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鍋魁

山西省傳統名點

原平鍋魁是山西省一種烤制的地方傳統名點,麵餅呈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根據包餡與不包餡可以分成空心鍋魁和實心鍋魁兩種。

原平鍋魁不僅馳名三晉,而且遠銷內蒙古和京津唐地區,像用於筵席的小鍋魁被人戲稱為“蛤蟆含蛋”的空心鍋魁,還有鮮肉鍋魁、玫瑰鍋魁等等,品種繁多,備受人們的青睞。原平鍋魁特點是嘴嚼利口不沾牙,存放色味不變,始終酥脆如初。

起源


原平鍋魁因在歷史奪當地爐食之魁而得名,其狀若塊,約三寸長,寸許寬,卷邊滾圓。不包餡的稱空心鍋魁,包餡的另有名稱。應市的多是甜餡鍋魁,最上乘的是玫澄鍋魁。鍋魁餅面橙黃色,具有香、甜、酥、脆的特點,加之包餡的不同,又各具風味,使人久食不厭。上原平鍋魁供不應求,除暢銷本省外,還直達京津,北上內蒙,南下四川等地。
原平鍋魁製作歷史悠久,至今已有300餘年。它是一種面制爐烤的甜餡餅子,寬約寸半,長約3寸,圓邊長方形,每個重2兩。其表皮呈黃紅色,特別香、甜、酥、脆。嘴嚼利口吵沾牙,入口自然能團化,存放色味不變,始終酥脆如初。其製作方法是將1斤面抽1兩做餡面,餘2兩做肥面,7兩加鹼、飴合成軟面,餡配製好后,開酶捏成,而後上爐燙烤。因其為小開酥,即1塊麵包一塊酥,故能達到酥,因其烤熟后還要灼一陣,故能達到脆,因用油講究,且配製玫瑰絲,故能達到香,又因其配飴、糖,故能達到甜。

典故


原平鍋魁不僅馳名三晉,而且遠銷內蒙古和京津唐地區,像用於筵席的“小鍋魁”,被人戲稱為“蛤蟆含蛋”的“空心鍋魁”,還有什麼“玫瑰鍋魁”等等,品種十分繁多,備受人們的青睞。原平鍋魁本來叫鍋饋,它是由徒弟在無意之中創製的。清代,在原平城裡有一家食品店的徒弟,趁著師傅外出的空兒,把做月餅剩下的小麥麵粉摻合上油酥,又包上糖餡,胡亂捏成一個疙瘩,用擀麵杖壓扁,再用手拽成就像鞋底大小的樣子,放到爐內去烘烤,等烤熟了以後取出來一看:嗨,色澤黃澄澄的,又聞了聞感覺也挺香噴噴的。正要咬一口品嘗一下,恰好師傅從外面回來了,一進門就看見徒弟在拿著什麼東西要吃,便開口問徒弟吃的什麼。徒弟以實相告,師傅從徒弟手裡拿過來掰了一半嘗了嘗,感到徒弟胡亂做的這個東西酥鬆甜潤,糖汁似蜜,口感一點也不比月餅差,當下就跟徒弟商定,就照這種樣子經營它,並起名叫鍋饋。很快他們經營的鍋饋在當地出了名,成了人們走親訪友時必帶的食品。慈禧太后一行離開懷仁縣以後,來到原平府下榻在城內有名的豪宅型夏林花園。當時衙門在為太后和光緒準備御膳時,即把鍋饋當作點心擺了出來,老佛爺看見后說:“那個樣子像鞋底似的,能好吃了嗎。”聽了衙門的介紹后,她才拿起一個掰了一小塊嘗了嘗,不料這一嘗使她竟然又拿起剛才放下的那一個,津津有味地吃開了,吃罷,老佛爺高興地說:“不錯,不錯,爐食之魁嘛,就是樣子像個鞋底子。”慈禧太后的金口玉牙使原平的地方名吃鍋饋改名為鍋魁。
原平鍋魁
原平鍋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