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農鄉

吉林農安縣下轄鄉

新農鄉,隸屬於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地處農安縣東北部,東與德惠市邊崗鄉隔伊通河相望,南與萬金塔鄉接壤,西與小城子鄉相連,北與黃魚圈鄉、青山口鄉、靠山鎮毗鄰,距農安縣城43千米,區域總面積184平方千米。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新農鄉境域屬農樂社;截至2018年末,新農鄉戶籍人口為37827人。截至2020年6月,新農鄉下轄14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馮木鋪屯。

2018年,新農鄉有工業企業15個,其中規模以上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80個。

徠2021年,農安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新農鄉人口為 22586人。

簡介


新農鄉,距縣城44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5°39′,北緯44°46′。西臨萬金塔鄉,東臨靠山鎮,北與黃魚圈鄉、小城子鄉接壤,。全鄉共有14個行政村,99個自然屯,160個村民小組,全鄉總戶數6924戶,鄉政府駐馮木鋪。轄三門徐、永祥隆、大房身、前站、姜旺、黃花崗、平安堡、源成功、力家索子、西窩堡、新農、高家坨子、四平街等14個村民委員會。
根據建設新農村的新形勢而得名新農。光緒15年為新三區,偽滿時期為平安村。解放后,1947年歸十二區萬金塔區所轄,為西窩堡村。
新農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425毫米。盛產玉米、水稻、穀子、黃煙、瓜菜等農副產品。境內有大葦子溝、新農溝、十里堡溝三條水溝流入伊通河,有大小葦塘多處,四平街水庫年盛產魚5000斤。商貿經濟比較發達,個體、私營工商業戶發展呈放射狀分部,交通十分便利。境內電力供應充足,有18所學校,中心小學、初中學校各1所,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
新農鄉是個農業大鄉,年產糧食10萬噸,同時還是個畜牧業發展大鄉,年生豬出欄20萬頭,肉雞500餘萬隻,肉牛7萬頭,羊4萬隻,鵝20萬隻,譽有“雞王鄉”的榮譽稱號,曾被評為全省畜牧業發展百強鄉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20年6月,新農鄉下轄14個行政村:高家坨子村、元成功村、力家坨子村、平安堡村、四平街村、蒿子站村、前站村、三門徐村、永祥隆村、大房身村、黃花崗村、江旺村、西窩堡村、新農村,鄉人民政府駐馮木鋪屯。

自然地理


全鄉現有耕地4574公頃,其中水田796公頃。主要農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等;主要經濟作物有烤晒煙、草莓、早熟香瓜、大蔥等,其中大蔥已佔領蛟河市場,草莓苗木遠銷南韓等地,商品果銷往延邊等地區。

位置境域

新農鄉地處農安縣東北部。

地形地貌

新農鄉地處松嫩平原、伊通河左岸,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地形分為伊通河泛濫平原和一級階地;境內最高點大房身位於新農鄉駐地西北,海拔208米;最低點西崴子位於伊通河出境處,海拔160米。

氣候

新農鄉屬溫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降雨量425毫米。

自然災害

新農鄉主要自然災害有大風、洪澇、冰雹、乾旱、蟲害等;水災年平均發生1次,主要發生在7—8月,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86年7月20日沿伊通河地區。

經濟農業資源

新農鄉人發“羊”財
“家養一隻小尾寒羊,徠不愁油鹽醬醋糧;家養兩隻小尾寒羊,可供子女上學堂;家養三隻小尾寒羊,三年之內建新房;家養十隻小尾寒羊,年年都是萬元郎;家養一群小尾寒羊,家裡開個小銀行。”最近,這樣的順口溜在農安縣新農鄉隨處可以聽到。該鄉許多養羊戶靠養殖小尾寒羊富了起來。
近年,新農鄉大力發展小尾寒羊養殖業。小尾寒羊與普通綿羊相比,有產肉多,肉質好,毛皮出材率高,多胎多羔,成齡快,易粗養,飼養成本低等特點,適合東北農區飼養,養殖此羊的收益要比普通綿羊高一倍多。目前,該鄉己引進小尾寒羊2萬多隻。新農鄉農民付海山過去養普通綿羊,收入一直不高。去年4月,他改養純種小尾寒羊,到如今己出欄種羊150多隻,收入15萬元。如今,在新農鄉像付海山這樣的養羊大戶有近60戶。
幾年來,新農鄉把發展畜牧業當做農民增收的重點來抓。去年全鄉出欄肉雞350多萬隻,出欄鵝8萬多隻,出欄豬9萬多頭,存欄牛19000多頭。近年來,鄉里在畜牧業生產中還推出了“12345工程”,全鄉實現人均養牛1頭,養羊2隻,養豬3頭,養鵝4隻,肉雞生產戶達500戶。今年計劃實現畜牧業產值2億元。

