,不知它是如何汲取養分的。古樟的奇絕之處就在這裡。
“賢此心,聖此心,天地亦此心,主敬最要;家吾事,國吾事,宇宙皆吾事,集義為先。”——正殿中的這副楹聯
透露了林兆恩倡導的“三教”宗旨。嘉靖年間,莆田遭受倭患、瘟疫的雙重煎熬,數以萬計的黎民陳屍郊野。林兆恩和他的門徒不避腐臭移屍焚化。1996年,東山西側發現層層疊疊的骨灰罐兩大坑,就是他們行善積德的實物佐證。後來,群眾集資在山頂偏西建起廟宇式的“明代倭難義冢”,既可寬慰古代亡靈,又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東山媽祖宮是20世紀50年代初從莆田城中心文峰宮遷來的,民間俗稱東山文峰宮;宮內有兩尊宋代木雕媽祖像,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宮前有古石刻“溪山第一”。該宮早年格局較小,20世紀80年代後期以來,陸續增建了梳妝樓等建築物。
報恩寺建於宋淳化元年(990),幾經興廢。現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僧舍、爬山廊等,而以石塔最為有名。
報恩寺石塔建於宋紹聖年間(1094~1098),坐落在大雄寶殿與觀音殿之間的中軸線上,高約15米,三級,空心,八角形,四面開拱門。內壁砌有懸挑條石梯級,可登至二層。塔基八面浮雕有37隻獅子,各具情態,生動逼真。護衛四個塔門的金剛力士身披甲胄拄劍而立,神態雍和,造型古樸。塔檐和攢尖塔頂仿磚瓦刻飾,造型優美而負勢向上,宋代中國南方的寺院布局尚無此例。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據此,有些專家認為,石塔可能是在隋代磚塔的基礎上改建的。
建築群東側原有一片古松,古松東側有巨石,過去都從山腳一直延伸到山頂,給人以氣勢磅礴的感覺。那百餘株古松就像百餘條巨龍拔地而起,盤旋凌空,即使無風的日子,走在古松下的小路上,也會聽到頭頂松濤颯颯的呼嘯聲。可惜經過20世紀中葉的動亂浩劫,古松被砍的僅剩數棵,如今新植的幼松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美好期望。20世紀末開闢了東岩山公園,在東北坡直至山頂建起了亭台樓閣,均建東岩山碑林。
相傳唐代高僧妙應禪師曾留下“烏石山前,官職綿綿”的讖語。後人印證道:“宋以後莆中林、陳、方、黃、宋、劉、王、鄭、李九大姓簪纓不絕,皆居山下也。”南宋大文豪劉克莊住在山下,寫有《烏石山》詩,回憶童稚時期在山上遊玩的諸多樂趣。
晴天若起個大早,在這裡可以看到通紅而不耀眼的朝陽在海雲的屏幕中冉冉升起,那寧靜而生機勃勃的景緻就是“東山曉旭”了。
南山廣化寺,這座具有1400多年歷史的福建佛教四大叢林之一,就坐落在城南鳳凰山麓。近年隨著莆田城的迅速建擴展,這裡已與市區融成一體了。
沿著流貫城市西邊的東圳水渠漫步尋幽,渠水清清,蜿蜒南去,轉過一個山角,氣勢磅礴的千年古剎便在眼前出現。現行建築群是清光緒初年依舊制重修的,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海外僑僧的熱心資助下,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從南湖公園往西望去,就可見山門照壁上中國佛教會已故會長趙朴初題寫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八個大字,足見該寺在佛教界的顯著地位。
