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江區

涵江區

涵江區,隸屬於福建省莆田市,地處莆田市的東北部、福建省沿海中部,瀕臨興化灣,依山面海,與台灣省一水之隔,總面積752平方千米。距莆田市區13千米,距省會福州93千米。 

涵江是莆田地區千年古鎮,又是福建四大重鎮之一,素以“風光小吳越,財貨甲章泉”稱譽。自古以商興鎮,宋代初開商埠,明代已成為莆田商貿中心,清末名列福建四大重鎮之一,抗戰時期有“小上海”之譽。是福建省定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區,也是省實施星火技術密集區。 

2017年,涵江區總人口44.5525萬人 。2018年,涵江區下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另設有1個開發區 。2019年,涵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5.2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5.44億元,第二產業完成356.31億元,第三產業完成173.46億元。

建制沿革


涵江區
涵江區
涵江歷史源遠流長,此地自古隸屬於莆田縣。
春秋戰國時期,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
秦漢之際,漸有人群擇平原而居。
自南朝光大二年(568年)莆田置縣時起,涵江即屬之。
水,是生命的搖籃。涵江之“涵”,為形聲字,從水,指水澤眾多、水波蕩漾。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在其名篇《石鐘山記》中,用“涵淡澎湃”形容長江之水,莆田三大河流——木蘭溪、延壽溪與萩蘆溪 皆在此匯聚入海,三溪六岸更有無數溝渠湖塘在平原上編織成千絲萬縷、千孔萬眼的銀色水網,堪稱福建沿海難見之水鄉澤國,涵涵焉,淡淡焉,澎澎湃湃焉,壯哉涵江!
“涵”字動詞解為:包涵、涵蓋、涵浸、涵潤、涵暢、涵養,蘊含“上善若水:之意,包涵者,包容也,涵江自古以來,有容乃大,能包容多元文化,兼收並蓄,並使之在碰撞交流中融合壯大,因此,涵江既有江的奔放,又有海的壯闊,能在沿海的諸多古鎮中脫穎而出,贏得”小上海“、“福建威尼斯”、”僑鄉名鎮“等眾多美譽而引人注目。賢哉涵江!
水,是財富的象徵,涵江之水,以溪江湖海的各種自然形態,以端明陡門及太平陂、南安陂等各種在古代最先進的水利設施,使其成為興化平原最富庶的米糧倉、花果鄉。
其中,光是水果,就有“三大名果“:枇杷、龍眼、荔枝;光是海鮮,就有“五品海珍”:牡蠣、海蟶、灶鱘、跳跳魚、章魚。在莆田古今四十八景中,與水有關的美景就達五處:寧海初日、白塘秋月、錦江春色、雁陣歸舟、望江竹浪。
涵江之水,使涵江這一千年古鎮蔚成閩中商貿重鎮和工業重鎮。到了民國30-40年代,作為福建沿海未能封鎖的唯一海港,涵江上交國民政府的稅收曾一度居全省之冠,“小上海“之稱由此傳開。
老城區中心諸水環抱的東方廿五坎,是涵江港對外開放的見證,也是無數海外僑胞、台胞、港胞思念故園、寄託鄉愁最原本的載體。
唐時,始與南藩通貿。 宋代,繼續開埠,“游商海賈“雲集。明代中葉起,“涵頭市,長三里許,人家稠密,商賈魚鹽輻輳,為莆鬧市“,清康熙六年,1667年,恢復闢為對外通商口岸,清雍正七年,1729年,涵江海關成立, 清嘉慶年間(1796-1820),富商輩出,時有10家大商人,稱"百萬富甲全郡“。清同治四年,1865年,涵江海關升為涵江海關局,管轄福清(民國元年時平潭從福清分出升格為縣)、莆田縣、仙游縣四地的海關事務。
清代後期,涵江商貿空前繁榮,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日本,“紀攝丸”號貨輪首次駛入涵江港,隨之,英國、美國、法國、義大利、荷蘭、葡萄牙等國外輪接踵而至,促進涵江外商代理商行的問世, 外國商船直抵涵江港易貨,涵江成為福建主要通商口岸和重要物質集散地。清末起到民國時期,諸如涵江籍方義生和方家明的義德行,代理經營美國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汽油和煤油和英國艾禮司公司的肥田粉業務,涵江籍陳境平兄弟的通美行代理美國德士古石油公司(德士古公司)的汽油和煤油和英國卜內門公司(卜內門洋行)的肥田粉生意。諸多商行亦租用外籍貨輪進行海上運輸,主要有方家明經營的涵江鯤南公司、黃獻武和康秋清經營的涵江義太船行。
民國時期,涵江商貿繼續繁榮。省內外商賈雲集,生意興盛不衰,20世紀30-40年代,湧現出上百家名牌商號。 店鋪林立,交易繁忙,“小上海”之譽由此得名。
唐貞觀元年(627年),境內圍海造田,築涵(即水閘)排澇,故稱其地為涵頭(為涵江最早地名)。
宋代,“劉氏初開水心河”,始有“涵江”之稱。
宋元時期,境內分屬莆田縣唐安鄉望江里、延壽里,崇業鄉孝義里,武化鄉仁德里等。
明清兩代,分屬莆田縣二區延壽里、望江里、仁德里和三區孝義里。民國時期,隸屬莆田縣二區。
鎮、庄邊鎮、新縣鎮、大洋鄉;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區政府駐涵東街道。涵江區江口鎮是莆田市的名義上的北大門和著名僑鄉,屬莆田市涵江區管轄,莆田市的事實上的北大門是與江口鎮僅一橋之隔山水相連的原來的莆田縣新厝鎮, 新厝鎮和莆田市江口鎮、萩蘆鎮、新縣鎮相接,莆田東北邊界,本來千年以來莆田縣以一直以莆田縣新厝鎮北邊的蒜嶺與福清交界,新厝一帶在自從莆田縣成立時就隸屬莆田縣,自古就居住著幾萬莆田人,該地自古就使用莆田話, 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新厝鎮在解放后因為福清縣要發展工農業而被划給福清縣。新厝鎮僅有蒜嶺最北邊的棉亭村、東樓村被福清話同化。原來的莆田縣東北的蘇田裡,安香里(今涵江區東北部),明朝時割給福清縣,是今福清市漁溪鎮中西部(和莆田市萩蘆鎮、新縣鎮相接)、東張鎮中西部(和莆田市萩蘆鎮、新縣鎮和大洋鄉相接)。涵江區地處木蘭溪入海口北岸,東瀕莆田東南沿海興化灣、台灣海峽。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橫貫區境,三江口港可通海輪。有白塘寧海橋、正學門、黃巷等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莆田縣江口鎮有蒜溪和福清戶籍的莆仙民系人群和莆田縣人、仙游縣人合建的福莆仙東嶽觀,東南亞等地有大量的福莆仙會館和同鄉會。新厝絕大部分仍然使用莆田話,是莆田話區的一部分,僅有最北部兩個村被福清話同化,新厝鎮地處莆田東北端,本為莆田的東北大門,不僅該地使用莆田話,就是該鎮北邊和東邊的鄉鎮的西邊和東邊的一些村也保留使用莆田話,這些人其實是莆田人而不是福清人:情況相同的還有一都鎮,自古就隸屬永泰縣,在1958年也因為福清發展工農業而划給福清。北邊的莆田新縣鎮有新厝村。莆田縣在568年已經成立,而福清縣在莆田縣成立130多年後才成立,莆田縣不是從福清縣劃出來才成立,相反地福清縣西邊和南邊的一些地方是從莆田縣劃去的。由於新厝鎮從莆田縣划給福清,所以新厝鎮名義上位於福清市西南部,與莆田市江口鎮僅一橋之隔,山水相連,東臨興化灣畔。新厝鎮北部的鎮也有使用莆田話的,比如漁溪鎮該鎮不少村、自然村使用莆田話,使用莆田話的有東漈村、聯華村梧瑞自然村、紅山村(下姚、半嶺、赤岐)、水頭村部分、建新村部分、蘇田村部分、 鍾前村馬頭崎自然村、柳厝村石塘頂自然村、南升村部分、雙墩村新厝一部分等,該鎮北部的鎮也有使用莆田話的:比如東張鎮崔后村、嶺下村、金芝村、雙溪村部分、蘆嶺村、漈山村部分、玉林村部分等;一都鎮后溪村、善山村(松山、吳斜、菜林底、田萬)、羅漢自然村以及鳥囝山等(和莆田市新縣鎮和大洋鄉相接;鏡洋鎮墩頭、東風、梨洋、玉埔、下施、浮山、長征村部分、鏡陽村部分、北張村部分、前張村部分等——和東張鎮和一都鎮相接;音西街道雲中村嶺口自然村——和鏡洋鎮相接;和新厝鎮相接的江陰鎮小麥村、下石村等因為這些地方外圍地處福清話為主的地方,因此還有地方在長期歷史過程中被當地的周圍的閩南語和閩縣話、福清話同化了,前述地方語音情況較複雜,加上那時語言普查人數不夠,對方言了解不足和交通不便,普查時間倉促短暫,不少居民點漏了統計。此外除了前述莆田話分佈地方還有莆田話未被其它語言同化而混合的地方,比如莆田話和閩縣話混合區域,比如鏡洋鎮的琯口村、東張鎮的泗洲村等,莆田話和福清話混合地方:比如一都鎮的王坑村部分。涵江區原隸屬莆田縣,1983年5月,撤銷莆田地區行政公署。9月,建立莆田市,莆田縣隸屬莆田市。
通過興化灣興化水道的南日水道等水路和莆田半島相連的埭頭鎮的東北的平潭縣塘嶼島也是莆田話分佈區,埭頭鎮東北的平潭縣南海鄉塘嶼島及其周邊(東南)的島嶼(原來塘嶼鄉)北樓村、南中村為莆田話分佈區,居民主要從莆田涵江區一帶遷移而來,與平潭縣強勢方言(福清話)接觸的機會較少, 故塘嶼島及其周邊(東南)島嶼的莆田方言易於保存和發展。
1984年6月,析莆田縣的涵江鎮和涵江公社,成立涵江區,為縣級建制,直接隸屬莆田市。
1984年6月,涵江升格為莆田市轄區。
1992年8月,省人民政府批准涵江為改革開放綜合試驗區,為涵江插上騰飛翅膀。
1993年,進行撤鄉、建鎮和擴辦(街道辦事處),成立三江口、白塘、國歡鎮和涵東、涵西街道辦事處,下轄49個村民委員會和10個居民委員會。
1998年,在涵江商業城成立非正式區劃的商城管委會。
2002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莆田市進行部分行政區劃調整,原莆田縣的江口(含非正式區劃的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梧塘、萩蘆、白沙、新縣、庄邊、大洋等7個鄉鎮和劃歸涵江區管轄。調整后的涵江區轄有九鎮一鄉兩街,轄區面積由60平方公里拓展為752平方公里,人口近42萬。
2003年,涵江區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涵東街道、涵西街道、三江口鎮、白塘鎮、國歡鎮、江口鎮、梧塘鎮、萩蘆鎮、白沙鎮、庄邊鎮、新縣鎮、大洋鄉。

