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放

詞語

鳴放,1.發出槍彈﹑炮彈。因發彈時伴有很大的響聲,故稱。 2.指人民群眾對問題公開發表意見。

基本解釋


1. [fire]∶開槍(炮)發出聲音
2. [arising of views]∶“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取后兩字而成,指許多人公開發表不同意見

引證解釋


1. 發出槍彈、炮彈。因發彈時伴有很大的響聲,故稱。如:他抽出手槍,對天鳴放,以示警告。
2. 指人民群眾對問題公開發表意見。
毛澤東《一九五七年夏季的形勢》:“農村中也要先讓農民‘鳴放’,即提意見,發議論。”柳青狠透鐵》:“散會的時候,他對 高書記 說,看起來似乎‘鳴放’完了。”

其它相關


【文革中的鳴放】
‘鳴放’:事實是:將「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中的「鳴」、「放」二字抽出,移植到政治上來,賦予全 新的意義,並將「鳴放」引向政治。
對怎樣進行“文化大革命”,《決定》強調要“‘敢’字當頭,放手發動群眾”。它寫道:“要信任群眾,依靠群眾,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要去掉‘怕’字。不要怕出亂子。毛主席經常告訴我們,革命不能那樣雅緻,那樣文質彬彬,那樣溫良恭儉讓。要讓群眾在這個大革命運動中,自己教育自己,去識別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那些做法是正確的,那些做法是不正確的。要充分運用大字報、大辯論這些形式,進行大鳴大放,以便群眾闡明正確的觀點,批判錯誤的意見,揭露一切牛鬼蛇神。”《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關於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決定》,1966年8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