踏入山門,沿著中軸線建築拾級而上,全長385米。依次是照壁、牌坊、山門、放生池、彌勒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為藏經閣)、卧佛殿(下為祖堂);兩側翼建有寬敞的石柱廊廡,東側次第為東羅漢殿、鐘樓、五觀堂、伽藍殿、尊客堂、水雲鄉、圓通門、溪聲閣;西側次第為西羅漢殿、鼓樓、學戒堂、祖師殿、凈行堂(念佛堂)、煙霞窟、方丈室、看山樓。寺后東西兩角的最高處,分別聳立著觀音閣和小南山。南山上,幾十株不知年代的蒼松翠柏,像一排排整裝待發的士兵,緊緊地守護著這座莆田文明的象徵——千年古剎。這就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南山松柏”。廣化寺匝地3.2萬多平方米,建築物面積1.7萬平方米,整體建築主體突出,層次分明,布局協調,錯落有致,典雅古樸,宏偉壯觀。
大雄寶殿依清光緒原建重修於高2.7米的台基上,面積837平方米,面闊5間,進深4間,建築物通高22米,重檐歇山頂。抬梁穿斗式木構保持晚清風格。殿後部外檐下沿用宋代4根瓜楞形石柱,風雨斑駁,可為歷史見證。天王殿前兩側尚保存一對宋治平二年(1063)紀年刻字的石經幢,八角形,其一幢身無字,其一刻《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咒》,並附刻啟請真言、福德真言以及捐造男女信士姓名等,楷書。台基為素基,基座、墩座、幢剎和其他構件,刻雲龍、海水、仰蓮、面面佛(明王形象)等佛教紋飾,雕刻精美、生動。寺內還保存了古碑數通以及唐、宋、元、明、清歷代的石構件,其佛踢坑溪石中尚存有前人題刻。
人間滄桑,法輪常轉,佛寺也因千年封建王朝的更迭而歷盡興衰起落。寺初建於南朝永定二年(558)。在此這前,邑儒鄭露與其弟弟鄭淑、鄭庄,於南朝梁陳時(502~589)自侯官南部(今永泰境內)遷徙到莆田南山定居。此時此地是一片水澤,稱作南湖。他們結書堂,修儒業,人稱“南湖三先生”,為倡學閩南之祖。繼而他們因夢中神靈的啟迪而舍地建“金仙庵”,至宋太平興國元年(974),才改名廣化寺。一直到20世紀60年代,寺內仍存報本祠供奉鄭氏三兄弟。“文革”劫波過後,古剎重光,書院卻蕩然無存,只見一片柑桔林在夕陽的餘暉中鬱鬱蔥蔥。
寺旁的普門庵,是唐末御史黃滔(840—911)所建的“東峰書堂”故址。宋代,這裡一度成為興化軍初試進士時考官的辦公閱卷處。鄭僑就是在這裡一試身手,然後晉京(臨安)博取乾道五年的狀元的。大概在此前,狀元黃公度回鄉主考,撫今追昔,百感交集,於是在普門庵的牆壁上寫下《普門庵進士人試詩》:“荊闈曉辟萬袍趁,鄒魯雖微士所都。三獻有人懷楚璞,濫吹何事試齊竽。要令庾語題齏臼,莫把玄文覆醬瓿。袖手旁觀君勿怪,個中曾是老於菟。”
普門庵前有宋乾道元年(1165)建成的釋迦文佛塔,石構,仿木樓閣式建築,五級八角形,高30米。塔室空心,頂作藻井,內壁嵌有石級,供人登上各層塔門外。著名的文物專家羅哲文在《中國古塔》一書描述釋迦文佛塔:“此塔在福建許多石塔中具有其獨特的風格,第一,塔的外形穩重堅固,出檐深遠而又玲瓏……”,出檐深遠而又玲瓏,確實有鳥革暈飛,凌風飄舉之勢。釋迦文佛塔是舍利塔。它古樸莊重,玲瓏秀美,塔身有近千幅雕刻精美的浮雕(如羅漢、金剛、戴冠女菩薩、力士、飛天、迦楞頻伽共命之鳥、朱雀和花卉等),特別是人物浮雕,線條疏密有致而剛柔相濟,人物的神情、神態、神氣畢肖,呼之欲出。羅哲文在《中國古塔》以其浮雕秀美稱:“塔的須彌座和欄桿別具一格。須彌座的束腰部分雕刻獅子滾繡球和牡丹花等圖案,造型極為優美。……特別是須彌座四周欄桿與眾不同,不用望柱和枋板式的欄桿組合,而是使用了較低的通連波濤雲氣紋圖案的矮欄,使厚重的塔基,增加了輕巧之感。”