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大腎蕨
腎蕨科腎蕨屬植物
高大腎蕨(學名:Nephrolepisexaltata (L.)Schott)是腎蕨科、腎蕨屬植物。
高大腎蕨原產於美洲地區,中國有大量引種栽培。
高大腎蕨適宜家居栽培,常以盆栽或吊籃置於陽台或居室的窗邊。
波斯頓蕨
屬於多年生常綠蕨類草本植物。根莖直立,有匍匐莖。葉叢生,長可達60cm以上,具細長複葉,葉片展開後下垂,葉片為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基部有耳狀偏斜。孢子囊群半圓形,生於葉背近葉緣處。
該植物是一類下垂狀的蕨類觀葉植物,適宜盆栽於室內弔掛觀賞,其匍匐枝剪下可用作裝飾配置材料。
波斯頓蕨性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環境,又喜通風,忌酷熱。一般放置在室內明亮散射光處培養,不能受強光直射,但也不能放在陰暗處培養。生長適溫為15-25℃,冬季在10℃以上能安全越冬。耐旱,但仍需充足的水分,且不宜過濕或過干,要保持盆土經常濕潤。夏季每天澆水1-2次,經常向葉面噴水。需肥不多,生長期每4周施一次稀薄腐熟餅肥即可,不宜使用速效化肥,施肥時切勿沾污葉片,以免損傷。
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在我國台灣省有分佈。性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環境,又喜通風,忌酷熱。
波斯頓蕨不產生孢子葉,只能用分株或走莖繁殖。分株法繁殖在在春、夏、秋季都可,從生長旺盛的植株中剪下匍匐枝上生出的帶根小植株,另行栽植即可。盆栽的植株澆透水,置於陰處一周左右,即可轉入正常的養護。
高大腎蕨無性繁殖能力特彆強,最常用的方法是分株繁殖。在春季翻盆時,把叢生植株分離,保留連帶基部四周橫向生長的線狀匍匐莖重新上盆。也可以把植株四周的線狀匍匐莖牽入小營養袋中,上壓培養土或舊花泥,進行壓條繁殖,就能長出新苗,加強水肥管理,待新苗長大分離母體,獨立栽培。高大腎蕨在中國南方可以在半蔭環境地栽,因地下莖橫向生長迅速,能很快地成為自然群落,除作庭園綠化觀賞外,也正是最理想的無性繁殖基地。
培養條件:在實際操作中,可以根據不同的階段選擇以下培養方式:
①芽誘導培養基:可採用添加BA1毫克/升+NAA0.1毫克/升+磷酸二氫鈉100毫克/升的1/2MS培養基。
②誘導培養基:可採用添加NAA0.1毫克/升+磷酸二氫鈉100毫克/升的1/2MS培養基。
③繼代培養培養基:可採用添加NAA0.1毫克/升+IAA0.5毫克/升的MS培養基。
所有培養基均要添加蔗糖20克/升;瓊脂6克/升;並將pH值調整為5.7。
外植體處理:高大腎蕨的組織培養以匍匐莖的莖尖作為外植體效果較好。可從用分株法所繁殖的植株上取材,以保持品種種性。在取材前2-3周,最好把母株置於溫室內培養,不要給它噴水。在接種前選擇健壯無病的匍匐莖的莖尖剪下,將其進行常規消毒後備用。
培養方法:切割已經滅菌的匍匐莖莖尖,使之長5-8毫米,然後保持極性接種在芽誘導培養基上。經1-2個月的培養后,外植體明顯膨大,這時可將其切成數塊進行繼代培養。再經過3-4個月的培養,在培養材料上會長出小植株,這時可將較大者切下誘導生根,較小的植株進行繼代培養。培養溫度為24-26℃;每天光照12-16小時;光照度為500-1000勒克斯。
當試管苗高約3厘米並生有3-4條1厘米左右長的新根時,可進行移栽,基質可採用經過滅菌處理的由腐葉、細砂按體積計以1:4的比例配成的混合物。移栽前期,要將空氣濕度保持在70-80%間,遮光率為70%,環境溫度控制在24-28℃間。經1-2個月的管理,即可定植於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壤土中。在定植時不必施用基肥。
水分:高大腎蕨喜歡微潮濕的土壤環境,要經常給小苗噴水,可以每天淋水1次。
光照:高大腎蕨忌日光直射,喜疏蔭環境,光照不宜過強。
溫度:其喜溫暖,怕嚴寒,最好將環境溫度保持在15-25℃間。
施肥:生長季節每月施用氮磷鉀等量的複合肥一次。
換盆:水肥充足,環境適宜,生長自然旺盛,根系滿盆,每年春季都要脫盆換泥一次,翻盆時必須剪除全部老葉,並進行分株繁殖。
返祖:栽培過程常出現返祖現象,可能是新葉內出現少量大葉的小裂葉,也可能出現新葉整葉返祖,嚴重的是新芽返祖,失去觀賞價值,處理方法是淘汰反祖植株。返祖現象與光照太強和施用氮肥過多有關。
波斯頓蕨是一類下垂狀的蕨類觀葉植物,為腎蕨科腎蕨屬多年生常綠草本,原產熱帶及亞熱帶,在我國台灣省有分佈,觀賞價值非常高,適宜盆栽於室內弔掛觀賞、盆栽及垂直綠化,其匍匐枝剪下也可用作裝飾配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