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
(法) 馮金諾斯所著書籍
這是馮金諾斯第一部被譯成英文的小說,微妙、精緻、妙趣橫生,娜塔莉和馬庫斯這對看上去不太可能的主角被刻畫得入木三分、真實可信。小說家在節奏方面很有一手,他用歌曲、清單和註腳將故事打散,讓人不禁聯想到尼克·霍恩比和里克·穆迪,卻又不乏鮮明的個人印記。
“你知道我們真正的力量來自何處嗎?來自吻,來自那獨一無二的一吻!然而,那一吻不過是個序篇。”
娜塔莉,帶有某種瑞士女人的氣質,理想女性的典型。她曾經擁有完美的愛情,跟丈夫弗朗索瓦像愛情神話里的兩個孩子,一遍遍不厭其煩地講述著同一個故事。直到有一天,這樣的幸福被粗暴地打碎,車禍奪走了弗朗索瓦的生命,也掐斷了娜塔莉的生活軌跡。心如死灰的她開始沉溺工作,拒絕別人不夠“微妙”的感情。
然而,一個意料之外的吻把其貌不揚的瑞典同事、雄性世界的不名飛行物——馬庫斯,帶進了娜塔莉的世界。一切都來得那麼突然,一種感覺、一種光明的力量毫無徵兆地破殼而出。這個男人身上孩童般的溫柔、總在對的時間出現的能力,還有贈她皮禮士糖的心思使兩個看上去毫不般配的人藉由某種“微妙”漸生情愫,生活的味覺似乎也在慢慢復甦……
“娜塔莉決定走向他,慢慢地走,真的很慢,慢到足夠讓人在這段時間裡讀本小說。她看起來不想停下來,就快要貼到馬庫斯的臉了,他們的鼻子就要碰到一起了。瑞典人屏住了呼吸。她想要幹什麼?他沒有時間在腦海中從容表述這個問題了,因為她此時已經開始用力吻他。一個長長的激烈的吻,充滿了屬於青春期的激情。”
我很喜歡作者講故事的方式,那種口吻。我實在太愛那種在哀傷、光明和愛情邊緣徘徊的感覺了。——奧黛麗·塔圖 同名電影女主角
小故事,大奇迹,精緻而細膩……這個故事讓人產生去愛的慾望、被愛的慾望、墜入愛河和成為完美愛人的慾望!——安娜·卡瓦爾達 《只要在一起》作者
伴隨著每一部作品的出版,大衛·馮金諾斯在逐漸成長為真正的愛情小說家,並建立起自己獨特的風格:輕快卻不失深刻、充滿妙趣和狡黠,不乏荒誕滑稽……他無疑是新生代作家中筆調最為優雅的一位。——弗朗茲-奧利維埃·吉埃斯貝爾 《密特朗傳》作者
(這本書)不只是關於女人的敏銳與感性,更是作者用幽默又不做作的語氣,描繪出每一個脆弱的渴望和每一個勇敢的心靈轉折……簡直就像自己親身談了一場戀愛,我在各式各樣的場合閱讀它,好幾次捧腹大笑,好幾次深深嘆息。——鄭宜農台灣創作歌手
造誇張的情節,卻將才情放在角色的心理描寫和敘述者機智的敘述語言上,當中的纖細、跳脫和魅力經常讓讀者有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大概亦是讀者為什麼能轉眼在不知不覺間將這二百頁的平淡故事讀完,而毫不覺有任何冷場的原因。——香港《文匯報》
吸引我們的是作者細膩敏銳的筆調,還有將輕快與深刻融為一體的功力,尤其是他離題的藝術,使得《微妙》這部小書從憂慮哀思到饒有趣味的蘆筍燴飯菜譜無所不包,精彩紛呈。——法國《新觀察家》
這是馮金諾斯第一部被譯成英文的小說,微妙、精緻、妙趣橫生,娜塔莉和馬庫斯這對看上去不太可能的主角被刻畫得入木三分、真實可信。小說家在節奏方面很有一手,他用歌曲、清單和註腳將故事打散,讓人不禁聯想到尼克·霍恩比和里克·穆迪,卻又不乏鮮明的個人印記。——美國《出版周刊》
“微妙”一詞大概是對難以言喻的法式浪漫最精確的解讀。——英國《獨立報》
法國版的《一天》,只不過更加天馬行空……令人很快地沉浸其中,愛不釋手……帶來意想不到的折服和感動。——《愛爾蘭時報》
大衛·馮金諾斯,生於1974年,索邦大學文學專業,同時學習爵士樂,法國當今最有影響力的小說家、電影導演、劇作家。
作為“在女人耳邊講悄悄話的新生代法國情人”,馮金諾斯擅長以幽默的口吻與溫暖的目光,為平易近人的故事平添無限張力。從處女作《傻瓜的倒置:兩個波蘭人的影響》一舉 奪得弗朗索瓦·莫利亞克獎起,他就是伽里瑪出版社的重要新生代作者。其代表作《微妙》雄霸法國亞馬遜圖書銷量榜兩年之久,創下百萬銷量奇迹;同時入圍龔古爾文學獎、費米娜獎、雷諾多獎和梅第奇獎等法國四大文學獎項,一舉囊括十項文學殊榮;作者本人執導的同名電影由愷撒影后、《天使愛美麗》主演奧黛麗·塔圖和弗朗索瓦·達米昂等知名演員傾情演繹,入圍愷撒電影節最佳改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