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0條詞條名為黃俊的結果 展開

黃俊

杜克大學機械工程與材料科學系教授

黃俊(Tony Jun Huang),杜克大學機械工程與材料科學學院William Bevan傑出教授。曾任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徠生物工程科學與力學系Huck 傑出講席教授。2005年獲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學院博士學位。長期從事聲流控,光流控以及微/納系統在生物醫藥診斷和治療領域的應用研究。

人物經歷


1992---1999年就讀於西安交通大學,1996年獲學士學位;1999年獲碩士學位
徠1999---2005年就讀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2005年獲機械和航空航天工程博士學位;
2005---2010年擔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SU)工程科學與力學學院James Henderson助理教授;
2010---2013年擔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SU)工程科學與力學學院副教授;
2013---2016年擔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SU)工程科學與力學學院教授;
2015---2016年擔任美國賓州州立大學(PSU)生物工程科學與力學系Huck傑出講席教授;
2016至今擔任杜克大學(Duke)機械工程與材料學院教授;
2018年至今入選杜克大學(Duke)機械工程與材料學院William Bevan傑出講席教授。

主要貢獻


黃俊(Tony Jun Huang)發表SCI期刊論文超200篇,美國發明專利20項,被引用次數超過14000餘次,谷歌學術中H指數(h-index)達65。其中,多篇論文發表在PNAS, Science, Nature Metho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等頂尖期刊上,45篇論文被選為Advanced Materials, Lab on a Chip, Small, Analytical Chemistry, 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期刊的封面。其工作被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委員會(NSF)報道了十餘次。並被權威期刊Nature, Nature Photonics, Nature Materials和新聞媒體如US News and World Report, Yahoo News, Live Science,新浪等廣泛報道。基於其優秀的創新性科研成果,他被推選為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學會(AIMBE),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英國物理學會(IOP),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五個專業學術委員會會士(Fellow)。其獲得了諸多的獎項和榮譽,包括2010年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青年創新獎,2012年國際製造工程學會傑出青年製造工程師獎,2013年美國哮喘基金會(AAF)學者獎,2011,2013,2016年JALA年度最佳十大突破獎,2014年國際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的感測器理事會技術成就獎,2017年美國化學學會(ACS)分析化學青年創新獎,2019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Van C. Mow獎和2019年IEEE醫藥與工程學會(EMBS)技術成就獎(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獲獎記錄


2010年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青年創新獎
2012年 國際製造工程學會傑出青年製造工程師獎
2013年 美國哮喘基金會(AAF)學者獎
2011,2013,2016年 JALA年度最佳十大突破獎
2014年 IEE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感測器理事會技術成就獎
2017年美國化學學會(ACS)分析化學青年創新獎
2019年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Van C. Mow獎
2019年IEEE醫藥與工程學會(EMBS)技術成就獎(Technical Achievement Award)
美國醫學和生物工程學會(AIMBE),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ASME),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英國物理學會(IOP),英國皇家化學學會(RSC)五個專業學術委員會會士

相關報道


2017年9月,美國杜克大學的黃俊(Tony Jun Huang)教授和麻省理工MingDao教授、新加坡南陽理工大學的校長SubraSuresh教授、和匹茲堡大學YoelSadovsky教授利用微流控和聲音技術的結合成功從血液中分離出了外泌體,這一研究成國發表在國際期刊PNAS上。外泌體通常包含一些與生理病理相關的小分子。通過對外泌體從血液中分離和研究,可以用來實現生物學分析和疾病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