區劃沿革


涵江區
涵江區
莆田解放后,在中共閩中工委和閩中游擊支隊司令部領導下,在涵江成立莆田縣人民政府涵江辦事處和涵江支前委員會,派借糧食、柴草等支前物資,支援中國人民解放軍南下解放廈門等地。第二區(涵江區)公所成立后,莆田縣人民政府涵江辦事處撤銷;涵江支前委員會併入區公所。
自莆田解放至1984年涵江建區前,莆田縣區、鄉兩級行政區劃先後10次調整,其中1955年5月的調整與涵江境內無關,故不列入。
1949年9月,莆田縣劃分為13區,395鄉、街(保)。
1949年9月中旬,涵江境內成立第二區公所,為莆田縣人民政府派出機構,駐灌頂坡。下轄36鄉、街(保):頂鋪、埭里、吳江、碼邠、卓峰、黃霞、黃塘、新洋、洞潭、孝義、宮下、蒼后、霞徐、青年、前街、保尾、延寧、集奎、洋尾、南埕、鎮前、安仁、雙福、顯應、樓下、港南、朱豐、雙興、陳橋、新浦、哆中、高美、哆后、楊芳、鐵灶、芳山。
1950年10月,莆田縣完成民主建政工作,廢除保甲制度,劃分為2鎮、16區,378鄉(街))。涵江境域劃分為涵江鎮和第二區(集奎區),下共轄38鄉(街)。
涵江鎮人民政府,駐灌頂坡,下轄11街(鄉):頂鋪、孝義、樓下、宮下、保尾、青年、前街(以上為街)、延寧、港頭、蒼后、霞徐。
第二區公所,與涵江鎮人民政府合署辦公,下轄27鄉:埭里、吳江、碼邠、卓峰、黃霞、黃塘、新洋、洞潭、集奎、洋尾、南埕、鎮前、安仁、雙福、顯應、陳橋、新浦、哆中、哆后、高美、鐵灶、后郭、芳山、鯨山、鰲山、楊芳、巷利。
1952年8月,莆田縣完成土地改革后,根據發展農村生產力的需要,劃分為24區,390鄉(街)。
涵江境內劃分為第二、第六、第八區,下共轄38鄉(街)。
第二區(涵江區)公所,駐灌頂坡,下轄11街(鄉):頂鋪、孝義、樓下、宮下、保尾、青年、前街、霞徐、延寧(以上為街)、蒼后、港頭。
第六區(集奎區)公所,駐塘北,下轄14鄉:集奎、洋尾、南埕、鎮前、陳橋、碼邠、顯應、洞潭、雙福、卓峰、黃霞、南林、安仁、埭里。
第八區(望江區)公所,駐鐵灶,下轄13鄉:新浦、高美、哆中、哆后、芳山、楊芳、后郭、鯨山、鰲山、鐵灶、黃塘、新洋、巷利。
1954年7月,莆田縣仍分為24區;鄉一級部分行政區劃有變動,由390鄉(街),並為350鄉(街)。
第二區公所,下轄11街(鄉),不變。
第六區公所,下轄13鄉:集奎、洋尾、南埕、鎮前、埭里、陳橋、雙福、安仁、碼邠、顯應、卓峰、霞林、蒼林。
第八區公所,下轄13鄉:新浦、高美、哆中、哆后、楊芳、后郭、鯨山、鰲山、黃塘、新洋、洞潭、芳山、鐵灶。
1956年6月,為適應農業生產合作化的需要,莆田縣劃分為3鎮、11區,158鄉(街)。涵江境內除第二區公所改稱為涵江鎮人民委員會外,原第六、第八區所轄各鄉,均併入梧塘區。涵江鎮人民委員會下轄3個街:涵西(保尾,樓下,青年,前街,港頭)、涵中(霞徐,延寧,宮下)、涵東(頂鋪、孝義、蒼后)。併入梧塘區的鄉是:白塘(南埕,洋尾,鎮前,集奎)、雙安(雙福,安仁,陳橋,顯應,埭里)、高林(蒼林,卓坡,黃霞,碼邠)、塘后(黃塘,新洋,洞潭,后郭)、蒼山(鰲山,鯨山,楊芳,芳山)、哆頭(哆后,哆中,高美,新浦)。
1957年12月,莆田縣撤區並鄉,全縣劃分為3鎮、48鄉,鎮以下轄街,鄉以下轄相當於原小鄉範圍的高級農(漁)業生產合作社。涵江境內包括涵江鎮、集奎鄉、望江鄉人民委員會,下共轄36社(街)。
涵江鎮人民委員會,駐灌頂坡,下轄9街:頂鋪、孝義、宮下、霞徐、延寧、青年、保尾、前街、樓下。
集奎鄉人民委員會,駐集奎,下轄14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鎮前、洋尾、南埕、集奎、后墩、安仁、雙福、埭里、陳橋、顯應、蒼林、碼邠、黃霞、卓峰。
望江鄉人民委員會,駐鐵灶,下轄13個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芳山、鐵灶、鰲山、鯨山、后郭、黃塘、新坡、洞潭、哆中、哆后、新浦、楊芳、高美。
1958年10月,莆田縣建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劃分為12個人民公社,383個生產大隊。
涵江人民公社由涵江鎮和集奎、望江、石庭、蒲坂(園下)、梧塘、西天尾、南壇等鄉鎮組成,
涵江人民公社下設6個管理區:集奎、望江、江口、梧塘、西天尾、萩蘆。
1961年6月,莆田縣劃分為12區,102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669個生產大隊。
涵江人民公社改為涵江區公所,駐地和轄區不變。下轄12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130個生產大隊。
12個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涵江、塘北、集奎、望江、塘頭、哆頭、石庭、蒲坂、梧塘、西天尾、崇林、南壇。
1965年8月,莆田縣撤區並社,劃為2鎮,15街;24個人民公社,590個生產大隊。
涵江境內包括涵江鎮和涵江人民公社。
涵江鎮人民委員會,駐豆菜巷,下轄9街:頂鋪、孝義、前街、青年、保尾、樓下、霞徐、延寧、宮下。
涵江人民公社,駐灌頂坡,下轄49個生產大隊:上梧、集奎、洋尾、後宮、南埕、鎮江、鎮海、江尾、陳橋、東墩、顯應、周墩、雙福、柯塘、埭里、安仁、涵西、涵中、涵東、卓坡、南林、黃霞、蒼林、碼頭、都邠、新浦、高美、美尾、哆前、哆中、哆后、洋中、鐵灶、芳山、楊芳、鯨山、鰲山、后郭、林柄、洞庭、新坡、黃厝、潭尾、巷利、三股、后洋、沁東、沁西、塘西。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期間,涵江鎮和涵江人民公社區劃不變。1968年9月,涵江鎮和涵江人民公社分別成立革命委員會。涵江鎮各街大部分合併,並普遍改名:頂鋪街改名為革命街;前街和孝義街合併,名為朝陽街;青年和延寧街合併,名為革新街;保尾和樓下街合併,名為團結街;霞徐和宮下街合併,名為東升街。
1980年12月,莆田縣撤銷各級革命委員會,恢復涵江鎮人民政府和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恢復涵江鎮各街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合併和更改的街名。
1984年6月,成立涵江區,隸屬於莆田市,下轄涵江鎮人民政府和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管轄區劃不變。同年10月,實行政社分開體制,涵江人民公社管理委員會改稱為涵江鄉人民政府。1985年,涵江鎮人民政府改稱為涵江街道辦事處。
1992年,涵江區被省定為綜合改革試驗區。
1993年1月,重新調整全區行政區劃,拆分涵江鄉和涵江街道辦事處為三江口、白塘、國歡鎮和涵東、涵西街道辦事處。隨著福建省涵江商貿批發中心及一批專業市場的興建,大量的行政、社會事會、開發建設等方面的管理服務工作需要加強,經區委、區政府研究,於1998年3月27日在涵江商業城組建成立了莆田市涵江區商城管理委員會。立足三鎮二辦、商城管委會的基礎和地理、資源條件,突出了三江口鎮以治海灘塗養殖、白塘鎮以淡水養殖和糧食生產、國歡鎮以果蔬、畜牧生產為主導的綜合開發作為主攻方向,涵東、涵西突出商貿城區優勢,商城突出專業批發貿易優勢。 
區劃詳情
全區轄2個街道、9個鎮、1個鄉:涵東街道、涵西街道、三江口鎮、白塘鎮、國歡鎮、梧塘鎮、江口鎮(含非正式區劃的赤港華僑經濟開發區)、萩蘆鎮、白沙鎮、庄邊鎮、新縣鎮、大洋鄉;。區政府駐涵東街道。

