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衛星
1877年美國A.霍爾發現的衛星
火星有兩顆天然衛星。 1877年由美國的A.霍爾發現。火衛一離火星中心9370千米,公轉周期為7小時59分,比火星自轉快得多,所以從火星上看來,它是西升東落的。火衛二離火星23500千米,周期30小時18分。
它們的形狀都很不規則,火衛一的大小為13.5千米×10.8千米×9.4千米,質量估計為 1.38×10^14千克。表面參差不平,布滿了大大小小的隕石坑,火衛一上甚至有一直徑達8千米的環形山和環形山組成的山鏈,還有最深達 500米的溝紋。它們的軌道並不穩定,火衛一有加速現象,軌道不斷降低,而火衛二卻在慢慢遠離火星。
火衛一(Phobos,英語發音"FOH bus")呈土豆形狀,一日圍繞火星3圈,距火星平均距離約9378公里。
它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較大,也是離火星較近的一顆。火衛一與火星之間的距離也是太陽系中所有的衛星與其主星的距離中最短的,從火星表面算起,只有6000千米。它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衛星之一。
火衛一在1877年由Hall發現,1971年由“水手9號”首次拍得照片,並由1977年的“海盜1號”、1988年的“火衛一號”進行觀測。
火衛一的環繞運動半徑小於同步運行軌道半徑,因此它的運行速度快,通常每天有兩次西升東落的過程。由於它離火星表面過近,以至於從火星表面的任何角度都無法在地平線上看到它。
據推斷,由於它的運行軌道小於同步運行的軌道,所以潮汐力正不斷地使它的軌道越變越小(最近的統計數字錶明,它正以每世紀1.8米的速度在減小)。所以,據估計大約5000萬年後,火衛一不是撞向火星,便是分解而成為光環。(這同月亮的升力的反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相似。)
火衛一和火衛二可能像C型小行星一樣是由富含碳的岩石組成的。但它們不可能是由純岩石組成的,因為它們的密度太低了。它們很可能是由岩石與冰的混合物組成的,並且它們都有很深的地殼坑。
前蘇聯的探測器火衛一2號探測到一種從Phobos上逃逸出的微弱但又持久的氣體。可惜的是,Phobos 2號在探測出這氣體的組成成份之前便無法工作了。水或許是最有可能的組成部分。Phobos 2號也帶回了一些照片。
Phobos上最顯著的地形特色是一個名為Stickney的大坑,這是前面所提到的Hall的妻子的名字。就像土衛一的環形山赫歇耳(Herschel)一樣(尺寸較小)。Stickney必然曾經具有過破壞火衛一的作用。
火衛一的起源
火衛一和火衛二大多被認為是捕捉到的小行星,也有一些人認為它們是起源於太陽系外的,而不是來自於小行星帶。
火衛一和火衛二或許某天會成為了解火星的、非常重要的“空間站”。特別是隨著冰的存在的事實,它便是成為了研究火星的中轉站。
火衛一密度很低,有人據此認為它是中空的,甚至還有人相信它實際是一艘“火星人造飛船”(當然這樣大膽的猜想不太會使人信服)。火衛一的逃逸速度很低,只有地球的千分之一,要是一個地球上的專業跳高選手能站到火衛一表面,他就能把自己“發射”進太空。
火衛二 Deimos (英語發音"DEE mos")是火星的兩顆衛星中離火星較遠也是較小的一顆,也是太陽系中最小的衛星。
公轉軌道: 距火星23,459 千米
衛星直徑: 12.6 千米 (15 x 12.2 x 11)
火星衛星
軌道半長軸: 23,460 km
軌道離心率: 0.0002
軌道周期: 1.26244 d
平均公轉速度: 1.35 km/s
軌道傾角: 0.93° (to Mars' equator)
1.793° (to the local Laplace plane)
27.58° (to the ecliptic)
大小: 15.0 × 12 × 10.4 km
平均半徑: 6.3 km
質量: 2.244×1015 kg (3.756×10−10 Earths)
平均密度: 2.2 g/cm³
赤道表面重力: 0.0039 m/s² (3.9 mm/s²)
0.00040 g (400 µg)
宇宙速度: 0.0069 km/s (6.9 m/s)
自轉周期:同步自轉
反照率: 0.07
溫度: ≈233 K
火衛二和火衛一是由像C型小行星那般的富含碳的岩石組成的,並且它們都有很深的地坑。
在希臘神話中,火衛二是阿瑞斯(火星)與阿芙羅狄蒂(金星)的另一個兒子。“deimos”在希臘語中意味著“驚慌”。
火衛二在1877年8月10日被阿薩夫·霍爾(Hall)在美國海軍天文台發現,在1977年由海盜1號首次拍得其照片。
火衛二和火衛一可能是由於小行星的擾動與木星的作用才使它們圍著火星運動的。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個完整的、令人滿意的理論來解釋火衛二和火衛一為什麼會繞著火星旋轉。