釋迦文佛塔的浮雕展示了宋代中國石雕藝術的精華。該塔的建築結構也頗特殊,如瓜楞形倚柱的柱頂和補間鋪作,其斗拱均作一杪一個下昂再加上一杪一個下昂的出四跳七鋪作的形式,這隻有敦煌榆林窟第16窟五代的壁畫中的建築才有。釋迦文佛塔的人物浮雕中多有“密宗”的形象,為研究佛教密宗宋代還在東南沿海傳播提供了實物的資料。塔身保存多處宋元古人的題記刻字和墨書,足見古人登臨抒懷的旅遊雅興。釋迦文佛塔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塔北望,荔城風光盡收眼底。
寧海初日:“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地處莆田市涵江區至荔城區黃石鎮公路的中段,也就是兩區的交界線上,正當木蘭溪下游出海處,有一座橫空飛架的大石橋,勢如長虹,格外雄偉。這就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寧海橋。
寧海橋建於元元統二年(1334)。因所在的寧海渡,系溪海彙集之處,潮大流急,建橋工程十分艱巨。自元至清,三百多年間六建六圮。第七次修建是在清雍正十年(1732),歷時15年始成。
寧海橋為石樑式,仿泉州洛陽橋形制。全長225.7米,面寬5.8米,有船形墩14座,高10米,兩墩之間的凈跨徑8.8米~11.8米,比福建著名的五里橋和洛陽橋的跨徑還大。橋面用75塊長13米,寬、厚各1.2米的巨石架設而成,每一塊石樑上均刻有捐施者的姓名和捐款數額。橋面兩旁有石扶欄,望柱頭立雕著姿態各異、線條簡樸的石獅。橋的兩端,立著高約3米、戴盔披甲、手執長劍的護橋將軍石像各二,系明代雕造。此橋的水文、地質條件複雜,工程艱巨,建造質量很高,向為研究福建繼承宋代傳統建築石橋技術的珍貴實物資料。
每年端午節在橋上觀日出,一丸紅日,倒映橋下,萬道金光直射,猶如金龍逐波,儀態萬千,蔚為奇觀,故有“寧海初日”之譽。前人有詠“寧海初日”詩云:“朝唏朗映吉祥前,影射長虹破曉煙。紫曜高懸初出海,紅輪幾跳始經天。三千浪涌金光爍,十五門通彩色連。豈是燭龍含遠照,羲和命駕浴甘泉。”
紫霄山位於荔城區西天尾鎮渭陽村(俗名“圍庄”)境內,海拔550米。山上常年有紫霧飄逸,景物多奇。山腰處,有一座釋道兩教相容並立的千年古剎——紫霄迎福寺,俗稱“紫霄寺”。有關資料載稱,“紫霄山之有禪林者自唐朝高僧、邑人妙應祖師所鼎建”,距今有1200多年。紫霄寺四周蒼松翠柏、丹楓古樟、榕桐桂荔比比皆是,且枇杷連片成林,龍眼桃柚點綴,洞幽壑深,花茂草密,四季如春。“紫霄怪石”為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從南少林路盤旋而上至中段,改向東行約1公里來到一座涼亭下,抬頭望去,一片綠蔭遮天蓋地,只聞鳥啼不見人影。亭旁有條石板鋪成的小路曲徑通幽。沿著此路拾級而上數十米,方得見紫霄真面目。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碧輝煌的天台殿,內供玄天上帝及天罡、地煞等。天台殿東門有一塊高一丈八尺多的岩石,酷似昂首而立的雄獅,人稱“獅子岩”。旁有狀似花瓶的巨石一塊,上面長著一棵百年老榕樹,古干凌雲,盤石而生,只見根須婆娑,濃蔭蔽日,十分壯觀。這就是紫霄的“石上榕”花斗石景點。“石上榕”下橫躺著一石,敲擊時其聲如鼓,人稱“石鼓”。另有一石,從不同的部位輪番擊打會發出幾種不同的聲調,世人稱之為“琴石”,也叫“十音石”。天台殿西門外有一隻巨大的石龜,守著一個石門。石門上首的石壁上有榜書摩刻“高山仰止”四字,蒼勁有力;兩旁分刻著“岩前松掛千峰月,雲外寺傳午夜鍾”的對聯。
