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鉞

節鉞

節鉞,漢語詞語,拼音是jié yuè,意思是符節與斧鉞;古代授予官員或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誌。

出處與詳解


符節與斧鉞。古代授予官員或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誌。
1、《孔叢子·問軍禮》:“天子當階南面,命授之 節鉞,大將受,天子乃東面西向而揖之,示弗御也。”
2、《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天子假太祖 節鉞,錄尚書事。
3、《吳志·陸遜傳》曰:遜假 節鉞為大督,逆曹休,斬獲萬餘。《吳錄》曰:假陸遜黃鉞,吳主親執鞭以見之。
4、《封神演義·第二回》:陛下若假以 節鉞,自不勞矢石,可擒蘇護,以正其罪。
5、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三十回《戰官渡本初敗績 劫烏巢孟德燒糧》:旌旗節鉞,甚是嚴整。
6、明高攀龍《答袁節寰(袁可立)中丞》:“以弟愚見,今天下 節鉞諸賢,必假以便宜,使得多方生財以自足用。”

鏈接


授予符節、節鉞的過程儀式常被稱為“假節”,被授予符節的大臣被稱為“持節”。重要的外交使臣大多持節,如漢代的蘇武。軍事方面,魏晉監軍使者多以持節,唐朝時,有符節的各地招討使、觀察使等高階軍官常被統稱為節度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