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擊轟炸機

海軍航空兵主要用於空戰自衛能力的飛機

徠殲擊轟炸機,也稱作戰鬥轟炸機或戰鬥攻擊機,是海軍航空兵主要用於突擊敵戰役戰術縱深中的地面、水面目標,並具有空戰自衛能力的飛機。隨著機載電子設備的不斷改進和反艦導彈的廣泛使用,殲擊轟炸機的對海作戰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發展歷程


早期的殲擊轟炸機,主要是由殲擊機改裝而成,攜帶的武器一般為炸彈,如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於1941年生產的P-40D驅逐機,即裝有炸彈掛架,可掛炸彈約230kg,用以轟炸地面目標。20世紀50年代末,前蘇聯空軍用殲擊機改制的蘇-7,后又研製成新型的可變后掠翼的蘇-24,均屬殲擊轟炸機。美國專門設計的於1955年首次試飛,隨後裝備部隊的殲擊轟炸機F-105,1967年又製成F-111。英國、前聯邦德國和義大利聯合研製的新型殲擊轟炸機“狂風”於1974年首次試飛。
在1982年發生的英、阿馬島海戰中,阿根廷利用6枚機載法制AM39飛魚導彈成功擊沉了英軍謝菲爾德號驅逐艦,是殲擊轟炸機掛載空艦導彈對艦攻擊作戰方式最矚目的一次成功,這成為各個國家爭相效仿的對艦攻擊方式。
由於殲擊轟炸機的發展,輕型轟炸機已逐步被淘汰。隨著機載電子設備的不斷改進和現代格鬥導彈的廣泛使用,殲擊轟炸機的空戰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時,殲擊轟炸機作為綜合性能較強的多用途戰機,也是各國追求經濟性和實效性的重點研製對象,比較先進的殲擊轟炸機有美國的FB-22、俄羅斯的蘇-34等。
一般轟炸機對地面或海面目標攻擊時,主要採用飛行員目視瞄準的直接轟炸方式,轟炸瞄準過程中要求目標始終位於飛行員視野範圍內,轟炸精度受飛行員目視瞄準的準確度的影響。殲擊轟炸機採用連續計算投放點(CCRP)的間接轟炸方式,機載機現實位置與正確投彈點位置的比較由火控計算機自動完成,不需要由飛行員對目標進行方位和距離瞄準,因此當目標移出飛行員視野範圍時,載機仍能完成轟炸任務。其轟炸精度主要取決於機載火控感測設備測量載機和目標位置及運動參數的精度。

性能裝置


殲擊轟炸機能攜帶普通炸彈、制導航空炸彈(激光或電視制導)、反坦克子母彈和戰術空地導彈,有的能攜帶核彈,並裝有火控系統,具有較強的攻擊地面、水面目標的能力。它還可帶空空導彈用以自衛。投掉外掛武器后,可用於空戰。在戰區內,殲擊轟炸機主要以低空大速度飛行,並依靠電子干擾手段進行突擊。為使飛機具有較強的低空抗顛簸能力,其翼載荷較大。為保障低空飛行安全,有些飛機裝有由防撞雷達和自動駕駛儀等交聯組成的地形跟隨系統。飛行中,防撞雷達可及時發現前方障礙物,並由計算裝置控制自動駕駛儀,把飛機拉起,基本保持預定的離地高度。
為保障在夜間和複雜氣象條件下能準確地飛到目標上空,並發現目標,機上裝有:①慣性領航系統和多普勒雷達;②微光夜視儀,可供在暗夜看到地面上20~30公里遠的中型目標;③前視紅外觀察儀,可供在夜間看到地面上20公里遠的與背景溫度差別較大、設有偽裝的目標,如發電廠、坦克群和車隊等。

主要特點


殲擊轟炸機是一種兼有殲擊機與輕型轟炸機特點的作戰飛機。它的主要特點是:
(1)比起普通轟炸機它的飛行速度比較快,一般在1.5M-2.3M之間。這賦予了它良好的高速突防能力,使其在戰場上有較強的生存幾率。
(2)有先進的火控設備,這提高了它的打擊精度。
(3)比轟炸機對機場的要求更低,1500米的跑道就可以使用。
(4)機動性能比轟炸機高得多,與普通殲擊機差不多,可以硬碰硬的對抗截擊機

存在的問題


儘管殲擊轟炸機比起轟炸機有這麼多的優點,但是它的載彈量要低一些,作戰效能要差一些,因此不能完全取代轟炸機,也無法完全同機動性和空戰性能優異的殲擊機相對抗。
殲擊轟炸機在反艦作戰過程中,面臨下面的問題:
(1)綜合性能的殲擊轟炸機,可以掛載的兵器種類很多,但是由於其掛點和載荷限制,單機掛載兵器種類和數量受到限制,進行編隊作戰時,需要有效的協同攻擊戰術。
(2)由於大部分的殲擊轟炸機是在老機型基礎上改型而成,其飛行性能要低於當前的殲擊機,自衛能力相對較弱。
(3)殲擊轟炸機數量優勢不明顯。作為特種作戰方式時,無法形成規模。

