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河區

中國地名

臨河區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中部,居河套平原腹地,坐落在黃河“幾”字彎上方,南與鄂爾多斯高原隔河相望,北依陰山,東與烏拉特草原緊密相連,是巴彥淖爾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信息中心。地理坐標為北緯40°34′~41°17′,東經107°6′~107°44′。總面積2354平方公里,區轄11個鎮、3個鄉、160個行政村,城區設10個街道辦事處。

臨河有蒙、漢、回等14個民族,截止至2013年底,共有54.93萬人口。

歷史沿革


考古表明,河套平原就有人類繁衍生息。著名的“河套文化”即薩拉烏蘇河畔的考古發掘表明,處於智人時代的“河套人”,曾在黃河岸邊製造石器,從事狩獵,食肉衣皮,創造了河套地區原始時代的物質文明。陰山岩畫研究表明:早在一萬多年前,陰山南北就是游牧民族生產生活的理想家園。那時,陰山河套一帶草木茂盛,百獸出沒,生態極好。周宣王派大將南仲率大軍討伐居於陰山河套地區的獫狁之族,並在包括今臨河地區在內的朔方築城防守。戰國時代,趙武靈王君臨河套,“至高闕為塞”,設九原郡。臨河屬趙國九原郡之西部地。當為臨河見於史籍之始。
漢武帝元朔二年,即公元前127年,武帝命大將軍衛青統兵十萬出雲中,北伐匈奴,收復當時被匈奴佔領的黃河北河以南平原地區,稱“河南地”。漢王朝在河南地置朔方郡,下領十縣,臨河縣是其中之一。其縣城築於今新華鎮境內,隸朔方刺史郡統領。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匈奴再度南下。至獻帝建安年間,臨河縣廢。直至三國及晉初,臨河地區長期為匈奴牧地。西晉永嘉以後,臨河地區又迭次為前趙後趙、前秦、後秦、赫連勃勃夏屬地。
臨河區
臨河區
南北朝時,北魏政權設立鎮,臨河地域屬沃野鎮轄區。隋初屬豐州,大業三年(607)撤州置郡,屬五原郡。唐初隸關內道,貞觀中改州置郡,屬九原郡。景龍二年(708),張仁願築三受降城,臨河屬西受降城。宋、遼、金、夏時,皆為西夏屬地。元滅西夏,設雲內州,臨河地區屬雲內州之大同路。明初,地屬寧夏衛。未幾,即入北元蒙古部屬。北元中興之主阿拉坦汗曾駐牧河套地區。清初,分屬伊克昭盟鄂爾多斯左翼后旗和右翼后旗。
乾隆以後,置道設廳,隸歸綏道薩拉齊廳。光緒二十七年(1901)隸五原廳。民國初年,改廳為縣,屬五原縣。民國十四年(1925),析五原縣豐濟渠以西地置臨河設治局,築城強家油房(今城關鎮),直隸綏遠省。民國十八年(1929)十月升格為縣。1949年9月19日,綏遠省國民黨軍政當局宣布起義,臨河縣屬綏遠之陝壩專員公署。1954年,綏遠省與內蒙古自治區合併。同年陝壩專署改稱河套行政區,隸屬未變。1958年河套行政區與巴彥淖爾盟合併,臨河縣隸巴彥淖爾盟。1984年12月11日,臨河縣改為縣級市。2004年8月26日,巴彥淖爾撤盟設市,稱巴彥淖爾市,臨河市更名為臨河區。區人民政府駐慶豐東街。

行政區劃


臨河區
臨河區
截止至2010年底,臨河區轄10個街道、11個鎮、3個鄉:團結街道、車站街道、先鋒街道、解放街道、新華街道、東環街道、鐵南街道、西環街道、北環街道、曙光街道、狼山鎮、新華鎮、干召廟鎮、黃羊木頭鎮、烏蘭圖克鎮、隆勝鎮、小召鎮、雙河鎮、古城鎮、城關鎮、白腦包鎮、八一鄉、丹達鄉、烏蘭淖爾鄉;狼山農場、臨河農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臨河位於內蒙古自治區西部,黃河北岸,陰山南麓,河套平原中部,南臨中國第二大河--黃河,故名“臨河”。地理坐標為東經107°6'至107°44',北緯40°34'至41°17'。