礦產資源

主要礦產有花崗岩、草碳、煤等,儲量較為豐富,具有一定的開採價值。

森林資源

新農鄉共有林地5971.18公頃,主要有柞樹樺樹落葉松等樹種,活立木蓄積419824立方米。

水利資源

水利資源較為豐富,水域面積2609.33公頃,有小一型水庫1座,小二型水庫6座,總蓄水量460萬立方米。境內主要河流有巴虎河、小北溝河,水流均注入松花湖

交通


長春——圖們鐵路在葦塘設有車站,境內有302國道、蛟青、蛟唐公路通過,其中蛟唐公路達到國家四級水泥路標準。
2011年末,新農鄉有縣鄉(鎮)級公路8條,總長82.7千米;長春—圖們鐵路在葦塘設有車站,有302國道、蛟青、蛟唐公路通過,其中蛟唐公路達到國家四級水泥路標準。
新農鄉
新農鄉

人口


2011年,新農鄉總人口37179人;另有流動人口2750人。總人口中,男性20496人,佔55%;女性16683人,佔45%;14歲以下3991人,佔10.7%;15—64歲28582人,佔76.9%;65歲以上4606人,佔12.4%;以漢族為主,達37176人,佔99.99%;有朝鮮、蒙古2個少數民族,共3人,佔0.01%。2011年,新農鄉人口出生率9.8‰,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長率4.9‰,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203人。
2017年末,新農鄉常住人口為32069人。
截至2018年末,新農鄉戶籍人口為37827人。
2021年,農安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新農鄉人口為 22586人。

經濟


綜合

農牧經濟穩中求進,強勢發展。
2013年初以來,我鄉黨委、政府把農牧經濟大發展視為基礎產業和優勢產業來抓,擺上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經過精心組織和上下共同努力,全年全鄉實現全程農機化示範地塊2000畝、保護性耕作20000畝、大壠雙行耕作22000畝、春季深松整地32490畝、高光效示範推廣29040畝,通過推行新的耕作模式和新的科技推廣,促成了我鄉經濟作物效益明顯。全鄉2000公頃經濟作物產出值大大提升到1000萬元,糧食產量可攀升到15萬噸;鄉全全年畜禽飼養總量已達到1400萬頭(只),其中肉雞1280萬隻,生豬45萬頭,牛4萬頭,羊2萬隻,其他59萬頭(只),產值達4億元。
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工作又邁出堅實一步
我鄉黨委、政府始終把招商引資和項目開發擺到重要位置來抓,克服資源不足和地位不優等諸多不利因素,下大力量組織幹部和群眾積極走出去,依託我鄉在外能人多的優勢,盡最大限度地尋找合作夥伴。截止目前,投資規模2000萬元的電褥廠在我鄉前站村安家落戶並投入生產,吸納當地就業人數超百人。建築面積1800平方米,佔地面積1.5萬平方米(長春市宇峰有限公司長,投資人馬軍剛),投資3500萬元在鄉街內中心地段建綜合農貿市場和住宅樓的項目正處收尾(遼源旭陽房地產有限公司農安分公司,法人代表施占林)。這些資金的融入給我鄉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同時進一步加大組織引導和扶持力度,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目前,我鄉民營經濟發展形成了以食品加工、甜玉米加工、酒類加工、木材加工、服裝加工、秸桿加工、酸菜加工、食品包裝等八大系列、多項品牌的生產格局,現在從業人員已達到4280人,全鄉民營經濟主營業務收入已達到119600萬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600萬元,新增企業戶數26戶,新增個體工商戶58個,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個,外派勞務人數12人,外貿出口額25萬美元,新建改建市場2個,各類專業村屯3個。
勞務經濟和商貿經濟又有新發展
2013年初以來,我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勞務經濟和商貿經濟的發展,把它視為帶動全鄉經濟發展,富一方百姓的高度來認識、來擺布,通過精心組織、紮實運作,全鄉勞務經濟和商貿經濟又取得突破性進展。截止目前,我鄉組團輸出15個,實現勞動力轉移就業12800人次,其中異地轉移輸出6000人次,當地轉移輸出6800人次,各項完成指標均超出年初縣裡下達批標,全鄉人均從中獲利達到3000元。商貿經濟日趨活躍,正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我鄉目前14個村都根據各村實際和發展需求組成了各類專業生產合作社和經濟組織,各類市場紛紛湧現,各類商貿網點遍布全鄉各個村屯,從事各類服務的經濟組織達到53個,從業人員376人,百姓從商貿流通中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幸福農安建設有聲有色
2013按照年初鄉里所確定的民生計劃,新農鄉著實抓好各項工作落實,截止目前,各項指標均已達到並有些項目超額完成。標準化市場建設已有一個已經啟用,另有一個正在建設中;二村一街的苦鹼水改造前期準備已經就緒,只待上級主管部門介入;三個村27個社的寬頻入戶和有線電視安裝入戶工程已結束,入戶率達到89%;標準化農村醫療衛生所已建成並投入使用;“天網工程”建設前期工作已部署完畢,只待動工安裝;新修硬化路面26華里,其中水泥路面20華里,磚路6華里,超出年初所確定目標;綠化二個自然屯,栽柳樹826棵,果樹826棵;新建群眾文化廣場一個,佔地200平方米,投資20萬元,現已啟用。街內新開發樓盤8棟,其中住宅樓三棟、商網樓5棟,總建設面積35000平方米,整合社會資金8000萬元,新型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達到100%;農業保險參保面積達到75.8%;農房火災保險參保率達到60%以上。
財政稅收工作取得新成效
2013年初以來,我鄉投放最大精力和時間,最大限度地培植稅源,挖掘潛力,通過整合社會力量加之財稅人員的辛勤努力,全鄉截止目前已組織入庫400餘萬元,超出歷史同時期。
社會穩定和諧,人民安居樂業。
通過立體式工作網和安全防範網路化管理的實施和運用,截止目前,全鄉無一例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也無一例越級訪、集體訪和極端訪發生,真正形成了人人學法、人人守法、人人敬業的良好格局,保持社會穩定和諧。
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加強,街內新開發6棟商網樓盤,三個居民住宅小區,總建築面積11400平方米,整合民間投資1200萬元,小城鎮管理走向正規劃、常態化、科學化軌道,社會管理創新邁出新步伐,步入新境地,取得新成果,其他各項工作也按縣裡統一安排和部署同步推進,全面發展。

