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馬鎮

唐馬鎮

唐馬鎮位於山東省魚台縣城南部,總面積40.5平方千米,下轄28個行政村。地處魯蘇兩省交界地帶,是魚台的南大門,南與江蘇豐縣接壤,北與魚台縣城接鄰,東與江蘇沛縣接壤,西與王廟相鄰。

1966年6月,設立唐馬公社;1984年2月,改為唐馬鄉;2008年6月,撤鄉設唐馬鎮;截至2018年末,唐馬鎮有戶籍人口31999人;截至2020年6月,唐馬鎮下轄28個行政村;鎮人民政府駐唐馬村。

建置沿革


1966年6月,設立唐馬公社。
1984年2月,改為唐馬鄉。
2008年6月,撤鄉設唐馬鎮。

行政區劃


截至2011年末,唐馬鎮下轄28個行政村:卷棚樓村、左崮堆村、孫各村、陳庄村、向陽村、甄華村、古窪村、宋庄村、唐馬村、鄭庄村、郭樓村、朱庄村、后付村、宋砦村、楊宅子村、楊辛庄村、陳丙村、宗庄村、付小樓村、甄庄村、田莊村、梁庄村、安庄村、趙莊村、隨庄村、王堂村、石庄村、大王村。
截至2020年6月,唐馬鎮下轄28個行政村:唐馬村、甄華村、大隨庄村、大朱庄村、古窪村、孫閣村、王堂村、郭樓村、后付村、楊宅子村、付小樓村、左堌堆村、石庄村、向陽村、安庄村、甄庄村、田莊村、楊新莊村、趙莊村、宋寨村、卷棚樓村、宗庄村、梁庄村、鄭庄村、陳丙村、陳庄村、大王村、宋庄村;鎮人民政府駐唐馬村。
唐馬鎮
唐馬鎮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唐馬鎮地處魚台縣南部,東與老砦鎮接壤,南與江蘇省豐縣為鄰,西鄰王廟鎮,北連魚台縣城,行政區域面積41.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唐馬鎮境內全屬平原,地勢西高東低,最高點海拔35.8米,最低點海拔34.6米。

水文

唐馬鎮境內的河流有東魚河、蘇魯邊河、西支河、復新河4條客水河道。

自然資源

唐馬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煤炭,地質儲量1億噸,可采儲量為0.7萬噸。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唐馬鎮轄區總人口3.1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200多人,另有流動人口1300人,總人口中,男性15342人,佔49.49%;女性15658人,佔50.51%;14歲以下4650人,佔15%;15—64歲17360人,佔56%;65歲以上8990人,佔2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9600人,佔95.48%;有回族1400人,佔4.52%,人口出生率6.1‰,人口死亡率6.4‰,人口自然增長率-0.3‰。
截至2018年末,唐馬鎮有戶籍人口31999人。

交通


2011年,唐馬鎮境內有濟徐公路、省道棗曹線2條公路交匯。

經濟


綜述

2011年,唐馬鎮完成國稅收入537萬元,比上年增長56%;地稅收入1280萬元,比上年增長41%,轄區內金融機構2家,各類存款餘額7.37億元,各項貸款餘額3.1億元。
2018年,唐馬鎮有工業企業86個,規模以上企業11個,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63個。

農業

2011年,唐馬鎮農業以種植業為主,耕地面積3.2萬畝,以種植小麥、水稻、蔬菜為主,農業總產值3.67億元,糧食作物以小麥、水稻為主,生產糧食3.2萬噸,人均1000千克,其中小麥1.4萬噸,水稻1.8萬噸,主要經濟作物為蔬菜,蔬菜種植面積0.4萬畝,產量5萬噸,主要品種有西紅柿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2.44萬頭;羊飼養量102萬隻;家禽飼養量3.26萬羽。
唐馬鎮水稻
唐馬鎮水稻

工業

2011年,唐馬鎮工業企業90個,從業人員3023人,總資產7.5億元,企業產值8.24億元,銷售收入10.6億元,實現利稅1280萬元,利潤940萬元,工業總產值8.24億元,工業增加值2.8億元,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33.9%。

商貿

2011年末,唐馬鎮有商業網點163個,職工1126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12.8億元,比上年增長17.5%;城鄉集貿市場3個,年成交額6億元。

