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梢

烏梢

烏梢蛇(Zoacys dhumnades) ,俗稱烏蛇、烏風蛇。是一種體形較大的無毒蛇。

簡介


烏梢
烏梢
開放分類:中藥、蛇、動物、游蛇科
烏梢蛇
烏梢蛇
烏梢蛇(Zoacys dhumnades) ,俗稱烏蛇、烏風蛇。體形較大的無毒蛇,體全長可達2.5m以上。身體背部褐色或棕褐色,背部正中有一條黃色的縱紋,體側各有兩條黑色縱紋,至體後部消失。

詳情


【英文名】 ZAOCYS
【別名】烏蛇、烏花蛇、劍脊蛇、黑風蛇、黃風蛇、劍脊烏梢蛇
烏梢
烏梢
【來源】本品為游蛇科動物烏梢蛇Zaocys dhumnades (Cantor)的乾燥體。多於夏、秋二季捕捉,剖開蛇腹或先剝去蛇皮留頭尾,除去內臟,盤成圓盤狀,乾燥。
【製法】
烏梢蛇肉:去頭及鱗片后,用黃酒悶透,除去皮骨,乾燥。
酒(炙)烏梢蛇:取凈烏梢蛇段,照酒炙法(附錄Ⅱ D)炒干。每100kg烏梢蛇,用黃酒20kg。
【性味歸經】甘,平。歸肝經。
【功能主治】祛風,通絡,止痙。用於風濕頑痹,麻木拘攣,中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抽搐痙攣,破傷風,麻風疥癬,瘰癧惡瘡。
烏梢蛇圖
烏梢蛇圖
【用法用量】 9 ~12g 。或者研粉吞服1錢,入煎劑用3錢。也可泡酒。
【貯藏】置乾燥處,防霉,防蛀。
【備註】(1)功效與白花蛇相近而藥力較弱。
【摘錄】《中國藥典

形態特徵


本品呈圓盤狀,盤徑約16cm。表面黑褐色或綠黑色,密被菱形鱗片;背鱗行數成雙,背中央2~4行鱗片強烈起棱,形成兩條縱貫全體的黑線。頭盤在中間,扁圓形,眼大而下凹陷,有光澤。上唇鱗8枚,第4、5枚入眶,頰鱗1枚,眼前下鱗1 枚,較小,眼后鱗2 枚。脊部高聳成屋脊狀。腹部剖開邊緣向內捲曲,脊肌肉厚,黃白色或淡棕色,可見排列整齊的肋骨。尾部漸細而長。尾下鱗雙行。剝皮者僅留頭尾之皮鱗,中段較光滑。氣腥,味淡。

種群分佈


在我國分佈較廣;在雲南僅在滇東北和滇東地區有分佈。野外生存數量大減,應予保護。

生活習性


棲息於海拔1600m以下的中低山地帶,常在農田、河溝附近,有時也在村落中發現。行動迅速,反應敏捷。性溫順,不咬人。以蛙類、蜥蜴、魚類、鼠類等為食。7-8月間產卵,每產7-14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