作戰任務


60年代以後,各種制導武器日益完善,目標的空防能力大為提高,所以戰術轟炸的任務更多地由殲擊轟炸機來完成。自衛能力差的輕型轟炸機已不再發展。隨著殲擊轟炸機航程和載彈能力的提高,甚至中型轟炸機的任務也可由它來完成。自從出現中、遠程導彈后,戰略打擊力量的重點已轉移到導彈上來,戰略轟炸機的地位明顯下降。70年代以後,只有美、蘇兩國尚在繼續研製遠程超音速轟炸機,如美國的B-1和蘇聯的圖26,都是變后掠翼飛機,裝有先進的自動導航系統、地形跟蹤系統和電子對抗設備,攻擊武器以空地導彈和巡航導彈為主,能在複雜氣象和地形條件下隱蔽地進行超低空突防,對目標進行遠距離攻擊。遠程超音速轟炸機易於分散隱蔽,不易受敵方核導彈摧毀,同時使用靈活,便於打擊機動目標,已成為彈道導彈的重要補充打擊力量。

著名型號


F105

F-105是作為F-84後繼機發展的單座超音速戰鬥轟炸機,1955年首飛,1984年退役。50年代初美國的戰略思
殲擊轟炸機
殲擊轟炸機
想是立足於打核戰爭,戰術空軍也要具備戰術核轟炸能力。因此F-105的規劃中,主要任務是實施戰術核攻擊,也可外掛常規炸彈,執行對地攻擊任務,並具有一定的自衛空戰能力。

F111

F-111“土豚”(英語:F-111Aardvark)是一款由美國通用動力於1960年代時開發製造、美國空軍與海軍聯合
殲擊轟炸機
殲擊轟炸機
參與設計案的成品多用途中距離戰鬥/攻擊機。1964年首飛。當時空軍的設計需求是一架能夠全天候、以低空高速進行遠程攻擊的戰術轟炸機,而海軍的需求則是一架能夠長時間滯空的艦隊防空用攔截機。但是開發中的許多問題導致艦載攔截機版本的設計(F-111B)沒有實現,F-111最後僅為空軍採用。F-111A型機於1967年交付使用。1996年7月26日F-111退役。

F15E

雙座全天候戰鬥轟炸機,它是根據1982年美國空軍計劃研製並投產的F-111後繼機。機身結構加強,座艙經
殲擊轟炸機
殲擊轟炸機
過重新設計。後期型發動機升級為F100-PW-229。重點改進航電設備,包括:換裝APG-70雷達,加裝藍盾吊艙,以保證目標發現與識別以及改進武器發射精度,原來的二餘度模擬式CAS改進為具有自動地形跟隨能力的數字式三餘度電傳飛控系統,改用環形激光陀螺慣導系統等。
1986年12月11日生產型首飛,1988年4月12日開始交付,原訂購392架,1988年削減到200架,后又增加到224架,現已全部交付完畢,共計裝備5個空軍聯隊。日本也裝備了3個中隊。

蘇7

蘇-7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單發戰鬥轟炸機,是作為米格-19的後繼機設計的。蘇-7於1955年首次試飛,1958年投產,1959年服役,編號蘇-7Б。西方給綽號“裝配匠”(Fitter)。本來該機是作為空戰戰鬥機設計的,後來作為前蘇聯前線航空兵的標準戰鬥轟炸機。

蘇24

蘇-24雙座、雙發、變后掠翼重型戰鬥轟炸機是蘇聯第一種能進行空中加油的戰鬥轟炸機。該機由蘇霍伊設計
殲擊轟炸機
殲擊轟炸機
局研製。60年代後期始研,1970年試飛,1974年始裝。已有800餘架服役,大部分尚在俄羅斯空軍。它的出現,增強了蘇聯航空兵的戰區進攻能力和戰略突襲能力。蘇-24的裝備數量已達1000架以上。綽號“擊劍手”。
蘇-24殲擊轟炸機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雙座雙發變后掠翼殲擊轟炸機,為冷戰中蘇聯空軍最有效的遠程戰術攻擊平台,主要戰術使命是深入敵境,攻擊其陸軍集結部隊或空軍基地。蘇-24的研製始於1964年,目的是以低空突防的方式穿透北約雷達警戒網,將北約空中力量扼殺在地面,並摧毀其在西歐的縱深目標,保障地面坦克部隊快速推進。1965年,蘇霍伊設計局根據空軍要求,開發出編號為T-6的原型機,經過一系列性能測試后被蘇聯空軍採用,正式命名為蘇-24。此後,蘇霍伊設計局又對飛機細節部分不斷改進,至1974年12月,首批生產型蘇-24交付部隊,北約將其命名為“擊劍手”。
蘇-24是蘇軍第一種裝備計算機轟炸瞄準系統和地形規避系統的飛機,標誌著蘇聯飛機的火控和航電技術水平登上新台階,作戰效能比前一代的雅克-28提高2~2.5倍。蘇-24的整體導航/火控系統被稱為PNS,可實現地形跟蹤、武器制導、目標搜索和指示、投彈、雷達告警和反輻射導彈壓制、以及自動或半自動駕駛。該系統可在各種氣象條件下使用,依靠地形跟蹤系統,可保證飛機在200米低空以1320千米的時速突防,極大提高了飛機的生存能力。

