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餐廳
莫斯科餐廳
莫斯科餐廳是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直屬企業——北京展覽館徠所屬的涉外餐廳。它坐落在北京展覽館建築群的西側,1954年10月開業,被消費者親切稱為“老莫”。實現了俄餐的本土化落地,2019年11月,被北京老字號協會授予“北京老字號”稱號。
莫斯科餐廳主營俄式西餐,同時兼營英、法、德、意式西餐,菜品講究色澤、價格適中,並具有清香、酸甜、醇厚、軟滑、濃郁不膩之特點,多年來以其品質高貴,風格獨特和純正口味譽滿京城。餐廳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術超群的廚師隊伍,高級技師、高級廚師達20多名,在保持原有俄式西餐正宗口味的同時,不斷創新、加工改進,推出了一些更加符合中國人口味的特色菜肴。
2019年11月,莫斯科餐廳被北京老字號協會授予“北京老字號”稱號。
大廳
2000年重新擴建和裝修的莫斯科餐廳,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基礎上融合了現代時尚,由大餐廳、咖啡廳、宴會廳、多功能廳和4個包間組成,營業面積達1300平方米,可容納500人同時就餐。多次承辦各類宴會、酒會、自助餐、冷餐會、婚宴、企業產品發布會、商務會議等活動。
莫斯科餐廳
餐廳的早期服務對象主要為蘇聯援華專家、駐華官員和赴俄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之後因價格較高,主要是幹部及其子弟光顧,所以,作為早期為數不多的西餐廳,老莫對一些人來說具有別樣的意義。莫斯科餐廳目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的蜜月時期、裂痕時期,旁觀了蘇聯解體,是中蘇關係變遷的見證。
文化大革命中餐廳曾被改為食堂。改革開放後面臨市場壓力和挑戰,逐漸改換體制經營。北京餐飲業以其精美的廚藝而聞名。
莫斯科餐廳是1954年開業的特級俄式西餐廳。建築風格充滿俄羅斯情調。老一輩國家領導人曾在這裡多次舉行宴會,接待重要外賓。在特定的歷史背景條件下,以其特殊和異域文化色彩在當時成為大眾的焦點。
餐廳的早期服務對象主要為蘇聯援華專家、駐華官員和赴俄留學歸來的知識分子。之後因價格較高,主要是幹部及其子弟光顧。作為早期為數不多的西餐廳,莫斯科餐廳具有別樣的意義。它目睹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蘇聯的蜜月時期、裂痕時期,旁觀了蘇聯解體,是中蘇關係變遷的見證。
“文革”時期,“老莫”改名“北京展覽館餐廳”,桌上的刀叉被撤下,俄式大菜也一度變成了蛋炒飯、蓋澆飯等中餐。動蕩結束后,“老莫”恢復雅緻與寧靜,1984年11月又恢復了“莫斯科餐廳”的名號。
2000年,莫斯科餐廳進行了開業以來的第一次大型改造,旋轉木門改成了金屬旋轉門,雪花穹頂改成了雕刻吊頂,木質高背椅換成了歐式大沙發,裝飾上也雜糅了很多其他元素,從俄羅斯到西歐的風格都能找到。2002年,莫斯科餐廳取得了餐飲行業的五星級資質,但很多老顧客表示更認可莫斯科餐廳原來的裝潢,新的裝修讓餐廳失去了“懷舊”的功能。
2009年,莫斯科餐廳再次選擇重裝,拆掉9年前的裝修,改回1954年蘇聯式風格的原貌。2009年9月,“復古”后的“老莫”開門迎客,還原了剛剛開業時的裝潢。
地處北京展覽館建築群的莫斯科餐廳建成於1954年,是一家具有近五十年歷史的全民所有制涉外西餐廳,隸屬於北京首都旅遊集團有限公司旗下的北京展覽館。
莫斯科餐廳,夢開始的地方,這是莫斯科餐廳門口一塊巨大招牌上的文字。莫斯科餐廳,被北京人人性化地稱之為“老莫”的俄式餐廳?已經佇立在北京展覽館旁近半個世紀。曾經,那裡是北京最高雅的餐廳之一,它的巨大和奢華足以震撼當時的北京。據年長者說,當時老莫的高貴還反映在服務上,那時的服務員都是俄羅斯姑娘,衛生間里還有口紅、香水等化妝品。
莫斯科餐廳是北京的特級餐廳,以經營俄式大菜為主,提供俄羅斯、烏克蘭、高加索等具有前蘇聯民族特色的傳統菜肴;同時兼營英、法、德、意式西餐,在烹調方法上擅長於東歐的煎、炸、烤、燜、煮、燴等,重視菜肴的調味作用,善於保持原湯原味,加工製作精細,味道多樣,菜品講究色澤,價格適中,並具有清香、酸甜、醇厚、軟滑、濃郁不膩之特點。俄式大菜、法式大菜以及美式大菜等西餐知名菜系,老莫都有所涉及,提供的開胃酒、雞尾酒以及伏特加、啤酒品種很多。紅菜湯、奶油蟹肉湯味道純正,口味也很厚重。
另外,餐廳在保持西餐原有風格的基礎上有所創新,某些菜品具有了“中國特色”。其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一支經驗豐富、技藝高超的廚師隊伍,特級、高級廚師多名。莫斯科餐廳以其品質高貴,風格獨特和純正口味享譽京城。
莫斯科餐廳
如果只看外觀,它高大雄壯地向整個建築群中心的紅星蔓延過去,好像是那種專給蘇聯坦克團和電氣團的軍官們供應罐燜牛肉的餐館,不加掩飾地張揚著特有的威懾力量。但在內部,它卻是過去一兩個時代中北京年輕、時髦和優雅生活的象徵,知識分子們和“大院子弟”們充滿激情地縱樂的所在。在內與外之間,這座被稱為“老莫”的莫斯科餐廳有著一種戲劇性的矛盾性格。在那些精緻的雕飾上,隱約流露著布爾喬亞式的品位;而在龐大的結構中,在那靜謐的廊柱間,卻又似乎充盈著蘇聯音樂的壯麗迴響。事實也是如此,當昔日的銀盤子里盛裝著烏黑的魚子醬,在它尚未被修改的雪花頂下,的確曾縈繞過哈恰圖良。
莫斯科餐廳
莫斯科餐廳,位於北京城西的展覽館西側,五六十年代頗為紅火過一陣子。民間稱其為“老莫”———就像把蘇聯喊作老大哥一樣,很親昵。那時候的北京青年(高幹子弟居多),把去“老莫”吃西餐視若充滿榮耀感的活動,彷彿這不是一次飯局,而是接近於禮儀式的朝拜。沒去過“老莫”,就像外地人來北京沒看見天安門城樓,別提多遺憾了。“老莫”簡直在給北京新興的青年貴族進行精神上的受訓。
在《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有兩段描述主人公馬小軍和夥伴們在老莫的場景,《血色浪漫》,《與青春有關的日子》…在那個年代的北京如果你沒有在老莫吃過西餐,那你的頑主身份是不完整的,在精神上也是一種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