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陽鎮

巴陽鎮

巴陽鎮位於重慶市雲陽縣西部,素有雲陽“西大門”之稱,有10公里長江水道、6.7公里渝宜高速、10公里省道從中穿過,居萬州、開州、雲陽三城之中,車程均在30分鐘以內,交通便捷,區位優勢明顯。

全鎮幅員面積51.3平方公里,轄7個行政村、一個社區,63個村民小組。人口數為9276人,耕地面積7545畝。

自然地理


地勢地貌

巴陽鎮地處背斜低山,深丘緩坡地貌,地處四十八槽東南部,山高坡緩,地勢複雜,高海拔地區土地瘠薄,底海拔地區土壤肥沃,乾旱、風暴、滑坡等自然災害較多,土壤以紫色土、山地黃壤土為主。

氣候

二級公路邊銷售柑橘
二級公路邊銷售柑橘
巴陽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適宜於糧油、蔬菜、蠶桑、水果等多種農作物和柑橘等林果特產作物及經濟林木生長。其主要特點是春旱、夏熱、秋涼、冬暖,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無霜期長,溫濕適度,光照適宜,雨量充沛,水熱充足等特點。年平均氣溫17.8C·,年平均日照時數為1499.5小時,平均降雨量1180mm左右,具有良好的光、熱、水資源和優越的氣候條件。

人口


巴陽集鎮豬滾凼
巴陽集鎮豬滾凼
2013年,全鎮共有5346戶,17389人,其中有勞動力11279個,長期外出務工人口約7137人。
截至2018年末,巴陽鎮戶籍人口為17496人。
2021年6月,雲陽縣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發布,巴陽鎮人口數為9276。

經濟現狀


農業

農業以水果為主,藉助退耕還林機會完成柑橘和枇杷14000畝,其中枇杷6000畝、柑橘8000畝。庫區柑橘產業建設規劃在巴陽鎮再建8000畝,於2010開始實施;枇杷規模再擴大4000畝。巴陽鎮為促進產業發展,成立了柑橘專業合作社、幫農枇杷專業合作社、綠翔榨菜專業合作社;全鎮有養豬專業大戶5戶、養牛專業大戶5戶、養羊大戶15戶,家禽養殖大戶4戶,其中註冊的5戶。巴陽鎮2008年舉辦首屆枇杷節,之後每年5月份都有開幕式活動,為果農打開了銷售之路,果農收入不斷提高。

工商業

有煤礦、絹紡廠、頁岩磚廠、、紙廠、預製板生產廠各一家,企業年產值達3600萬,個體工商戶350戶、營業額達500萬元。

城鎮化

2013年10月成立巴陽社區,系原集鎮和陽坪村8、9、13組合併而成。集鎮佔地0.2平方公里,建房面積30000平方米,休閑廣場2500平方米,綠化面積2200平方米,街道硬化面積4000平方米。利用移民、二級路、高速路、易地搬遷、扶貧等機遇建有七個居民點,有巴陽、永利、望豐三個村趕集,人氣商氣旺盛。

基礎設施

有三座水庫,山坪塘347口,人飲池450口,村級公路120公里,有省道橫穿其中7公里,有長江水道15公里從境內通過。有固定電話2000門,行動電話5000部,安裝自來水1550戶,佔總戶數的30%。生態家園沼氣池建設312口。

社會事業


全鎮政府機關有公務員24人,工勤人員1人,事業編製20人。機關內設6個辦公室和一個社保所,一個農技服務中心、一個畜牧獸醫站和一個文化站。
基層組織:七個村、一個社區,享受財政補助的30人,離退休村幹部有51人享受財政年定額補助金。基層黨支部11個,有黨員626人,農村黨員526人,機關事業100人。
教育:有小學兩所,27個班,在校生1171人,教職工90人,專任教師80人。中學一所,在校生587人,教職工29人,其中教師24人。適齡兒童入學率100%,畢業率100%,初等教育完成率99。6%,青壯年非文盲率95%。
衛生:在冊職工16人,其中有一個中心院和三個衛生點,有新型農村衛生醫療點13個,院內有X光機、B超、手術室、化驗室、心電圖等設備,有住院病床20張,2008年可達到100萬元。有13762人參加農村新型型合作醫療,參合率達83%。
民政:有敬老院1個,五保家園2個,集中供養15人。民政優撫對象180人,城鎮低保57戶、92人,農村低保286戶,648人;2007年登記註冊稻草基金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