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化

內部化

內部化是在金融學中指交易所外的交易(即樓上交易)。主要是零售交易。與大宗交易相反,內部化涉及將零售指令保留在公司內部(“內部化”),經紀交易商從賣出指令中購買,從買入指令中出售,通常按照公布的最優出價和要價,或者再優惠1美分。這種實踐給經紀交易商帶來內部交易利潤。擁有大量客戶指令的經紀交易商由此獲得不受干涉地獲取“交易商差價”(按出價買入,按要價賣出)的交易機會,而且能夠擺脫任何在一級市場中多餘的頭寸。內部化降低了透明度,削弱了價格發現,傷害了投資者。股票市場允許經紀交易商在樓上內部化零售指令。這些交易通過交易報告設施報告。儘管證券交易委員會同意在股票市場上的內部化,但是在股票期權市場,指令被在樓上內部化之前必須在公開市場上顯示。因此,在股票和股票期權市場上,內部化被區別對待。

詳細內容


內部化原理主要回答了為什麼和在怎樣的情況下,到國外投資是一種比出口產品和轉讓許可證更為有利的經營方式。後來,經濟學家羅格曼、吉狄、楊等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該理論。
內部化理論強調企業通過內部組織體系以較低成本,在內部轉移該優勢的能力,並把這種能力當作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的真正動因。在市場不完全的情況下,企業為了謀求整體利潤的最大化,傾向於將中間產品、特別是知識產品在企業內部轉讓,以內部市場來代替外部市場。
內部化理論認為:
跨國公司內部化的相關書籍
跨國公司內部化的相關書籍
1、外部市場機制失敗,這主要是同中間產品(如原材料、半成品、技術、信息、商譽等)的性質和買方不確定性有關。買方不確定性是指買方對技術不了解,賣方對產品保密,不願透露技術內容,因此跨國公司願意縱向一體化。橫向和縱向都願意向國外投資。
2、交易成本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公司無法控制全部因素。如果實現市場內部化,即把市場建立在公司內部,通過內部轉移價格可以起到潤滑作用。
3、市場內部化可以合理配置資源,提高經濟效率。國際直接投資傾向於高技術產業,強調管理能力,使交易成本最小化,保證跨國公司經驗優勢,都是為了實現上述各方面要求。
該理論從國際分工不通過世界市場,而是通過跨國公司內部來進行這點出發,研究了世界市場的不完全性以及跨國公司的性質,並由此解釋了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動機與決定因素,其中市場不完全性及企業的性質是內部化理論的核心。
該理論有助於說明各種類型跨國公司形成的基礎。其後有些學者將技術優勢及內部化概念進一步引申,以解釋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發展。該理論還解釋了跨國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資與許可證安排這三種方式之間選擇的根據。

理論形成


自1970年代中期,以英國利茲大學學者巴克萊(Peter.J.Buckley)、英國雷丁大學卡森(Mark Casson)與加拿大學者拉格曼(A.M.Rugman)為主要代表人物的西方學者,以發達國家跨國公司(不含日本)為研究對象,沿用了美國學者科斯(R.H.Coase)的新廠商理論和市場不完全的基本假定,於1976年在《跨國公司的未來(The Future of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一書中提出的,建立了跨國公司的一般理論——內部化理論。
內部化
內部化

現實意義


內部化理論是西方學者跨國公司理論研究的一個重要轉折。以前的理論主要研究發達國家(主要是美國)企業海外投資的動機與決定因素,而內部化理論則研究各國(主要是發達國家)企業之間的產品交換形式與企業國際分工與生產的組織形式,認為跨國公司正是企業國際分工的組織形式。
與其他理論相比,內部化理論屬於一般理論,能解釋大部分對外直接投資的動因。而其他國際直接投資理論僅從產品或生產要素等某個側面來分析跨國公司對外直接投資的原因,因此內部化理論不同程度地包含了其他理論。因而有助於對跨國公司的成因及其對外投資行為的進一步深入理解。

理論分析


內部化理論認為,由於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如果將企業擁有的半成品、工藝技術、營銷訣竅、管理經驗和人員培訓等“中間產品”通過外部市場進行交易,就不能保證企業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企業只有利用對外直接投資方式,在較大的範圍內建立生產經營實體,形成自己的一體化空間和內部交換體系,把公開的外部市場交易轉變為內部市場交易,才能解決企業內部資源配置效率與外部市場的矛盾。這是因為內部化交易會使交易成本達到最小化,在內部市場里,買賣雙方對產品質量與定價都有準確的認識,信息、知識和技術也可得到充分的利用,從而減少貿易風險,實現利潤最大化。
內部化理論認為,外部市場的不完全性體現在很多方面,主要有:
(1)壟斷購買者的存在,使議價交易難以進行;
(2)缺乏遠期的套期市場,以避免企業發展的風險;
(3)不存在按不同地區、不同消費者而實行差別定價的中間產品市場;
(4)信息不靈;
(5)政府的干預等。
為了減少這些市場不完善所帶來的影響,使企業擁有的優勢和生產的中間產品有理想的收益,企業一般都會投資於海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