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7條詞條名為鐵軍的結果 展開
鐵軍
武裝部隊名稱
鐵軍是指中部戰區127旅,這是一支歷史悠久、戰功卓著的英雄部隊,是中國共產黨掌握的第一支武裝力量,素有“鐵軍”之稱。
原為孫中山的“廣州陸海軍大元帥府鐵甲車隊”,司令官是黃埔一期生、共產黨員周士第。
1925年11月21日在廣東肇慶成立葉挺獨立團,團部設在肇慶閱江樓,全團有2100多人,設有三個營及兩個直轄隊。1926年1月,葉挺獨立團正式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獨立團。以葉挺為團長的獨立團,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由中國共產黨直接領導的一支革命武裝。
在北伐戰爭中,葉挺獨立團率先從廣東出發,首戰碌田,長驅醴陵,力克平江,直入中伙鋪,奇襲汀泗橋,大戰賀勝橋,攻佔武昌城,所向披靡,立下了赫赫戰功,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北伐部隊贏得了“鐵軍”稱號。北伐軍攻佔武昌后,由於葉挺獨立團英勇善戰,不怕犧牲,戰功卓著,1927年 1月,這個團所在的第四軍榮獲人民群眾贈送的“鐵軍”盾。葉挺對獨立團的將士們說:“我們為什麼能夠建立這樣的偉大的戰功呢?主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獨立團是共產黨的軍隊,因為有了共產黨,我們才能成為鐵軍。”
1927年的8月1日,有“鐵軍”之譽的“葉挺獨立團”與其他起義部隊一起打響了南昌城頭的槍聲;同年9月9日,毛澤東領導秋收起義,創建了中國工農革命軍。
這,就是今天中國人民解放軍第82集團軍第127旅。
![鐵軍[武裝部隊名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2/a/m2ada68034b6767f806e4f309d1c73bb3.jpg)
鐵軍[武裝部隊名稱]
80年來,該師在黨的領導下,走過了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創造了輝煌壯烈的英雄業績。先後參加了北伐戰爭、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鬥爭、五次反圍剿。
長征途中,擔任中央紅軍開路先鋒,突破烏江、四渡赤水、飛奪瀘定橋、奇襲臘子口。抗日戰爭時期,參加了平型關大戰、陳道口攻堅戰、血戰劉老莊和兩淮戰役,威震蘇魯豫皖,被陳毅元帥譽為"黨指到哪裡就打到哪裡的鋼鐵部隊"。解放戰爭時期,馳騁松遼平原,參加了遼瀋戰役、平津戰役,進軍兩廣、解放海南、廣西剿匪等。
![鐵軍[武裝部隊名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2/m92e0a756a3d9a0dac894d1a375e41bbf.jpg)
鐵軍[武裝部隊名稱]
該師是一支將星雲集、英雄輩出的光榮部隊。共和國5位元帥、7位大將等300多位將帥先後在該師工作和戰鬥過。中國人民解放軍36位軍事家有15位出自該師。先後湧現出“強渡烏江模範連”、“劉老莊連”、“渡海英雄連”、“飛奪瀘定橋22勇士”、“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王玉山、“見義勇為的英雄戰士”徐洪剛等一大批英模集體和個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優良傳統和作風——“鐵軍精神”。
2008年5月12日汶川發生強烈的地震,鐵軍接到救災的任務后1800名“鐵軍”官兵已在14日晚8時30分抵達受災最嚴重的汶川縣映秀鎮。在道路尚未修通的情況下,“鐵軍”再次挑選了180名精幹官兵,向汶川縣城勘察進發。官兵到達映秀鎮后,沒有片刻的休息,立即展開了救援,並向外通報了映秀鎮的災情。
2009年10月1日鐵軍部分官兵將再次邁出整齊的步伐通過天安門,接受黨和人民的檢閱。
為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這支部隊領受任務后,迅速挑選精兵強將,開始了全封閉、高強度、超常式的閱兵訓練……
朱德元帥
彭德懷元帥
陳毅元帥
羅榮桓元帥
林彪元帥
黃克誠大將
陳庚大將
張雲逸大將
譚政大將
羅瑞卿大將
許光達大將
張萬年上將(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任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另有21位上將及總計300多位將帥!
·中國共產黨掌握的第一支革命武裝
·參加南昌起義打響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第一個“支部建在連上”的黨支部
·第一個建立士兵委員會的單位
·第一個實行“三大紀律、六項注意”試點單位
·第一個設立“列寧室”(俱樂部)
·第一個實行“政治課”制度
·第一個實踐游擊戰“十六字訣”單位
·全軍第一個紅軍醫院
·全軍第一支輕型機械化步兵師
聽黨指揮,忠於人民,堅貞不渝的鐵的信念;不怕犧牲,敢於勝利,百折不撓的鐵的意志;軍民一致,官兵一致,牢不可破的鐵的團結;令行禁止,執紀嚴明,秋毫無犯的鐵的紀律;勇猛頑強,英勇善戰,所向無敵的鐵的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