囊山

囊山

囊山位於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境內西北部,距莆田市區約20公里,海拔639米,是莆田歷史名山,古稱“古囊列山獻”,是莆田二十四景之一,也是全省重點旅遊景點。

地理介紹


囊山,位於莆田市涵江區江口鎮,山勢一列如屏,綿延數公里長。山麓裸露眾多花崗石,崢嶸林立,形態各異;山上峰巒復疊,參差爭聳,石群壘列,狀如蓮瓣,明清之際文人美其名曰“古囊列巘”。
囊山屬於莆田地域內三大部山系的北部分系,為白沙鎮澳嶺的余脈,山勢不是單獨孤峰而立,而是與九華山、紫霄山相連,鶴立於群峰之中,西麓靠萩蘆鎮梧塘鎮的許多村莊,往南綿延至涵江地界,東延伸至江口鎮鯉魚山。
囊山山上多為裸露體花崗岩,半嶺處有一列層層疊疊似古代炊具陶,又像一朵巨大的蓮花。囊山,形如懸囊,亦名“上囊”,所以得名為古囊列山獻。
囊山
囊山
囊山,群岩聳立,地形險要,有辟支岩、文殊岩、佛日山、古竹山、須彌台、伏虎石、鱟姆石等,又有降龍澗、半月池等,山奇而怪。尤其那塊“鱟姆石”更具特色,它高約百米,寬約60米,自然形成活像一隻“大鱟”,古人就稱它為“鱟姆石”。然而,這塊巨石與其它花崗岩不同,它含氯化鎂較高,容易吸收空氣中的水氣,因此它隨著天氣陰晴而變色。當晴天時,石面呈現白色,與周圍古老蒼黑的花崗石形成強烈反差,一旦氣候突變或將要下雨之 前,濕氣加重,白色的石面迅速轉變為蒼灰色,進而逐漸變為灰黑色。又因這塊巨石面積高大,目標明顯,每逢晴雨之交,石面會起變化,霧氣布滿山崗,示意將要下雨,山下方圓幾十里的村民,用眼睛都能看得見,世世代代被村民視為“山神顯聖”。近代人們已認識這是自然界變化的客觀規律,非山神在作祟。現在人們美稱它為“晴雨表”、“氣象台”。不論人們出行、下地勞動,都提供了氣象參考依據。

主要景點


鱟母石

近山巔一塊奇石,約二三畝地之巨,形似大鱟,俗稱“鱟母石”。此石礦物成分中氯化鎂較多,容易吸收水氣,常隨天氣陰晴而變色:晴天石面呈白色,雨後濕氣加重,石面轉為蒼灰色,逐漸變成灰黑色。山下方圓數十里內村民都能望見,世代稱其為“氣象石”。19世紀末葉,英國某鉅賈以一萬元銀元向興化知府購買此石,要炸取其中“石膽”,村民一萬多人蜂擁上山阻止。大鱟母石至今依然聳立。

囊山寺

囊山寺
囊山寺
囊山早在唐宋之時,就已聞名海內外,尤其那座千年古剎——囊山慈壽禪寺,已躋身為我省14座全國重點保護寺廟之一。位於囊山南麓的“囊山寺”為千年古剎,是妙應祖師於唐中和元年(公元881年)創建的,歷史悠久,迄今已有1127年了。
囊山寺,初名延福寺,五代時易名為慈壽寺,俗稱囊山寺,香火鼎盛時,僧人達千人,妙應祖師常為僧人授課。自唐代以來,寺院屢有毀建。1984年囊山寺進行重新修建,建有山門、停車場、天王殿、鐘鼓樓、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餐廳、禪堂等。全日開放,迎接各方香客、遊客,每年來此遊客達10多萬人次。

文獻記載


《福建通志》記載:“辟支岩,其中可容數榻,旁有八小石負之,玲瓏明澈,如窗欞然。”據說,唐時妙應禪師尚未開山創建南麓大剎之前,已隱跡於辟支岩中禪修經年。妙應俗姓黃,世居莆田黃巷(今涵江區國歡鎮黃霞村),唐乾符二年 (875),他始建囊山之剎,初名“伏虎庵”,后名“延福院”,唐光啟二年(886)擴建改名“囊山慈壽禪寺”,寺名千年不易。唐宋之際,古驛道自福州南下,經福清蒜嶺山邊踅進莆田江口地界后,沿囊山的東南麓繞行。因而囊山佛教大剎便被朝廷利用為驛站。歷代經過此道而在寺內宿夜的高官名士,如宋代蔡襄黃公度朱熹劉克莊等名家,先後途次囊山大剎投宿,留下不朽詩篇和題刻。現有尚存的石刻,有南宋紀游的題名,另一塊是明嘉靖時湖廣巡撫林有恆的“山間明月”題刻。

文人


唐末著名詩人黃滔,北宋名臣蔡襄,南宋狀元黃公度,宋代詩人郭祥正,詩人余越游、鄭良士,南宋著名思想家朱熹,明代狀元、文學家柯潛等,他們暢遊囊山寺時,都揮毫題詩和石刻。這給後人留下豐富的文化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