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繼電氣

中國電力裝備行業配套能力最強的企業

許繼電氣是國家電力系統自動化和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控制行業的排頭兵,被譽為我國電力裝備行業配套能力最強的企業,是國家科技部認定的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國家520家重點企業和國家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基地之一,承擔了國家“六五”至“十一五”期間等一系列重大攻關項目,其中大部分產品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本公司產品被廣泛應用於三峽、葛洲壩龍羊峽、秦山核電,晉東南-荊門特高壓交流輸電、雲南-廣東及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輸電,大秦電氣化、武漢-廣州客運專線等數百項國家重點工程。

能夠為交流1000kV、直流±800kV及以下超高壓輸電工程,1000MW火電機組、720MW水電機組及以下容量發電廠站以及各種電壓等級城鄉電網和工礦企業提供成套產品和服務。2010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3,855,526,070.22元,凈利潤146,671,788.73元。

發展歷程


許繼電氣成立於1993年3月15日,由原許昌繼電器廠獨家發起,採取定向募集方式設立,1997年4月經中國證監會證監發公字[1997]101號文件批准發行社會公眾股5,000萬股,並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發行后股本為13,800萬股。2005年11月17日,公司完成股權分置改革工作。截止目前,公司總股本已增至378,272,000股,其中,有限售條件股份為114,232,036股,無限售條件股份為264,039,964股。

展望

展望未來,許繼電氣將繼續致力於民族裝備工業的發展,聚焦於為客戶提供電力系統的全面解決方案,力爭早日實現國內、國際一流的電力裝備製造商和系統集成商。

公司業務


經營發展

許繼電氣未來兩年利潤增長潛力充沛,中國產業洞察網分析師預計50%的複合增速與市場預期相符。
動因一
前期布局的全產品線提升綜合配套和總包施工能力,符合配網和變電自動化改造的建設趨勢。其中配網業務景氣持續,變電改造是2014年後潛在品種。
以珠海許繼為主的配網團隊在國內穩居龍頭,全面豐富的設計運行經驗繼續創造領先優勢。山東之後北京地區改造啟動,全年訂單預計增30%至25-30億。
動因二
精細化管理挖掘企業費控潛能,若子公司股權集中將利好上市公司股東。
進入國網體系后公司治理意願和管理能力持續提升,通過減員增效、成本考核等方式將進一步降低各項費率。同時2012年少數股東損益占凈利潤42%,未來若收回增厚顯著。
動因三
擬注入的集團資產盈利突出,換流閥業務13年加速貢獻,充換電站市場期待14年後啟動。
中國產業洞察網測算柔輸公司換流閥在手訂單超25億,2013年進入交付高峰;充換電站以客車公交為主,示範項目推廣后2014年增長或顯現。

配網業務是看點

雖然近期公司股價仍不斷走高,但券商對於公司的未來發展相當看好。第一創業證券今年以來已發了2份研報,都給予公司“強烈推薦”評級。
產業洞察網分析師指出,配網市場作為市場期待多年的投資熱土,伴隨山東模式的成功運行,行業有望進入高速發展階段。短期看,北京市場可能成最近的投資區域。另外,國家電網對十個試點城市的建設以及南方電網對五省會城市和深圳的建設將成為短期的明確潛在市場。而公司作為最早從事配網市場的企業,形成的包含系統、通信、終端和設備的一體化產業鏈和優良業績,已經具備了國內的持續領先地位,將成為配網市場的最大受益者。
產業洞察網數據顯示從公司2012年的營收來看,全年公司共實現收入36.46億,其中智能變配電系統收入增長60.06%,佔整體營收的比重高達55.14%,佔整體營業利潤的71.18%,是公司業績增長的最主要因 素。
公司未來兩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50%,其中配電改造和換流閥業務將貢獻主要利潤。公司前期布局的全產品線提升綜合配套和總包施工能力,符合配網和變電自動化改造的建設趨勢。其中配網業務景氣持續,變電改造是2014年後潛在品種。給予公司“增持”評級和37元目標價。
另外,公司擬注入資產柔性輸變電公司也是一大看點。柔性輸變電公司的主營業務為直流輸電換流閥和新能源併網設備,隨著國家電網堅強智能電網戰略的推進,這兩項業務都有望迎來快速發展。

上市狀況

上市以來
許繼電氣自上市以來,大力推進和完善現代企業制度,與集團公司實現了人員、財務、管理方面的“三分開”,建立了科學的法人治理結構,做到信息披露的及時、準確、合法、真實和完整,公司多次榮獲深圳證券交易所信息披露工作優秀單位。2002年8月,“許繼電氣”股票被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列為“最有市場影響力的100隻股票”之一,2002年和2005年先後入選深證100指數和滬深300指數成份股,2006年入選深證創新指數樣本股。

獲得榮譽


2020年12月,中國人民大學發布“2020中國能源企業創新能力百強榜單”,許繼電氣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31位。
2020年12月,位列2020中國製造業上市公司價值500強榜單第250名。
2021年01月16日,2020中國上市公司信用500強第160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