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留強

丁留強

丁留強,筆名辛路、樂夫、丁強、丁子等。著名國家級音樂家、詞作家、作曲家、吉他專家、音樂製作人、錄音師、音樂社會活動家、大型文藝活動策劃人、總導演、音樂統籌。

詞曲作家、吉他專家丁留強


丁留強與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趙季平
丁留強與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趙季平
世界華人音樂家協會理事兼河南聯絡處主任、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流行音樂學會會員、中國吉他學會專家會員、中國大眾音樂協會會員、中國兒童音樂學會會員、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會員7個國家級音樂組織成員。
河南省音樂家協會會員、河南省流行音樂協會理事、鄭州市音樂家協會理事,曾擔任政協鞏義市一、二屆委員會委員、鞏義市文化與術培訓中心主任、鞏義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鞏義市吉他協會會長、《鞏義吉他藝術報》主編、滎陽市音樂家協會副主席。
現任北京魅力音樂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總裁、北京環亞百峰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藝術指導、音樂總監、北京愛君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河南魅力音樂工作室主任兼藝術總監、滎陽市文化館音樂部主任,現為河南省滎陽市第二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

擔任職務及音樂成就


一、擔任職務:1997年中國國際吉他彈唱大獎賽組委會主席評委會主任、2002年河南省明日之星簽約歌手暨簽約演員選拔賽和2006年全國青少年藝術人才選拔活動河南賽區評委、2003年河南省滎陽市萬眾一心抗擊非典文藝晚會、2005年滎陽市鄭氏文化節文藝晚會、2006年滎陽市河陰石榴文化節文藝演出、2007年滎陽市抗洪救災一周年文藝晚會等大型文藝活動參與策劃、擔任音樂統籌,並創作了大量的活動主題歌、演出歌曲,通過晚會傳播開來,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有的歌曲數年來廣為傳唱,久唱不衰。
二、音樂成就: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從事音樂創作近三十年來以來,創作了一萬多首風格各異,各具特色,深受廣大音樂愛好者喜愛的音樂作品。他不但擅長作曲,還擅長寫詞,還會演唱、錄音、合成、推廣,是我國音樂界為數不多的多面手的實力派音樂家。
20多年來,丁留強的歌曲作品不但在全國、省市大賽中屢屢獲獎,在各級音樂報刊中頻頻發表,他還為《天門精英》、《獵黑密令》、《少年英雄雷素》、《少林烽火》、《解放鄭州》、《黃河泥魂》、《光武中興》、《大漢天使》、《鄉里彩虹城裡雨》、《濟公傳奇》等20餘部影視劇創作了主題歌、插曲及全部音樂。
2001年7月著名歌唱家陳思思在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走進南昌“軍旗升起的地方”大型八一演唱會上演唱了張俊以作詞,丁留強作曲的軍旅歌曲《親兄弟》,當陳思思唱著這激情熱烈,動感十足的歌聲走上舞台時,立刻引起了在座的萬名軍民的強烈共鳴,實況錄像在中央電視台播出后,同樣引起了全國電視觀眾的強烈共鳴。該歌同年8月還由中央電視台和二炮文工團政治部文工團歌舞團拍攝成MTV,多次在中央電視台、各省市衛視台滾動播出,更是引起來全國轟動,競相傳唱,久唱不衰。
2001年7月,由台灣師範大學教授,著名愛國人士陳大絡作詞,丁留強作曲的《中國和平統一頌》在日本東京舉辦的“世界華僑華人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會”上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田漢之女、日本東方藝術團團長、著名歌唱家田偉激情演唱,立時受到來自五大洲的一千多名愛國人士的歡迎,他們紛紛擊掌相和,隨聲跟唱,把會議氣氛推向了高潮,該歌後來還被定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歌”。