農業綜合開發


魚台縣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自2009年開始在唐馬鎮開工建設,其中2009年已完成總投資1350萬元,涉及13個行政村,26個自然村,受益人口1.45萬人,改造中低產田1.86萬畝。
2010年度農業綜合開發唐馬項目區,位於唐馬鎮北部,西至魚豐公路,東至東魚河,南至東魚河,北至縣城南環路,包括宗庄、卷棚樓、楊辛庄、宋庄、宋砦、趙莊、楊宅子、后付、唐馬、甄華等10個行政村,耕地面積0.9萬畝,人口0.7萬餘人。項目建設計劃投資821萬元,其中,市以上財政資金562萬元,縣財政配套資金74萬元,自籌資金185萬元。項目計劃維修3處排灌站,修建乾渠4條,支渠12條,開挖長度40餘公里,新建橋涵閘500座,砌石約7000立方米,U型渠節水工程12公里,前期伐樹8萬棵,林網植樹6萬棵,機耕沙石路硬化23公里,無公害水稻示範園1000畝,科技培訓3000人次。
魚台縣2010年農業綜合開發唐馬項目區工程建設從2009年10月份開始著手進行前期工作。經過一年多的項目建設初步形成,累計完成整修、新修骨幹溝、渠、路15條,長度30餘公里,累計完成開挖土方量20萬立方米。維修排灌站3座,配套橋涵閘450座,砌石0.5萬立方米;林網植樹5.2萬株,完善林網面積0.8萬畝;先後舉辦科技培訓班三期,受訓人數達2500人次,印發科技手冊2500餘份。

農田水利建設


成立了由主要領導任指揮的農田水利建設指揮部,抽調精幹力量抓好工程施工;召開了由村主要幹部和鎮包村幹部參加的今冬明春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動員會議,出動宣傳車12輛次,在各村巡迴宣講;各村張貼了宣傳標語。制定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實施方案和獎懲辦法,結合2010年農業綜合開發,2011年出動大型機械7台,開挖土方31萬方,今冬明春將修建橋、涵、閘540座,沙石路17.5公里,U型渠12公里。
唐馬鎮農田
唐馬鎮農田

道路建設


2011年,唐馬鎮對東北管區的道路進行優化改造,以實現東北管區村村通全覆蓋。規劃農村公路改造工程兩項:唐馬郵政局至宋庄公路工程項目全長2.5公里,路基寬5米,該路段設計標準為平原微丘四級路;宋庄至棗曹線公路工程項目全長2.4公里,路基寬5米,該路段設計標準為平原微丘四級路。
該鎮成立修路專班,在各村成立了修路理事會,積極協調“村村通”財政補貼資金;針對48萬的資金缺口,修路專班、村兩委、修路理事會成員積極籌集資金,並把募集的資金存入村賬鄉管辦公室,做到專款專用。

社會事業


建有敬老院一處。2011年對全鎮700多名軍烈屬、貧困黨員、低保戶、特困戶等進行了春節慰問,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和慰問品,發放慰問金20000多元,麵粉2200袋,食用油1000多斤。

教育事業

2011年末,唐馬鎮有幼兒園12所,在園幼兒480人,專任教師48人;小學5所,在校生173人,專任教師107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866人,專任教師61人,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3600萬元,比上年增長29%,預算內教育經費達1540萬元,占財政總支出比例為34%,比上年增長11%。

衛生事業

2011年末,唐馬鎮有各級醫療衛生機構36個;病床210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3.2張,專業衛生人員436名,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7.26萬人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100%。

精神文明建設


該鎮大力弘揚孝賢文化,在各村居建設孝賢文化長廊,張貼“二十四孝”全圖;深入開展文明村鎮創建、城鄉文明共建、“一十百千”和“好媳婦”、“好婆婆”等系列創建評選活動,對先進家庭和個人進行表彰;全面實施農民教育工程,充分利用鎮科技文化站、農村文化大院、“農家書屋”、圖書室等陣地和平台,發動廣大農民群眾開展讀書活動;不定期舉辦農民法制教育培訓班。

政務信息公開


2010年主動公開政府信息50餘條。其中,機構職能類信息6條,政策、規範性文件類信息10餘條,規劃計劃類信息3條,重大建設項目類信息8條,環境衛生、公共衛生、安全生產類信息20餘條,其他服務類信息10餘條。主要通過公開欄等進行政府信息公開。

名人


金燦然,(1913-1972),原名金心聲,中國編輯出版家,魚台縣唐馬鄉梁庄村人。1936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1938年,赴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