石門東首有兩棵古榕,枝繁葉茂,生機勃勃,兩者枝幹相連,親密無間,被人們稱為“連理樹”。不少青年男女從遠道慕名而來,到這裡或拍照留影,或燒香膜拜,祈求像連理樹那樣風雨同心,相親相愛,廝守到老,永不分離。石門西邊有一座秀麗的小山峰,峰上林木茂盛,鳥啼嚶嚶,藤蘿夾道,怪石嵯峨,有頂天立地的羅漢石,端莊肅穆的觀音石,形狀逼真的馬鞍石等,更有風月無邊的觀日台。小山峰下有兩塊矗立著的石壁,往上看是“一線天”,往下看則像一條峽谷。這就是“琉璃峽”。琉璃峽末端有一個石洞,幽深神秘。洞前有石船、.石帆等奇石。
走進石門,迎面不遠有一塊表面光滑平坦的石壁,上面刻著明代江西學政、邑人俞釗題紫霄岩詩:“昔日天外看飛雕,平步青雲上紫霄。今日重來山更好,歲寒松柏展高標。”石壁後有一條雜草葳蕤的小溪,溪中清泉淙淙,聲若玉佩;流水潺諼,奏如瑤琴。溪上游一落差處橫有一石,其形如舟,流水激石,聲似雷鳴,故名“雷鳴石”。溪里生長著世所罕見的一種小蝦,渾身赤色,像煮熟的一樣,還有一種似已剪去尾巴的小螺,賞者無不嘆為觀止。小溪上有一座小巧玲瓏的小橋,它就是聞名的“天台橋”。站在橋上會使人頓感清風撲面,淑氣縈懷,心曠神怡。過了天台橋,可分別由東、西兩路拾級進紫霄寺。
紫霄寺有前後兩座寶殿。前為大雄寶殿,內供三清佛、觀音菩薩、十八羅漢等,是佛教誦經之地。後為祥雲殿,內奉玉皇至尊,是道教傳道之所。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玉皇生日和五月十六天地交泰日,紫霄寺更是熱鬧非凡,香客從各地紛至沓來,祥雲殿上香篆瀰漫,瑞靄繚繞,通宵達旦。兩殿之間有個放生池,池水有張力,放上硬幣,能浮於水面。放生池東邊有口“仙井”深三尺許,水位一直保持在一尺左右,具有“盡汲不涸,不汲不溢,大旱不竭,大雨不漲”及“不渾不濁”的特點。
出祥雲殿西門,沿著一小道而上,有一個石洞。洞頂是一塊碩大無比的石頭,上面一隻朝下趴著的石龜,與一條自上而下又翹首回望的石蛇相對峙,形成一幅“龜蛇鎖仙洞”的生動畫面。洞頂刻著“紫霄岩”三個大字,洞穴寬敞明亮,內中供奉著無依祖師的石像。石像下有清泉一泓,雅稱“玉壺池”。遊客若持松枝點蘸池中泉水不斷輕拂石像之臉,石像便會朝著你微笑,神態自然,祥和可恭,真是妙趣橫生。洞后懸崖峭壁如嶂似屏。近峰巔處還有一個更大的天然石洞,俗稱“太府厝”,掩藏在一片松林之中,厝里石壁藤牽路,門窗雲作扉,綠茵滿地。在太府厝東首的紫霄山近絕頂處豎立著一平面約百來平方米的巨石,狀如古時皇帝的帽子,叫做“皇帝帽”,也叫“萬歲石”。石上有一片映山紅,在盛開時燦若雲錦紅勝火。“萬歲石上一點紅”是紫霄山風光別具特色的一個景觀。
三紫山位於莆田縣華亭鎮境內,是紫霞山、紫微山、紫雲山的總稱,海拔分別為558.4米、685.2米、767.4米。紫霞山附著於龜山、其山頂圓如帽,儼然如靈龜昂首向南高視之狀,龜山之名由此而來。相傳古代三紫山成了精,變成三兄弟,自高自大、非凡超俗,抱負清高地裝成三書生,入京應試,考中三及第,在外怕出破綻,即回莆田三紫山。此後列岫爭聳,駢峙雲際,快伸到天上了,玉帝知道后,派呂洞賓下來把三紫山頭用天劍劈掉,三個山頭都掉落華亭境內三個地方,後人就把這三處的地名稱為湖頭、圳頭、園頭,至今這三處還沿用三頭為村名,稱:湖頭村、圳頭村、園頭村。由於三個山頭被劈掉、山峰成為平台。宋代時稱為三台山。
三紫山峰岩石裸露,多奇岩怪石,皆呈紫色映得雲霧多彩。故四時皆紫。由於山陡坡急峰高。尤其紫雲山高767.4米。比北面龜山還高11.4米,若在木蘭溪畔觀望山峰,高臨雲際,故名“三紫凌雲”,為莆田著名24景之一。
