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應用技術學院

省屬全日制民辦高等院校

北京應用技術專修學院(原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創辦於1986年,是經北京市教委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民辦非學歷高等院校,是集人才培養、人才實訓、人力資源輸出於一體的教育平台,被譽為中國實訓教育領航者。2017年中國青旅實業集團控股北京應用技術專修學院,雙方聯合成立“青旅教育基地”,北京應用技術專修學院改變辦學定位和服務功能,正式成為中國青旅實業集團高端職業人才培養與實訓指定基地。

歷史沿革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創辦於1986年,是經北京市教育委員會批准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民辦非學歷高等教育機構(辦學許可證號:教民111010020000030號),是集人才培養、人才使用、人力資源輸出於一體的教育平台。

辦學條件


人才培養

學校倡導“以終為始”的職業教育理念,開創“實訓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應大教育機構設有北京應大信息產業研究院,致力於引進企業標準,校企合作,打造行業標準,導入國際標準。學校定位應用技術,培養實用人才,成功依託中關村,牽手大唐電信、平安集團、聯想集團、合眾思壯、Transcom等產業升級的龍頭企業,立足於現代服務業開設專業、設置課程,通過校企合作和實訓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打造帶薪學習基地、高薪就業平台、創業孵化基地。學校擬建“北京應大科技園”,構建產學研一體化的區域創新體系、打造首都人才新高地。學校勇於承擔社會責任,堅守愛心工程,攜程愛心、帶薪、高薪,建設高科技人才培養基地,開啟新的以就業為導向、以實訓為方法的職業化、國際化的人才培養之路。
學校治學嚴謹,特色鮮明,始終把“培養總體素質好、綜合能力強、應用型職業性的科技人才和管理幹部”作為自己的辦學宗旨;把“以需求為導向,以實訓為手段,以課改為途徑,以就業為目標”作為指導思想;將“辦自身特色大學,為振興中華服務,使國家社會滿意,讓學生家長放心”作為奮鬥目標。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將把握歷史賦予的發展機遇,堅持職業教育方向,謀求實訓教育新的發展,著力打造實訓教育品牌,為產、學、研三位一體的標準化體系建設而努力。
辦學特色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立足職業教育,領航實訓教育,以鍥而不捨的幹勁,孜孜以求的精神,創新求變的思想,在實訓教育的探索實踐中目標越來越明確,思路越來越清晰,腳步越來越堅實,成效越來越明顯。不愧為中國實訓教育領航者這一響亮的稱號!
學科體系解構到行動體系重構靠的是實訓
長期以來,我們的教育一直是立足於解決勞動者“有知識、有文化”的問題,而且解決的非常好,由此就形成了以學科知識為體系的教育架構,這是“以知識為本”的體系。而現代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已不再是掌握多少理論知識的人,而是具有多大行動能力的人。所以,我們的教育就應該重構以人的行動能力為體系的教育架構,那才是“以人為本”的體系。國外先進的教育思想就是立足於培養人的“生存本領和發展潛力”,而實現這一點,靠的就是“實訓”。
此“實訓”並非彼“實訓”
我國目前的教育戰略之一是“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依靠政策,職業教育——無論是高等職業教育還是中等職業教育——都在辦學規模上有所突破;依靠政府投入,職業教育也掀起了實訓熱——建實訓基地,購實訓設備,引雙師型人才。這確實彌補了傳統教育方法上的缺失,所培養的人才也確實成了一度比較搶手的人才。但是,一些學校過於關注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製造業的人才需求,結果在這場全球性經濟危機到來的時刻,畢業生又從“搶手”變成了“滯銷”。而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所倡導的實訓,並非一般意義的實訓,而是立足於新型行業人才需求和產學研一體化辦學模式的實訓,真正起到了領航的作用。因此,應大實訓教育成果和經驗對同類職業教育機構來說,在更新專業、提升品牌、解決就業等方面起著重要的借鑒和引導作用。
瞄準國家經濟發展所需人才的大脈搏
現在人才市場的特點是:“大量的人沒事幹,大量的事沒人干”。為何這樣呢?請看這樣一組數字:1980年我國三大產業從業人口比列分別是:第一產業68.7%、第二產業18.2%、第三產業13.1%;20年後的比例是50%、22.5%和27.5%;國家計劃到2020年其比例將分別達到:20%、35%和45%.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08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去年我國三大產業的從業人口比例是39.6%、27.2%和33.2%.勞動科學研究所就業與勞動力關係研究室主任張麗賓博士針對這個數的分析是:“第三產業的就業空間很大”,但是“我國的第三產業主要局限在一些傳統的服務行業,這些行業已經接近飽和……亟待大力發展新興的服務業來促進就業”。這正是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經濟發展轉型的方向。傳統教育的滯后性沒能做好人才儲備工作,而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正是瞄準了這個大的人才需求市場,不斷瞄準新興行業開發新的專業,所以才取得了高就業率的辦學成果。
攜程產學研三位一體化
以上這些情況幾乎是人們有目共睹、有耳必聞的,也是人們熱議的話題,但是在議論、評價、批判之後,在驚恐、無奈、漠視之下又有誰給出了解決的辦法呢?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探索出一條新的辦學之路。那就是: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實訓教育模式。簡言之,就是將分屬於不同領域的產學研集合於一身,真正實現了產學研同屬於同一法人、同一團隊、同一體系、同一理念、同一願景。產業提供用人需求與標準,為學生提供帶薪學習的平台與高薪就業的入口。研究院根據企業需求打造企業標準,上升為行業標準,參與制定國家標準;同時引入國際標準本土化為國家行業標準;再將各類標準轉化為課程設置與教材,用於基地校和總校人才培養。學校將基地校和總校所有專業的學制進行分解,在同一教學大綱的指導下分段進行教學,實施人才培養。既為當地中等職業學校(學院)導入了生源,又為其提供了課件,更為學生解決了就業。同時,通過帶薪學習的辦法也為企業降低了用人風險與成本。原本各自為戰的成本中心在整合后成了收益共享的平台。

