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5條詞條名為金橋鎮的結果 展開

金橋鎮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轄街道

金橋街道(原名擦耳岩)隸屬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位於川西平原腹心地區,因靠近金馬河大橋而得名。

金橋鎮面積41.35平方千米,轄26個行政村、4個場鎮,總人口44910人(2017年)。

2019年12月,撤銷金橋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彭鎮管轄。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1992年10月10日,雙流縣決定開展區、鄉、鎮建制調整。擦耳鄉、紅石鄉合併為金橋鎮。
2016年3月26日,市政府正式批複了《關於永安鎮等6個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的請示》,同意雙流區金橋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
2019年12月,成都市《關於龍泉驛區等15個區(市)縣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批複,撤銷金橋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彭鎮管轄,彭鎮人民政府駐交通路三段70號。
金橋鎮便民服務中心
金橋鎮便民服務中心

行政區劃


轄26個行政村、4個場鎮。

經濟


1999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達2.33億元,農村人均純收入2872元,1997年實現小康鎮。
成都市垃圾處理廠、長虹鋼鐵公司、岷江水廠等為金橋經濟形成新的增長點;崑山村城市菜地是雙流區“土地向業主集中”的中心示範村,法國威邁、虹禾原野、種都種業等跨國公司、國內知名龍頭企業,紛紛落戶金橋。

文化


史料記載,擦耳岩最早的名字叫蝦津,是說這裡蝦蟆多的緣故而取名。后因上游有崇州的三渡水、下游有舊縣的新津渡,這裡的渡口恰恰位居其中,所以又被稱為中渡。由於此段河床狹窄,北深南淺,南岸陡,水流急,航道緊靠南岸行駛時,行船之人頭臨河岸,有擦耳碰臉受傷的危險,所以人稱此地為“擦耳岩”。當地人則叫“側耳岩”或“cer岩”。
另有一說:相傳,清朝乾隆年間,崇州武舉人楊遇春任陝甘總督期間,在新疆平叛有功被清廷封為昭勇侯。榮歸故里祭祖,當經過這裡下馬上船過河時,因不小心,在岸邊坡坎處撞落紗帽,還傷及耳朵。從此,這裡便有了“擦耳岩”之稱。
金橋鎮風景觀光
金橋鎮風景觀光

交通


金橋街道距雙流區9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11公里,縣級公路雙崇路貫穿全境,鎮級公路80餘公里,24米寬的金華大道由西向東貫穿其境。

社會


全鎮實現村村通柏油路,社社通電話,鎮內從事農牧業.工業.個體生產經營業的大小企業500多家(包括電子、化工、建工、建材、鞋業、制衣、旅遊、度假等行業)。

獲得榮譽


1996年榮獲成都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模範鄉鎮。全國高科技現代農業示範區,省級綠化先進鎮。
2020年7月,獲得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