政治


中共涵江區委員會歷屆主要領導人 
歷屆書記蔡順富、俞金榮、楊鵬飛、連良騰、林慶生等
涵江區人大 歷屆主要領導人:主任陳祖禧、董天富、俞金榮等
人民政府區長 :翁毅彪、張祖怡、楊鵬飛、鄭合義林慶生等
涵江區人民政協 歷屆主席蔡順富、孔令森、許福榮等

位置


涵江區
涵江區
涵江區地處木蘭溪入海口北岸,東瀕莆田東南沿海興化灣。涵江位於福建莆田沿海中部,福建省著名僑鄉。在北緯2523'~2527',東經11904'~11910'之間。地處戴雲山支脈向東南濱海延伸的囊山余脈,涵江位於媽祖故鄉莆田市北大門,南接廈門,北接福州,324國道、福廈高速公路、興尤高速公路、福廈鐵路、向莆鐵路橫貫全境。位於城廂區東邊、荔城區北邊、東北、秀嶼區西北。
與台灣一衣帶水,依山傍海。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涵江區地處莆田市的東北部、福建省沿海中部,瀕臨興化灣,依山面海,與台灣省一水之隔。東與福清市相接,東南瀕莆田市興化灣,南隔興化灣與荔城區、秀嶼區相望,西南、西與荔城區、城廂區、仙游縣毗連,北與永泰縣接壤。介於東經118°51′59.60″—119°13′33.05″,北緯25°44′10.44″—25°25′18.15″之間。總面積752平方千米。距莆田市區13千米,距省會福州93千米。 
點擊可查看詳情
© 2021Baidu-GS(2019)5218號-甲測資字1100930-京ICP證030173號-Data©長地萬方
涵江區政府
地質構造
涵江區地質多被第四紀地層及殘積層所覆蓋,地表構造痕迹極不明顯。根據物探資料和鑽孔揭示,其地質構造以斷裂活動為主,構造線方向以新華夏系北東向為主要格架,其次有北西向構造。該構造格式的複合部位控制了涵江地熱田的空間分佈。其中北東向斷裂呈壓扭性質,局部岩石遭受強熱的擠壓作用而破裂,節理、劈理和片理髮育;北西向斷裂多呈張扭性質,是控制涵江地熱田的主要儲熱導熱構造,涵江地熱田下伏基岩發育有兩組隱伏性斷裂帶,共有4條較為明顯的斷裂構造。
涵江區位於新華夏構造體系第二隆起帶東南緣,處於長樂至南澳北東向斷裂帶和仙游至漳平東西向活動構造帶的複合部位。由於經受多期次構造變動和先後不同類型構造體系之間的相互複合,彼此干擾改造,致使涵江地層形成獨特的地質構造格式和岩體分佈規律。涵江第四系堆積層下伏基底主要為燕山期侵人的酸性岩漿岩體和喜山期侵人的基性岩漿岩體,地表僅在鱉山、鯨山、芳山等地出露,除部分花崗石外,其它均為鑽孔揭示。 
地形地貌
涵江區位於興化平原的東北部,地貌類型主要為平原和紅土台地。平原開闊平坦,海拔一般在4—5米之間,由木蘭溪泥沙及海洋泥沙在淺灣交錯沉積而成。紅土台地位於涵江北部,系囊山余脈,海拔一般在10—40米之間,最高點雁陣山(即岩晴山)海拔為44.9米。其次黃巷山為33米,紫璜山為16.4米,青璜山為14.5米,形狀呈渾困狀,具有壟狀起伏的特點。總的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涵江水系發育,溝渠成網,閨中最大溪流木蘭溪橫穿南部,至三江口,注人興化灣,呈東西流向。由於位於木蘭溪下游,流速減緩,產生分流,與上游北部山區的各穿插河流形成複雜的水系網,湖泊和l池塘星羅棋布,其中位於境內南部的自塘湖是最大湖泊。 
涵江區境內地貌組合簡單,有三大類型:
紅土台地
均為剝蝕台地,主要分佈於涵江北部和東北部,面積12.8平方千米。海拔高度在5—50米之間,坡度均在10度以下。
平原
主要分佈於涵江西部和東南部,面積47.2平方千米。地勢低平,溝渠交錯,海拔高度在3—7米,主要為河海混合堆積平原。
港灣灘塗
1.興化灣
在福清南部沿海和平海半島之間。在涵江境內北起三江口鎮后郭村,南至三江口。
2.三江口港
臨興化灣位居木蘭溪的入海口,離涵江城區約3千米。歷史上曾為福建省五大港口之一,與全國沿海各大港口均可通航。港闊水深,可停泊3000—5000噸海輪。
3.灘塗
涵江區沿海灘塗面積1.95萬畝,已開發利用近萬畝,尚有荒灘9000多畝。 
氣候特徵
涵江區屬典型的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暖,終年氣溫適中,年平均氣溫為20.2℃。最熱月份是7月份,月平均氣溫為28.5℃。最冷月份是1月份,月平均氣溫為11.4℃。氣溫年較差為17.1℃,氣溫日較差全年平均數為7.6℃。日平均氣溫在20℃以上的長達半年左右;日最高氣溫≥30℃的高溫日累年平均103天,從3月上旬至11月中旬均可出現,其中6月下旬至9月中旬,幾乎天天出現。日最高氣溫≥35℃的酷熱天年平均只有4天,多出現於7月中旬至8月上旬。日最低氣溫≤3℃的寒天一般出現於12月至翌年3月,以12月下旬至2月上旬出現最多,年平均出現5天,最多的年達13天,低於0℃的極端最低氣溫很少出現。 