地形地貌

臨河區
臨河區
臨河全境為黃河沖積平原,地面開闊平坦,地勢從西南向東北微度傾斜,海拔高度為1209米--1045米。臨河耕地面積75761公頃,佔總面積的54.4%,其它為牧場、沙丘、森林和湖泊。臨河地下水資源豐富,地下水埋深平均為1.6米至2.2米。地下水多為淡水,適宜灌溉。地下水補給主要是引黃灌溉,年引水量達12億立方米,灌溉面積159.5萬畝。

氣候

臨河區
臨河區
臨河深處內陸,屬於中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雲霧少降水量少、風大、氣候乾燥,年降水量138.8mm,平均氣溫6.8°C,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年日照時間為3229.9小時,是我國日照時數最多的地區之一。光、熱、水同期,無霜期為130天左右,適宜於農作物和牧草生長。

土壤

灌淤土是臨河主要土類之一,分佈地區較廣,包蘭鐵路陝壩——五原公路之間是灌淤土分佈集中區,黃河防洪堤以南,總排干以北有少量分佈。灌淤土面積1762727.22畝。
臨河區
臨河區
灌淤土的物理性質:表土容量1.5g/平方厘米,總空隙度44.46%,地下水埋深0.7~2.7米。其化學性質:pH值7~8.5,含鹽量0.8%,全氮0.068%,速效碳9.16ppm,速效鉀2.45ppm,有機質1.05%,碳氮比為8:8.9。灌淤土灌效層較薄,一般在50厘米左右。由於引黃河水灌溉和耕作施肥,灌效層均勻一致,層理不明顯。灌效層中,腐植質含量較高,結構良好,易耕作,是臨河主要耕作土壤,適於多種作物、林木及牧草生長。
灌淤土類包括草甸灌淤土、鹽化灌淤土四個亞類,灌淤紅泥土、灌淤兩黃土、灌淤沫土、灌淤沙土、鹽化紅泥、鹽化兩黃土、鹽化沫土、鹽化沙土8個土屬,127個土種。

自然資源


水資源

臨河區
臨河區
黃河是過境河流,是臨河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主要來源。黃河總徑流量年際變化不大,年平均總徑流量為367.2億立方米,流量為847.3立方米/秒。年內月季變化大,最大流量在8月,最小流量在11~12月。最大月份的流量為最小月份流量的5~24倍。黃河是臨河灌溉的主要水源。已形成以永濟、黃濟兩大幹渠為主體的引黃灌溉網。年引水量為11.02億立方米,總灌溉面積190.99萬畝,溝渠佔地20.51萬畝。
地表水除黃河灌溉網以外,還有總面積3.1萬畝的大小湖泊,水深1~7米,PH值8~9。
地下水儲量豐富。埋深平均在1.6~2.2米,3月份最深在2.5米以下,11月份最淺在0.5~1米。地下水走向與地形一致由向北。北部埋深<1米,含水層厚度180米,單位涌水量5~10立方米/小時;中部埋深<1.5米,含水層厚度150米,單位涌水量10~20立方米/小時;南部埋深<2米,單位涌水量10~20立方米/小時。地下水淺部為淡水,礦化度<3g/l的總面積的71.65%,礦化度3~5g/l的佔20.61%,礦化度5~10g/l的佔7.74%。深部以淡水為主,有鹹水、半鹹水,主要分佈在古城、份子地、白腦包一帶。地下水補給主要靠引黃灌溉,年滲漏5億多立方米。

