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竇妙的結果 展開

竇妙

漢桓帝劉志第三任皇后

竇妙(?―172年7月18日),扶風平陵(今陝西咸陽西北)人,大將軍竇武長女,漢桓帝劉志第三任皇后。延熹八年(165年),竇妙入宮,受封貴人。同年被立為皇后。竇妙雖貴為皇后,但很少受到漢桓帝的寵幸。永康元年(167年),漢桓帝去世,竇妙被尊為太后。因漢桓帝無子,故立解瀆亭侯劉宏為帝,是為漢靈帝。後來其父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失敗,竇妙失勢,被遷於南宮雲台。熹平元年(172年),竇妙去世,謚號桓思皇后,與漢桓帝合葬於宣陵。

人物關係


人物生平


入宮封后

竇妙
竇妙
延熹八年(165年)二月,漢桓帝廢黜皇后鄧猛女。同年,竇妙被選入掖庭,受封為貴人。同年十月二十日,漢桓帝立竇妙為皇后。竇妙雖然貴為皇后,但很少受到漢桓帝的寵幸,漢桓帝最寵幸的是采女(宮女)田聖等人。

擁立靈帝

永康元年(167年)冬天,漢桓帝卧病,便擢升田聖等九名采女為貴人。同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漢桓帝病逝。十二月二十九日,竇妙被尊為皇太后。因漢桓帝無子,竇妙的父親城門校尉竇武召侍御史、河間人劉儵,向他詢問河間國中王子、列侯中的優秀者,劉儵推舉解瀆亭侯劉宏。竇武入宮報告女兒太后竇妙,於是竇妙派代理光祿大夫劉儵持符節,率領左右羽林軍到河間迎接劉宏繼位。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初三日,竇妙任命父親竇武為大將軍。正月二十日,劉宏來到洛陽夏門亭,竇妙派竇武持符節,用王青蓋車迎劉宏入殿中。正月二十一日,劉宏即皇帝位,是為漢靈帝。

家族失勢

竇妙素來性格忌妒殘忍,積怒田聖等人,漢桓帝靈柩尚在前殿,就把田聖殺了。又想把漢桓帝的所有貴人都殺掉,中常侍管霸、蘇康苦苦勸諫,才沒有下手。建寧元年(168年)九月,竇武陰謀誅殺宦官,被發現,中常侍曹節等詐稱漢靈帝詔書誅殺竇武,將竇妙遷居南宮雲台,將竇妙的家屬都被流放到比景。失勢后竇妙雖名義上仍為皇太后,實則被軟禁。二年(169年)初,漢靈帝就將親生母親董氏迎入宮中,稱永樂宮孝仁皇后。
當年四月,御座上出現青龍。大司農張奐先前被曹節所騙參與誅殺竇武,深以為恥,趁機上疏“皇太后雖居南宮,而恩禮不接,朝臣莫言,遠近失望”,但靈帝惑於常侍,不能用。郎中謝弼也上書指蛇為女子之祥,重申竇太后立靈帝,不應被家族所累,如今卻被幽禁在空宮,靈帝既然以桓帝為父,就應該以太後為母。謝弼因此言被靈帝左右宦官排擠,棄官回東郡家鄉后又被曹節從子東郡太守曹紹捕殺。
竇武雖然被誅殺,但漢靈帝還是念及太后竇妙援立自己為帝的功勞,建寧四年(171年)十月初一日,率領群臣到南宮朝拜太后竇妙,親自奉獻祝壽。黃門令董萌因此多次為太后竇妙申訴怨忿,漢靈帝一一採納,供養資奉比以前有所增加。中常侍曹節、王甫疾恨董萌依附幫助太后竇妙,便誣陷他毀謗漢靈帝母親董氏(董太后),董萌因罪下獄而死。

憂鬱而死

熹平元年(172年)六月,竇妙的母親在比景去世,竇妙因母親的逝去而憂鬱成疾,於初十日(7月18日)病逝。
宦官依然懷恨於竇氏,用衣車載竇妙的屍體置於城南市舍數日,曹節、王甫還想僅僅用貴人禮葬之,靈帝仍念竇妙迎立自己,以禮發喪。曹節又提出葬竇妙於別處,由馮貴人配享桓帝。靈帝為此詔公卿會議。太尉李咸正生病,對妻兒曰:“若皇太后不得配食桓帝,吾不生還矣!”會議時,廷尉陳球說:“皇太后以盛德良家,母臨天下,宜配先帝,是無所疑。”“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聰明母儀之德;遭時不造,援立聖明承繼宗廟,功烈至重。先帝晏駕,因遇大獄,遷居空宮,不幸早世,家雖獲罪,事非太后,今若別葬,誠失天下之望。且馮貴人冢嘗被發掘,骸骨暴露,與賊並屍,魂靈污染,且無功於國,何宜上配至尊(指馮貴人曾被盜墓奸屍,不宜再配享桓帝)!”又說:“陳(陳蕃)、竇既冤,皇太后無故幽閉,臣常痛心,天下憤嘆!今日言之,退而受罪,宿昔之願也!”李咸及公卿以下都贊同。曹節、王甫仍然舉先前獲罪的漢朝皇後為例,爭執竇氏有大罪不宜和先帝合葬,李咸又上疏一一駁斥,且指出“今長樂太后尊號在身,親嘗稱制,且援立聖明,光隆皇祚。太后以陛下為子,陛下豈得不以太後為母!子無黜母,臣無貶君,宜合葬宣陵,一如舊制。”靈帝看后從其所奏,竇妙終得與漢桓帝合葬於宣陵,謚號桓思皇后。

家族成員


祖父:竇奉,官至定襄太守。
父親:竇武,官至大將軍,封聞喜侯。
兄弟:竇機,官至侍中,封渭陽侯。
丈夫:劉志,漢桓帝。

史書記載


《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第七》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後漢書·卷六十九·竇何列傳第五十九》

人物評價


陳球:皇太后自在椒房,有聰明母儀之德。遭時不造,援立聖明,承繼宗廟,功烈至重。
范曄:太后素忌忍。
蔡東藩:竇太后徙居南宮,雖由自取,然於竇武陳蕃之欲誅權閹,太后固未嘗與謀;曹節王甫非不知太后之無能為,但既殺竇武,不能不歸獄太后,為斬草除根之計;其所以逼徙南宮,不即害死者,尚恐清議難逃耳。然靈帝為太后所援立,應知感念舊恩,入宮一謁,又復絕跡不朝,至於太后歿后,且因閹豎之議為改葬,瞻顧徬徨,微陳球之抗議於先,李咸之贊同於后,幾何不令太后之遺恨無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