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碉樓
廣東省江門市著名景點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徠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2001年6月25日,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17年12月,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電影《讓子彈飛》外景地廣東開平碉樓群](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a/m5a58b8127ede7369948495761efbe4a6.jpg)
電影《讓子彈飛》外景地廣東開平碉樓群
明末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社會動蕩,盜匪常常襲擾百姓,為保護村民的安全,蘆庵公的第四個兒子,關子瑞在井頭裡村興建了一座瑞雲樓。這座樓非常堅固,有防洪和防盜兩項功能,一有洪水暴發或賊寇擾亂,井頭裡村和毗鄰的三門裡村的村民就到瑞雲樓躲避。
1884年,潭江大澇,附近各地多屋被淹,開平赤坎三門裡村民因及時登上碉樓而全部活下來。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9/m49ef7f2315a43509c104e9e879ed2dad.jpg)
開平碉樓
民國元年(1912年)到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在僑居國請人設計好碉樓藍圖,帶回家鄉建造,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最多時達3000多座,現存1833座(截止到2007年)。
按建築材料不同可分為鋼筋水泥樓、青磚樓、泥樓、石樓等。
![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c/m3c5f74b74de3a6c8571418ef45825b3e.jpg)
碉樓
鋼筋水泥樓多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收世界各國建築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整座碉樓的用料全部用水泥、砂、石子和鋼筋建成,建成之後,極為堅固耐用,但由於當時的建築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也有的在內面的樓層用木閣組成。
青磚樓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2/mb2542e842cd6e9d9baa46700de3f50b1.jpg)
開平碉樓
泥樓
泥樓包括泥磚樓和黃泥夯築樓兩種。泥磚樓是將泥做成一個個泥磚曬乾後用作建築材料。為了延長泥磚的使用壽命,工匠們在建築泥樓時,往往在泥磚牆外面,抹上一層灰沙或水泥,用以防禦雨水沖刷,從而起到保護和加固的作用。黃泥夯築的碉樓是用黃泥、石灰、砂、紅糖按比例混合拌成作為原料,然後用兩塊大木板夯築成牆。這樣夯築而成的黃泥牆,一般有1尺多厚,其堅固程度可與鋼筋水泥牆相比。
石樓
石樓用山石或鵝卵石作建築材料,外形粗糙,矮小,卻堅固耐用,這種碉樓數量極少,主要分佈在大沙等山區。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3/f/m3f85ad84650937b8f604d32c2d3cd4fc.jpg)
開平碉樓
眾樓
眾樓建在村后,由全村人家或若干戶人家集資共同興建,每戶分房一間,為臨時躲避土匪或洪水使用。其造型封閉、簡單,外部的裝飾少防衛性強。在三類碉樓中,眾樓出現最早,現存473座,約佔開平碉樓的26﹪。
居樓
居樓也多建在村后,由富有人家獨資建造,它很好地結合了碉樓的防衛和居住兩大功能,樓體高大,空間較為開敞,生活設施比較完善,起居方便。居樓的造型比較多樣,美觀大方,外部裝飾性強,在滿足防禦功能的基礎上,追求建築的形式美,往往成為村落的標誌。居樓數量最多,現存1149座,在開平碉樓中約佔62%。
更樓
更樓主要建在村口或村外山崗、河岸,高聳挺立,視野開闊,多配有探照燈和報警器,便於提前發現匪情,向各村預警,是周邊村落聯防需要的產物。更樓出現時間最晚,現存221座,約佔開平碉樓的12%。
雁平樓 | 開平立園 | 方氏燈樓 |
馬降龍碉樓群 | 錦江里瑞石樓 | 自力村碉樓群 |
日升樓與翼雲樓 | 開平赤坎古鎮景輝樓 |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e/mbe3e0b040091236a4d9468925a5bea7c.jpg)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體現了中國華僑與民眾主動接受西方文化的歷程。在開平建築中,彙集了外國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建築藝術,古希臘的柱廊、古羅馬的柱式、拱券和穹窿,歐洲中世紀的哥特式尖拱和伊斯蘭風格拱券、歐洲城堡構件、葡式建築中的騎樓、文藝復興時期和17世紀歐洲巴洛克風格的建築等。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d/m9d75b13554a0829b1e3419d3a9711747.jpg)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寄寓了僑鄉人民的傳統環境意識和風水觀念,是規劃、建築與自然環境、人文理念的優美結合碉樓這種單體建築,主要分佈在村后,與四周的竹林、村前的水塘、村口的榕樹,形成了根深葉茂、平安聚財、文化昌盛的和諧環境。點式的碉樓與成片的民居相結合,在平原地區宛如全村的靠山,滿足了村民需要安全保護的心理。從民居到碉樓由低到高的過渡,表達了村民“步步高升”的願望。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b/6/mb636e2a42c16f3ea4dc454fd8c6f15b5.jpg)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4/7/m4775612f79cbdebbb534b0a8552299a0.jpg)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9/4/m94028a99956c995ac0f4799226bc2b4b.jpg)
開平碉樓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0/1/m010126a09a636ae9e724add3842be7a9.jpg)
開平碉樓
1983年3月,開平縣人民政府公布南樓為縣文物保護單位。
1994年12月,開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中山樓為市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3月,開平市人民政府籌資300多萬元,興建南樓紀念公園,按修舊如舊的原則,對南樓進行修葺,另增設紀念館、雕像、牌樓等景緻。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0/mf0be0d9ffa3d6bdad1e4d34d0a3fca27.jpg)
開平碉樓
2001年3月,開平市成立了開平碉樓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領導小組,市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從各有關部門抽出精兵強將專職開展碉樓保護和申報工作。6月25日,開平碉樓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2年7月16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第九屆96次常務會議通過《廣東省開平碉樓保護管理規定》,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
2007年6月28日,“開平碉樓與古村落”申請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在紐西蘭第31屆世界遺產大會上獲得通過,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徠。
當地菜式:黃鱔飯、水口白菜湯、赤坎豆腐角、赤坎蒸鵝、鴨粥、開平狗肉。
![開平碉樓](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f/m6f4e7a19b7c0ed1b7b54f65f0ed0038c.jpg)
開平碉樓
從五星級酒店到幾十元的招待所都有,在一般的旅館,60元左右就可住到條件較好的雙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