植物資源

臨河歷史上糧豆作物以小麥、糜子為主,大麥、玉米、高粱、黃黑豆、黍子蠶豆、穀子、次之。間段性種植過水稻,還有豇豆、紅豆、綠豆、豌豆、喬麥等雜糧和馬鈴薯。

人口民族


2013年末臨河區常住人口54.93萬人,其中城鎮人口36.06萬人,鄉村人口18.87萬人。
2021年6月12日,巴彥淖爾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臨河區常住人口為582206人。

現任領導


區委書記:趙峻岭

經濟


綜述

2013年臨河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254.4億元,同比增長9.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2.2億元,同比增長3.0%;第二產業增加值129.5億元,同比增長10.7%;第三產業增加值82.7億元,同比增長9.6%。三次產業結構比由17:52:31演變為16:51:33。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6349元。
2018年,預計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56億元,增長6%;固定資產投資完成79.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1億元,增長8.1%;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16.2億元,剔除一次性耕地佔用稅,同比增長15%;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1393元和18025元,增長7.6%和8.2%。

第一產業

2013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71.9億元,同比增長6.5%;實現增加值42.2億元,增長3.0%。臨河區農作物種植面積為208.1萬畝,比上年減少0.8萬畝,減幅0.4%。全年糧食總產量為65.8萬噸,比上年增加0.8萬噸,增幅1.2%。臨河區家畜總頭數169.5萬頭(只),比上年減少0.7萬頭(只),減幅0.4%;家畜飼養量達到438.1萬頭(只),比上年減少15.0萬頭(只),減幅3.3%。林業2013年投資10億元,栽植各類苗木1500多萬株,完成人工造林8.1萬畝,臨河區有林面積為33705公頃,灌木林地面積3436公頃,林網四旁植樹面積5691公頃,森林覆蓋率18.4%,活立木總蓄積量為447.3萬立方米。

第二產業

2013年,臨河區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85.2億元,增長12.2%。在規模以上工業中,股份制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55.0億元,增長15.1%;大中型工業企業實現增加值40億元,增長13.8%;輕、重工業增加值分別為59.9億元和25.3億元,增長17.4%和3.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3.8億元,實現稅金2.2億元。規模以上工業產品銷售率為94%。

第三產業

2013年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89.4億元,增長12.7%。分城鄉看,城市實現零售額83.3億元,增長13.1%;鄉村實現零售額6.1億元,增長7.6%。分行業看:批發和零售貿易業實現零售額77.5億元,比上年增長13%;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11.9億元,同比增長10.5%。

社會事業


科教事業

2013年臨河區授權專利61件,其中發明專利23件,實用新型專利20件,外觀設計專利18件,有10個單位登記科技成果11項,其中有6項通過了科技廳鑒定,成果專利登記與授權數走在全市前列。推薦申報巴彥淖爾市科技進步2項,獲巴彥淖爾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星火農技12396科技服務範圍覆蓋了臨河區9個鄉鎮,全年共接聽諮詢電話346個,現場處理81次,解決生產技術問題252個。組織承辦各類科技科普宣傳活動12次,發放各類資料120種,共16.5萬多份(冊),展出科普展板215塊。2013年有1個項目獲得國家創新基金,2個項目獲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支持,1家民營企業獲自治區第五批科技名牌企業稱號,有2項科技成果獲全市科技進步三等獎,臨河區獲巴彥淖爾市科技工作先進旗縣區稱號。臨河區擁有產品質量檢驗機構12家;法定計量技術機構2家;地震觀測台站2個。
臨河轄區擁有各級各類學校59所,在校學生90055人。擁有普通高等學校2所,在校學生8041人,專任教師571人;中等職業學校7所,在校生11869人,專任教師571人;普通中學19所,在校生26504人,專任教師2177人;小學29所,在校學生28637人,專任教師2249人。擁有幼兒園38所,在園幼兒14868人,教師433人。擁有特殊教育學校2所,在校學生136人,專任教師60人。
2018年,實施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創建,落實各類教育資金1.5億元,水源路學校開工建設,三中宿舍綜合樓、一小幼兒園、五小體育館等5個項目建成投用。新招聘優秀教師130名,城鄉校際交流教師197人(次),教師隊伍進一步優化。設立教學質量專項獎,發放獎金591.3萬元,極大地調動了教師工作積極性。高考本科上線1815人,上線率穩居全市第一。