三紫山脈自仙游縣游洋山延伸入莆田縣,經常太至華亭境,趨木蘭溪北岸,崛成三座山峰,它位於莆田城西南約十公里許,北面過龜山與莒溪及東圳水庫相連,東南面為木蘭溪環抱。這裡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樹木茂盛,到處植被鬱郁蒼蒼。三紫山的紫色,是因為這裡岩石是灰紫色的流紋岩和凝灰石構成的,它們約在一億年以前由火山噴發堆積起來的,岩石中含有較高的鐵質,低價鐵呈藍灰色,高價鐵呈紅色,由於鐵的作用,使這裡的礦物把岩石“染成”灰紫色了。縣誌中曾記載過,天空發現五色雲后地震發生。相傳“三紫凌雲”的命名,是由於經常看到山上有五色雲才定下來的。其實是因為這裡的山峰為木蘭溪所環抱,山上樹木茂盛,水蒸氣十分豐富。另外距沿海又不遠,東風一吹,興化灣上的水蒸氣就順著木蘭溪峽地進來,至此受到三紫山的阻擋,集中大量水蒸氣,因陽光斜射,極容易形成早霞、晚霞的美麗景色。
湄嶼潮音,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湄嶼,即莆田湄洲島,因其島形如眉而得名,居於海中,港岸深澳。島上有一座宋朝始建的媽祖祖廟,如今世人尊稱媽祖為“世界和平女神”,香火鼎盛。祖廟前面海岸岩石錯列,有大片輝綠岩,受風濤沖蝕,年長月久,形成天然凹槽,寬一、二米,長數百米。隨著潮汐吞吐,產生共振,便發出奇妙而有節奉的音響:初如管弦細奏,繼如鐘鼓齊鳴,再如龍吟虎嘯,聲音奇妙,最後似巨雷震天,驟雨瀉地,組成一曲曲動人心弦的自然交響樂,遠送海天,“如撞萬石鍾,經滄海者,嘆觀止焉”。是為“湄嶼潮音”。
九華冊位於西天尾鎮下垞村,山高747.5米,因有九座小山攢簇如九朵蓮花,常年長青掛綠,相倚併發,峰戀秀挺如瓣,倒景綬溪,濯蓮滴荷。故雅稱:“九華疊翠”。
九華山主峰稱“陳岩”。據偉,古有姓陳的仙人,居九華,故九華山古稱“陳岩山”。登高遠望,莆城及興化平原歷歷在目,風景如畫。
山巔有石洞,名“仙公洞”。據載,唐會昌時(841年—846年),有名僧惠能來莆,曾在洞中修真。現洞中奉“七寶如來”。洞後有一石穴,深2尺許,內有泉水湧出大雨不溢大旱不涸,水清而甜。傳說它是漢代的“陳仙淘金井”。穴旁有“石茶灶”、“石棋盤”,傳為仙人聚泡茶、下棋之處。還有桃花塢、燕子洞若觀火、羅漢石及山後的苦竹院皆為九華勝跡。
山上有琉璃院,院旁有一巨石,上刻“仙篆石”三字,石上粘有蠔殼。鐫刻宋進士方翥詩:“何人登眺睨絕頂,一樹一石探幽廳,蟲文鳥篆不可識,如讀購嶁神禹碑。累累蠔山附石面,非此所有能無奇?細看大石深孔竅,舟人探篙跡猶遺。乃知此山千載前,洶湧尚作海渺茫。蛟龍魚瞥占窟穴,不省造化能密移”。其此詩對研究地殼變遷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
西岩,即城西南的西山,位於城廂區的田尾地段,左為太平社區,右為下磨居委會,背靠梅峰,前朝南山,站在山前,放眼四望,城鄉景色,盡收眼底。黃昏時分,夕陽一抹,城中樓廈櫛比鱗次,炊煙裊裊四起;城郊四野碧綠一片,染滿了晚照的餘暉;新建的高樓大廈巍然屹立,沉浸在晚煙暮靄里。西山上,夕陽返照,千里流丹,萬里生輝,風光如畫,令人陶醉,故有“西岩晚眺”之稱,為莆田廿四景之一。