水系水文
涵江區地勢從西北向東南傾斜,莆田的木蘭、延壽和積蘆三大溪流亦自西向東流經境內注入東海,構成涵江北洋水系。 
木蘭溪
流域面積1732平方千米,全長105千米,幹流經寧海橋出三江口,注入興化灣。徑流量:豐水年15.64億立方米,平水年9.79億立方米,枯水年5.59億立方米。木蘭阪至三江口河道長25.8千米,平均坡降為二千二百分之一。每當木蘭溪洪峰流量大於750立方米/秒,即出現洪水出槽,漫灘成災。農曆八、九月大潮期間,遇颱風和暴雨,加上溪洪與大潮頂托,都會釀成不同程度洪澇災害。900多年來,經興建端明陡門、陳橋涵壩和新港陡門等許多排洪工程后,涵江遭受洪災的威脅己大為減少。 
延壽溪
流域面積386平方千米,全長51千米,幹流經北洋河網於涵江陳橋涵壩匯入木蘭溪幹流。徑流量:豐水年4.93億立方米,平水年3.02億立方米,枯水年1.65億立方米。 
潮汐
涵江潮汐屬於半日潮類型,即在一個太陰日有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一漲一落的時間間隔12小時25分。
一天內2次潮的高度幾乎相等,漲潮和落期的時間也差不多同樣長。年高潮位出現於農曆八月或九月(俗稱八月“灶公水九月"翻江水”)。月高潮有2次,出現於農曆每月初三和十八日。1957年9月24日24時,三江口海潮水位高達羅零7.2米,至25日12時,水位高達羅零7.8米,超過警戒水位羅零6.5米,比同年8月最高水位6.49米增加1.31米,較1956年同期最高水位7.25米增加0.55米,為歷年最高紀錄。 
土壤類型
涵江區地形為平原和低丘台地,由於成土條件不同和人類活動影響,形成多種土壤類型。主要有2個土類,共分5個亞類,8個土屬,12個土種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涵江區常見植物種類,有榕樹、桑樹、無花果、木麻黃、垂柳、柳樹、龍眼、荔枝、枇杷、桃、橄欖、芒果、香蕉、余甘、月季、玫瑰、南天竹、合歡、相思樹、南洋楹、羊蹄甲、黃花槐、皂莢、鳳凰木、樟樹、白玉蘭、含笑、銀樺、一品紅、烏柏、黃槿、扶桑、芙蓉、木槿、檸檬桉、大葉桉、山茶、柑桔、佛手、柿樹、葡萄、楊梅、番石榴、桂花、女貞、華南小蠟、蘭花楹、米蘭、泡桐、黃花夾竹桃、紅花夾竹桃、假檳挪、魚尾葵、蒲葵、秋茄樹、蘇鐵、南洋杉、羅漢松、馬尾松、黑松、柏木、圓柏、側柏、毛竹、綠竹、麻竹和各類花卉及各種野草等。 
動物資源
涵江區常見的動物,哺乳類有鼠和蝙蝠等。
鳥類有喜鵲、麻雀、烏鴉、八哥、貓頭鷹、白鷺、鷓鴣、杜鵑、雁、燕子、黃鶯、畫眉、鸕鶿、鵪鶉、鴿和田雞等。
兩棲類有青蛙、蟾蜍、水雞等。
爬行類有蛇飛龜、鱉(甲魚)、壁虎和蜥蜴等。
昆蟲類有蜜蜂、蜻蜓、蝴蝶、蟬、蟋蟀、蟑螂、螞蟻、白螞蟻、蒼蠅、蚊子、跳蚤、臭蟲、金龜子、二化螟、三化螟、稻飛虱、稻縱卷葉螟、蚜蟲、粘蟲、小象鼻蟲、地老虎、菜青蟲、小菜蛾、螻蛄、荔枝椿象、爻紋細蛾、擬木蠹蛾、天牛、吹綿蚧殼蟲、木毒蛾、黃毛蟲和蜘蛛等。
魚類有帶魚、黃魚、馬鮫魚、石斑魚、鯛魚、鯷鰮魚、比目魚、丁香魚、鱭魚、鯒魚、三角魚、鯧魚、鰻魚、烏賊、章魚、彈塗魚、鯔魚、鱸魚、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鯽魚、泥鰍、鬍子鯰、黃鱔和羅非魚等。
甲殼類有對蝦、九節蝦、白丁蝦、黃蝦、青蝦、毛蝦、蝦蛄、鋸緣青蟹(蟳)、石蟳、梭子蟹和中華絨螯蟹等。
貝類有縊蟶、牡蠣、泥蚶、花蛤、泥螺、花螺、光織紋螺(麥螺)、棒錐螺(塔螺)、油螺、烏蜆、田螺、河蚌和河蜆等。 
礦產資源
涵江非金屬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礦產6種,探明儲量3種,開發利用5種,其中地下熱水、磚瓦粘土和礦泉水具有一定的開採和利用價值。 
地下熱水
主要位於涵江保尾一后鄭(今周墩村)一帶,探明C級儲量8375噸/日出水量,水溫32—60℃。
磚瓦粘土
幾乎遍布全區,估計儲量1億立方米以上。其中探明中型礦床1處。
花崗石
涵江花崗石質地、花色較好,儲量達100萬立方米,主要用於建築、石雕等。
建築砂
主要分佈於木蘭漠下游,總儲量達10萬立方米,有少量開採。
礦泉水
至1994年,已發現礦泉水4處:鐵灶、芳山、黃霞和鯨山村。其中,鐵灶和芳山礦泉水已通過國家有關部門鑒定為偏硅酸優質飲用天然礦泉水。

人口民族


涵江區
涵江區
2017年,涵江區總戶數11.8895萬戶,總人口44.5525萬人,其中男性22.1495萬人,女性22.403萬人。城鎮人口28.7534萬人,農村人口15.7991萬人。人口密度557人/平方千米。

