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11條詞條名為袁建華的結果 展開
袁建華
德清縣工商聯副會長
袁建華,德清人,46歲,德清縣工商聯副會長、華盛達集團董事長。
他僅靠東拼西湊而來的2600元起家,經過二十多年的摸爬滾打,艱辛創業,今天終於成為以IT行業、塑料建材、鑄鋼鑄件為三大支柱產業,涉足房產建築、電子儀錶、倉儲物流、賓館服務和教育等行業,總資產達11.5億元的華盛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掌門人。2005年華盛達集團在他的運籌帷幄下,實現銷售收入 10.5億元,稅利7500萬元,為當地經濟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有人說,袁建華是因為運氣好,命好才能有今天的。他聽后笑了笑說:“是的,我也承認我的成功離不開我的好運氣,但在我看來,這更應該說是機遇吧,每個人都有機遇的,但就看誰能抓得住了。相對而言,我更相信是國家的改革開放政策給了我這樣的機遇,我也很好的抓住了,三分天註定,另外七分還是得靠打拚的,愛拼才會贏嘛!”
是啊,他扛過鋤頭,扶過犁耙,挑過欄肥,開過小四輪;他也當過農民,做過代課教師,扶過拖拉機,跑過送貨員。
十幾載的餐風飲露,煉就了他一副不怕重壓的身子骨,也鑄就了他視困苦艱難如草芥的剛毅個性和愛拼才會贏的人生信念。
80年代末90年代初,袁建華看到了很多商機,也竭力地去抓住這些商機:太空水、葡萄糖漿、建材裝潢、電影院、文化教育、鑄鋼、房產建築、IT、倉儲物流等等,只要可以的,他都嘗試了,敢為人先、永不滿足是他創業的原始動力,但他也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
在打了無數次大大小小的勝仗后,袁建華並不沾沾自喜,停滯不前,他早就決意在實業市場站穩腳根的同時進軍資本市場。
為此他開始著手整理集團公司內部的關係,2002年組建了華盛達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把關係理順明晰之後,他開始四處物色合適的“殼”通過一番尋尋覓覓之後,終於相中了廈門新宇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因為原來的第一大股東長沙新宇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有意去境外上市,打算把股權轉讓。通過一系列的資產置換、名稱變更手續后,華盛達終於成功實現了借“殼”上市。
袁建華表示,通過借“殼”上市,目標是將上市公司做實、做強,最終實現公司的二次飛躍和跨越式發展,上市不是為了圈錢或炒作,而是堅持誠信立企的原則,踏踏實實把上市公司做好,增加透明度,保護好股民的合法權益。通過上市,一方面能改善企業外部經營環境,提高企業知名度,便於吸引優秀人才和擴展業務;另一方面能夠改善企業的融資環境,形成現代企業治理結構,構建企業做大做強的平台。袁建華不僅這樣說,而且也是一直這樣做的。目前上市公司經營狀況良好,整體業務已形成了以數據系統整合業務為主營,房地產業務為重要支撐,倉儲物流業務為輔的一體兩翼結構。
袁建華在成就自己事業的同時也在積極努力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對當地的經濟起到了很好的積極影響。他多次當選為湖州市人大代表、政協常委,德清縣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被授予湖州市首屆“優秀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德清縣首屆“十大風雲德商”、“重視文化優秀企業家”、“企業經營者發展德清經濟貢獻獎”、“德清縣勞動模範”等榮譽稱號。
袁建華致富不忘回饋社會,一直熱心於公益事業,他情系桑梓,造福鄉邦,積極參與“光彩事業”活動,作為浙江省光彩事業促進會常務理事,1993年到 1994年他向老家的困難戶捐助了7.5萬元,向母校德清二中提供裝修校園款項近10萬元;1995年向到1996年向社會各界捐款13.4萬元; 1997年向省“光彩事業”基金會捐助了10萬元,1998年至2004年向縣城防工程捐款10萬元,莫干山登山節活動30萬元,縣慈善總會200萬元,縣亮化工程、道路改造20多萬。至今,袁建華向社會累計捐資額已達350餘萬元。
袁建華有12位結對的扶助學生,大部分是小學生,每年的“六一”或春節,他都會派人專程送去禮金或慰問品,有時抽空親自去陪孩子們過節日。
1996年12月,由袁建華獨資興辦的華盛達外語學校在爆竹聲中打下了第一樁,德清縣第一所民辦初中誕生了。他知道要辦好一所學校,關鍵在校長。袁建華向全縣公開招聘首任校長,消息一傳出,報名者絡繹不絕,通過仔細認真篩選,最後選定了時任雷甸中學教導主任32歲的高級教師沈坤泉。之後,袁建華在教委和校長的配合下,公開招聘優秀教師,組建起全縣年紀最輕、學歷最高、經驗豐富的師資隊伍。袁建華說:“師資過硬,是教學質量保證的第一關,我必須首先保證這一點。”為了讓每個學生學好英語口語,袁建華和縣教委主任一起赴浙江大學外語學院商議建立長期協作關係。1998年10月華盛達外語學校正式成為浙江大學外語學院的實驗學校。同年,又與澳大利亞艾倫摩爾天主教學院結為友好學校。學校每學期都要邀請外籍教師來校講課,並在校園內開闢了兩個英語角,便於學生進行英語對話,唱英語歌曲,用英語演小品遊戲。無論是籌建還是發展,袁建華都儘可能的親力親為,有時甚至放棄了一些生意上的應酬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