山上有建於明代的西岩廣福寺,坐東朝西,寺分前、中、后三座。前座為張琴書的“西岩廣福寺”石匾的山門、金剛殿、鐘鼓樓;中座為正中祀釋迦牟尼佛,兩旁為侍者,左邊為韋陀,右邊為伽藍,兩側為十八羅漢的大雄寶殿;後座中為觀音殿,左為地藏王菩薩殿,右為極樂清涼,左室為祀無了和月中、體玄禪師的祖師堂,右室為祀國師、禮部尚書陳經邦(1537-1616)的功德堂。兩廂以走廊相連,有祖師堂和極恩堂以及僧舍齋房等,其規模不大,然結構嚴謹,布局勻稱,又錯落有致,主次分明。它原是陳經邦的別墅,其孫陳鍾岱,萬曆間以蔭授戶部郎中,居此“西岩別墅”。明亡清立,清兵入關,南驅直抵福建,莆田淪陷,他與莆田諸名卿公子響應朱繼祚,舉兵復明,收復了莆田城。不久,清兵大舉反攻,起義失敗,朱繼祚被捕殉國,鍾岱毅然削髮出家為僧,法號體玄。他先以別墅供奉清修,迎僧駐錫同參,並以祖父陳經邦與月中禪師的特殊關係,常與龜山福清寺僧人切磋問道,往來頻繁,又令其妻妾與婢女,欲改嫁不留,願修行者盡居於岩下另建一座西隱尼寺。他的妻妾及婢女均不肯離去,在西隱寺事佛終身。他一進沙門,自守清規,晝夜精勤,梵修無漏。他九十餘歲時,把別墅改建為寺,立名“西岩廣福寺”,為龜山福清寺城中廨院,供奉無了祖師和月中祖師的塑像,體玄禪師為本寺的開山祖師。
改寺名后,這裡不僅猶存奇石、清籟、林壑、峰巒等自然勝景,而且有花圃、竹院、瓜棚、菜園等人造景物。清初住岩詩僧趙嵩有《偶成》詩曰:“客來何物可調羹,豆熟園中瓜滿棚,剪取歸廚營一飽,同過竹院聽啼鶯。”
“西湖水鏡”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如今是名存實亡,成為歷史的遺憾。
洪武十二年(1379)指揮程升,以增設軍士,城隘難容,奏請辟城,乃越東北寧真門舊濠(即今觀橋頭之南)跨烏石山(東岩山),再東下前後埭與舊城合,延袤十有一里,周二千八百三十丈;門四:東西仍舊不變,南改望仙門曰迎仙門,后又改迎和門;北改望京門為拱辰門,東改望海門為鎮海門;西門原名肅清門,后更改為永清門。四城門各建觀敵樓,巍峨雄偉,極具氣勢。城牆基廣丈六,基石深六尺,高二丈四,分二千九百六十二堞垛,水濠闊二丈,深一丈,因之原北門舊河,其位反在城裡中央,河帶已經歷幾百年,湮塞幾可旱波。
明憲宗成化三年(1467),岳正左知興化,城中州峰烏石諸山之水濫流缺道,遂瀣河取土,填雷壇之塹,並築一閘三堰,引注堰流,在明宗書院前曰上堰,在城隆廟邊曰中堰,在元妙觀附近曰下堰,再下為兼濟河,水出水關入新濠流入股溝矣。
三堰以中大,腹圓成湖,廣可十五丈,取名水鏡湖,功滿之後,荷花盛開,出塵滴露,嫩莖戲麟,風閑翠扇,嬌艷競爭。岳正太守邀賓泛舟其中曰:“此乃小西湖也”。並詠詩云:“性癖耽山水,莆陽不負吾,林巒清似滴,城郭隱如無,天險關形勢,神靈效畫圖,全功些子欠,我設小西湖”。自書小西湖三字並詩,將立石湖濱。時有書生林召者,路經石鋪,觀岳詩后,戒石工莫刻詩“林巒清似滴”之“似”字,石工遂以召言告岳正知府,岳正親詣問故,召遜謝而徐曰“似與如未免合掌,更似字為‘欲’字如何?”公拍掌大喜,再拜謝字,並贈束帛,遂改“林巒清欲滴”,立石時士林誦岳知府之賢及召之雅,至今傳為佳話。
湖之左右兩邊,園林甚多,以上堰方主事成郁之青蓮閣,林知府鳴盛之漁隱水榭,又有西源亭、綠天閣,宋家香皆稱名勝;下堰林尚書雲同之讀書園,尤為妙境。湖濱有宋公祠,郡人報其浚湖功也。1562年倭寇入侵莆田,城陷祠毀湖壅,至萬曆四十七年(1619)分守徐良彥再浚小西湖,重建岳公祠,並在南北堤岸偏栽桃李,以示扶植斯文之意,其後徐公亦因之並配祀岳公祠。清代湖堤多被附近居民侵用,水中瓦礫廢物,隨時可見,逐漸堆積成山,一泓衣帶,數里鏡湖,將又無涓滴而已。
邑人彭鵬,字奮斯,號古愚,初任三河知縣,景擢任廣東巡撫,以治行卓越,操行導廉,治粵極有政聲,曾獲高宗綸紹獎榮,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元日勞殉廣東任所,因愛桑梓,故遺命罄其多年積俸二千金,囑彭姓族人再加人力助疏之,鏡湖再露清波,迄今三百餘年,亦時有修建,始有之“水紋晴外漲,鏡鏡曉來清。桃李爭去放,詩景沁遊人。”這些都是舊話。