經濟概況


開發區夜景
開發區夜景
綜述
2019年,涵江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45.22億元,可比增長6.1%,增幅居全市第四位,總量居全市第二位。其中:第一產業完成15.44億元,可比增長4.3%,增幅居全市第三位;第二產業完成356.31億元,可比增長5.8%,增幅居全市第五位;第三產業完成173.46億元,可比增長7.0%,增幅居全市第二位。 
固定資產投資
2017年,涵江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485.73億元,同比增長25.3%,增幅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一。其中:769個500萬元以上在建項目完成投資402.15億元,同比增長23.5%,佔全部投資的82.8%,拉動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7%。 
2018年,涵江區固定資產投資328億元,新增“五個一批”項目333個,379個重點項目累計完成投資450億元。 
財稅收支
2018年,涵江區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39.3億元,增長8%,其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3.23億元,增長5%。 
人民生活
2017年,涵江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9124元,比上年增長8.7%,增速比上年提升了0.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超出GDP0.6%。 
2017年,涵江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06元,同比增長9.0%,增幅比上年提升了0.6%,超出城鎮居民收入增幅0.9%。 
第一產業
2017年,涵江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36.42億元,同比增長2.5%,增幅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三。其中:農業產值完成16.49億元,同比增長9.1%;林業產值完成0.71億元,同比增長32.1%;牧業產值完成5.37億元,同比下降7.4%;漁業產值完成9.89億元,同比增長4.2%;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完成3.96億元,同比下降1.9%。初步測算,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21.49億元,同比增長2.6%。 
2018年,涵江區補充耕地2000畝,建設高標準農田1.5萬畝,舉辦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第二產業
工業
2017年,涵江區30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96.69億元,同比增長8.2%,增幅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二,總量繼續位居全市第一。對全市工業增加值的貢獻率達31.9%,拉動全市工業增加值增長2.62%,貢獻率及拉動點數均繼續位居全市第一 。30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完成工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180家,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的59.02%,億元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924.07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的94.37%,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2.49%。 
2018年,涵江區規上工業企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增長11.3% 。電子信息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51家,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16.8%。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9.6億元,佔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17.9%,比增7%。共有1家中國馳名商標,4個福建名牌產品,8個福建省著名商標,2家省企業技術中心,6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在面板行業內創下三個世界第一:金屬氧化物自製技術世界第一、金屬氧化物FHD高階產品世界第一、0.3t玻璃直投量產世界第一。機械裝備製造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40家,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13.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40.3億元,佔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14%,比增12.2%。共有7個福建名牌產品,9個福建省著名商標,3家省企業技術中心,6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食品加工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30家,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9.9%。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78.5億元,佔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17.8%,比增11.6%。共有4個中國馳名商標,3個中國名牌產品,22個福建名牌產品,17個福建省著名商標,4家省企業技術中心,10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鞋革服裝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99家,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32.5%。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04.4億元,佔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30.4%,比增6.2%。共有有中國名牌1個、國家免檢產品2個、中國馳名商標企業1家、福建省名牌產品企業3家、福建著名商標企業5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個。工藝美術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20家,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6.6%。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72.2億元,佔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7.2%,比增19.3%。先後獲得中國馳名商標1件、福建省名牌產品4件、福建著名商標3件、省優秀新產品1件、省自主創新產品2件,擁有佘國平、李鳳榮、黃文壽3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陳寶如、吳元星、江曉、佘向群、張國王等5位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印刷包裝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9家,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6.2%。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1.1億元,佔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3%,比增—2.5%。化工醫藥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8家,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數的5.9%。實現規模以上工業產值54.3億元,佔全區規模工業總產值的5.4%,比增16.4%。 
建築業
2017年,涵江區52家資質建築業企業累計完成簽訂的建築合同額320.31億元,同比增長52.6%。1—12月完成建築業總產值(按註冊地計算)123.03億元,同比增長19.8%,比上年同期增加20.33億元,增幅比上年同期提高了1.8%,比1—11月下降了4.0%,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四。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17年,涵江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銷售額完成184.80億元,同比增長19.1%,增速比1—11月提高了0.1%,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二;限額以上住宿餐飲業營業額完成1.80億元,比上年增長13.3%,增速比1—11月回落1.5%,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二。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完成55.71億元,同比增長14.9%,增幅比1—11月回落0.4%,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三。 
房地產業
2017年,涵江區35家房地產開發企業的54個開發項目完成投資額83.58億元,同比增長35.0%,增幅位居全市五個縣區第二,其中商品住宅投資完成61.58億元,同比增長35.7%。商品房銷售面積84.91萬平方米,同比下降7.6%,商品房待售面積24.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3.5%。商品房銷售額68.88億元,同比增長21.4%。 
2018年,涵江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億元,增長13.5%;外貿出口總額36.9億元,增長9.5%;實際利用外資2.56億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680元,增長8.3%。閩中革命司令部舊址獲評國家3A旅遊景區。

工業

新中國成立前
清代及其以前,境內工業以個體經營的手工操作為主,有打鐵、織布、製糖、製鹽、釀酒、陶瓷等行業,設備落後,體量微小,多數保留在低級水平。其中製鹽業為明清時境內的支柱行業。清光緒十九年(1893年)后,涵江逐步發展印刷、碾米、煉乳、機械等近代加工行業。民國時期,近代加工業雖有所進步,但規模不大。到新中國成立時,涵江工業企業總產值14.3萬元,僅占工農業總產值的12.8%。
涵江工業基礎較薄弱。1949年前,只有手工小工場,如打鐵、小農具製作、糧油加工、土榨糖、製鞋(草鞋、布鞋)、手工織布、竹編、傢具製作、煉奶、桂元干焙制和水果罐頭加工等,多屬家庭手工作坊及季節性生產,設備簡陋,生產規模小。 
新中國成立后
新中國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對個體手工業、私營工業採取公私合營、合作聯營等形式。1953年,境內進行生產資料社會主義改造,開始發展公私合營和合作聯營工業。隨著生產資料公有制建立,1958年“大躍進”時,全民大辦工業,涵江區域內發展一批莆田縣屬地方國營工廠,如莆田罐頭廠、莆田造船廠、莆田玻璃廠、涵江糧油加工廠、涵江鋼鐵廠、涵江化工廠、涵江農具廠等。1961年,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有的國營企業轉為集體,部分企業則合併或撤銷。1966~1976年,受“文化大革命”干擾,工業發展速度緩慢。1978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實行對外開放,對內搞活政策,鄉鎮企業得到發展。同時,原有國營企業,經過技術改造和引進,逐步從手工操作為主,發展到機械操作,改善了勞動條件。 
1984年建區后,採取“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充分利用涵江地理優勢和資源,進行一系列工業基本建設,工業發展躍上新台階。1988年,涵江闢為沿海經濟開放區,在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特別是加快集體經濟發展的同時,逐步發展個體、聯合體經濟以及“三資”企業。1990年,全區工業生產開始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實現由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型經濟向以工業型和商貿型經濟為主的外向型經濟轉變。 1992年後,區委、區政府制定改革開放綜合試驗發展戰略,工業以城市建設為依託,在全區範圍內合理布點,區域內工業布局、工業內部行業結構、企業規模結構、技術結構和經濟成份都發生很大變化。工業門類已擁有鞋革、紡織、服裝、針織、電子、冶金、光學儀器、機械、化工、玻璃、造紙、印刷、食品、罐頭、釀酒、木器、水產加工等,其中木雕工藝品、玻璃製品、母乳化奶粉、烤鰻、鍍鋅管等已成為拳頭產品,產品暢銷國內外。鄉鎮企業、“三資”企業成為發展涵江經濟新增長點,工業經濟在區國民經濟中居於主導地位。至1994年,涵江區域內有中央、省、市及莆田縣駐涵工業企業20多家,職工5000多人。另有區屬工業企業7499個,其中國有工業企業4家,鎮(街)辦工業企業21家,村辦工業148家,中外合資、合作工業147家,城鄉個體工業7179家。工業總產值(按1990年不變價計算)為15.6億元(不含駐涵企業),其中全民企業佔2214萬元,集體企業5114萬元,“三資”企業75084萬元,城鄉、個體工業73588萬元,分別占工業產值1.42%、3.28%、48.13%、47.17%;年出口總值12961萬美元。 
1994年,涵江境內工業企業職工35009人,其中全民所有制職工1306人,佔3.73%。工程技術人員336人,其中中級以上技術職務74人,佔22%。 
制定扶持工業發展20條措施,出台加強品牌、技術標準創建和推進自主創新3項鼓勵政策,工業發展持續增速增效,支撐作用更加有力。全區完成工業總產值376.40億元,增長23.5%;工業增加值122.65億元,增長22.5%,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82.1%。2008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6家,306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343.25億元,增長25.1%;規模企業產銷率和工業企業綜合指數分別達到98.1%和218。產業規模不斷壯大,鞋革服裝、電子信息、食品加工和機械製造4大支柱產業實現產值300.0億元,增長26.6%。新增集友框業等8個省名牌產品,新增省著名商標3件,新增威諾數控等6家省、市級企業技術中心,華昌首飾和新世紀電子分別主持起草全國千足金鑲嵌首飾和全國覆銅板行業標準。工業節能降耗成效顯著,規模以上工業綜合能耗20.05萬噸標準煤,萬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0.17噸標準煤,低於全市平均水平,同比下降22.7%;化學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別削減19.9%和16.7%。

