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彭鎮的結果 展開

彭鎮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轄街道

彭鎮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城西北3公里處,面積36.42平方千米,東靠東升,北接溫江,南連黃水,西鄰金橋。

彭鎮街道轄彭鎮、柑梓兩大場鎮及13個村(包括2個社區),188個社,總人口49935人(2017年)。

雙祟路橫跨彭鎮東西,黃溫路、楊柳河南北穿境而過。彭鎮街道是雙流區推進“三個集中”的示範鎮,也是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現代化示範園區。

歷史沿革


彭鎮別名彭家場、曾用名永豐場,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是雙流古場鎮之一。原是城西的水陸碼頭,更是糧、麻、油、藍靛等農副產品的集散地。
清朝初年因戰亂而遭燒毀,雍正年間叫雙流縣西一甲永豐鄉;乾隆年間鄉人重建街房數間,形成場鎮,因多為彭姓人家居住,加之後來又有丹棱人彭端淑一大家名門望族遷居於此,所以又重新改名為彭家場。新中國成立後設置彭家鎮,1958年曾撤銷彭鎮建制,與擦耳、紅石、柑梓三鄉合併成立東風人民公社。1959年恢復建立彭鎮公社,1984年改為彭鎮。
1992年10月10日,雙流縣決定開展區、鄉、鎮建制調整。柑梓鄉併入彭鎮。
該鎮工業初具規模,擁有電子、化工、機械、傢具、食品、建築等類企業417家,18個支柱企業。在彭鎮經濟“二次跨越”中,搶抓西部大開發戰機,規劃營建“成都彭鎮傢具製造營銷基礎”,已入駐廠商15家。它以“你發財,我發展”為宗旨,廣納天下客商匯聚四海資金,將成為四川最具特色、最具規模的現代化傢具製造營銷基地。依託成都市、服務大都會,全鎮正加大無公害蔬菜種植區、花圃園林觀光區、養殖發展區、建材及農產品加工區等農業綜合開發的力度。
2016年3月26日,市政府正式批複了《關於永安鎮等6個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的請示》,同意雙流區彭鎮增掛街道辦事處牌子。
2019年12月23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成都市調整龍泉驛區等1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複(川府民政〔2019〕24號):撤銷金橋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彭鎮管轄,彭鎮人民政府駐交通路三段70號。

行政區劃


彭鎮轄16個居委會6個村委會,彭鎮人民政府駐交通路三段70號。
彭鎮轄區詳情
彭家場社區燃燈社區羊坪社區光榮社區金灣社區歧陽社區柑梓社區興福社區木樨社區紅石社區崑山社區
新安社區鰱魚社區合水社區布市社區金橋社區岷江村永和村金馬村金河村臨江村舟渡村

經濟


彭鎮
彭鎮
2008年來,彭鎮示範高效服務型的彭鎮政府以優越的投資環境、優惠的投資政策先後吸引了一大批企業入駐彭鎮。工業港ABC區已形成優勢規模。金灣農莊、銀榕園等花木觀光休閑基地、簡陽獅王蔬菜園、龍泉顯發果業合作社“四川紅”葡萄觀光園、四川農大學生創業園等高效農業產業化前景看好。幾所高等院校即將入駐,這些將有力促進彭鎮全面發展。如今,雙流縣“十一五”規劃中,已把彭鎮楊柳河以西500米納入縣城新區規劃範圍,140米寬的雙楠大道即將建成直通彭鎮,彭鎮的區位優勢將更加凸顯出來。
2004年以來,彭鎮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黨的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組織和帶領全鎮人民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團結拼搏,與時俱進,堅持工業上大項目、城市建設上品位,農業實施重點轉移,綜合運用各種政策措施,加快城市化進程,實現了新型工業化、農業現代化和農村城市化的新突破,有效地促進了鎮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地發展和社會事業的全面進步。2004年,彭鎮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047億元,比上年增長19%(下同),全口徑工業增加值2.2126億元,增長38.22%。其中規模企業工業增加值10357萬元,增長92.3%;利稅2551萬元,增長48.89%;招商引資到位資金19098萬元,增長54.79%;工商稅收1414萬元,增長18%;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286元,比上年增加427元。
2007年全鎮工商稅收4100萬元,招商引資到位資金3.05億元,出口創匯1680萬美元,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6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849元。

人口


截止2020年11月1日,常住人口為95759人。

社會


工作思路

彭鎮
彭鎮
彭鎮將緊跟區委、區政府決策思路,進一步提升彭鎮發展水平,以“深化‘三個集中’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為統攬,大力實施主題引擎開發戰略,加大彭鎮城鎮的開發建設力度,加速提升城鎮的城市價值和綜合競爭能力,主動分擔雙流縣城城市發展功能;大力實施產業集聚發展戰略,瞄準產業核心,著力引進重大產業化項目,增強工業協作配套能力,培育產業集群,加速提升工業整體水平;大力實施農民培訓就業工程,突出抓好失地農民的教育培訓,著力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和就業技能,培育合格產業工人;大力實施農業產業化發展戰略,積極培育和發展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著力整合和提升蔬菜生產、生豬生產、花木生產觀光旅遊農業三支柱產業,打造農業品牌。