2004年4月4日晚8時,由陝西省人民政府和中國音樂家協會聯合舉辦的“陝西省旅遊歌曲大獎賽頒獎晚會”在省人民大會堂舉行,丁留強因歌詞《兵馬俑》獲得大獎賽二等獎而被組委會邀請參加了頒獎晚會,該歌由西安音樂學院作曲系副教授、女作曲家吳延作曲,在晚會上由西安音樂學院男子組合薛延峰、李勇、趙晰、蔡國敏演唱,何海洋二胡間奏,那大氣恢弘,激情澎湃的歌聲在晚會現場久久回蕩,人們深深陶醉在兵馬俑那威武英勇,排山倒海的英雄氣概的追憶中。
2007年12月,由丁留強作詞作曲的《香港頌》一歌在香港特區政府舉辦的“慶祝香港回歸十周年全球文藝大獎賽”中,從來自全球各地的四萬八千多首作品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收到了香港各界的好評。
2009年8月,由丁留強作詞作曲的《和諧的春風,和諧的春雨》一歌在中國音樂家協會舉辦的“成才之路——全國音樂研習班系列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2009年11月,由丁留強作詞的《丁窪是我家》一歌,在首屆全國村歌大賽中榮獲“中國村歌十佳作詞”榮譽稱號。
2010年5月,由丁留強作詞的《公僕的榜樣》一歌在“中國蘭考公僕頌——焦裕祿之歌歌詞徵集活動”中榮獲二等獎。
2011年4月,由丁留強作詞作曲(與宋志剛合作)的《桐花朵朵開》一歌在“中國蘭考公僕頌——焦裕祿之歌歌詞徵集活動”中榮獲一等獎,另外由丁留強作曲的《為你唱支歌》和《桐花香》二歌同時榮獲優秀獎。
三、吉他成就:1985年在河南省鄭州市青少年宮跟隨河南省吉他學會會長張凌童,常務理事屈永明學習古典吉他演奏,民謠吉他彈唱,是吉他班70多名學員中為數不多的優勝者。1989年在河南省鞏縣(現鞏義市)康店鄉成人培訓學校舉辦了“鞏義市首屆吉他培訓班”,有學員35名,大都學業優秀,以後每年暑假丁留強都舉辦吉他培訓班,一直到2000年,十幾年來,培養了5000多名吉他學員,使很多吉他愛好者通過學習,成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吉他歌手,圓了他們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吉他夢想。
1993年5月丁留強與同事、好友靳曉峰成立“鞏義市文化與術培訓中心”,丁留強任中心主任,靳曉峰任副主任,中心舉辦了多期吉他、聲樂、舞蹈、書法、美術等不同類型的培訓班,深受廣大文藝愛好者,特別是吉他愛好者的推崇,他們在中心刻苦學習,收益終生。
1996年3月16日,由丁留強和幾個要好的吉他之友共同發起的“鞏義市吉他協會”在鞏義市河南化工廠工會俱樂部成立,北京、上海、廣東、河南、河北、香港、澳門和台灣吉他組織紛紛發來賀信、賀電或祝賀傳真等熱淚祝賀協會成立,河南省吉他學會會長張凌童親自率領河南最優秀的吉他演奏家來現場祝賀,並作即興演出,收到了鞏義吉他界同仁的熱烈歡迎,是他們大開眼界,感受到了吉他無窮的藝術魅力。
丁留強任鞏義市吉他協會會長,靳曉峰、康洪濤、崔宗偉任副會長,程宏周任秘書長,協會後來又創辦《鞏義吉他藝術報》,丁留強任主編,靳曉峰任常務副主編。
1997年4月17日至19日,由丁留強倡導,鞏義市吉他協會和香港聲藝文化協會聯合舉辦,河南吉他學會、上海吉他之友聯誼會和澳門尊尼吉他學會等協辦,鞏義市政協大力支持的“香港鞏義迎97香港回歸吉他彈唱邀請大賽”在鞏義舉行複賽、決賽,預賽分別在香港和鞏義舉行,來自北京、上海、廣東、河南、河北、陝西、四川、香港和澳門等地的吉他名家、吉他選手、吉他愛好者雲集鞏義,大賽緊張有序,公正合理,競爭激烈,最後由河南鄭州選手張忠亮榮獲一等獎,河南鞏義選手康洪濤榮獲二等獎,香港選手三人組合榮獲組合併列二等獎,還有選手獲得了三等獎和優秀獎,19日晚在鞏義市影劇院舉行了隆重熱烈的頒獎晚會,該賽事是首次大陸和香港合作舉辦的吉他活動,在中國吉他界歷史上寫下了濃重的一筆。
1998年丁留強因成功運作舉辦該次比賽而榮登《吉他之友》1998年春季號封面人物,11月29日至30日應澳門尊尼吉他學會的邀請參加了在澳門演藝學院演藝廳舉辦的“吉他、琵琶、古箏音樂會”,在音樂會上丁留強吉他彈唱了《東方之珠》一歌,還有他作曲的《友誼的橋樑》,更是特意演唱了他專門為此次音樂會作詞作曲的《我想回家》一歌,引起在座的近千名澳門同胞的強烈共鳴,雷鳴般的掌聲表達了他們心向祖國,渴盼回歸的心情,也是對丁留強精彩的演唱的一種感謝和回報。
2003年3月丁留強調任滎陽市文化館音樂部主任后,在滎陽文化館舉辦了數期吉他班,為滎陽市的吉他藝術事業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努力和貢獻。
丁留強除了從事吉他創作、吉他教育外,還潛心研究吉他藝術,寫了諸如《吉他彈唱中的“唱”》、《怎樣巧用吉他變調夾》等很多獨到見解的論文,在吉他刊物發表后使廣大吉他愛好者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