農業

民國時期,農業是涵江主體經濟,生產發展緩慢。
民國時期及其以前,自然災害頻繁,境內缺乏水利設施,且耕作粗放,收成很差,年畝產稻穀只五六百斤。加上戰亂不已,社會動蕩,抓丁拉夫,苛捐雜稅,迫使農民逃荒,農田荒蕪,故農業生產水平低下。1949年,境內農業總產值僅97.7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7.2%,糧食總產量650萬公斤,人均糧食佔有量145公斤,生豬存欄6500頭,水產品產量195萬公斤。
1956年,境內基本完成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同年底,農業總產值達639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81%,比1949年增長6.3倍。1958年,境內受到“左”的思想干擾,出現“共產風”和浮誇風,農業經濟陷入困境。從1961年開始,境內貫徹“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採取整改措施,農業生產逐步恢復和發展。1965年,農業總產值達128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58.1%,比1956年增加2倍。“文化大革命”期間,境內農村批判“唯生產力論”,再次影響農業生產的發展。但廣大農民群眾自覺抵制“左”的錯誤,堅持開展農業學大寨運動,興修水利,平整土地,改良品種,境內農業仍然取得一定成績。1976年,農業總產值2100萬元,占工農業總產值的33.6%,比1965年增長64%,年平均遞增5.1%;糧食總產量2.5萬噸,生豬存欄2.4萬頭,水產品產量2340噸。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境內農村普遍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積極發展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擴大水產養殖業特別是鰻魚的生產規模,開發性農業得到發展,農業由單一性農業型向綜合性經營型方向轉變。1983年,農業總產值2566萬元,比1976年增長22.2%,糧食總產量2.9萬噸,生豬存欄2.8萬頭,禽蛋360噸,鄉鎮企業總收入1106萬元。1984年6月建區后,以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為基礎的雙層經營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業投入增加。1992年,糧食總產量超歷史最高水平。創匯農業不斷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兩水”(水果、水產)“一菌”(食用菌)和畜牧業生產繼續擴大,以鰻魚養殖和灘塗養殖為龍頭的漁業產值比重,由1984年的23%提高到1994年的73%。農業生產已從單一經營向多種經營轉化,從單純經營種植業開始向牧、漁全面發展和農工商貿綜合經營轉化,全區建成水果、奶牛、蔬菜、食用菌4個生產基地。1994年,農業總產值1.8億元,占工農業總產值10.34%,比1984年增加4.14倍,年均遞增19.2%。糧食總產量1.8萬噸,水果總產量356噸,生豬存欄25316頭,水產品產量1.2萬噸。
2008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0.67億元,增長6.8%。農業“五新”技術大力推廣,主要糧食作物良種覆蓋率達97%以上,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2萬公頃,被農業部列為“2008—2010年測土配方施肥示範區”。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新增佳騰食品、紅太陽精品2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東南香米業被評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並完成股份制改革。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成效明顯,林漿紙一體化原料林基地3年建設任務基本完成。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繼續加大,累計投資3344.2萬元,用於中低產田改造、水毀工程修復等方面建設;農村飲水安全“村村通”工程基本完成,實現投資6225.3萬元,累計受益人口近10萬人;投資7924萬元,新修建農村道路76.9千米。60個試點村建設紮實推進,白沙坪盤村被列為全省鄉村旅遊示範點,新縣、庄邊、萩蘆、白沙4個集鎮和35個村莊完成規劃修編;荔涵大道等重點項目安置區加快建設,群眾回遷工作順利進行。農村“家園清潔行動”深入開展,順利通過省級驗收;“造福工程”搬遷226戶1100人,農村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2008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6.9億元,增長6.5%。榮膺“中國枇杷之鄉”稱號。新增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7家。“東南香”牌大米、東源水產品公司分別榮獲“中國最具競爭力品牌”和“全國農產品加工示範企業”稱號;萩蘆國家級枇杷標準化示範區通過驗收,“莆興農牧基地種肉豬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和“華林蔬菜基地蔬菜標準化生產示範區”列入全省特色優勢農產品基地建設。超額完成林漿紙一體化原料林基地建設任務,林權改革、生態公益林管護機制創新工作進展順利。

商業

涵江商業文化底蘊深厚,自宋初開商埠以來,涵江商貿業活動便十分活躍,商路通達閩、浙、蘇、滬、粵、港、澳等地區。明清時期為東部沿海商貿中心,尤以抗戰時期更甚,涵江的商貿地位舉足輕重。千年的商埠重鎮養育出一代又一代善於經商、樂於從商、精於引商的涵江人。改革開放后,涵江人適時把握機遇、奮發進取、自強不息,在經濟大潮中勇搏浪濤,大力發展商貿業,贏得了“小上海”的美譽。因水路便捷,也有“東方威尼斯”之稱。
涵江各項經濟指標均居莆田市首位。2008年有在外僑胞和港、澳、台同胞42萬人,分佈在世界55個國家和地區,是福建省重點僑鄉之一,有“海內一個涵江、海外一個涵江”之說,特別是擁有李文正、黃廷方等一批商界精英,僑力資源豐富,僑領實力雄厚,是涵江經濟社會發展最大優勢。現有三資企業366家,累計合同利用外資11.5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1億美元,其中規模企業達144家,是福建省外經貿十大縣區之一。
涵江物流園正在向海西第一物流基地轉變,物流配套日趨完善,輻射範圍遍布國內各個城市及東南業、美歐等海外重要的商業節點,倉儲容積不斷擴大。涵江區內物流業十分發達,倉儲容積率巨大。截止2008年12月,全區共有鴻達物流、祥宇倉儲、名星倉儲等物流企業33家,貨運站53家,從事持證運輸業共有956戶,擁有營運性貨車2339輛,總噸位9993.7噸,年貨運量和周轉量分別為774.3萬噸和88591.9萬噸公里。
招商引資
積極組團參加省市多場重要招商活動,精心籌劃組織4支招商小分隊赴東南亞、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灣等地開展項目推介,引資工作再結碩果。2008年共簽約引進項目93個,總投資89.96億元,其中,工業生產性項目74個,投資總額66.87億元,分佔新引項目的79.6%和74.3%;新批外資項目28個(含增資項目12個),合同利用外資1.70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55億美元、增長64.9%。成功簽約引進投資達5.6億元的華晶玻璃製品項目,促成華昌首飾1.2億元擴建項目和新世紀電子4202萬美元增資項目。90個區級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9.4億元,28個區級預備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8億元。237個區級跟蹤督查項目完成投資38.7億元,投產49個,完成投資9.8億元;竣工57個,完成投資11.9億元。