梅峰原名梅子崗,山上廣植梅樹,宋初建有觀音亭。李泮夫婦於亭中祈子生李富,即於元豐八年(1085)舍地百餘畝擴亭為寺。崇寧二年(1103),徽宗賜額“梅林佛國”,次年賜名崇寧禪寺,政和元年(1111)敕改天寧萬壽寺,紹興七年(1137)改名報恩光孝寺,十二年更改為梅峰光孝寺,沿用至今。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寺毀於倭患,萬曆年間重建。清代增建大小殿宇十幾座。1979年以來,在僑僧支持下,梅峰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擴建,使得這座“城市山林”更加氣派。梅峰寺已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開放寺廟。
歷史上的梅峰,梅花布滿了山頭,花開之日,重霧瀰漫了半座城池。如今梅花少了,代之以一大片龍眼林。春夏之交,龍眼花開,帶有淡淡甜香的氣味引來了成千上萬隻蜜蜂,旋舞之際,嚶嚶嗡嗡,也別有一番情趣。及至秋日,那一樹樹金黃色的龍眼,則是興化大地最具特色的“正果”了
木蘭陂象一架巨大的鋼琴,橫亘在木蘭溪中游。從木蘭陂上溯200米,東圳水庫主渠道的雙虹吸管,象一對碩大無朋的長笛越溪凌空。木蘭陂是北宋時期的傑作,雙虹吸管則是“大躍進”時期的產物。鋼琴長笛交響齊鳴的是《春之聲》圓舞曲,以澎湃激越的旋律弘揚古人今人氣壯山河的興修水利大業績。今人的業績暫且不說,古人的業績委實可歌可泣。
鍾潭位於荔城西南郊的下林村水磨坑,離莆田市中心約5公里。“鍾潭噌響”系“莆田二十四景”之一。
鍾潭以瀑布著稱,其水源出龜山,經朱坑注入錦亭山西南的溝壑之中。溪床蜿蜒曲折,溪里奇石錯雜,夾岸雜樹飛花。俯視清流中群魚逐浪,聆聽綠叢中眾鳥叫春,你會由衷讚歎,想不到離市囂這麼近的地方還有如此清幽絕塵的所在!你會不期然而然地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荔軾的《石鐘山記》。“鍾潭噌響”就是前人採擷《石鐘山記》“噌吆如鐘鼓不絕”一語,重組而成。
溪水經過了1公里多的坎坷歷程,突然從一處近30米高的懸崖上飛流直下,注入深潭。這裡處處是“鍾”。崖壁上凸下凹,象半個鐘;潭形也象鍾,深不見底;瀑布撞擊深潭,發出洪鐘般的巨響。如果身臨其境,不但會耳目一新,而且有福消受從天而降的億萬珠璣。鍾潭的奇妙還在於:滿潭的水翻空出奇,分出各具情態的三支瀑布,古人分別命名為:飛瀑、掛練、曳帛。瀑布下瀉的地方又成三潭,如樽、如盅、如敦,人稱“三酒盅”。筆者曾經涉足其間,面對大自然的奇妙,似乎有一種夢幻般的感覺。
鍾潭幾個瀑布或串聯或並聯,在山谷間各呈其妙,最妙的還在音響之美。置身其間,如聞八音齊奏、萬籟齊鳴,堪稱世間絕唱。
柳橋,古稱柳塘,位於城廂區的頂墩村,距市區約1公里,三面臨河,沿岸植柳,間栽荔枝。冬去春來,一棵棵柳樹呈嫩綠的顏色,好像用碧玉裝飾成的一樣,從樹上垂下數不清的像綠絲帶一樣的柳條來,放眼望去,全是碧綠的海洋。荔樹也一棵連著一棵,每棵的葉子都是新綠的,充滿著無限的生機。小草從土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陽光明媚,鳥兒在樹上唱著婉轉的曲子。澄清的木蘭溪水緩緩地流著,魚兒在柳樹的倒影里自由地遨遊,成群的鴨鵝也在水中盡情地嬉戲。船行舟走,貨來物往,如水上的鬧市。偶爾下起毛毛的細雨,柳塘更清新了,故有“柳橋春曉”之稱,為莆田廿四景之一。
智泉在城廂區龍橋街道北磨西山上,自石室岩北行一公里便是。
