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山岩畫

岩畫

陰山岩畫是雕鑿在陰山山脈岩石上的圖像,分佈地域廣泛,主要集中在內蒙烏拉特中旗、烏拉特后旗磴口縣等旗縣的境內,題材涉及動物、人物、神靈、器物、天體等。陰山岩畫的藝術水平精湛,其刻法有敲鑿、磨刻、線刻等,世界只有少數岩畫遺跡可與之媲美。陰山岩畫題材極為豐富,包括有動物、人物、飛禽圖案及人類的狩獵、乘騎、放牧、舞蹈、征戰、巫師做法、以及日月星辰、圓穴等大量的符號、標記等。專家表示,岩畫的創作歷經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戰國時期、秦漢時期、南北朝時期、隋唐時期、西夏時期、蒙元時期、明清時期共10個階段。

創作背景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
早在公元5世紀時,內蒙古自治區烏拉特前旗、烏拉特后旗、烏拉特中旗、磴口縣境內的陰山岩畫就被北魏地理學家酈道元所發現。他在著名的《水經注》中作了詳細的記述:“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盡若虎馬之狀,粲然成著,類似圖焉,故亦謂之畫石山也。”
內蒙古考古工作者就是按照《水經注》提供的線索,在西起阿拉善左旗,中經磴口縣、潮格旗,東至烏拉特中后旗的東西長約300公里,南北寬約40-70公里的陰山狼山地區發現了近萬幅的岩畫,其數量之多、內容之豐富、年代之悠久,令人嘆為觀止。這些記載是世界上對陰山岩畫最早的記錄。然而在其後的若干世紀里,再沒有人去問津。
直到20世紀30年代未,中瑞西北科學考察團才發現了幾幅岩畫。對岩畫的全面考察是從1976年開始的。此後,每年都有許多專家、學者和遊人到巴盟境內考察和參觀,先後共發現岩畫1萬多幅,其中做過拍照和臨摹的岩畫有近千幅。這些岩畫不僅反映了陰山地區古代居民的信仰、美學觀和世界觀,同時也揭示了他們的游牧生活狀況。
2006年5月25日,陰山岩畫作為新石器至青銅時代石刻,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6年8月,在烏拉特中旗境內新發現上千幅陰山岩畫,對研究我國古代游牧民族的生活習慣和社會風貌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該岩畫群位於烏拉特中旗東部新忽熱蘇木烏蘭楚魯嘎查北部的勃日和山幾處山峰上,分佈區域長約2公里,內容以動物為主,也有狩獵的畫面。這裡共發現近50組畫面,每幅畫面由若干個單體畫組成,圖案內容包括北山羊、盤羊、駱駝、麋鹿、虎、狼等。這些岩畫多採用打鑿的手法,圖案刻痕較寬,線條略顯笨拙,畫面清晰,保存較好,初步推算是我國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黨項部落的文化遺存。

修復價值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分佈非常廣泛,最多的地方在烏拉特中旗南部的地里哈日山的黑山上,東西延伸5公里多。僅此一處,岩畫就在千幅以上。在地里哈日山東北不遠的山南坡和山頂部也有大量岩畫和地里哈日山岩畫毗連一起,成為一個岩畫分佈區。地里哈日山西南約8公里的瓦窯溝北山,每隔2至10米或稍遠一些便有一處岩畫,總數在9百幅以上。其次在蹬口縣的北托林溝山地的黑石上,一般2~3米就有一幅岩畫,最遠間隔不超過10米,其總數在5百幅以上。
最密集的岩畫群一個在默勒赫圖溝一處迎北的崖壁上,東西約50米、高約20米,約有80個人頭像組成。另一個在格和尚德溝中段的一塊迎西的石壁上,寬約5米、高約15米,由50個個體畫組成。
岩畫面積最大的是烏拉特后旗大壩溝口西畔石頭上的正方形岩畫,面積約400平方米,被列為自治區重點保護文物。

歷史價值

陰山岩畫是迄今為止我國已發現的岩畫中分佈最為廣泛,內容最為多樣,藝術最為精湛的岩畫”“不僅是世界上最早發現的岩畫,同時也是世界上最豐富的岩畫之一,是我國最大的岩畫寶庫,現存陰山岩畫的絕大部分分佈在巴市地區,最大的面積達400平方米,真實地記錄了在此生活的古代北方匈奴、敕勒、柔然、鮮卑、蒙古等游牧民族的生產、生活歷史。五虎圖是陰山岩畫的代表作。
陰山岩畫的作畫年代,跨度逾千年,它的上限不晚於新石器時代早期,下限一直到近代。陰山岩畫是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共同締造的,它像一個北方游牧民族的歷史大觀園,從多角度、多側面地直射或折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它的發現對研究當時人們的宗教觀、審美觀、思維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提供了翔實的材料,為史前史、藝術史、民俗學、人類學、美學等多種學科開闢了新的領域。

