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4條詞條名為新發鎮的結果 展開

新發鎮

黑龍江省五大連池市下轄鎮

新發鎮,新發鎮位於五大連池市區南部,鄉政府駐地新發村,距市中心9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26°12,北緯48°27,鄉境東鄰花園農場,南與北安市交界,西與華山農場接壤,北至市區。

2019年7月24日,新發鎮入選2019年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鎮情概況


新發鎮位於五大連池市區南6公里處,與北安市接壤,鶴嫩公路貫穿全境。轄區總面積1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14.6萬畝,人均耕地8.7畝,草原面積6830畝,森林1550公頃,下轄10個行政村,28個自然屯,5120戶,總人口17027人,勞動力7864人。

農業發展


穩步發展特色綠色農業,落實農作物種植面積14.6萬畝。其中,土地連片規模經營7.56萬畝、大豆8.03萬畝、玉米2.8萬畝、小麥1.9萬畝。經濟作物面積1.87萬畝,其中馬鈴薯0.52萬畝、雜豆0.9萬畝、蔬菜0.45萬畝。重點培植農場模式化栽培示範區帶5個,分別為青山村、核心村萬畝米豆輪作示範園區、德安村5000畝玉米大壟示範園區、青山村300畝農業觀光園及北五公路、高速公路兩側3.7萬畝糧食高產示範帶、山東聖豐種業1000畝高標準大豆良種繁育試驗田。建立省級柞蠶養殖基地,柞蠶養殖專業村永和村共放養柞蠶178把剪,年純收入360餘萬元。實施了能源沼氣、扶貧開發、人畜飲水工程、大型農機合作社、節水灌溉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新建一批專業化農民合作社,農村經濟合作組織逐漸發展壯大。
全鎮養殖專業大戶117戶,生豬存欄1200頭、黃牛存欄1683頭、奶牛存欄1588頭,山綿羊存欄5950隻、禽存欄2.02萬隻。畜牧業收入803萬元。

勞務輸出


全年累計轉移勞動力4340人,農民自發輸出3560人,通過二、三產業轉移1830人,實現收入6027萬元。

民營經濟


充分利用城市衛星鄉鎮和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非公經濟。現有企業29家,其中私營企業8家,從業人員255人。形成了以世明泉、世冷泉、有巢氏等一批規模大、經濟效益好的私營企業大戶,固定資產近億元。

社會事業


整合文化、計生、派出所、司法所等專項資金99.5萬元,鎮政府自籌資金122萬元,新建綜合辦公樓1884平方米,現已投入使用,辦公環境得到明顯改善。集中辦學工作平穩進行,投資145萬元新建明德小學教學樓,九年制義務教育入學率 100%。新建“農家書屋”8個,擁有圖書近10萬冊。初級衛生保健合格率100%,農村合作醫療參保率達100%,計劃生育符合政策率達92%。全鎮落實低保965戶,家庭獎勵扶助88人,特別家庭扶助 9人。泥草房改造工作全面鋪開,共改造泥草房497所,改造面積4.8萬平方米,磚瓦化率達到75%,自來水普及率100%。

社會治安


以“保穩定促發展”為前提,以“平安鄉村提升工程”和“大調防”工作為重點,利用農貿大集與四月、八月、十二月份舉行三場法律宣傳活動,發放普法宣傳單2000餘張,六、七月份在鎮政府廣場及各村組織文藝宣傳隊、秧歌隊、文化大院演出16場,出宣傳板報21期,標語18條。全面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各項措施,加強技術防控力度。全鎮農戶自發安裝各類防控報警器384台。鄉村兩級投入3萬多元,在各主要道口安裝視頻監控系統12個,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全年沒有發生一起重大的群體性事件和群體越級上訪事件,有效地保障了社會政治穩定、經濟發展、社會安寧。

基層組織


在全市率先開展了發展黨員全程聯名推薦試點工作,全鎮現有入黨積極分子248人,黨員368名。為有效緩解農民黨員年齡偏大、能力偏弱、素質偏低的現狀,鎮黨委創造性地提出了“分層教育、分層管理、分層服務”的教育管理模式。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點,根據不同對象確定學習內容和形式,“學習形式隨著村情走、學習內容緊跟項目走、學習需求緊跟群眾走”,從而優化了基層黨員的教育管理。截至目前,利用遠程教學網點共組織學教活動120餘場次,參加的黨員幹部群眾2400人次。2011年7月被黑河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2年2月被五大連市委組織部授予“2011年度全市組織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2年7月被五大連池市委授予“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2013年3月被五大連池市委組織部授予“2012年度全市組織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2016年3月被五大連池市委組織部授予“2015年度全市組織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