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肝脾不和證的結果 展開
- 肝脾不和證
- 肝脾不和證
肝脾不和證
肝脾不和證
肝脾不和證是肝失疏泄,脾失健運,兩臟關係失調,功能紊亂所致的病症。又稱肝脾不調。臨床以脅腹脹痛為主要表現。常見於泄瀉、腹痛、脅痛、鼓脹、月經不調,以及現代醫學的慢性胃炎、腸炎、慢性肝炎、肝硬化、神經官能症等疾病。
● 多由情志不遂,久郁傷肝,或飲食失調,勞倦傷脾等引起。兩者可相互影響,如肝失疏泄導致脾失健運者,稱木橫侮土,若脾失健運,氣滯濕阻,而影響肝氣疏泄者,則稱為土壅侮木。
● 胸脅脹滿或竄痛,時欲大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食欲不振,腹脹便溏,或發作性腹痛腹瀉,舌苔白或膩,脈弦。胸脅脹滿竄痛,善太息,情志抑鬱;或急躁易怒,納呆腹脹,便溏不爽,腸鳴矢氣;或腹痛欲瀉,瀉后痛減;舌苔白或膩,脈弦。肝脾不和證,以胸脅脹滿竄痛,納呆腹脹便溏為辨證要點。胸脅脹滿竄痛,喜太息,情志抑鬱,急躁易怒,為肝氣鬱結的表現;納呆腹脹,便溏不爽為脾失健運之表現;腹痛欲瀉,瀉后痛減為肝木橫逆脾土。肝失疏泄與脾失健運互相影響,肝脾失卻正常的協調關係而成肝脾不和證。
● 本證當與單純的肝氣鬱結證與脾虛濕困證相辨別。單純的肝氣鬱結證與脾虛濕因證有各自臟器的定位癥狀。本證既有肝病又有脾病的見症,但早期可先見一髒的臨床表現,然後累及他臟而出現另一髒的病證,兩臟可互相影響。
● 肝脾不和與肝氣犯胃均由肝氣橫逆侵犯中焦所致。脾胃同居中焦屬土,因此,兩證均屬木旺乘土,均可出現胸脅脹滿疼痛,精神抑鬱或煩躁易怒等臨床表現。但脾主運化,其氣主升;胃主受納,其氣主降,因此肝脾不和證除見肝氣鬱結表現外,兼見腹脹泄瀉等脾失健運之癥狀;而肝氣犯胃,除肝氣鬱結外,常伴有胃脘脹滿疼痛,呃逆噯氣,吞酸嘈雜,嘔吐等胃氣上逆的表現。
● 肝脾不和證的治療以疏肝健脾為法。可選用柴胡舒肝散、痛瀉要方、逍遙散等方劑。
● 1.肝氣鬱結
● 證候:肋脅疼痛,善太息,脈弦。或兼見寒熱往來,脘腹脹滿,納呆食少。治則:疏肝行氣,活血止痛。主方:柴胡舒肝散。方葯:柴胡、陳皮、川芎、香附、枳殼、芍藥、炙甘草。
● 瘀血徵象明顯,加用丹參;兼有噯氣吞酸、口苦者,加用左金丸;兼有食滯徵象者,加用麥芽、雞內金等。
● 2.肝氣乘脾
● 證候:痛瀉。腸鳴腹痛,大便泄瀉,腹痛即瀉,瀉后痛減,常因情緒緊張或抑鬱、生氣而誘發。舌苔薄白,脈弦而緩。治則:補脾柔肝,祛濕止瀉。主方:痛瀉要方。方葯:白朮、白芍、陳皮、防風。
● 用於治療久瀉者,加升麻、黨參、肉豆蔻;消化不良,加山楂、神曲;小便不利,加車前子、滑石;腹脹,加川朴、砂仁(後下)。
● 3.肝鬱血虛脾弱
● 證候:肝鬱血虛,而致兩脅作痛,寒熱往來,頭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經不調,乳房作脹,脈弦而虛者。治則:疏肝解郁,健脾和營。主方:逍遙散。方葯:甘草(微炙赤)、當歸(去苗,微炒)、茯苓(去皮,白者)、芍藥、白朮、柴胡(去苗)。
● 肝鬱頭痛較甚者,加川芎、白芷;肝鬱失眠者加遠志、酸棗仁;肝鬱脅下有瘕者加鱉甲、生牡蠣。
● 4.肝鬱脾滯
● 證候:胸脅脹悶,脘腹疼痛,或泄利下重,手足不溫,或身熱,或心悸,脈弦。治則:疏肝理脾,解郁。主方:四逆散。方葯:炙甘草、枳實、柴胡、芍藥。氣鬱重者可加鬱金、香附,心煩熱者可加炒梔子、淡豆豉;脾氣虛者,可加黨參以益氣健脾。
● 1.保持心情舒暢,心態平和,避免大喜大悲。
● 2.適當運動,可慢跑、或擴胸運用以疏散氣機。
● 3.規律飲食,避免生冷辛辣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