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偷影子的人的結果 展開

偷影子的人

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創作的一部小說

《偷影子的人》(原文名Le voleur d'ombres)是法國作家馬克·李維創作的一部小說,也是其第10部作品。

這部作品展現了馬克·李維溫柔風趣的寫作風格,有催人淚下的親情、浪漫感人的愛情和不離不棄的友情,清新浪漫的氣息和溫柔感人的故事相互交織,帶給讀者笑中帶淚的閱讀感受,是一部喚醒童年回憶和內心夢想的溫情療愈小說。

內容簡介


一個老是受班上同學欺負的瘦弱小男孩,因為擁有一種特殊能力而強大:他能“偷別人的影子” ,因而能看見他人心事,聽見人們心中不願意說出口的秘密。他開始成為需要幫助者的心靈夥伴,為每個偷來的影子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
某年燦爛的夏天,他在海邊邂逅一位又聾又啞的女孩。兩個人許下了日後重逢的承諾。
男孩長大了成為了一名醫生,終日忙碌。而他與女友的關係也總是不盡如人意,他幫助好朋友實現了當醫生的夢想,然而朋友覺得還是當麵包師更能帶給他幸福。女友覺得和男孩也並不合適,離開了他。
當男孩的母親也去世了之後,男孩決心去尋找真正的所愛,海邊的聾啞女孩已經成長為一個大提琴手。兩個人重逢,影子重新交疊在一起。

作品目錄


章節名稱簡介
楔子我的童年就在那裡,帶點憂愁又有點悲痛,在這外省的小城市裡,我拚命等著伊麗莎白垂憐而看我一眼,在絕望中等待長大。
影子的秘密為每一個你所偷來的影子找到點亮生命的小小光芒,為它們找回隱匿的記憶拼圖,這便是我們對你的全部請託。
海灘上的克蕾兒她凝視著我,漾出一朵微笑,並且在紙上寫下:“你偷走了我的影子,不論你在哪裡,我都會一直想著你。”
呂克的夢想生命中某些珍貴的片刻,其實都來自於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我今晚沒有留下來,我想我永遠不會與母親有此番深談。與母親一起離開閣樓后,我最後一次踱回天窗底下,默默感謝我的影子。
蘇菲的傷我只是你生活里的一個影子,你卻在我的生命里佔有重要地位。如果我只是個單純的過客,為何要讓我闖入你的生活?我千百次想過要離開你,但僅憑一己之力我做不到。
被喚回的記憶不知道姓氏的克蕾兒。這就是你在我生命里的角色,我童年時的小女孩,今日蛻變成了女人,一段青梅竹馬的回憶,一個時間之神沒有應允的願望。
用風箏寫下的思念一個會用風箏向你寫出“我想你”的女孩啊,真讓人永遠都忘不了她。

人物介紹


主人公
主人公擁有特殊的天賦,可以和影子交談,只要他願意,就能知道深藏在別人心底的秘密。他利用自己的天賦幫助別人治癒深埋在內心深處的傷痛,卻始終無法了解真實的自己,他離開了童年,卻無法擺脫童年的影子,除非完成自我療愈,否則無法真正長大。
呂克
呂克是小男孩的一個至交好友,小男孩從呂克的影子里讀出他對當醫生的渴望,那是他的夢想。於是小男孩不顧一切和呂克的爸爸交談,想為他做些什麼。而呂克也一直小男孩照顧他的媽媽,不需要任何的理由。
呂克在男孩的幫助下離開麵包店踏上了自己嚮往已久的行醫之路,再到後來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還是麵包師,並最終回到了麵包店。
蘇菲
蘇菲是個好女孩,她愛小男孩,一直給他陪伴和鼓勵。在合適的時間選擇放手,她也收穫了自己的另一段愛情,擁有了真正的幸福。

