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圈仔
從事黑社會犯罪活動的人和群體
是泛指從大陸到港澳台或海外從事黑社會犯罪活動的人和群體,這些群體組成的各種幫會被統稱為“大圈幫”,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統一幫會組織,僅僅是一個泛指的名詞而已,這個名詞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其目的是為了區別唐人街上那些主要由本地或者港澳和台灣人組成的傳統老舊幫會。
大圈仔,是泛指從大陸到港澳台或海外從事黑社會犯罪活動的人和群體,這些群體組成的各種幫會被統稱為“大圈幫”。其實,“大圈幫”無論在其開始還是現在都從來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統一幫會組織,“大圈幫”僅僅是一個泛指的名詞而已,這個名詞之所以被廣泛使用其目的是為了區別唐人街上那些主要由本地或者港澳和台灣人組成的傳統老舊幫會。
大圈一詞的來源有幾種不同說法,據香港的書刊報章稱,上世紀的大規模偷渡潮中,大陸偷渡者利用輪胎等圓形漂浮物漂河入境,故稱這些偷渡者為“大圈仔”,後來部分偷渡者為生活所迫走上犯罪道路,大圈也演化成為“大陸跨境犯罪勢力”的代名詞,由這些大陸犯罪分子組成的各種黑社會團伙則被統稱為“大圈幫”。另一說法則指大圈最早源自舊時洪門切口(暗語),在黑社會背語中稱“城”為“圈”,“大圈”即“大的城”,後來又把地圖上以三個同心圓圈為標誌的百萬人口大城市稱為大圈。雖然這幾種說法來源現在已無從考究,但後來經影視作品的影響,大圈作為“大陸跨境犯罪勢力”的代名詞已深入民心。
"大圈仔":廣東口語
上世紀60-70年代“知青上山下鄉”運動中,那些操純正廣州方言的廣州知青群體里也“創造”了一些“廣州口語”,30多年過去了,這些口語單詞並未因這個社會群體的消失而消亡,有些至今仍在坊間使用。
“大圈仔”———“文革”前出版的中國地圖中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是以3個圓圈相套的大圈來表示的,來自大都市廣州的知青自然個個是“大圈仔”了。
近年來,大圈仔的犯罪活動引起了國內外學者、防務部門的關注,一部部與大圈幫相關的作品也相繼問世,比較有代表性的長篇小說:《大圈:衝出亞洲的華人第一黑幫》(作者:湘西鬼王,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0版);
具有代表性的學術作品是:Alex Chung, "The big circle boys: Revisiting the case of the flaming eagles", Global Crime 9, no. 4 (2008): 306-331. 作者為牛津大學犯罪學博士Alex Chung,文章選取大圈幫的一個重要販毒組織“熾焰雄鷹”,對於“熾焰雄鷹”的組織形式、領導人、主要犯罪活動、以及團伙性質等做了深入的研究,是不可多得的學術作品。
此外,著名軍事安全雜誌《簡氏情報評論》也曾發表相關的文章:Peng Wang(王鵬), "Vicious circles - Gang legacy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Jane's Intelligence Review 23, no 8 (2011): 46-50. 作者來自於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文章對於大圈幫的歷史、組織形式、活動範圍、犯罪運營環境、威脅等級評估等進行了詳盡的評述。
大圈仔
大圈仔
影片評價
這是一部描述香港黑社會的影片,講述一班由大陸偷渡至香港搶劫的匪幫故事。該片取材於當時一個真實案例,加以虛構的劇情布局,影片所呈現給觀眾的,是一個充滿了欺詐、敵意,危機四伏的世界,為求自保,人們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無論是警方還是黑社會,都在玩這種殘酷的死亡遊戲,遊戲的規則就是不擇手擇達到目的,所以發展到最後,是一個完全絕望的處境。該片同時突破了一般犯罪片概念化的毛病,對現實和人性不再抱有任何幻想。在處理暴力動作場面上,影片節奏明快,動感強烈,使觀眾從中得到極大的視覺快感。該片被評為香港80年代十大名片第二名。
故事片中大部份演員為新人或兼職,全片以真實手法拍攝,內容相當暴力及震撼。本片是少數麥當雄親自執導的電影,香港上影票房1千多萬,並為麥當雄奪得金馬獎最佳導演。電影亦獲得第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沈威)、最佳剪接(張耀宗)。在2005年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50部華語電影選舉中,《省港旗兵》獲排行第6,為港產片第3名。省港旗兵拍攝時正值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香港的97前途問題亦正在浮現;電影充分顯露出中港兩地之間在此段時期在經濟、民生等發展程度的落差;結尾在九龍城寨的一場警匪槍戰實境拍攝,至今仍被視為經典。《省港旗兵》的成功影響不少日後的港產警匪片製作,而「省港旗兵」一詞在香港亦深入民心,成為「跨境犯罪搶劫」的代名詞。
電影名稱中「旗兵」指紅旗,因劇中匪幫曾為紅衛兵。戲內常稱呼之大圈仔,是泛指從大陸到港澳台或海外從事黑社會犯罪活動的人和群體,而這些群體組成的各種團伙則被統稱為“大圈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