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盪河

白盪河

白盪河,常州市區內河,全長4.1公里,溝通老運河、大通河和老武宜運河,流經天寧區鐘樓區,沿岸地形平坦,河床最寬處達到150米,最窄處僅為20米,支流眾多,穿越白盪湖。主要支流有候家浜、白盪浜、俊家浜、雙溝浜、蔣家浜、長溝河等。

基本信息


主要支流有候家浜、白盪浜、俊家浜、雙溝浜、蔣家浜、長溝河等。
白盪河
白盪河

白盪湖


簡介

古時候簡稱白盪,位於清水潭(現已絕跡)南。由低洼濕沮之地積水而成。志書載其面積“泱泱白盪數百頃,水清冽,藻荇交橫,葉葉可數”,“遠微迷茫湖水闊,更有扁舟系綠蘿,蘆花深處起渙歌”。明代吳氏之蒹葮庄曾建於白盪邊,周圍花木竹石,青柳曲徑,飾以梅影參差,盪邊築有“明月廊”、“雲外堂”、“白盪芙蓉城”等。白盪水近百畝通過白盪河與京杭運河相通。文人筆下的白盪則是"遠微迷茫湖水闊,更有扁舟系綠蘿"。盪中淺灘顯露之處蘆花隨風飛舞,水面鵝鴨戲水,水中肥魚穿梭,詩人以"作隊舟前有乳鵝,蘆花深處起漁歌"來讚賞。白盪之東南有蜿蜒似游龍、林木薈蔚的茶山相襯,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泛舟白盪,使人流連忘返。

現狀

白盪湖原來的面積是現在的很多倍,從江南春賓館一直到清潭新村、工人新村的很大區域都是白盪湖。那時的白盪湖從北岸幾乎很難看清楚南岸,因此可以想像原來的白盪湖的確是很大的。可惜解放后“圍湖造田、向湖要地”的思想使白盪湖成為了可能是江蘇最小的湖(保留了名稱,卻小的象條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