智泉源出林橋村附近的彌陀岩,岩上有千年古寺彌陀寺,寺內有千年鐵樹。寺周圍山高林密,飛禽走獸甚多,富有野趣。智泉發源處流量很小,在彌陀岩下分為兩支,錚錚作響,其聲細微。到橋尾自然村橋頭合二而一,流量變大,因受山岩逼迫,急轉而下。泉水在陡峭的岩石上奔突,順山勢成了奇特的“玉澗三懸”。三級瀑布首尾相連,每級長約70米,坡度在30度至70度之間,像鍋灶,像牆壁,像囤缸,各具情態,各異其聲。
瀑布受山勢約束,溪澗或窄或寬,流速時急時緩,水石相激,飛珠濺玉,霧氣瀰漫,在陽光下形成一道道彩虹,使人賞心悅目。泉流石上,跌宕有聲,其聲隨流量、石質、處所不同,在山崖間各呈異響,如兒女呢喃,如琴瑟奏鳴,如鼓響雷鳴,與松濤鳥語交相呼應,形成八音繁會的自然交響樂。澗底怪石磊磊,似駱駝,似烏龜,似青蛙,、似雄獅,似大象,似小雞,不一而足。瀑布跌落之處,形成’一個個深潭,潭裡不知名的游魚甚多,有一種鵝黃色的鬍子鯰,當地人叫它“黃枝魚”,可算智泉一絕。
今有好事者,將莆田二十三景寫成對聯,對仗還算工整:
試看海濱鄒魯,媽祖家鄉:紫霄怪石,三紫凌雲;石室藏煙,壺山致雨;智泉珠瀑,碧瀨飛泉;鍾潭噌響,草堂夾漈;西湖水鏡,木蘭春漲;湄嶼潮音,好一派錦江春色;
相關書籍
由莆田市政協文史資料學習宣傳委員會編寫的《莆田二十四景》一書,近日由中國文史出版社出版。
莆田二十四景,最早由清代順治年間莆田籍進士、清初詩壇“金台十子”(也稱“京師十子”)之一的林堯英命名,包括東山曉旭、梅寺晨鐘、木蘭春漲、北瀨飛泉、壺山致雨、寧海初日、夾漈草堂、湄嶼潮音等。因年代久遠、滄海桑田,有的景點如“北瀨飛泉”,已沉沒於東圳水庫庫底。莆籍著名作家郭風曾寫下《試說莆田二十四景》的讚美散文,提及二十四景中與“水”有關頗多。此外,為延傳二十四景的社會影響力,打造莆田新名片,莆田市已評選出新“莆田36景”。
2014年4月,經莆田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評委會評出最“新莆田二十四景”名單。
“新莆田二十四景”充分考慮廣大老百姓的感情及社會各界意見,保留原“莆田二十四景”,讓其成為一個完整體現莆田人文景觀的歷史標記;
清代莆籍詩人林堯英命名的“莆田二十四景”,名聞遐邇,深入人心,但只限於莆田縣轄區,未對整個興化地區作全域性的景觀概括。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景點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現已消失的有谷城梅雪、北瀨飛泉、西湖水鏡、柳橋春曉,天馬晴嵐、西岩晚眺、錦江春色則因山體遭破壞或周邊環境變化,景物殊異,難現昔日的風采。其他17處景點,也承受著日益嚴峻的挑戰。
2014年5月22日,莆田市委宣傳部對外公布了評選出的“新莆田二十四景”。
“新莆田二十四景”入選名單如下:
1、九鯉飛瀑(仙游)
2、龍谷奔泉(城廂)
3、林泉禪武(荔城)
4、江東梅影(荔城)
5、菜溪幽壑(仙游)
6、永興畫嶂(涵江)
7、天雲石語(秀嶼)
8、望江竹浪(涵江)
9、麥斜雲岫(仙游)
10、媽閣風濤(北岸)
11、東甲晨光(荔城)
12、塔斗夕霞(仙游)
13、天馬懸梯(仙游)
14、圳湖映碧(城廂)
15、浮曦春賞(北岸)
16、五侯秋望(荔城)
17、仙洋戲水(仙游)
18、清塘棲鷺(秀嶼)
19、鳳頂無塵(仙游)
20、龜洋積霧(城廂)
21、蜚山霜月(仙游)
22、雁陣歸舟(涵江)
23、尖山瞰海(秀嶼)
24、鵝尾觀瀾(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