作品鑒賞


書中的“偷影子”類似於讀心術,只不過每個人的影子都有獨立的一面,它們既能透露主人的遭遇與隱私,也能對主人的一切發表意見,並且可以表達自己的態度。但凡男孩的影子跟別人的影子重疊時,他就可以跟別人的影子交流——這一設定的想象力非常豐富。的確,影子的重疊這一景象足以讓人浮想聯翩,只不過很少有人去浮想。而作者恰好抓住了這一點。在這裡不得不進一步分析一下“偷影子”比“讀心術”的高明之處。正如之前所說,影子可以表達自己的東西,而讀心術只能讀取被談心人的間接含義,至於真假或隱藏的東西則需要二次加工提取。所以來自影子的信息要更真實、飽滿一些。
全書通過偷影子,再到接受影子的任務去幫助別人,大大小小的故事中滲透著許多哲理,真正的愛可能並不光鮮,甚至夾雜著自私。而每個人為了自己的完滿都會偽裝成一個並不真實的形象,以至於忘記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當然故事都是伴隨著男孩的成長曆程逐步推進的。小時候的故事有小道理,長大的故事有大道理。其中男孩的老友呂克在男孩的幫助下離開麵包店踏上了自己嚮往已久的行醫之路,再到後來發現自己真正喜歡的還是麵包師,並最終回到了麵包店。這個故事很耐人尋味,有時候人們嚮往的東西並不一定是自己真正喜歡的,而真正喜歡的在表面上可能又不是那麼光鮮亮麗。
其實職業本就無貴賤之分,能在工作中找到幸福才是高明的。這也是他成長的隱喻。而男孩放棄蘇菲,選擇了克蕾爾則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這次體現在愛情上,感覺更加微妙和飄渺一些。蘇菲是個好女孩,但更適合他的則是克蕾爾。儘管多年以前,由於自己的錯誤判斷導致做錯了事,但是當男孩終於發現自己的過錯和自己真正想要的女孩是什麼樣子時,他放棄了現在擁有的,去追尋克蕾爾,儘管可能無果而終,但是他知道他必須這麼做。其實蘇菲也是一樣,這些年輕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要尋找真正屬於自己的另一半。
“有些人只擁吻影子,於是只擁有幸福的幻影。”莎翁的這句名言精妙地概括了整本書的主題和主人公們的行動。而這本書帶給讀者的啟發就是要先確定什麼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並去追逐,而不要在那些浮雲和幻影上浪費時間。

作品影響


這本書在法國剛一出版便席捲各大暢銷榜單。在中國出版的這兩年,在出版方並未大肆宣傳的情況下,這本書通過讀者的口耳相傳橫掃各大暢銷榜單。2013年《偷影子的人》入選中宣部向大眾推薦的50本書之一。

作品評價


《偷影子的人》是一首對童年、夢想以及想像力的頌歌。作者寫作技法栩栩如生,極富電影般的臨場感。(《費加羅報》)
在《偷影子的人》中,馬克·李維忠於自己,用一貫簡單、明確又有效的筆法述說了一則感人的故事。作家成功地鑽入主角的軀體,以完美語氣演繹了一個能和影子對話的小男孩以及一名醫學院的傑出學生。馬克.李維深諳善用自身過人的感受力,從親身經歷中深掘出滋養書中人物及故事的生命力,而作家對營造美麗愛情故事的寫作才華以及對書中角色精闢的心理分析。(《費加羅文學周報》)
《偷影子的人》展現了神奇的魔法。(《巴黎人報》)
筆法極簡,敘述手法富有情感,並營造了快樂的結局。(《解放日報》)
《偷影子的人》如同李維一貫的風格,該書以童年、愛情及友情調和成一道風味醬汁,還摻入了少許桑貝《小淘氣尼古拉》的幽默筆觸。(《快訊周刊》)

作者簡介


馬克·李維
馬克·李維
馬克·李維,英文名Marc Levy,1961年10月16日生於法國,是法國著名作家,主要作品有 《偷影子的人》《如果一切重來》《伊斯坦布爾的假期》《假如這是真的》(If Only it Were True)《你在哪裡》(Will You Be There)《七日成永恆》(Seven Days for an Eternity)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