校園環境


校園活動

校團委
共青團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委員會是黨領導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力量,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聯繫青年的橋樑和紐帶,又是青年利益的代表者和維護者。團委共設4個部門,現有團員2000餘人,承擔了絕大多數的校園文化活動的組織。如:校慶、校運會等。
學生會
應大學生會成立於1986年,是隨應大的創建而建立的。它由廣大同學民主選舉產生,是在應大黨支部領導和校團委指導下的代表廣大同學利益的學生組織,是聯繫學生與學校的橋樑和紐帶,是發展與繁榮校園文化的舞台和基地,是培養大學生全面成才的重要載體,其宗旨是:全心全意為同學服務。目前學生會共設7個部門,有成員53人,學生會舉辦的特色活動有:籃球聯賽、周末舞會、周末影院等。現任主席:彭煥兵。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校徽
校徽是北京應用技術學院的重要標識。

獲得榮譽


1988年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經北京市教委正式批複,教育部備案。
1989年 中共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支部委員會成立。
1993年批准為國家首批學歷文憑考試試點學校。
1996年評為全國首批評估試點兩所民辦高校之一,評估合格。
1998年孔凡精校長榮獲“民辦高校創業獎”、“優秀民辦教育家”稱號。
2001年 北京市教委對該校進行評估,評估合格;在校生達8000人。
2004年07月 與北京翔宇弘泰投資有限公司實現校企合作,第三次創業開始。榮獲“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學”、“民辦教育百強學校”稱號。
2004年10月 創新教育理念,率先提出實訓教育理念,推出實訓教學法,創建人才培養供應鏈模式,第一版自編實訓教育教材投入教學。
2004年11月 第一所基地校誕生,人才培養供應鏈模式正式形成。
2005年03月 首屆實訓教育新生入校。
2005年08月 榮獲“中國最具就業前景民辦大學”、“中國十佳民辦大學”、“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學”榮譽稱號。
2005年09月 獲得北京市教育教學成果(高等教育)二等獎,這是歷年來本市民辦高校唯一獲得此項殊榮的單位。
2006年03月 首屆實訓教育試點班學生成功就業。
2006年04月 北京市教委對該校進行辦學狀況評估,首批順利通過。
2006年06月 在“2006教育改變中國”評選活動中獨獲六項殊榮:“全國畢業生收入水平十強大學”、“全國首批教育教學質量示範高校”、“全國首批十所就業型重點大學”、“中國十大最受歡迎人才培養基地”、“全國大學生就業服務模範院校”。
2006年11月 建校20周年慶典暨實訓教育成果發布會隆重召開,實訓教育理念形成,教育產品公開發布,北京應用技術大學首屆校友會成立,2006首屆全國基地校校長論壇召開……
2007年09月 投入資金1500萬元,為連續5屆每屆50名來自農業部重點扶貧地區的優秀貧困生,開展全額免費的陽光助學工程,首批50名陽光班學生開學。
2008年01月 與大唐高鴻數據網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建立北京應用技術大學移動通信學院,為即將到來的3G移動技術的廣泛應用培養所需專門人才。
2008年03月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信息產業研究院成立,率先在民辦教育領域中成立獨具特色的研究機構,為高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鋪就了一條高速公路。
2008年04月 順利通過北京市教委對該校進行的辦學狀況評估,發展合作辦學基地校近百所。
2008年05月 在原有“陽光工程”的基礎上,出資560萬元,認養汶川災區50名因地震而失去父母親人的同學來該校免費上學,為汶川災區獻上我們的愛心。
2008年05月 獲得“中國實訓教育領航者”、“中國民辦十大知名品牌學校”、“中國民辦特色學校”、“誠信辦學社會滿意明星學校”四項殊榮。
2008年09月 舉行2008級愛心班、陽光班新生開學典禮,100名全額資助學生免費上學。
2009年01月 全球最大的外包型呼叫中心集團公司Transcom和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正式簽署合作協議。
2009年02月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和北京合眾思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成立GPS學院和呼叫中心學院西安實訓基地項目在北京正式啟動。
2009年03月 陽光工程教育計劃2009級“雨露班”新生開學典禮隆重舉行,該校全額資助的100名貧困地區失業返鄉高中畢業生就讀大學。
2009年04月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與Transcom、北郊農場共建企業信息呼叫中心項目作為昌平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在昌平區第六屆溫泉文化節開幕式上舉行了隆重的簽約儀式,標誌著應大科技園建設正式拉開帷幕。
2009年04月 該校“創新教育模式提升就業技能”校長論壇在西安隆重舉行。北京應用技術大學呼叫中心學院西安實訓基地揭牌儀式隆重舉行。
2009年06月 該校與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簽署合作辦學儀式。西門子數字程式控制通信系統有限公司總裁兼CEO巴無敵先生受聘該校名譽校長。
2009年08月 第三屆陽光工程教育計劃學員審核錄取工作順利完成。
2009年09月 北京應用技術大學“愛心助學—陽光工程”教育計劃貴港行暨貴港教學基地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2009年10月 該校與中國平安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信息技術、呼叫中心等領域開展深層次的交流與合作。
2009年12月 2009產業升級與人才培養高端論壇圓滿成功,論壇后,董事長趙景泉與來自吉林、內蒙古山西等多所院校正式簽約。該校圓滿完成本年度民辦高校辦學狀況評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