街道設施

彭鎮歷史悠久,俗稱彭家場,始建於明代,素有“水陸要衝”之稱,有著豐富的文化底蘊。彭鎮曾有“六廟”(關帝廟、文昌廟、燃燈寺、觀音寺、萬年台、川主宮)、“三會館”(福廣館、江西館、廣東館)、“一閣”(天一閣)等多處古建築。歷史上曾出現了彭端淑、劉沅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彭鎮
彭鎮
彭鎮人傑地靈,資源豐富。楊柳河是彭鎮潛力極大的一項儲備資源,橫貫彭鎮9公里。春天柳絮飛花。清風徐來,水面波紋如畫。“山光草色翠嵐拖,第一橋頭春波多。小艇遠橫楊柳岸,散人應自號煙波”便是昔日楊柳河的生動寫照。彭鎮,地處縣城西北3公里,距雙流國際機場6公里,距成都市中區15公里,距雙流通往成都市崇州市的咽喉,自古便是商家必爭之地。鎮內政通人和、經濟繁榮、民風純樸、治安穩定、交通、通訊方便,各種設施完善。鎮內部分區域被納入雙流縣城新區規劃,現已實施了新城區建設。全鎮區域總面積37.8平方公里,轄11個村、74個村民小組,2個社區、10個居民小組,常住人口4.4萬人(其中外來人口0.6萬),農業人口35695人,耕地面積33263畝。全鎮有醫院一所,藝體中學1所,初級中學1所,中心小學1所,成人教育學校1所,在校學生5767人,在園幼兒1028人,教職工300人。鎮內建有佔地2.5平方公里的彭鎮工業港,有成都華建管樁、四川久和實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市奇靈熱交換器有限公司等50多家企業,工業港成為鎮域經濟的重要增長點。

街道藝術

彭鎮
彭鎮
柑梓獅子藝術團:柑梓獅子藝術團歷史悠久幾起幾落,歷經磨難。清光緒年間,由於當時時局混亂,管理水務差,楊柳大江河水泛濫,經當時地方官申報在我地改建河道,組織當地和附近的村民修建水利,並為了當地經濟發展和交通。在我村範圍內新架一座橋,並且請石匠雕刻2座石獅,放在橋的兩邊,以此來鎮住水患。由於當時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為了紀念當時付出了大量心血的地方官吏和村民。在清末,當地老百姓自發組織獅子表演團,四處演出,規模盛極一時,普遍受到各地群眾讚揚。由於後來連年戰亂,獅子團一度中斷,但是民間還是間斷不間斷地舉行獅子表演。解放后,我村民間藝人劉少先又組織獅子表演,宣傳黨的方針、政策,積極宣傳農民翻身當家作主。後來由於文化大革命的發生,獅子團中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了繼承和發揚民間傳統。在民間藝人劉少先及政府和村兩委的支持下,重辦獅子團,並由劉少先任獅子團團長,並組織我村村民進行培訓和藝術指導。大獅子4個,小獅子2個,猴子、和尚組成了一個獅子團,人員達30人之多,表演節目有殺獅子、爬高桿、翻舞台、龍吃水等30餘項。一度在全省各地進行藝術演出,甚至參加過雲南潑水節,並且多次獲得榮譽證書。2007年5月在雙流分會場參加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節,並受到國際文化幹事的好評。2008年,彭鎮獅子團正在申辦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春台會:柑梓村一年一度的春台會,又名春季交流會或春交會,已有上百年的歷史。正式舉辦時間為每年農曆的正月二十,會期一般從正月十八開始,要持續到正月二十二左右,春台會由來已久,在解放前就已有相當規模,那時舉辦春台會是為了發展農業,搞好春耕生產,主要是農產品、農耕工具的交易,另外還有街頭巷尾的江湖藝人、戲班、挑挑商人、各地名小吃、古玩、字畫、觀鳥、賞花、養身、獅子燈、牛兒燈、信鴿會等。
春台會發展到1966年也就是文革時期,由於歷史的種種原因,就此終止。一直到了1984年,改革開放后,由於柑梓村周邊類似於我村春台會的廟會、交易會相繼恢復,加之各地朋友、商人、廣大群眾對我村歷史悠久的春台會的懷念及割捨不掉的記憶,同時也為了繼承和發揚民間文化傳統,促進我村和周邊鄉村的農業生產,搞活農村經濟,終於在1992年的春節后,在我村老黨員謝正昌同志的倡議、組織、指揮下,又重新開始恢復舉辦我村歷史悠久的春台會。
柑梓村的春台會,在繼承和發揚歷史傳統的基礎上,形式、內容、內涵上都有了新的發展、創新和提高,不光各地優質的農產品,農耕資料齊聚我村,江湖藝人、商人、各地名小吃、信鴿會、拉保保(俗稱拉撞門關)、獅子燈、牛兒燈、糕點、糖果、花卉、古玩、字畫等傳統名目外,更是增添了一些現代型的娛樂、休閑項目。比如大型飛車表演、魔術表演、馬術表演、跳跳床、碰碰車及老年腰鼓隊,秧歌隊等讓朝會的大飽眼福,留戀往返。每年朝會期間四面八方的人們都要放下手頭的事情到春台會湊湊熱鬧,幾十里、上百公里趕來的人都有。年輕的姑娘、小夥子、婦女、兒童、大爺、太婆,有買的、有吃的、有看的、有笑的、有唱的,總要玩個一整天,甚至幾天,不亦樂乎!人山人海,場面之熱鬧,場景之壯觀!

投資環境

彭鎮
彭鎮
彭鎮距成都市區15公里,高等級公路新川藏路、雙崇路、黃溫路交匯於鎮,至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僅6公里,日產20萬噸的成都市第七自來水廠直接供水。鎮有水電站4座,天然氣、通訊設施齊備。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年供蔬菜2萬噸。已發展花木生產基地1600餘畝,以都市園林“金灣農莊”為龍頭號的一系列旅遊設施,已成為成都市民休閑、旅遊勝地,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全鎮教育、文化、體育事業發達,場鎮有完中、普中、中心小學、幼兒園各一所,彭鎮藝體中學2000年專業高考上線率達95.5%。文體活動豐富、川劇團、獅燈隊、書畫學會、文藝隊伍等常年活動不斷,頗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