古建築


莆田是省級歷史文化名城,文化遺產、名勝古迹星羅棋布。2013年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莆田的寧海橋、平海天后宮、仙游文廟、龍華雙塔4處古建築成了國家級重點文保單位的新成員,至2013年莆田市“國保”單位增至11處。探訪“一橋一宮一廟雙塔”4處古迹,展示“莆田·國保檔案”。
核心提示:連接涵江區白塘鎮鎮前村與荔城區黃石鎮橋兜村,只有一座涵黃公路橋。殊不知,這座公路橋是由莆田最大的濱海橋撐起的。令人欣慰的是,這座背負公路橋的古橋一掃30年來被“欺壓”的屈辱,得到了我國最高保護級別的“待遇”。而令人憂心的是,新“國保”如今想要甩掉背負多年的“負擔”恐怕難。
這種“橋上橋”的模式,在全國都較為罕見,對古橋造成了巨大的破壞。過去古橋拱形幅度很大,聽老人說站在橋的一端都看不到另一端的騎馬人。自從古橋被架了新橋,交通量急劇增加,各種大型車輛通過時產生劇烈震動,使古橋橋墩不堪重負,尤其是中間橋面出現嚴重下沉,整個橋面還有不同程度斷裂,徹底成了危橋。 建於水深浪大處藏智慧
寧海橋文物管理所所長陳燕奇說,寧海橋古為寧海渡,位於距莆田市區約15公里的木蘭溪入海處。木蘭溪將興化平原分為南北洋,寧海橋為南北兩洋的交通要道。在未建橋之前,百姓來往要乘渡船,十分不便。元代中期,龜山寺僧人越浦發起募捐建造石橋,可這裡溪海彙集,潮大流急,工程十分艱巨。
當時,越浦借鑒宋代蔡襄在泉州建造洛陽橋的技術,先用大批船隻運來大石塊,沉沒於建橋的水下,築成一座水下大堤,再在堤上養殖牡蠣,經生長繁殖,連成一片來膠固橋墩,將石橋粘成整體,這是我國橋樑建築史上的一大創舉。越浦利用退潮機會,在堤上建起14座船形橋墩,形成15個橋孔。
寧海橋全長225.7米,兩墩之間的凈跨徑在8.8~11.8米之間,比福建省著名的五里橋和洛陽橋的跨徑還大。
橋面由75根石樑鋪成,每門橋孔上鋪5根。每根石樑重達幾十噸,長10多米,寬和厚各1米。令人疑惑的是,在水深浪大的地段,在沒有先進機械工具的古代,古人又是如何把石樑鋪到橋面?原來寧海橋的石樑采自沿海,運載石樑的船隻趁海水漲潮時從下游溯潮而上,到橋墩之間用鐵索鏈住。待退潮時,石樑便順利地架上橋墩。到元統二年(公元1334年),寧海橋終於全部建成。自明至清,寧海橋經歷7次重修,現在的橋是在清代歷時15年建成的。
早在1961年,寧海橋就被省政府列為莆田首批省級文保單位。
“過去端午節,從橋上觀日出,萬道金光直投橋下,猶如金龍逐波,故有"寧海初日"的雅稱,是莆田傳統二十四景之一。”莆田市歷史文博研究員柯鳳梅說。
30年“橋上橋”破損多
寧海橋勢如長虹、凌空飛架在溪面上,橋的兩端各有兩尊戴盔披甲、手執長劍的“橋頭將軍”。從橋頭望去,這座水泥大橋與其他公路橋並無二致。細看之下,才發現這是一座“雙層橋”,公路橋將寧海橋牢牢罩在下端。這裡是涵江通往黃石方向的重要通道。
這座“橋上橋”是怎麼來的?原來,上世紀80年代初期,交通部門經批准,利用寧海橋的橋墩基礎,在舊橋上鋪設了新橋,成為涵黃交通要道。古橋與新橋距離約1米,即使是小個子的成年人走在古橋上,也要貓著腰。古橋兩旁望柱頭各有一對姿態不一、線條簡練的石獅浮雕。
此後,古橋經過多次加固修補,但都未能緩解頹勢。前年,政府決定在寧海橋下游新建一座大橋緩解交通,從莆田市公路局獲悉,2012年9月18日寧海新橋已正式動工建設。新橋位於寧海舊橋下游110米處,計劃建設工期24個月。
新橋建成復原古橋恐難成
按照計劃,新橋建成后,將對寧海橋進行復原。陳燕奇對此卻表示不樂觀。“古橋橋面已多處斷裂,現在幾乎是靠新橋固定在一起。”陳燕奇擔心,一旦拆除了新橋,反而會令古橋散架。即使拆除新橋,拆橋過程也必然會使古橋產生震動,能不能“挺”得住,還是未知的事。
儘管如此,陳燕奇還是希望政府能加強保護,集結專家力量,群策群力,盡量恢復寧海橋原貌。他還希望政府能結合附近的梅妃故里,連片開發旅遊景點,讓“國保”文物實現新價值。
莆田涵江楓林世惠祠和龍溪祖社,日前一併被列入第八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黑建築是楓林世惠祠,紅建築則是龍溪祖社。

楓林世惠祠

走進楓林世惠祠,只見構造簡單,上下廳連著一個天井。祠里空蕩蕩的,甚至連張坐椅都沒有安放。除了上廳供奉的六尊神像外,再無其他裝飾,樸素得連屋樑上的木構件都沒有上漆。
楓林世惠祠始建於宋代,清代重修,至今保持著清建築風格。別看構造簡單,不像其他祠堂那樣富麗堂皇,但大部分構件都是原構,非常珍貴。
別看楓林世惠祠平凡無奇,其實大有來歷。楓林世惠祠前廊西側,只見牆上嵌著一塊2米多高的大石碑,石碑上刻著“曾公陂”字樣,落款為“紹定五季孟夏立”。這塊石碑是群眾紀念建水渠“太平陂”的功臣留下的。記者了解到,楓林世惠祠供奉的是唐太守何玉、宋端明學士蔡襄、宋興化軍知軍劉諤和曾用虎、明興化府推前侍郎三州章薛等修建太平陂的功臣。因為世惠祠供奉的是水利功臣,按照民間說法,紅色會引發大水,因此與水有關的門只能上黑漆。

龍溪祖社

穿過西側走廊,隔壁的龍溪祖社卻是另一番風景。前殿和主殿張燈結綵,屋頂房梁漆著大紅油漆,點綴著雕刻精美的金色木構件,金碧輝煌。
龍溪祖社則建於明神宗年間,清咸豐年間重修。最有價值的是懸掛在上殿的兩塊清代牌匾,一塊是雍正己酉年的“赫濯厥靈”匾,另一塊是嘉慶丁卯年的“感而遂通”匾。村裡最大年紀的老人都不知道它們的來歷。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涵江區新建改建中小學項目14個,新增學位1000個,在華僑職專開設企業冠名班8個,為企業輸送專技人才400多人。 
文體事業
2018年,涵江區奪得4枚全國體校田徑錦標賽金牌,電影《媽祖回家》在江口完成取景拍攝。 
衛生事業
2018年,涵江區國葯涵江醫院新院封頂裝修,29個村衛生所完成標準化改造。 
勞動就業
2018年,涵江區全省首家成立中國海峽人才市場區級工作站,城鎮新增就業3700人。 
社會保障
2018年,涵江區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突破30萬人。新建2個省級五星級社區養老日照中心、51個農村幸福院。 
脫貧攻堅
2018年,涵江區培育產業扶貧基地30個,開發公益性崗位201個,新增小額信貸355萬元,納入低保建檔立卡戶1560人,完成貧困村脫貧摘帽4個。 
環境保護
2018年,涵江區取締反彈復建畜禽養殖場108家,整治“散亂污”企業264家,102家重點企業全部安裝廢氣治理設施。 
城鄉建設
2021年3月10日,列入福建省“崇尚集約建房”創建縣的縣(市、區)名單。要按照“無裸房、有風貌、有機制、有示範、有設區市現場會”的“一無四有”目標,用兩年時間完成裸房整治,新建農房全部按建築立面圖集建設,並建立健全農房建築風貌管控機制。

