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賽

2009雪碧汞中毒案當事人

馬賽,男,出生於1988年,2009年雪碧汞中毒案當事人。

2009年11月7日晚,解放軍307醫院,口吐大量汞珠的馬賽,被確診為嚴重汞中毒。后馬賽為將責任推給可口可樂公司製造偽證,2010年12月13日涉嫌侵犯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受審。

人物經歷


2005年底,馬賽順利參軍入伍,在內蒙古當上了一名通信兵。在兩年服役期間,馬賽曾兩次受到部隊嘉獎,而且還入了黨。
2007年底,19歲的馬賽從部隊退役。後來馬賽被安排到環衛中心上班。
2009年初馬賽認識同事劉曉靜,后發展成情人。
2009年11月7日晚,解放軍307醫院,口吐大量汞珠的馬賽,被確診為嚴重汞中毒。他帶到醫院的一聽喝剩的雪碧,經檢驗含有大量汞成分。
2010年3月15日,警方認定,此案系人為投毒,馬賽、劉曉靜等被刑拘。
2010年12月13日,馬賽涉嫌“損壞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受審。
2011年2月21日,馬賽被西城法院以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后馬賽提起上訴。
2011年3月2日,馬賽被取保候審。

人物事件


被下毒經歷

馬賽父親拿齣兒子當兵時的照片
馬賽父親拿齣兒子當兵時的照片
2009年初,在某環衛部門工作的馬賽,在工作中與已婚的劉曉靜結識隨後成為情人。幾個月後,劉曉靜發現馬賽另有新歡,遂產生殺害馬賽的想法。檢察官說,在與劉曉靜交談時,其表示自己從小就很受家人寵愛,比較自我,無法接受在感情上被欺騙,所以導致想法偏執,才會想到用“投毒”的極端方式解決問題。
2009年10月底,劉曉靜結識了在宣武區一家大廈當保安員的男子高星原。曾經學過生物醫藥的高星原向劉曉靜支了個招,用體溫計內的汞珠來毒害馬賽。出人意料的是,馬賽喝下雪碧中毒之前,他已經“逃”過了兩次劫數。2009年11月3日至7日,劉曉靜購買了數十支溫度計,先後對馬賽進行了三次投毒。
劉曉靜供述稱,第一次,她購買了20支溫度計,敲碎后,將水銀收集裝入塑料袋中,在和馬賽一起吃火鍋時,將水銀投入馬賽的火鍋小料中。馬賽吃了幾口后,感覺味道異常,便沒再吃這碗小料。此後,劉曉靜又將10支體溫計的水銀放入給馬賽帶回的盒飯中。不過,米飯中的汞珠被馬賽當即發現。劉曉靜假裝毫不知情,還陪馬賽去醫院檢查。第三次,當馬賽約劉曉靜及其表妹在西單大悅城用餐時,劉曉靜提前趕到點了飲料,再次將水銀投入馬賽喜歡喝的雪碧中。匆匆趕來赴約的馬賽根本沒防備,用吸管喝了雪碧后,便口吐大量汞珠,最終被診斷為急性汞中毒。

推責可口可樂

事後,馬賽在醫院看病時聽說如果是雪碧中含汞可得到賠償,便在接受民警詢問時,始終堅稱雪碧飲料為自己開啟。檢察官說,當時馬賽清楚飲料在其趕到之前已被人打開,但他並不能確定汞珠是劉曉靜投放,之所以稱是自己開啟,是想排除人為因素,方便以後索賠。
事發后,馬賽還給劉曉靜發簡訊,要求劉曉靜在接受詢問時,稱飲料為每人各自打開,試圖統一口徑。但劉曉靜沒有回復。她之所以在接受警方詢問時,稱飲料是馬賽打開,主要是為了使自己擺脫干係。
2010年3月初,警方在對二人再次進行詢問后,劉曉靜終將事件的真相和盤托出。

受審

2010年2月4日,中國包裝檢測中心,馬賽家屬做雪碧罐扎眼試驗
2010年2月4日,中國包裝檢測中心,馬賽家屬做雪碧罐扎眼試驗
2010年4月,劉曉靜、高星原因涉嫌故意殺人罪(未遂)被批捕。而馬賽因涉嫌損壞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被批捕。
看守所內,劉曉靜說,她和馬賽在一起純粹是為有個伴,能夠吃吃、玩玩,從未想過要與丈夫離婚。馬賽也表示,自己第一步走錯,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
承辦該案的檢察官介紹,雖然馬賽曾經表示想找可口可樂索賠,但並未同可口可樂正面對話,因此其後期敲詐行為案卷沒有反映。但是,他捏造了雪碧是自己打開的事實,並且通過媒體宣傳,勢必在公眾中造成了一定影響,前期涉嫌侵犯聲譽,構成該項犯罪。
2010年12月13日,馬賽一案率先開庭審理,而劉曉靜、高星原一案則於14日審理。
對此,西城檢察院辦理“雪碧汞中毒案”的檢察官稱,馬賽在兩起案件中的訴訟地位不同,他在涉嫌故意殺人罪一案中屬於被害人,而在涉嫌損害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一案中成為被告。
由於“雪碧汞中毒案”屬於重大敏感案件,社會影響較大,所以檢方在法庭上不會對馬賽等三人提出具體的量刑刑期。