文化事業

2013年末臨河區共組建起群眾藝術協會20個,會員達1620人。影劇院4個,文化藝術館2座,檔案館1座,圖書館2座,報社1家,博物館2座。擁有廣播電台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100%;擁有電視台1座,電視人口覆蓋率100%。有線電視用戶達10.3萬戶。全年出版報紙1016.3萬份。打造精品街道社區服務中心3個,基層社區文體活動中心10個,農村文化廣場5個,新建文化大院7個。成功舉辦了2013年春節、元宵節大型社火表演活動。承辦了巴彥淖爾經濟技術開發區第六屆春季職工運動會。區總工會舉辦了“慶五一”第四屆職工乒乓球比賽。成功舉辦了7場大型專場文藝晚會。舉辦了臨河區首屆廣場健身操比賽。

社會保障

臨河區
臨河區
2013年末臨河區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5.1萬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14.4萬人,領取人數3.5萬人;城鎮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3.1萬人,城鎮居民參加醫療保險17.9萬人,其中,未成年人參加醫療保險9.8萬人;參加工傷保險職工達3.2萬人;參加生育保險職工達3.1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7萬人;全年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到24.2萬人,參合率99.6%。全年累計報銷醫療費10254.4萬元。

風景名勝


鏡湖2A景區,臨河地區集旅遊、度假、娛樂為一體的綜合型生態旅遊區,位於臨河區北郊,距市區9公里。總佔地面積4500畝,800畝水面鑲嵌其中,四周綠樹掩映,芳草連天,魚躍鳥翔,葦草叢生,生態環境保持完好,堪與寧夏“沙湖”媲美。
青清湖景區,位於臨河區西南5公里處,佔地600畝,水域400畝,葦草200畝,是天然淡水湖,平均深度1-2.5米。湖中生長著草魚、墨魚、鯉魚、白鰱等多種魚類,湖東北、西北部為自然沙丘,南部為廣闊的田園,鄰近有現代化奶牛場。
隆勝星月生態高科技農業觀光旅遊區,位於臨河區東北17公里處,面積16.7萬畝,是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和農業廳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
甘露寺,位於臨河區新華鎮哈達村,又叫常素廟,始建於民國12年,是內蒙西部最大的漢傳佛教寺廟,現有僧人23人,寺院佔地面積31000平米,年觀光約30萬人次。
慈雲寺,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新華鎮,寺院距巴彥淖爾市首府所在地臨河區僅49公里,有兩條省級公路經過寺院,交通十分便利。寺院創建於1938年,作為緣起,時僅為一位張姓的大善人變盡家財建起的兩件土房,張善人曾預言寺院在過後將得逢大德高僧,在該寺廣傳聖教,紹隆佛祖家業,當時為漢傳佛教寺院。1945年曾增修大雄寶殿等三座佛殿,後由於年久失修和文革破壞,三間佛殿也幾近破敗。1982年改革開放以後,黨的宗教政策得到充分落實,寺院在市區兩級政府和廣大群眾的大力指出下,由妙金老和尚在原址上建起一座430平米的觀音殿和一座88平米的山門。2001年應廣大漢地信眾虔誠祈請,具德金剛上師玖美俄薩-遠從藏地來坐床慈雲寺。
干召廟四季青農業高科技生態園區,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和農業廳認定的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位於干召廟鎮民主村四組,地處干烏路2公里處,佔地面積3000畝,其中林園佔地1000畝,設施農業300畝,漁池100畝,養殖用地600畝,高級作物及其他佔地1000畝。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2020中國鄉村振興百佳示範縣市”榜單發布,臨河區位列第32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