蘇34

蘇-34戰鬥轟炸機原稱蘇-27IB,是由俄羅斯的莫斯科蘇霍伊設計局聯合公司研製的戰鬥轟炸機。蘇-27IB在1990年4月首飛。計劃用於替代蘇-24和蘇-25兩種作戰飛機。在北約內蘇-34同樣被命名為“側衛”。蘇-34的原型代號為T-10B。
此外,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還有蘇-32、蘇-39等機型。

飛豹

飛豹,編號殲轟-7(JH-7、FBC-1,北約代號:比目魚(Flounder)),是由中國西安飛機製造集團與603研
殲擊轟炸機
殲擊轟炸機
究所合作設計製造的一款戰鬥轟炸機,其主要設計用以進行戰役縱深攻擊以及海上和地面目標攻擊,可進行超音速飛行。在戰鬥機世代上為標準的第四代戰鬥機,該戰機於1973年開始研發,至1988年首次試飛,在1998年珠海航展上首次公開,其改良型殲轟-7A則在2004年公布。2013年又傳出研發出隱身版本。
近觀20世紀80年代后的幾場局部戰爭,空中力量在戰爭中的地位顯著上升,成為戰爭中的一支決定性力量。尤其是海灣戰爭等已清晰地表明,以空軍為主的空中力量已開始成為戰爭中首先使用並且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一定條件下,空中力量可以給戰爭的勝負帶來決定性的影響。但是,我國現有的航空兵器還很難適應未來高技術戰爭的需要。就飛機而言,我國現役殲擊機由於作戰半徑短,攜帶武器后難以達到“千里”之外。而且我國現役殲擊機突出高速、高機動性、高靈敏性等性能,一般重量較輕,難於攜帶重型武器,攻擊能力太小。而我國現有的轟炸機武器單一,又無機動能力,難於應付高技術局部戰爭。因此,將殲擊特性和轟炸特性綜合於一體的殲擊轟炸機,就成了必然的選擇,“飛豹”也就應運而生。
“飛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完全擺脫仿製之路,依靠自己力量設計、製造和試飛成功的新一代作戰飛機。“飛豹”是融現代航空技術為一體的新型戰鷹,有著全新的外形設計、先進的電子設備和優良的火控裝備,能對地面、海上目標實施強有力的攻擊。其作戰半徑大,攻擊威力強,具有良好的中低空飛行特性。該機集殲擊、轟炸任務於一身,既有強大的進攻能力,又有良好的自衛能力,可供海軍、空軍通用等諸多特點,填補了我國軍用飛機品種和作戰方式的空白,是未來高技術戰爭的“殺手鐧”。

殲16

殲-16是中國瀋陽飛機公司為海軍航空兵所研發的一款從殲-11系列上發展而來的殲擊轟炸機。該機的研製過
殲擊轟炸機
殲擊轟炸機
程和中國以往的戰機一樣,較為保密,其原型為俄式蘇-30MK2戰機。2013年初,中國正式公開該戰機。殲-16裝備自動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AESA),可與多目標作戰並可以識別出目標的相關資料。殲-16最大特點是具備遠距離超視距攻擊能力和強大的對地、對海打擊能力。

發展趨勢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戰場環境的不斷變化,攻擊機和戰鬥轟炸機的地位可能要發生一些變化。
在未來的空中戰場上,單一用途的殲擊轟炸機的地位將會有所下降。與此相反,多用途的戰鬥轟炸機發展勢頭強勁。這一趨勢在第三代戰鬥機中已經有所體現。比如,F-15、F-16、“幻影”2000、蘇-27等,基本上都是一機多型。已經問世的第三代半戰鬥機如蘇-35、颱風、“陣風”等和第四代戰鬥機,如F-22、F-35、T-50、殲-20,也都是清一色的多用途,即不僅有較強的空戰能力,同時具有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