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嘴地鵑
鵑形目杜鵑科動物
綠嘴地鵑(學名:Phaenicophaeus tristis):體形似小鴉鵑,但羽色大致綠灰;嘴綠色,頭側眼的周圍有一裸區;后爪彎曲。虹膜赤紅色,眼外周裸露皮膚繁殖期為赤紅色,非繁殖期為暗紅色。嘴綠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處常沾紅色,非繁殖期下嘴黃褐色,腳石板綠色。幼鳥和成鳥相似,但缺少光澤。枕、頸和上背沾棕栗色,下嘴橙褐色,尾較短。
多隱蔽于山林的灌木叢、竹叢以及休息時常停於靠近地面的樹椏上。分佈於中國以南、東至印度尼西亞、西至印度、斯里蘭卡以及中國大陸的雲南至廣東以南地方、海南等地。
綠嘴地鵑
幼鳥(7月底采自海南)顏色與成體無明顯差別,只是缺乏光澤,後頭、頸、上背等沾棕栗色;下嘴呈褐色;尾羽短;下體棕色較少。
虹膜赤紅色;眼外周皮膚裸露部分赤紅(繁殖期)或暗紅(非繁殖期)色;嘴綠色,基部及先端色暗,近嘴角處常沾紅色,非繁殖期下嘴黃褐色;腳石板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97-146g,♀92-132g;體長♂440-589mm,♀430-530mm,嘴峰♂28-31mm,♀26-31mm;翅♂135-157mm,♀135-155mm;尾♂273-365mm,♀270-369mm;跗跖♂30-41mm,♀33-41mm。(註:♂雄性;♀雌性)
綠嘴地鵑主要棲息於低山丘陵和山腳林緣地帶的灌木叢、竹叢和叢林中。喜棲於原始林、次生林及人工林中枝葉稠密及藤條纏結處。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林下地面或灌木叢中上下跳躍覓食。有時也活動在較高的樹枝上,有危險即竄入下面灌木叢。休息時多棲於近地面的低枝上,不動也不叫。受驚後起飛,飛行較快,但每次飛行距離較短,多作短距離飛行。也少鳴叫。叫聲柔和,似鴉鵑叫聲。
分佈於孟加拉國、不丹、柬埔寨、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緬甸、尼泊爾、泰國、越南。中國分佈於西藏東南部、雲南西部、南部、廣西西南部和海南島。
綠嘴地鵑分布圖
綠嘴地鵑的繁殖期為3-7月。一年繁殖2窩。通常營巢於林下灌木叢中,多置巢於距地不高的小樹或小灌木枝上,也在竹叢中營巢。巢呈盤狀,主要由枯枝、草莖、草根構成。內放有綠葉。每窩產卵2-4枚。卵的顏色為白色。卵的大小為31-32×24-24.5毫米。
綠嘴地鵑(6亞種) | |||
---|---|---|---|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綠嘴地鵑蘇門答臘亞種 | Phaenicophaeus tristis elongatus | Müller, S, 1836) |
2 | 綠嘴地鵑海南亞種 | Phaenicophaeus tristis hainanus | Hartert, E, 1910 |
3 | 綠嘴地鵑爪哇亞種 | Phaenicophaeus tristis kangeangensis | Vorderman, 1893 |
4 | 綠嘴地鵑印尼亞種 | Phaenicophaeus tristis longicaudatus | Blyth, 1841 |
5 | 綠嘴地鵑雲南亞種 | Phaenicophaeus tristis saliens | Mayr, 193 |
6 | 綠嘴地鵑指名亞種 | Phaenicophaeus tristis tristis | Lesson, 1830 |
該物種分佈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佈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佈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