交通運輸


2018年,涵江區完成頂鋪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改建城鄉道路57千米,1000多千米農村公路全部納入災毀保險。新開通公交線路4條,新增綠道12千米、停車泊位600個,新投放公共自行車1500輛。 
福廈(福州至廈門)公路、福廈高速公路貫穿全境,與涵黃(涵江至黃石)、涵梧(涵江至梧塘)、涵三(涵江至三江口)公路等構成區內四通八達的陸上交通網路。區內鎮村骨幹道路基本實現水泥化。建有涵江汽車站、汽車西站、長途汽車站,涵江已成為閩中交通樞紐。
港口
位於木蘭溪入海口與興化灣交匯處的三江口港系百年老港,港域廣闊,水深不淤,常年可停靠千噸級輪船。現擁有兩座千噸級貨運碼頭,一座300噸級客運碼頭。機械化搬運配套設施完善,年吞吐量30萬噸。開通至寧波、上海、大連、廈門、福州、廣州等地及香港航線。

歷史文化


涵江自古以來文化昌盛,名著有唐代《閩中名士錄》、宋代《春秋註解》、明代《露書》、清代《梨園百詠》等。傳統戲劇和民間音樂舞蹈有莆仙戲、十音、八樂、車鼓以及舞龍、舞獅等。 
音樂
十音
俗稱“十番”,境內流行廣泛。常用樂曲有《北台妝》、《荔枝樓》、《風和子》、《上小樓》等曲牌。境內多數村有十音隊,塘頭、鐵灶、碼頭、哆頭等大村,往往有兩隊以上。 
文十音
涵江僅有的古老音樂,流行地區不廣,只在塘頭和哆頭兩個村。該樂器保存古老樂器特色,所用曲牌,至50年代前只25首曲,如《主雲飛》等。1962年,哆頭文十音隊參加晉江地區音樂觀摩演唱會,引起音樂界的注目。其中文枕琴獨奏節目,多次在省武夷音樂舞蹈節上獲獎。1986年,黃福安的文枕琴獨奏《港灣遐想》在全國民間音樂舞蹈大賽上獲二等獎。之後,李尚清、黃福安作為福建省訪日藝術交流團成員,赴日本琉球群島,作文枕琴交流演奏,受日本藝術家讚賞。 
八樂
八樂隊是由少年男女組成,隊列5—9人,以演唱為主。八樂曲選自莆仙政曲牌,常唱的有《賣畫》、《訪友》、《觀音掃殿》、《春江遊船》等片斷。 
車鼓
原名鐐鑼鼓,是涵江特有的民間打擊樂器合奏的音樂。車鼓可以排成陣勢表演,也可以行進表演。錢手雙手各執重十多斤的大妓,收腹挺胸,上下翻飛,擊出富有節奏的韻律。車鼓始於何時史無記載。原始車鼓很簡單,每逢店會、元宵,村民均把車鼓作為菩薩出巡的儀仗隊。 
舞蹈
龍舞
龍舞用於元宵節或盛大節日時。100多年前,涵江集奎村每年元宵時,往往舞弄所謂“香龍”。它是以稻草紮成草龍一條,長約丈余,龍身插滿供菩薩的香,由幾人舉著舞弄,動作簡單,只是搖擺而已。今已失傳。 
獅舞
弄獅和弄龍一樣,只流行於集鎮。每逢盛大節日,民眾多組織表演,以示慶賀。 
遊船舞
俗稱春江遊船。女演員2人,一扮漁女、一扮船婆,2人腰間系一條薄綢,虛擬漁舟。二女徐步街頭,作水面遊盪種種姿態。八樂隊伴奏蒂曲《江頭金桂》、《集賢賓》等曲牌,邊歌邊舞。今改為一女一舟,同時數女同樣打扮,搖槽行於街頭,表演漁家樂的動作,仍以音樂伴奏。 
蓮花燈舞
即“香花派”法事舞蹈,俗叫九蓮燈、穿九蓮。全隊少者7人,多者20—30人。1人執紙幡領隊,余各持一盞碗口大的紙糊的蓮花燈,中點蠟燭,舞動起來,上下左右團團滾動,光影閃爍。舞者側身而跑,左旋右轉,姿態萬千。此舞多在廣場鬧“拜懺”道場時表演。 
曲藝
里歌和梆鼓唱
里歌是民歌的一種,廣泛流行於涵江境內。新中國成立前,當夕陽西墜時或月明之夜,每見盲翁或盲婦在街頭巷尾唱但歌討飯吃,俗稱乞食詩。但歌主題有《四季歌》、《十二支白扇》、《十月景》、《二十四景》等,歌詞簡練,富有韻味,每段七字一句,四句合轍。段數較多,最短的《十二支白扇》只有12節48句。內容以歷史演義、古今傳奇、民間故事和神話為多。伴奏樂器,只用梆鼓(也叫筒鼓)和竹板。 
走唱
屬民間戲曲清唱,藝人手拉木桶胡,口含青樹葉,自吹自奏,邊走邊唱。傳統走唱,是特選莆仙戲摺子戲精彩片段,如《大哥開水》、《有心無意》、《腦脂鋪》等,好些走唱曲目在青仙戲曲中己消失,但因其唱段優美成為走唱保留節目,久唱不衰。 
九蓮唱
是由民間法事活動中的九蓮道場(俗叫“拜懺”、“穿九蓮”)的宗教音樂演變出來的新曲藝之一。20世紀50年代中期,涵江文藝工作者把它改造、創新,定名為九蓮唱。 
剪花
新中國成立前民家閨女的日常家課,是一種與剪紙同源而較簡單的手工藝術。剪花是用一把小小的“花剪(刀)”在紅紙上剪成各種花的圖案,如梅花、桃花、牡丹等,枝葉間套上吉祥字句,如百年借老、壽比南山、福祿壽等。其形式方圓大小,花樣繁。這種花(俗叫紅紙花)是人家用於祭祀神明、祖先,或婚廷、壽篷,或送禮時放在禮品上面的,取平安吉祥之意。 
彩樓
塗假山
民國時期,境內民間活動時偶有塗假山。新中國成立后,逢元宵佳節,在境內市區蒼頭社、粉李埋及后坡捏等地的廣場,搭個低棚,塗起假山。系用炭簍蒙著布彩繪成“山”,按上木片或紙板製作的樓台亭閣,泥頭綢衣人物,栩栩如生,描繪出民間故事或傳統劇目的一個場面,如《牛郎織女》、《陳三五娘》、《鳳儀亭》、《金山寺》等,燈燭通宵,供人觀賞。 
妝閣
原名彩閣,因用人抬,俗叫妝架、轎底。架上設置假山、怪石、亭閣,以湖濱、船頭作背景,由少女飾成故事主角上架造型。內容有姑娥奔月、天女散花、麻姑祝壽、水漫金山等神話故事中的精彩場面。在元宵節或重大節日時妝架遊街,伴以十音八樂。 
疊果(蔗)盒
延寧宮元宵時獨具一格的造型藝術。先選大小一樣的甘蔗,去皮、首、尾,切成圓周相等的蔗節備用。疊果(蔗)盒時,以天井為底盤,直徑約1米,高几與屋檐齊。四周以八條垂線為準繩,把蔗節自下而上、由大而小地層層疊成塔形,塔身以染紅的蔗節嵌成“上元祈福、慶賞元宵”八字。塔心點五更燭(今用電燈) 徹夜通明,宛如璀燦寶塔。 
擺齋菜
齋菜是元宵節的供品,分葷、素兩種。葷食齋菜,如用金雞裝成獨釣漁翁,用豬肚裝成萬壽烏龜等,另有風味。素食齋菜,以盤盛米鋪底,除人首泥塑外,所有衣服、笠帽、亭閣、小橋、花草等,都是用或干或濕或染色的素食如豆腐皮、香菇、筍乾、紅棗、米粉等製成的,小巧玲瓏。人稱為“盆中假山,碗里彩閣”。直至現在,仍為群眾所喜聞樂見。

榮譽稱號


2018年11月,涵江區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區。 
2019年11月13日,涵江區入選2019年工業百強區。 
2021年3月,入選福建省住建廳公布的“崇尚集約建房”縣(市、區)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