作品鑒賞


陰山岩畫的藝術特色質樸、生動,並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岩畫多以寫實為基礎,記錄了人類童年及各個歷史階段的社會生活。題材來源於自然,來源於生活,再現作者親身所處的自然環境。在構思、技巧和表現力諸方面,均顯示出作者敏銳的觀察力、樸實健康的美學觀和驚人的藝術才華。陰山岩畫並不是對自然原封不動的照搬,作者往往把從生活中捕捉來的形象給予想象性的加工,把表現對象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程度,並竭力突出作者的意圖,因而使作品非常生動。許多運動物像動感強烈,或引頸長嘶,或回首短嗚,或慢步緩行,或四蹄騰躍;有的彼此含怒欲斗,有的相與舔吻親呢。作者為了強調某一事物,運用誇張、對比和襯托的手法,突出作者表現的中心,如人與動物、動物與動物間鬥爭的圖畫,均在構圖和比例上往往突出勝利者的形象,因而產生了強烈的藝術效果。
陰山岩畫的作畫方式主要有敲鑿法和磨刻法兩種。敲鑿法是利用比畫面石料硬度高的金屬器或石器,在畫面上打擊成點,點連成畫。用敲鑿法製成的岩畫,線條深淺不一,疏密不均。磨刻法亦稱研磨法,用此法做成的岩畫,痕深面光,斷面成“U”形。此外,還有划刻法,即用金屬工具划刻,其划痕細而淺,此類作品多為晚期作品。
岩畫中還有顏料岩畫,即用石灰和動、植物油調作顏料塗於岩石上的岩畫。這類畫數量不多,多為近代作品,且與喇嘛教有關。

發展歷程


陰山岩畫大體分為四個時代、五個時期:
第一代岩畫,是舊石器時代晚期至青銅器時代中期原始氏族部落的岩畫。這是岩畫的鼎盛時期,數量多,分佈廣,製作認真。
第二代岩畫是春秋時期至兩漢時期匈奴人的岩畫。
第三代岩畫為中世紀岩畫。這代岩畫又可分為兩個時期,即:北朝至唐代突厥人岩畫和五代至宋代回鶻黨項人的岩畫。突厥人岩畫數量較少、內容以表現家畜為主,其中山羊佔有突出地位。表現手法有抽象化、圖像化的特徵;回鶻岩畫的突出特點是用鐵刃畫刻而成,線條細而淺,題材多為仿前代作品,並有少數植物圖案和回鶻文字。黨項人岩畫大都是敲鑿而成,做工粗糙但色澤新鮮,多如新作一般,並伴有西夏文字。其藝術特點是形象性很強。
第四代岩畫是元代以後蒙古族的作品,稱為近代岩畫。岩畫分敲鑿岩畫和顏料岩畫兩種。顏料岩畫為蒙古民族所特有,岩畫內容除一部分反映生活、生產(如奔馬、雙峰駝、牧工圖等)之外,多數是與喇嘛教有關的圖案。

研究價值


動物圖像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
動物,與當時尚處於狩獵或放牧時代的游牧民族來說,是息息相關的。它們是游牧民族主要的食物來源,獸皮用做縫製衣裳。因此在岩畫中,動物圖像占的比重是最大的。其中有,馬、牛、山羊、長頸鹿、麇鹿、狍子罕達犴、狐、駝、龜、犬、鷹等各種飛禽走獸。對於這些動物的刻畫,大都採取了寫實手法,一般的都很形象而生動,有很多甚至達到了寫實與藝術的完美結合。在烏拉特后旗發現了一幅群虎圖,就是一幅精彩之作,九隻老虎被刻畫的栩栩如生,結構安排也很巧妙,渾然天成。

行獵放牧

在游牧民族生活中,行獵、放牧是他們維持生存的手段。在狩獵上,有單人行獵、雙人行獵、集體圍獵。獵人所用武器,主要是弓箭、棍棒。行獵圖中突出的一點是獵人必有所獲。他們追捕的動物,每每帶箭著傷,反映了作畫者祈求收穫的願望;放牧圖,一般布局勻稱,動物排列有序,形狀優美。

車輛圖

車輛是山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在某種程度上能反映當時的生產水平。陰山岩畫中,反映車輛的畫面也為數不少,在磴口縣西北的一座小丘下,鑿刻有一幅車輛圖,很具代表性,車輛的結構尚可辨認,由轅、輪、輿、軸構成,兩輪大小稍有不同,左輪輻條八根,右輪輻條九根,輿作圓形,兩轂間貫以車軸,轅在輿底軸上。聯繫其它畫面,這車可能是用於載運獵物的,可見作畫時期,山區車輛使用已相當普遍了。

征戰圖

部落間的戰爭,在歷史上是很常見的,岩畫中也有反映,在磴口縣和烏拉特后旗的交界處發現了一幅頗為生動的征戰圖。這幅圖對勝敗雙方刻畫的很明朗。勝者一方,士兵們披堅執銳、挽弓搭箭,向敵人前後夾攻。他們都頭留雙辮,有些人頭上還插著長長的羽毛(可能為軍事首領),敗者一方,光頭居多,有的已身首異處,有的正在逃跑,整個畫面勝敗對比鮮明,很可能是某部落為紀念一次戰爭勝利而特意刻下的紀功圖。

舞蹈圖

岩畫中反映舞蹈場面的,隨處可以見到。舞蹈是游牧民族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舞蹈對於他們來說,不只是一種娛樂活動,在很大程度上與巫術有關。岩畫中舞蹈的形式,有單人舞、雙人舞、集體舞蹈。在磴口縣發現了一舞蹈圖;就與巫術相關密切。中央有三個舞者,皆有尾飾,靠其後有一舞者手持牛尾,舞者上方,有一被砍掉頭顱的屍體,頭顱棄於舞者腳下。這一屍體,應為祭祀中的犧牲,舞者可能為薩滿,可見舞蹈是為這次祭祀服務的。

生殖圖

陰山岩畫
陰山岩畫
反映生殖的岩畫,在陰山岩畫中曾多次出現。在科學不很發達的當時,人們對生殖的道理還沒有完全了解。或者為了祈求部落昌盛、人丁興旺,思想也表現在岩畫中。在烏拉特中旗發現的一幅岩畫,所描繪的是三對男女在交合,它側面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祈求生育、繁衍人口的要求。
陰山岩畫內容是極其豐富的,除以上舉例的之外,還有各種人面像、神靈像,各種天體、動物足印等等,這裡就不一一贅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