飼養業

新農鄉是全市梅花鹿、黃牛生產大鄉。梅花鹿存欄3500頭,黃牛存欄6251頭。大鵝飼養業也逐漸擴大,年平均產鵝3萬隻。法河沿村成為養馬專業村,現存欄1000餘匹。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新農鄉有幼兒園11所,在園幼兒1004人,專任教師29人;小學9所,在校生1560人,專任教師20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410人,專任教師96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新農鄉新農中學田徑大會
新農鄉新農中學田徑大會

科技事業

2011年末,新農鄉有科技人才68人,其中專業技術人才62人,經營管理人才6人。

文化事業

2011年末,新農鄉有電影放映單位2個,年放映343場次,觀眾達5.20萬人次;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00平方米;圖書室14個,建築面積750平方米,藏書1.7萬冊。2011年末,新農鄉有線電視用戶數為2320戶,均為數字電視用戶。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新農鄉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15個,其中有衛生院1個;病床2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5張,固定資產總值68萬元;專業衛生人員24人,其中執業醫師6人,執業助理醫師9人,註冊護士3人,平均每千人擁有衛生技術人員1人、執業(助理)醫師0.4人、註冊護士0.1人。2011年,新農鄉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3萬人次,出院病人0.09萬人次。2011年,新農鄉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50%;孕產婦死亡率為0,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0.1‰、0‰、0‰。

社會保障

2011年,新農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為72戶,人數91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37戶,人數51人,支出5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5人,支出14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五保分散供養277人,支出18.2萬元,比2010年增長20%;農村醫療救助34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人次,共支出33萬元,比2010年增長24%;農村臨時救濟24人次,支出1.2萬元,比2010年增長33%;國家撫恤、補助優撫對象110人,撫恤事業費支出46萬元;社會福利費17萬元;有社會服務單位1個,生活無著人員救助床位20張,收養15人。

旅遊


“老虎洞溝”旅遊區是蛟河市最近的沿湖景區,交通便利,每年來此旅遊、垂釣的近萬人,景區內主要人文景觀有國家廣電總局九五三台、唐家崴子度假村等。新農鄉開發沿湖旅遊,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