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的那邊
王家新創作的新詩
《在山的那邊》是現代詩人王家新創作的一首新詩。全詩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敘寫童年時的“我”追尋山外世界的經歷;第二部分揭示了詩歌的象徵意義,告訴我們人生的哲理——理想並非虛無縹緲,只要百折不撓地奮鬥,就一定會實現。這首詩看似線條單純,卻又波瀾迭出,緊扣人心。
《在山的那邊》被選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五四學制)·語文·六年級上》等課本中。
在山的那邊
一
小時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
——山那邊是什麼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於是,懷著一種隱秘的想望
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
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
——在山的那邊,依然是山
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
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媽媽,那個海呢?
二
在山的那邊,是海!
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今天啊,我竟沒想到
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
卻在我的心中紮下了深根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過
當我爬上那一座座誘惑著我的山頂
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
——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
一次次浸濕了我枯乾的心靈……
在山的那邊,是海嗎?
是的!
人們啊,請相信——
在不停地翻過無數座山後
在一次次地戰勝失望之後
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
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
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王家新生於湖北西北部山區的武當山下,父母為中小學老師,從小隨著父母的工作調動,在五六個地方生活過,但一直沒有走出山裡的世界。世界對於幼年的我來說,就是放學后一片寂靜的校園、山川中那條清澈的河流以及環抱著這一切的無言的群山。而作者偏偏又是一個耽於幻想、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強烈的好奇心的少年,這首《在山的那邊》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創作的。
這首詩表達了一種信念,蘊含了一個哲理。詩人以群山和大海為意象,以“海”象徵理想,以“群山”象徵種種困難,以“爬山”象徵艱苦奮鬥,從而告訴人們,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長而崎嶇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撓地堅持奮鬥,終將到達理想的境界。
《在山的那邊》述說的,顯然與他自童年起就一直伴隨他的挫折經驗以及在這種挫折中他的日見深沉的感悟和信念有關。然而,詩歌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它要求詩人用“形象”而非簡單的、概念化的語言來處理他所反覆體會的痛苦、激情、信仰和經驗。王家新沒有像很多人一樣把他在生活中所遭受的折磨變成一種憤懣的喧囂,而是從中體驗出所有的理想的破滅之苦,並把它轉化成一種以“山”與“海”的對立為基本模式的沉思詩意。
從表面上來說,“山那邊還是山”這樣的發現,自然不過是“山那邊是海”一類幼稚幻想的破滅。然而,“山”在詩中,是阻礙詩人通向他無比嚮往的“大海”的一個屏障,是一種阻礙他夢想實現的現實存在。所以,這種挫折也就喻示了詩人生活中所有的傷痛和失敗,它超越了具體的生活經歷而成為一種普遍性的情感經驗的象徵。與之相對應,“海”則是那種永遠呼喚著我們出發的誘人的願望的象徵:“在山的那邊,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乾的心靈”。詩人相信,“你終會攀上這樣一座山頂/而在這座山的那邊,就是海呀”;這“海”,“是一個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間照亮你的眼睛”。
從一般的意義上來講,“山”與“海”的對立,往往是一種無法打破的對立,正如另外一位詩人在《山民》中所說,“他想,這輩子是走不出這裡的群山了/海是有的,但十分遙遠/所以沒等他走到那裡/就會死在半路上/死在山中”。可是,在《在山的那邊》中,“山”與“海”的對立,“山”對“海”的隔絕,因為一個“一次又一次失望”卻一次又一次攀登,不停地翻越群山去追尋大海的倔強的“孩子”的出現,而告克服。這“孩子”可以說正是那不屈的“信念”本身。這個山與海之間的“追夢者”,體現了我們內心“隱秘的想望”,更體現了一代人在現實的重重磨難與對理想的苦苦堅持之間的精神歷程。
《在山的那邊》看似線條單純,卻又波瀾迭出,緊扣人心。詩人富有堅韌的信念,但他的語調並不總是高亢的。他沒有迴避生活的真實,在詩歌的第一部分,他甚至以一個孩子的語調這樣寫道:“有一天我終於爬上了那個山頂/可是,我卻幾乎是哭著回來了/──在山的那邊,仍然是山/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這些從負面描寫的挫折感,反過來從感官和情緒上增進了“山/海”對立的真實性,使詩歌得以在一種強有力的衝突中,飽滿地完成了最後的“海”對“山”的逆轉。同時,這種情感的起落,也使全詩獲得了一種恰當的節奏。
現代詩人王家新《關於<在山的那邊>》:“今天重讀這首詩,我當然感到了它在藝術上的稚氣,因為詩歌指給我們的道路,其漫長和艱辛,都遠遠超出了年輕時的想像。”
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羅振亞《撥動經典的風鈴:羅振亞賞讀新詩》:“總體構架的象徵性貫穿,使抒情空間內每一個意象都充滿著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譬如‘山’既是自然之山,又可理解為抵達理想之路上的障礙、羈絆等等。”
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楊景龍《中國當代大學生詩歌精選欣賞1979-1991》:“他不像韓東通過托喻‘山民’,也不像沈奇寄寓‘上游的孩子’,來剖析由保守走向開放過程中國人的深層心態,而是直抒胸臆,在‘山’和‘海’兩個主體意象構成整體象徵的宏闊框架之間,展開他執著的追求過程。”
王家新,現代詩人,教授。1957年生於湖北省丹江口市。1978年考入武漢大學中文系,大學期間開始發表詩作。1982年畢業分配到湖北鄖陽師專任教,1983年參加詩刊組織的青春詩會。1984年寫出組詩《中國畫》《長江組詩》,廣受關注。1985年借調北京《詩刊》從事編輯工作,出版詩集《告別》《紀念》。1986年始詩風有所轉變,更為凝重,告別青春寫作。1992年赴英作訪問學者,1994年回國,后調入北京教育學院中文系,任副教授。2006年被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聘為教授,為中國20世紀90年代以來知識分子寫作的代表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