獲釋

2011年3月9日上午,在看守所羈押了一年整的“雪碧汞中毒案”男主角被釋放回家。出來后,馬賽在父親和律師的陪同下,直接前往可口可樂公司登門道歉。由於可口可樂公司的領導都在國外開會,該公司的工作人員接待了馬賽。馬賽對現場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我的過錯給可口可樂公司的聲譽造成了很壞的影響,在這裡我表示真誠的道歉。說一聲,對不起。”可口可樂公司的工作人員代表公司接受了馬賽的道歉。

人物評價


律師

他是個很傻很天真的孩子
2010年12月3日,受馬賽家人的委託,易勝華律師擔任馬賽的辯護律師。易律師到看守所會見了馬賽。“他是個很簡單、很純樸的小男生!”易律師對記者說,雖然是第一次相見,但幾分鐘后,馬賽和他交談的氣氛便輕鬆活躍起來。
“通過1個小時的交流,我覺得他是個很傻很天真的孩子!”易律師說,馬賽遭到三次下毒竟沒敢想劉曉靜要殺害自己。“馬賽說,第一次下毒,他沒有任何覺察;第二次下毒,他覺察到有異物,但只是簡單地認為食物被污染,沒有當回事;第三次下毒,他仍然簡單地認為是雪碧的質量問題。”當知道是劉曉靜下毒后,馬賽說他先是震驚、失望,隨後是難過、痛苦,心情非常複雜。“我壓根沒敢想劉曉靜會害自己,若是這麼想了,就會覺得自己心理太陰暗!”馬賽這樣對易律師說,他對劉曉靜是深信不疑的。
對於向可口可樂索賠一事,易律師說,從事發到案發,馬賽從未向可口可樂索賠過,可口可樂墊付的2萬元醫藥費,也是可口可樂公司主動拿過來的,所以整個事件不存在索賠之說。
對於推責於可口可樂一事,易律師說,馬賽中毒后,按一般邏輯,第一反應肯定是認為產品有質量問題,繼而產生向可口可樂維權的想法。其間,馬賽的確對警方說過:“是我自己親手打開的雪碧”,但他說這話時正處發病期間,腦子是含混不清的,所以,發病期間表述不準確是可以理解的。
對於馬賽被控損壞商業信譽、商品聲譽罪,易律師說,由於未開庭,他不太方便曝露他的辯護觀點,但有兩點可能明確,第一,馬賽在整個事件中僅接受過兩家媒體採訪,而且兩篇報道只是陳述事件前後,並未涉及誰打雪碧這一關鍵細節;第二,直到警方告訴他,馬賽才知道是劉曉靜在雪碧內投汞,之前,他一直認為是雪碧質量問題,根本沒有故意隱瞞事實,也壓根未和劉曉靜立下所謂的“攻守同盟”,把責任推向可口可樂。

父親

出事後才知兒子“地下情”
馬賽小時候父母便離異,被判給了母親。馬賽父母均沒有工作,其父親偶爾干“臨時工”掙點兒錢。
對馬賽的這段感情時,馬先生說,直到兒子出事時,他才知道兒子的這段“地下戀情”。
2009年9月8日,也就是兒子住院第二天,他得知兒子中毒入院,“當時我在南方辦事,聽說后非常著急,我最擔心的是孩子會不會留下後遺症。”隨後,馬賽的一位長輩給報社打了熱線,媒體便開始關注“雪碧汞中毒”事件。
“誰承想是人為下毒?家裡人誰也猜不到。”馬先生說,當初要向餐廳和可口可樂索賠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對於馬賽事後跟警察堅稱“是我自己親手打開的雪碧”,馬先生說,兒子從來不說謊,但不明白馬賽這次為什麼要這樣說。
馬先生紅著眼圈說,馬賽被警察抓走後,對他的打擊非常大,他覺得自己大半年來變得自閉,一向好面子的他不願下樓,吃飯時只要想起馬賽就再也咽不下去。

同事

感覺他涉世太淺
馬賽的同事劉女士告訴記者,馬賽這孩子挺有禮貌,每次見她都會主動叫“阿姨”。劉女士還說,馬賽給人感覺比較實誠、單純。她曾提醒馬賽,要是怕被熟人看見,就戴上帽子、墨鏡、口罩,但馬賽並不在乎,說掃馬路不丟人,所以很少戴口罩。
“接二連三設‘鴻門宴’,水銀接二連三地在食物中出現,他居然沒懷疑過那女的,這孩子太傻太單純了。”劉女士說,這孩子還是涉世太淺,沒什麼經驗。
劉女士說,馬賽出事前,她從未在單位聽說劉曉靜跟馬賽有“婚外情”,直至“雪碧汞中毒”案發,劉曉靜被警方抓走。所以,馬賽出了這麼檔子事,的確出乎很多人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